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产业政策分析.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5281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装备产业政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力装备产业政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力装备产业政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力装备产业政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力装备产业政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力装备产业政策分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电力装备发展,强调要把电力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2025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我国能源发展仍将紧扣“能源安全、绿色转型和体系改革”三大主线。电力装备产业作为能源领域的核心支撑,在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电力装备产业是我国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之一,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其发展不仅能够直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等的协同发展,还能为其他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从能源转型角度来看,随着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相关产业发展对与之相适配的电力装备提出更高要求。政策作为引导和规范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电力装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促进作用。一、政策出台现状近年来,工信部、发改委、能源局等多部委陆续发布系列政策推动电力装备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早在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重点提高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为电力装备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围绕“双碳”目标,工信部等五部门于2022年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又于2023年发布电力装

3、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再于2024年发布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三大政策以推动电力装备数字化转型为共同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电力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清洁可再生能源电力装备方面,政策主要聚焦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行业规范发展。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进一步健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2024年,工信部连续发布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引导和约束光

4、伏产业标准制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2023年,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鼓励对老旧风电场进行改造和退役处理。表电子装备产业相关重点政策表(国家层面)序号发文日期发文单位政策名称主要内容12025年2月27日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围绕能源安全、绿色转型和体系改革三大主线。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36亿千瓦以上,其中2亿千瓦为新能源,并提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持续提升,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等22024年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引导产业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工艺技术发展等,以实现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32024

5、年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关键环节数字化转型,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构建数字化协同转型生态等重点任务,目标到2030年,电力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环节完成深度数字化改造,人工智能赋能效果明显,数字化改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4202师8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目标到2026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0项以上,实现光伏产业基础通用标准和重点标准的全覆盖。鼓励社会团体研制先进团体标准,支持我国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52024年8月3日国家发展改

6、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发输配电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行动,实施风电光伏设备更新和高效回收利用行动,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6202姓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9项专项行动,包括电力系统稳定保障行动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行动等72024年3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高配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分布式电源就近消纳等82

7、023年9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92023年8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推动电力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目标102023年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进一步健全完善绿证制度,明确绿证适用范围,规范绿证核发,健全绿证交易,扩大绿电消费,完善绿证应用112023年6月5

8、日国家能源局风电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并网运行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风电场退役122023年3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推进应用试点示范、推动共性技术突破健全发展支撑体系加大组织保障力度等方面的措施132023年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入推动能源电子全产业链协同和融合发展、提升太阳能光伏和新型储能电池供给能力、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在重点终端市场应用、推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发展和创新应用、高度重视产业安全规范和有序发展着力提升

9、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措施142022年8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电力装备体系绿色升级行动、电力装备技术创新提升行动、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行动、技术基础支撑保障行动、推广应用模式创新行动、电力装备对外合作行动等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二、国家及省份政策支持重点(一)国家层面大力支持电力装备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电力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在多项政策文件中均提出要加快电力装备产业数字化转型。2024年10月,工信部发布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明确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

10、数字化转型;二是通过健全标准体系、夯实网络基础等手段强化数字化转型基础;三是通过加快链式转型、集群培育等方式构建数字化协同转型生态。方案从“点”到“线”再到“面”为电力装备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幅产业“施工图”,并提供了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场景。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智慧调度体系建设、新能源系统性能提升等9项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针对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求,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应用,补齐转型发展短板,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支持清洁能

11、源装备发展和设备更新。例如,在风电装备方面,我国发布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风电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等政策,鼓励风电机组“以大代小”,支持绿色低碳材料、新型高塔技术、节地型技术、高效率及智能化风电机组应用。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水电基地建设、水风电综合开发等,并推进柔性直流输电、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先进技术迭代。止匕外,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还出台了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建设风电项目,目前已有14个省份印

12、发“驭风”文件。在光伏装备领域,工信部发布最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进一步加强光伏行业规范管理,前者提出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指出光伏企业应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后者对光伏产业标准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提出目标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0项以上,实现光伏产业基础通用标准和重点标准的全覆盖,并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二)地区层面江苏省以重点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为目标。江苏是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产业大省,集群覆盖“发、输、变、配、用、调度、通信、综合能源服务、电力网络

13、安全”9大环节,集聚规模以上企业3千余家,实现营业收入近万亿元。2025年,江苏发布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以光伏、风电、氢能、新型储能等新能源产业为重点方向,部署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产品推广应用、筑峰强链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智改数转网联、绿色制造推进、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海外市场拓展等九大行动。2023年2月,江苏省工信厅等8部门发布江苏省新型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通过推进电力装备集群化发展、谱系化发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关键技术装备攻关以及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发展等6大方面19项任务提升其产业整体竞争力。市场拓展方面,2024年,江苏省发布装备

14、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贯彻落实措施,提出重点支持电力装备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能源领域重大工程建设,依托国家重点工程示范应用扩展江苏省电力装备应用领域,提升电力装备供给质量,主动加强与国家电网、三峡集团等电力领域央企对接,推动国内市场合作,并鼓励企业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由贸易协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开拓全球新兴市场,引导行业优质企业“走出去”。河南省加快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改造升级。2023年8月,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提升新型电力装备高端化水平,并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2022年1月,河南省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行

15、动方案提出要巩固提升电气装备等5大领域优势,围绕特高压建设,推动输、变、配等领域优势单体装备向成套装备转变,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智能电网用户端设备等核心装备,同期发布的河南省加快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行动方案提出,要重点布局氢能与储能产业,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在开封、洛阳等地布局氢能产业,开展融合应用试点示范。作为拥有河南省电力装备制造领域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许昌市于2023年印发许昌市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明确以“链长制”推进“发输变配用检”全链条升级,锚定千亿级产业目标,旨在通过以龙头带动、硬软互动、加速配套为着力点,巩固提升其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充换电等智能电力装备核心产业优势,

16、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电力装备产业智能化转型。三、相关建议完善政策保障与实施。进一步完善电力装备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市场准入等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例如,制定电力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规划,明确技术创新方向和重点,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指导;完善电力装备产品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政策执行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持续推动产业高端化与绿色化发展。鼓励电力装备企业加大在高端产品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投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制定高端电力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引导企业聚焦高端市

17、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对绿色电力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支持,促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研发和生产符合环保标准的电力装备,推动电力装备的节能减排。对生产绿色电力装备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绿色电力装备的市场竞争力。建立绿色电力装备认证体系,对符合绿色标准的电力装备进行认证,引导市场消费,推动绿色电力装备的广泛应用。加大研发投入与创新激励。增加科研专项基金的投入规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设立电力装备产业创新投资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具有发展潜力的电力装备研发项目进行投资,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减免

18、力度,除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外,还可以对企业购置用于研发的设备给予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对在电力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取得重大突破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给予重奖。鼓励企业建立内部创新激励制度,对在技术创新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给予晋升、奖金、股权等奖励,将创新成果与个人利益紧密挂钩,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电力装备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电力装备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技能鉴定、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为从业人员提供持续学习和提升技能的平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电力装备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兼职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为我国电力装备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高产业的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