1、大连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经济实力:大连市是我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东北地区的海上门户,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2020 年,受疫情影响,大连市石化及装备制造业等传统支柱产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但投资乏力,外贸及消费下降,拖累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当年,大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030.4 亿元,位列东北三省各市首位,在全国 5 个计划单列市中位列第 4 位,排名与上年持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 0.9%,增速低于全国水平 1.4 个百分点,高于辽宁全省水平 0.3个百分点,在 5 个计划单列市中列末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为 9.44 万元,为全国水平的
2、1.30 倍,为辽宁全省水平的 1.60 倍。2020 年,面对新冠疫情,大连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当年大连市实现工业增加值 2327.2 亿元,同比增长 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 2 个和 1 个百分点;其中占比 34.4%的石化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4%,上拉规上工业 4.2 个百分点,是支撑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中坚力量;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7%, 上拉规上工业 1.1 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45.1%,占比与上年持平。 2020 年,大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 0.1%,较上年提升 19.9 个百分
3、点,其中,建设项目投资下降 5.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 5.9%;全市全 社会零售总额为 1828.0 亿元,同比下降 11.5%,较上年下降 13.3 个百分点;全市进出口总额为 3854.2 亿元,同比下降 11.7%,延续了上年下降趋势,总额及增速均在 5 个计划单列市中垫底。2021 年前三季度,大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2.1 亿元,在 5 个计划单列市中仍排名第 4 位,同比增长 9.4%,增速仅高于5 个计划单列市中的深圳市(7.1%);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 5.7%、8.0%和 7.7%。从下辖各区县情况看,大连市人口及工业资源相对集中于区域
4、面积较大的区 县,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以制造业为主导的金州区、甘井子区及瓦房 店市第二产业较发达,2020 年区域经济总量居前列,其中金州区经济总量显著领先;以金融业、商业等服务业为主的中山区经济总量排名超过瓦房店市居第三; 以农渔业为主导的长海县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显著落后于其它区县,经济体量小, 地区生产总值不足百亿元。经济增速方面,2020 年甘井子区、中山区和旅顺口区地区生产总值负增长,其余 7 个区县实现正增长,但增速均较低,增速最高为3.0%。2020 年大连市各区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差别较大,瓦房店市投资超 400 亿1 按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计算。下文涉及 2020 年
5、末的人口数据除全国人口数据外均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元居首位,金州区以超 350 亿元的投资规模位居次席,长海县投资仅为 3.40 亿元,规模最小;从增速看,各区县固定资产投资除瓦房店市和长海县负增长外, 其余各区县均实现正增长,但增速差异较大,其中庄河市增速高达 39.0%,居首位;沙河口区、普兰店区、旅顺口区和中山区增速在 10%-20%,为第二梯队;甘井子区、西岗区和金州区增速分别为 9.2%、9.1%和 5.1%;长海县和瓦房店市投资负增长,增速分别为-15.0%和-9.5%,对当地经济造成拖累。消费方面,2020 年除金州区和旅顺口区数据无法获得外,受新冠疫情影响,大连市下辖区县社会
6、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同比下降,其中作为大连市商业中心的中山区受影响最大,同比大幅下降 25.8%;瓦房店区、西岗区和庄河市的降速也超 10.0%,分别同比下降14.7%、13.8%和 11.5%;其余各市降速在 10.0%以下,其中甘井子区降速最小, 同比下降 2.5%。财政实力:近年来大连市财政实力持续增强。2020 年大连市财政收入为1379.55 亿元,同比增长 1.77%,主要受益于非税收入及上级补助增加。大连市以税收收入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最大,2020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702.68 亿元,在全国 5 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名垫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 50.94%,较
7、2019 年略降 0.18 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质量有所下降,税收比率为 67.10%,较上年下降 4.82 个百分点,税收比率在全国 5 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名垫底。2021 年前三季度,大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584.8 亿元,同比增长8.8%,较上年同期提升 12.7 个百分点。大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未能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收支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有所依赖。2020 年主要受“限地价、竞配建”政策影响,核心主城区同区位拍卖成交土地溢价下降,大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较上年下降 10.81%至 286.98 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 12.34%至 308.93 亿元。2021 年前
8、三季度,大连市政府性基金收入 224.6 亿元,受上年同期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运行,叠加基数较低,同比增长 74.6%,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 206.6 亿元,同比增长 78%。从下辖各区县看,受疫情冲击,2020 年大连市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涨跌互现,6 个区县增长,4 个区县减少。工业资源集聚的金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明显领先于其余区县,为 126.97 亿元;受益于市本级实现了英那河水库资产转让的一次性收入 32 亿元,庄河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7.23 亿元,排名超过瓦房店市列第二;瓦房店市(不含长兴岛,下同)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4 亿元,规模排名列第三位;甘井子区实现一般
9、公共预算收入 32.24 亿元, 排名列第四位,其余各区县均未超过 20 亿元,其中长海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 4.15 亿元,在全市各区县垫底。从增速看,2020 年大连市下辖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变化较大,除金州区、瓦房店市、西岗区和普兰店区负增长外, 其余 6 个区县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庄河市增速最高,从上年的-27.7%增至 163.2%,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本级实现了英那河水库资产转让的一次性收入 32 亿元,不具持续性;金州区同比大幅下降 24.7%,主要是上年非税收入中的罚没收入增加34.4 亿元、基数较高所致;西岗区同比下降 9.7%,主要是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减税降费政策
10、等多重因素影响,税收收入减收幅度较大所致;普兰店区和瓦房店市分别同比下降 4.3%和 1.8%;其余 5 个区县均有所增长,但增幅小,同比增长均在 5%以下。大连市市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普遍较优,税收占比均在 73%以上,县及县级市质量相对较差,税收占比均在 25%以下。从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看,2020 年仅金州区收入能够完全覆盖支出,金州区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117.54%;其余 9 个区县收入均未能完全覆盖支出,但有 6 个区县覆盖程度提高,4 个区县下降。2020 年,除西岗区外,受“限地价、竞配建”政策影响, 大连市核心主城区同区位拍卖成交土地溢价下降,但同时受各区县政府推地计划
11、影响,各区县以土地使用权出让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涨跌不一,其中 5 个区县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上年相比大幅增长,4 个区县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大部分区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对其财力贡献有限。其中,受益于 2020 年大连土地出让以甘井子区为主,当年甘井子区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 91.08 亿元, 收入规模明显大于其他各区县,排名首位;金州区亦是土地成交的另一重点区域, 当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 32.91 亿元,排名次席;瓦房店市和旅顺口区则分别以18.59 亿元和 14.56 亿元,居第三、四位;其余区县均未超过 10 亿元,其中长海县政府性基金收入仅为 0.19 亿元,居末位。从增速看,
12、2020 年大连市各区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减差异较大,5 个区县增长,4 个区县下降,其中沙河口区、中山区、瓦房店市、长海县和甘井子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正增长,增速居前五位,其余 4 区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为负,其中普兰店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为- 48.26%,增速垫后;其余区县增速在-18%和-21%之间。2020 年大连市下辖区县除沙河口区及甘井子区外政府性基金收入均未能覆盖支出,总体自给率低。债务状况:大连市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储备等方面投入大,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政府债务。截至 2020 年末,大连市政府债务余额为 2064.37 亿元,较2019 年末增加 87.47 亿元,政府债务余额与
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较高,但政府债务期限偏长期,未来几年集中偿付压力较小。大连市政府债务集中于市级、金州区和瓦房店市,除市内四区及长海县外,大连市其余区县的政府债务压力均较大。但由于包含在区县的先导区政府债务纳入大连市本级预算收入管理,大连市大部分下辖区县实际政府债务负担较比率显示的要轻,市本级债务负担偏重。随着城投债逐渐到期偿付,但续发及新发减少,截至 2021 年 9 月末大连市下辖各区县均较 2020 年同期末减少。大连市城投企业存量债券余额及带息债务主要集中在市级及金州区,两地合计两者占比均超过大连市的 75%。以 2021 年9 月末存续城投债余额及城投企业 2020 年末带息债务
14、余额与 2020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除已无发债城投企业的市内四区、普兰店区、长海县外,各区县城投企业带息债务偿付压力较重,城投债偿付压力相对较轻。一、大连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一)大连市经济实力分析大连市是我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东北地区的海上门户,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2020 年,受疫情影响,大连市石化及装备制造业等传统支柱产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但投资乏力,外贸及消费下降,拖累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2021 年前三季度,在国内防疫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大连市经济逐步恢复,投资、出口及消费均为正增长,但受国际形势的不确定、疫情的反复及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大连市经济
15、增长仍持续承压。大连市位于我国辽东半岛南端,是我国 5 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全市土地面积1.26 万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为 8355.8 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为 1594.4 公里。根据大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大连市常住人口 745.08 万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669.04 万人相比,增加 76.04 万人,增长 11.36%,年平均增长率为 1.08%。大连市处于东北亚地理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不冻港及最大的港口,全市石化、造船等重工业基础较好。2020 年,受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
16、大连市经济略增。2020 年,大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030.4 亿元,居东北三省各市首位,在全国 5 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 4 位,排名与上年持平,仅高于厦门市,但与厦门市的经济总量差距缩小;同年,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 0.9%,增速低于全国水平 1.4 个百分点,高于辽宁全省水平 0.3 个百分点,在 5 个计划单列市中列末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为9.44 万元,为全国水平的 1.30 倍,为辽宁全省水平的 1.60 倍。大连市作为东北“龙头”、港口城市、旅游城市和东北地区金融中心,工业及服务业较发达,第二、三产业对经济贡献大。2020 年,大连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 459.2 亿
17、元,同比增长 3.2%;第二产业增加值 2815.2 亿元,同比增长 4.3%;第三产业增加值3756.0 亿元,同比下降 2.5%,三次产业结构与上年的 6.5:40.0:53.5 一致,第三产业拖累大连市当年经济增长。2021 年前三季度,大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732.1 亿元,在 5 个计划单列市中仍排名第 4 位,同比增长 9.4%,增速仅高于 5 个计划单列市中的深圳市(7.1%)。2 按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计算。下文涉及 2020 年末的人口数据除全国人口数据外均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增速-右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
18、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16%14%12%10%8%6%4%2%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图表 1. 2010-2020 年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资料来源: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大连市政府债券评级报告及公开资料,新世纪评级整理图表 2. 2019-2020 年大连市与全国其他计划单列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对比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右轴)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右轴)门厦连大青岛深宁圳波10%8%6%4%
19、2%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数据来源:相关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大连港是深水天然良港,是南北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我国最大的散粮、石油进出口岸及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是东北地区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门户。2020 年大连市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 3.3 亿吨,较上年下降 8.8%,货物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 9 位,较上年排名上升 1 位;集装箱吞吐量 511 万标箱,较上年下降41.7%,居全国港口第 9 位,较上年排名下降 1 位。近年来,大连市工业结构逐步优化,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智能装备、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
20、兴产业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 19 个省重点产业集群3,其中大连湾临海装备、金普新区电子信息、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瓦房店轴承以及金普新区智能装备五个集群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0 年,面对新冠疫情,大连市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稳增长各项工作,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当年大连市实现工业增加值 2327.2 亿元,同319 个省重点产业集群分别为高新区软件、金普新区装备、大孤山石化、金普新区电子、瓦房店轴承、大连湾临海装备、庄河农产品深加工、庄河机床、普兰店服装、普湾新区电力设备器材、金普新区生物医药、旅顺船舶及配套、普湾新区松木岛、西中岛、黑岛化工、长兴岛石油化工、
21、花园口新材料等。比增长 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 个和 1 个百分点。从传统支柱产业看,2020 年,占比34.4%的石化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上拉规上工业 4.2 个百分点,虽受国际原油市场低迷、成品油出口价格下滑等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对大连市规上工业经济的上拉作用有所减弱,但仍是支撑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中坚力量。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7%,上拉规上工业 1.1 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45.1%,占比与上年持平。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船舶工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8.0%、5.4%、4.5% 和 3.
22、9%,分别上拉规上工业 0.8 个、0.1 个、0.5 个和 0.1 个百分点。在支柱产业的带动下,2020 年大连市工业经济逐步恢复。当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6879.8 亿元,同比下降 3.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0.6 个百分点;营业利润同比下降 0.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71.1 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0%,占规上工业比重为 35.9%;石化工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4.4%, 占规上工业比重为 40.4%。从“高新精”产业看,大连市产业结构仍偏重于传统重工业,仍需进一步培育“高新精”产业。2020 年,大连市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市规模
23、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 35.9%和 40.4%。同期,占比 11.2%的大连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4.3%;占比 15.9%的大连市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1.3%;占比 7.7%的大连市规上工业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10.0%。2021 年前三季度,大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 467.7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131.5 亿元,同比增长 39.1%。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实现营业利润 112.4 亿元,占规上工业 24.0%, 上拉规上工业营业利润 22.3 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
24、营业利润 92.3 亿元,占 19.7%,同比增长 18.3%,上拉 4.3 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营业利润 28.5 亿元,占 6.1%,增长 34.2%,上拉 2.2 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利润 25.8 亿元,占 5.5%,增长 1.4 倍,上拉 4.4 个百分点。服务业方面,大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服务业结构呈现优化态势。除传统的交通运输、旅游业及金融业外,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加快,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现代新兴服务业4等新产业较快发展。2020 年,4 现代新兴服务业指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25、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9 个现代特征明显的新兴行业。受新冠疫情影响,大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 3756.0 亿元,同比下降 2.5%。全市完成电信业务总量 686.9 亿元,同比增长 19.4%;邮政业务总量实现 52.3 亿元,同比增长 20.6%;快递业务收入 33.9 亿元,同比增长 14.8%。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 368.7 亿元,同比下降 0.7%;辖区证券经营机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额 34711.9亿元,同比增长 36.4%。全年期货(期权)成交量 22.1 亿手(单边),比上年增长 62.8%,占全国期货(期权)市场的 36
26、0%;成交额 109.2 万亿元(单边),增长 58.4%,占全国期货(期权)市场的 25.0%。全年交割量 30.3 万手,下降 13.3%。但旅游业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2020 年大连市接待游客 3997.3 万人次,同比下降 61.5%。同期,大连市旅游总收入 610.3 亿元,同比下降 63.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 605.9 亿元,同比下降 62.5%;旅游外汇收入 6290.7 万美元,同比下降89.3%。2021 年前三季度,大连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916.1 亿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逐步恢复。2020 年,大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消费及外贸出口下降,“三驾马
27、车”增速在 5 个计划单列市中均垫后,拖累地区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0 年大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 0.1%,较上年提升 19.9 个百分点,其中,建设项目投资下降 5.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 5.9%。分产业看, 第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18.2%和 10.9%。2020 年全市全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 3711.9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3.7%;竣工面积 167.3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9%。商品房销售面积 714.8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62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4.4%;商品房销售额 950.9 亿元,同比增长 2
28、0.6%,其中住宅销售额 849.3 亿元,同比增长 17%。2021 年前三季度,大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5.7%。消费方面,2020 年大连市消费负增长,当年全市全社会零售总额为 1828.0 亿元,同比下降 11.5%,较上年下降 13.3 个百分点。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类值中,零售额较大的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和服装、鞋帽及针纺织品类同比分别增长 0.2%、下降 26.9%和下降 8.2%。此外,2020 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 4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2021 年前三季度,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大连市消费逐步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29、 1391.4 亿元,同比增长 8.0%。对外经济方面,受国际形势及疫情防控影响,2020 年大连市进出口总额3854.2 亿元,同比下降 11.7%,延续了上年下降趋势,总额及增速均在 5 个计划单列市中垫底。其中,进口 2181.6 亿元,同比下降 10%;出口 1672.6 亿元,同比下降 13.8%。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出口分别下降 1.4%和 20.0%。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分别下降26.3%、增长 9.8%和下降 24.5%。全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 1287 亿元,同比下降 3.3%。前五大贸易伙伴分别是日本、欧盟(不含
30、英国)、沙特阿拉伯、美国和东盟。利用外资方面,2020 年大连市新增外商投资企业 247 家,新增合同外资额 20.3 亿美元;新批投资总额 1000 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 18 个,其中投资超亿美元的项目2 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6 亿美元,同比增长2.2%。中国香港、日本、韩国、英属维尔京群岛和新加坡分列实际使用外资来源地的前五位。2021 年前三季度,大连市进出口总额实现 3190.4 亿元,同比增长 7.7%, 其中,进口 1741.4 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出口 1449.0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8.6%; 实际利用外资 5.5 亿美元,同比明显增长 48.3%。2021 年
31、大连市制定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 2025 年,大连市产业结构优化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简称“两先区”) 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力争经济总量迈入万亿城市行列。在强化战备科技引领方面,面向全球招揽人才,实施重点人才工程计划;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按照建设“特色鲜明、有影响力的科学城”定位,整体谋划、分期推进,聚焦“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未来产业培育、高端人才集聚”四大功能, 建设英歌石科学城策源中心, 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进一步巩固制造业的支撑作用,重点打造绿色石化、高端装 备制造、
3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一代汽车、中高端消费品工业五大主导产业,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集聚中心。提升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作用,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物流、商贸、文旅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科技服务、数字文化创意、 商务会展、法律咨询等产业规模,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深度应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发展生命安全、洁净能源、新材料等 “新字号”产业,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干细胞与生命科学、基因检测与治疗、健康管理与服务等细分领域构建产业链,强化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构筑技术、产业、应用互动融合和人才、制度、
33、环境相互支撑的生态系统,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形成新的产业梯队, 打造面向东北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标杆。总之,大连市的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总体目标。(二)大连市财政实力分析近年来大连市财政实力持续增强。2020 年以税收收入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是大连市财力的主要支撑;政府性基金收入及政府补助对全市财力形成较好补充。2021 年前三季度,受益于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连市经济逐步恢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大连市财政收入主要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补助收入(含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政府性基金收入等构成。2020 年大连市
34、财政收入为 1379.55 亿元,同比增长 1.77%,主要受益于非税收入及上级补助增加。大连市以税收收入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最大,2020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02.68 亿元,在全国5 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名垫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0.94%,较 2019 年略降 0.18 个百分点。2020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对大连市财政收入贡献度下降,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 22.35%,较 2019 年下降 3.65 个百分点。此外,2020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补助收入(含省补助计划单列市)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4.42%,得益于获得的补助收入增加,占比较 2019 年上升 1.99 个百
35、分点。从大连市市本级5财政收入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贡献一般,2020 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34.44 亿元,占市本级财政收入的 40.24%,其中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 28.35%,较上年下降 5.04 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补助收入(含省补助计划单列市)为市本级财政收入提供了较强支撑,2020 年占市本级财政收入的 40.53%,较上年上升 4.83 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收入对市本级 财政收入的贡献度存在较大波动。2020 年同样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大幅减少 95.40 亿元影响,大连市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占市本级财政收入的 15.45%, 较上年下降 10.83 个
36、百分点。图表 3. 2018-2020 年大连全市和市本级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指标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全市市本级全市市本级全市市本级合计1170.48776.491355.54851.541379.55831.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3.99370.50692.84317.80702.68334.44其中:税收收入538.71270.63498.28284.39471.51235.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补助收入(含省补助计划单列市)278.70278.70304.00304.00336.90336.90政府性基金收入183.21122.80352.41223.80308.2
37、9128.40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4.11105.54321.77207.27286.98117.29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4.104.105.205.2030.7030.70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480.391.090.740.980.73注: 财政收入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补助收入(含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大连市政府债券评级报告,新世纪评级整理大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税收收入为主,但近三年全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降低。2020 年大连市税收收入为
38、471.51 亿元,较上年下降 5.37%;税收比率为 67.10%,较上年下降 4.82 个5 市本级含高新园区、长兴岛经济区、花园口经济区,下同。百分点,排名在 5 个计划单列市中垫底。2020 年大连市全市税收收入主要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和土地增值税为主,上述七项税种合计实现税收收入 435.13 亿元,较上年减少 6.02%,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 92.28%,其中增值税实现 191.03 亿元,占税收收入的 40.51%,是税收收入的最主要构成;企业所得税实现 96.17 亿元,占税收收入的 20.40%,是仅次于增值税的重要构成。2020 年
39、大连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 1001.98 亿元,同比下降 1.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卫生健康的支出合计 561.50 亿元,同比下降 0.4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56.04%, 较上年上升 0.54 个百分点。当年大连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70.13%,较 2019年上升 1.95 个百分点。2021 年前三季度,大连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84.8 亿元,同比增长 8.8%,较上年同期提升 12.7 个百分点。同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03.2 亿元,同比增长 6.9%,较上年同期提升 15.3 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 394.8 亿元,同
40、比增长 12.7%。2021 年前三季度,大连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83.16%,较上年同期提升 1.58 百分点。深圳宁波青岛厦门大连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2019年税收比率(右轴)2020年税收比率(右轴)60%065%1,00070%2,00075%3,00080%4,00085%5,000图表 4. 2019-2020 年计划单列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税收占比情况数据来源:相关城市财政局网站及其他公开资料,新世纪评级整理大连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近年来收入规模存在波动。2020 年主要受“限地价、竞配建”政策影响,核心主
41、城区同区位拍卖成交土地溢价下降,大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较上年下降 10.81%至286.98 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 12.34%至 308.93 亿元。同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372.38 亿元,同比增长 26.37%,其中城乡社区支出达 266.68 亿元,同比减少 1.10%,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71.62%。从市本级情况看,2020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为 128.4 亿元,同比显著下降 42.63%,其中市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显著下降 43.41%至 117.29 亿元;同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69.6 亿元,同比减少 11.02%。2020 年,大连市全
42、市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为 82.96%,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为 75.71%,全市及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支出的覆盖程度较低。2021 年前三季度,大连市政府性基金收入 224.6 亿元,受上年同期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运行,叠加基数较低,同比增长 74.6%,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 206.6 亿元,同比增长 78.0%;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 189.3 亿元,同比下降 0.1%, 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 137.3 亿元,同比增长 35%。同期,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 145.6 亿元,同比增长 134.7%,其中,市本级土地出让金收入136.1 亿元;市本级完成政府性基金支
43、出 84.8 亿元,同比增长 3.5%,其中,市本级土地出让金安排支出 69.6 亿元。2021 年前三季度,大连市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为 118.65%,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支出覆盖程度较高;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为171.70%,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支出覆盖程度高。二、下辖各区县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大连市管辖 7 个市辖区、2 个县级市和 1 个县,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和普兰店区为市辖区,瓦房店市和庄河市为县级市, 还有长海县,其中瓦房店市和庄河市是全国百强县,在“2021 年赛迪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中,瓦房店市名列第 63 位,列东北地区县
44、域经济首位;庄河市列第94 位,但两市排名均较上年大幅下降。目前,大连市经济发展的区域可分为主城区、新区及市县,其中主城区包括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和普兰店区,重点发展以总部经济、金融保险、软件和创意产业、科技服务、商贸流通、信息服务、旅游会展、文化休闲为主的高端现代服务业。新区包括金普新区(含金州区、普湾经济区和保税区)、高新园区、长兴岛经济区及花园口经济区,着力发展港航物流、教育文化、信息服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装备、海洋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除主城区及新区外,市县包括瓦房店市、庄河市及长海县,着重发展轴承等相关产业,以及第一产业。
45、图表 5. 大连市行政区划概况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一)下辖各区县经济实力分析大连市产业资源、人口等主要集聚于区域面积较大的区县,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以制造业等为主导的金州区、甘井子区及瓦房店市第二产业较发达,2020 年区域经济总量居前列,金州区显著大于其他各区县;以金融业、商业等服务业为主的中山区经济总量排名第三;以农渔业为主导的长海县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显著落后于其它区县,经济体量小,地区生产总值不足百亿元。2020 年大连市各区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差别较大,金州区排名居各区县首位, 长海县规模最小,除瓦房店市和长海县负增长外,其余各区县均实现正增长,但增速差异较大,庄河市增速最高达
46、39.0%。2020 年,受疫情影响,大连市各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为负增长,对经济增长有所拖累。大连市产业布局市区主要以商业等第三产业为主,市郊布局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离主城更远的区县以第一产业为主。就目前看,以制造业等为主导的金州区、甘井子区及瓦房店市工业较发达,区域经济总量相对领先;以金融业、商业等服务业为主的中山区经济总量亦排名前列;以农渔业为主的长海县现阶段经济水平显著落后于其它区县,经济体量小。图表 6. 2020 年大连市各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万人)地区地区生产总值6固定资产投资额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出口总额9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10金州区2079.4035
47、7.402370.33154.55甘井子区861.36270.10401.66153.47中山区802.36148.69337.3738.86瓦房店市554.10534.55206.9981.88沙河口区503.5041.40596.6957.8167.03庄河市462.4085.00210.98111.0074.25西岗区426.4225.60311.92130.0030.53普兰店区340.5029.41188.9862.97旅顺口区232.0054.2935.54长海县86.103.4019.701.006.68数据来源:大连市各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公开资料,新世纪评级整理从经济总量看,2020 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所在的金州区人口及工业资源集聚,地区生产总值达 2079.40 亿元,继续居大连各区县首位;甘井子区人口及工业资源亦较集中,地区生产总值 861.36 亿元,居次席;大连市的商业中心中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02.36 亿元,排名第三位;瓦房店市和沙河口市经济总量均大于 500 亿元,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