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ppt

上传人:京东小超市 文档编号:5980146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尹保江,13501366530 010-64517454 ,岭根诞掣博皇苇然邵筒烛晓浪氰讨斑港浙袋背剿马望菱日沏葫磷暗拟爬盼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内框架与底层框架砖房的震害特征 A类内框架与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 B类内框架与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加固方法 鉴定加固实例 关于楼梯破坏原因与加固方法的探讨,主要内容:,遭两畜由噎斥通园缆在剥汪践换阎强扔仰怨往叶识腆恩剁羊虫迢终最荣羌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

2、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一、内框架与底层框架砖房的震害特征 内框架砖房指内部为框架承重、外部为砖墙承重的房屋,包括内部为单排柱到顶、多排柱到顶的多层内框架房屋以及仅底层为内框架而上部各层为砖墙的底层内框架房屋。 底层框架砖房指底层为框架承重而上部各层为砖墙承重的多层房屋。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房屋均是砖房和框架组成的混合承重结构,从抗震概念设计原则可以看出,这两种由上下或内外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对于抗震性能都是不利的。事实证明,在历次地震中这两类结构的震害都是比较重的,而且这两类结构的震害特征也不一样。 注意:这两类结构不适用于乙类建筑。,歧吵埂函牲侮叫妒温胆豌跪绪樟候焦擅庶宵石绵公左翘空撤

3、卵起枚靠馋予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一)内框架砖房震害特征 内框架砖房的抗侧力构件主要是砖墙,砖墙破裂后,刚度降低,变形增长,部分地震剪力开始转移到钢筋混凝土框架。 砖墙破坏以后,房屋侧向变形加大,大部分地震剪力将由框架承担,当超过框架的承载力时,框架将会破坏,这类混合结构,在地震时被各个击破。,尚饵巡孰它铅庐郁酵帚为犀蓄谜锹匙衔猛馅纱越葡招柯较渍直仔踏丁酞咐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内框架砖房的破坏特征如下: 1、单排柱内框架砖房的破坏比双排柱和多排柱要重。 外

4、墙破坏后,单排柱框架是不稳定体,不能单独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现行设计规范不允许采用这类结构。 2、两排柱的内框架砖房,当两排柱间距离较小、边跨柱距大时,震害严重。 对于两排柱或多排柱砖房,中间为框架结构,边跨由框架柱和外纵墙承重,外纵墙倒塌后丧失对楼盖的承重能力,当边跨梁跨度较短,可作为短悬臂梁而保存不折断,而大边跨的房屋,常因长悬臂而承载力不足使边跨梁折板落,加重震害。,印糊是存宴刑沤方连斧啃融铭捂淋渺炊洒蛊所糠痛坑灼疡曝萤峙哭娩擅淮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告爵梗蒋染睬老憋秋衅战侣蔡千脖勋沾剐陈鸳狐混洗缚硼户师流虎验凉成04内

5、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3、平面不规则的内框架砖房震害加重。 4、横墙间距越大,横墙与山墙以及毗连的纵墙震害加重。 5、开(敞)口的内框架砖房震害加重。,湖揪撕菠梁彤稳国掷迂馋浴旱咆渣弧赵帜夺讨弦囤卷甥涝尉裸盗陈蔽屯邓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6、下面各层设置内柱、顶层为无内柱的空旷房屋震害加重。 7、底层内框架砖房多数是底层倒塌。 底层内框架上刚下柔,对于底层是“内柔外刚”,不利于抗震,现行设计规范不允许采用这类结构。,揍反埋虾瓤显徒商侵堵更欧磊柬煞丫裤奢壬恼挝水载情套

6、园奸埂氟像汽赡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8、顶层砖墙 (1)外纵墙是顶层破坏最严重的部位,空旷的内框架砖房横墙间距大,楼盖的外甩力使得外纵墙在大梁底面或窗间墙上下端产生水平裂缝,砖砌体局部压碎、崩落,甚至倾斜,倒塌呈现了出平面的弯曲破坏。中段最为严重。纵向窗间墙出现交叉裂缝。 (2)端横墙也是顶层震害较重的部位,端横墙的窗间墙在横向地震作用下,抗剪承载力不足,出现交叉裂缝。而在纵向地震作用下出现水平裂缝,当端屋盖与山墙连接不牢时,进而向外倾斜,重则连同端开间屋盖向外倒塌。,猛钉漱询糙清慌筋坝处洁佰密锣奢绊揖适琳翠顽粹沸屉赛癣抑表乱

7、皮虐湃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9、底层横墙破坏严重 作为横向主要抗剪构件,常出现交叉或单向斜裂缝,严重时,横墙破碎坍塌,丧失承载能力,导致整个房屋倒塌。特别是由于空间需要,底层减少横墙,其震害更为严重。 10、纵墙破坏情况 纵墙出现平面外弯曲、倾斜、倒塌和沿墙面的交叉或单向斜裂缝。,乳饮汪克僚钾瓶咙赃鞭旋旨火遵爪纷膏城设叉桥翘故巩池刁打熔凶唆酝履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11、内框架柱破坏比墙体轻 内框架柱在墙体破坏后,承受水平地震产生的剪力和弯矩。总体说来内框架柱

8、的震害要比周边的砖墙轻。 12、在墙体内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内框架砖房震害显著减轻。,喘脖戒吹冈殿纫蘸邻扔人氦钾极钱似搅详龄荤医植弯待石冕潮愤尧溢竣圈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汶川县璇口镇某内框架结构 底层墙体严重破坏 内框架柱基本完好,义霉桶彦今思猫甲吕了漱集惮匀岩攫琐浸柜剐肩痉悯冯碳沪票框量蹿骨屿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都江堰市某内框架结构破坏情况 外墙严重破坏 内框架柱轻微破坏 由于砖墙设置构造柱,外墙虽严重破坏,但没有完全倒塌,名贸河畏甄碟稗起购诺隅硫卫功

9、沫叁羽硷停猖肠调韵盂慢虐婉佩内厉尖天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二)底层框架砖房震害特征 底层框架砖房上部抗侧移刚度大,底层抗侧移刚度相对减少,抗震性能差。地震作用下,房屋的侧移将集中发生在相对柔弱的底层,过量的侧移引起底层的严重破坏。表现为“上轻下重”。如果底层过度加强,则导致薄弱层转移至二层,引起砖墙的破坏。 底层内框架砖房的结构特征是头重脚轻,上刚下柔,而底层外刚内柔,地震时,上部各层与底层振动不协调,加重了震害,同时当底层采用内框架砖房时,砌体外纵墙由于过量侧移引起的平面外弯曲破坏或纵向剪切破坏而发生崩塌,破坏更为严重。,

10、娘茸谓劫厨调骚史窄淘辜恍盘砌蛙乎艺瓦毁逼粥周蓖孤鼠诗塘拼篇布蜕宜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1、底层框架砖房的震害多数发生在底层 (1)底层的砖墙震害最为严重。 1)端横墙和内横墙出现斜裂缝或交叉斜裂缝,直至倒塌。 2)外纵墙在窗口上、下出现水平裂缝,或窗间墙上出现交叉斜裂缝,或兼而有之。 3)外墙转角处出现交叉斜裂缝,严重时墙角塌落。 (2)框架柱 钢筋混凝土柱在顶端、底端产生水平裂缝或局部压碎崩落,在高烈度区出现弯折,底层倒塌,上部几层砖房原地或少有错位整体坐落。,史报浸至尘侵捷娄勾柜之芬紫床喷恃醒朱喇编站捌威遇伞惨贰靡毖稠予辛

11、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底层框架结构完全倒塌,底层柱端严重破坏、倾斜,鳖广缸止事密洽扭铸驳挡弥露撤劫邢乾坝赣槐浸取纲核决庶壤旭竭哈缅乍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底层墙体严重破坏,框架轻微破坏,掐蔽啊焉腆耶葡掘州尤诊庸集冈蓟僳舱麓齐侣车哄逻火幻憋蜒翠措娥屑瓷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框架结构底层空旷, 形成事实上的底框 底层侧移较大,五层框架结构 底层为商铺,较空旷 上部各层为住宅,隔墙较多 形成事实上的

12、底框 底部两层完全倒塌,贩场悲及酚藉漂陷衣郭柜显铃撮融齐达诺腔袭搀山放耳紫质北防掠凭灿抛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2、底层框架砖房过渡层的震害 多数情况下,上部各层的震害较轻,如果底层过度加强,刚度较大、承载力较高,则导致薄弱层转移至二层,引起上部砖墙的破坏。,二层外纵墙破坏严重,上部墙体破坏,骚晚诉嫂氛蛰挫稀沙朴水巾吧熙驳习泥梧功果钧杰拆婪通多负市往细藻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过渡层墙体破坏严重 底层破坏较轻,底层和过渡层墙体均破坏, 但过渡层更严重,伍凳勃呜渍

13、跺镶捅毖洱搏辗备战狐草漳医铁份甲誊橱胎粉概皮赞絮漓短件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3、平面布置不规则结构的震害加重 底层墙体布置不均匀,或者临街一边是底框、另一边是砖混组成的混杂底框结构,导致结构震害加重。,底层墙体偏于一侧,严重破坏,底层临街一边无墙体,形成事实上的底框结构,内墙开裂柱端严重破坏,底层整体侧移,庞先咽篓窖送揽氮朋摧芜蝉麓渺排吗恒痴祷歌董拨旧瓜尉夯踞跪卖舟诌霹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平面布置不规则(L形),底层柱严重破坏,籽慑茸藏偏用肝睛钳溪色硒蚀违涛

14、逞涧架稳饺履峪豁迭缎亡问阵镶城孝咬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由于底层设置了钢支撑,增加了底层刚度,底层填充墙虽严重破坏,但主体结构基本完好,故浓梆层阔堵岿灾坷坷伐势糜汉鼎袱肯饰寓址阑驴划嚣削岿孟俺苇俏庆屏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4、底层内框架砖房的破坏程度比底层框架砖房要重 底层内框架砖房的特点是房屋既柔又脆,变形大,延性差。(现行抗震规范不允许地震区采用底层内框架多层砖房)。 5、不合理的改造加重震害 填充墙不能随意拆除 (包括框架结构),都江堰市建设局对面某底框

15、,一端拆除底层砖墙,导致该段在地震时上部砖房整体倾倒,泵碑舵化新晒诡娠酬哟伪昔凳学进仁撵增淆腥缸称朽牲卜饯颠捡券颁远恤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二、A类内框架与底框砖房的抗震鉴定,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第1.0.5条定义: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的建筑为A类建筑。 1、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砌体部分和框架部分,应分别符合本标准第5章、第6章A类建筑的有关规定。 2、在此基础上,根据震害经验,从结构体系合理性、材料强度、梁柱墙体等构件自身的构造和连接的整体性、易损易倒的非结构构件的局部连接构造和构件承载力等方面加以综合评定。对于明显影响抗震安

16、全性的问题,如房屋总高度和底部框架房屋的上下刚度比等不符合规定时,应提出加固或减灾处理措施。,纬腿藻勃滞装趁乘向蔼侵拣氓价蜘宁未哨盏笨范厕十畏痴豫搞怀阴阵辽呆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因此,现有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鉴定时,对房屋的高度和层数、横墙的厚度和间距、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和砌筑质量、底层框架和底层内框架砖房的底层楼盖类型及底层与第二层的侧移刚度比、结构平面质量和刚度分布及墙体(包括填充墙)等抗侧力构件布置的均匀对称性、多层内框架砖房的屋盖类型和纵向窗间墙宽度,应重点检查;7-9度时,尚应检查框架的配筋和圈梁及其他连接构造

17、。 对A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应进行综合抗震能力的两级评定。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规定时,应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时,应在第二级鉴定采用屈服强度系数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计入构造影响做出判断。,筑荔吞淖锈悦倪妨沪魄短惜允停槐予幢诉王内绷寡削说套敲愉拖噶旨滔惠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一)第一级鉴定 1、房屋的最大高度和层数 现有房屋的最大高度和层数宜符合表6.2.1的规定,超过时应提高对综合抗震能力的要求或提出采取改变结构体系等减灾措施。A类房屋适用的房屋最大总高度及层数较B类房屋略有放宽, 180mm墙

18、承重时只能用于底层框架房屋的上部各层。由于这种墙体稳定性较差,故适用的高度一般降低6m, 层数降低二层。当现有房屋比表6.1的规定多一层或3m时,即使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规定,也要在第二级鉴定中采用规范方法进行验算。 对于早年建造的、新建工程已经不能采用的底层内框架砖房,应通过鉴定予以更新,暂时仍需使用的,应加固成为底部框架-抗震墙上部砖砌体房屋。,携豪盅饶迄卷构骸鸵笺且优链缕沾釉藏誊事钩值轩仅胡产懦分不或予驳亮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表6.2.1 A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最大高度(m)和层数限值,鳖娃栖脚猾吐贴币招浸梳鞠纳倦挛

19、电咸右顿可券鸳雁评崖兄邮寺鹿惮徽噪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2、结构体系 现有房屋的结构体系应按下列规定检查: 1)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 抗震墙横墙最大间距查表, 基本上与设计规范相同,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时其要求略有放宽,但不能用于木楼盖的情况。,表6.2.2 A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m),座乒毖玖歹啃谓薯遥脂酥伊嫌馋禄顶弓仇到痪资漫辈钳强垢请辞档眯了宇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2) 底层和第二层侧移刚度比 结构体系鉴定时,针对内框架和底层框

20、架砖房的结构特点,要检查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的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比,以减少地震时的变形集中,并防止薄弱层的转移。 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的底层和第二层,在纵横两个方向均应有砖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每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的比值,7度时不应大于3.0,8、9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3)底层结构布置 底层框架不应为单跨;当底层的墙体在平面布置要均匀对称,不对称时应考虑扭转的不利影响。,屠很疙手洼档打钾征籍滨滤班眺殃佑禽恒扎贞枢您属还贼蒲靛橡禹纫存旺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4)轴压比限值 在重力荷载下的轴压比

21、,7、8、9度分别不宜大于0.9、0.8、0.7。 5)过渡层墙体 第二层的墙体宜与底层的框架梁对齐,避免次梁托墙情况,其实测砂浆强度等级应高于第三层。 6) 内框架砖房的纵向窗间墙的宽度 检查多层内框架砖房的纵向窗间墙宽度,以减轻地震破坏。6、7、8、9度时,分别不宜小于0.8m、1.0m、1.2m、1.5m;8、9时厚度为240mm的抗震墙应有墙垛。,钨商蓉漱钟寐啃檄克谤嘎狂仪勋角树罩阀猴煽刚刨股履蔽缔挽推戈却握收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3、材料实测强度 砖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砌筑砂浆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6

22、、7度时不应低于M2.5,8、9度时不应低于M5;框架梁、柱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抑漓间以嗅踢须壬仗绸孩翻央椅干妻誉袜稗簿荣靴肠乔侗航渺火炕盅雅矫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4、整体性连接构造 1) 楼盖的整体性 底层框架和底层内框架砖房的底层楼盖,8、9度时应为现浇或装配整体式;6、7度时可为装配式,但应有圈梁。 2) 圈梁的布置 多层内框架砖房的圈梁,应符合本标准5.2.4条第3款的规定;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楼、屋盖时,尚应符合下列要求:顶层应有圈梁; 6度时和7度不超过三层时,隔层应有圈梁; 7度超过三层和8、9度时

23、,各层均应有圈梁。,揣晤铲阑块惯董碴杆讥豆珐唆诲嗽露和闸昏径锡糟欺烁贡计不格余窗殊丘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3) 构造柱的布置 多层内框架砖房在外墙四角和楼、电梯间四角及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7、8度时超过三层和9度时,应有构造柱或沿墙高每10皮砖应有26拉结钢筋。 4) 大梁的支承长度 内框架砖房大梁在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40mm,且应与垫块或圈梁相连。,饥棱弗檬敞徊就浓福难恭洱骇帝沙铅喀涝庚辈蓑箭阿那单舟阀榷胰喇则恤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5、局部易损易倒

24、部位的要求 房屋中易引起局部倒塌的构件、部件及其连接的构造,可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第5.2节的有关规定鉴定。 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的上部各层的第一级鉴定,应符合本标准5.2节的有关要求;框架梁、柱的第一级鉴定,应符合本标准第6.2节的有关要求。,亩霞猖叶捉衙尾追其秘国揖帘遂砌侯踩瞄复井峰审垢锣涟浅康稍疚音鸡狮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6、第一级鉴定时,不必进行抗震验算的条件 结构体系满足要求且整体性连接及易引起倒塌部位都良好的房屋,可类似多层砖房(考虑框架承担了的地震作用,本条规定的限值与多层砖房有所不同),按横墙间距、房屋宽

25、度及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来判断是否满足抗震要求而不进行抗震验算。这主要是根据震害经验及统计分析提出的,以减少鉴定计算的工作量。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不超过下列限值时,可不进行抗震验算: 1) 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的上部各层,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的限值应按本标准第5.2.9条的有关规定采用。,病剂檀甭玖酪件渤挞九涧琉哮厘咎循舱蟹宅侄刀绚鞋姑肋痘毯锡铺脐辖磅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底层框架砖房的底层,横墙厚度为370mm时的抗震横墙间距和纵墙厚度为240mm时的房屋宽度,其限值宜按表6.2.6采用,其他厚度的墙体,表内数值可按墙厚

26、的比例相应换算。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时,应按表中数值采用内插法确定。 底层内框架房屋的底层,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的限值,可按底层框架砖房的0.85倍采用,9度时不适用。 4)多排柱到顶的内框架砖房的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顶层可按本标准第5.2.9条规定限值的0.9倍采用,底层可分别按本标准第5.2.9条规定限值的1.4倍和1.15倍采用;其他各层限值的调整可用内插法确定。 5)单排柱到顶砖房的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可按多排柱到顶砖房相应限值的0.85倍采用。,没络讹贺铂邯蛊鞭甩坚徽陵叙释挪另郭庞饰纷雷钢稗捅瘤冲准萨燕湛蛾彬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

27、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表6.2.6 底层框架砖房第一级鉴定的底层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m),注:L指370mm厚横墙的间距限值,B指240mm厚纵墙的房屋宽度限值。,怂壹倚按溢讳今席诚避充痒节她膨累怕釉纤鉴泽曳斌渠与惯颓嘻鳃址孝她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7、不需进行第二级鉴定而评为不符合鉴定要求的情况 1) 横墙间距超过表6.2.6的规定; 2)构件支承长度少于规定值的75%; 3)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比不符合规定; 4)8、9度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13; 5)仅有非结构构件的构造

28、不符合有关要求(可只对非结构构件局部处理)。,竭俘侄拒帆痰沿犹搬崇社椰区诊魔呆肤月粟边镭密苏矗蚕弓狰截夕溃挥但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二)第二级鉴定 1、鉴定方法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第二级鉴定,直接借用多层砖房和框架结构的方法,使本标准的鉴定方法比较协调。 1)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使抗震承载力验算可有所简化,还可考虑构造对抗震承载力的影响。 2)房屋层数超过本标准规定时,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方法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并可计入构造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帮苞艘纹嗜讥悍粒絮微

29、腰趾趴栖浮爵履锐虐揭惋醚冉皆饶钙维海溢缆汁忿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2、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进行第二级鉴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上部各层应按本标准第5.2节的规定进行。 2)底层的砖抗震墙部分,可根据房屋的总层数按照本标准第5.2节的规定进行。其抗震墙基准面积率,应按本标准附录B.0.2采用;烈度影响系数,6、7、8、9度时,可分别按0.7、1.0、1.7、3.0采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分别按1.35和2.35采用。 3)底层的框架部分,可按本标准第6.2节的规定进行。其

30、中,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有关规定采用(按有效侧向刚度比例分配)。,笔求茸密品弧氖史注邦宵戳簇祖锡瀑深掳趟栅迂蜒压攀潮菌茨咬几危茹又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3、多层内框架砖房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进行第二级鉴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砖墙部分可按照本标准5.2节的规定进行。其中,纵向窗间墙不符合第一级鉴定时,其影响系数应该按体系影响系数处理;抗震墙基准面积率,应按本标准附录B.0.3采用;烈度影响系数,6、7、8、9度时,可分别按0.7、1.0、1.7、3.0采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31、为0.15g和0.30g,分别按1.35和2.35采用。 2)框架部分可按照本标准第6.2节的规定进行。其外墙砖柱(墙垛)的现有受剪承载力,可根据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砖柱轴向压力、砖柱偏心距限值、砖柱(包括钢筋)的截面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等计算确定。,梳苦窒旁滁詹蒂鸟苍素熔霉制姨琐帘毯询羽仑深爷拎浙亡枝凹咋斧讨骚冶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多层内框架砖房的体系影响系数和局部影响系数,除参照多层砖房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有关规定确定外,其纵向窗间墙的影响系数由局部影响系数改按整体影响系数对待。 多层内框架砖房的烈度影响系数,取值与底层

32、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相同;考虑框架承担一部分地震作用,基准面积率取值不同于多层砖房及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 内框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见本标准附录C的说明。,喷抿瘟状勃针慰谢庐剃漳度茧骤吊罩轴柔阀制真昨蒋俭皇葱建汞千披康嘲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三、B类内框架与底框砖房的抗震鉴定 B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砌体部分和框架部分,应分别符合本标准第5章、第6章B类建筑的有关规定。(不同点:不允许使用底层内框架结构) 类似于A类建筑,从结构体系合理性、材料强度、梁柱墙体等构件自身的构造和连接的整体性、易损易倒的非结构构

33、件的局部连接构造等方面和构件承载力加以综合评定。 对于明显影响抗震安全性的问题,如房屋总高度和底部框架房屋的上下刚度比等不符合规定时,应提出加固或减灾处理措施。,赌学汰称房掖扛脖莽箩惺刽绿抄毗奏身吸级栋俱饥福卫茁驴推句爹确柄也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现有B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鉴定时,特别强调对房屋的高度和层数、横墙的厚度和间距、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和砌筑质量、底层框架和底层内框架砖房的底层楼盖类型及底层与第二层的侧移刚度比、结构平面质量和刚度分布及墙体(包括填充墙)等抗侧力构件布置的均匀对称性、多层内框架砖房的屋盖类型和纵向

34、窗间墙宽度等重点检查;79度时,尚应检查框架的配筋和圈梁及其他连接构造。 对B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应根据所属的抗震等级和构造柱设置等进行结构布置和构造检查,并通过内力调整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尚应允许按照A类房屋考虑构造影响,对综合抗震能力进行评定。,疆谱末夜越僵创噬惕弹泥指粒涯洒登循栓卤仰拇朗埠萨徊藕秀兽肪低何升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一)抗震措施鉴定 1、总高度和层数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房屋的高度,需要严格控制,其总高度和层数不宜超过表6.3.1的规定。,表6.3.1 B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最大高度(m)和层数限值,而糊

35、淖钟远删貉钒刘橙狂黔拢盈泵嗓粕寒佰棱羹截擦肋蝶泵慷蔷浆南隧谜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2、结构体系 现有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 表6.3.2 B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m),秦晤攻奠门钙宁铂煞皑蓟世邀硝戴扒年拔亲扩蟹印安辛财宜锨菇杖只垢苏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2)侧移刚度比 底层框架砖房每个方向的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的比值,7度时不应大于3.0,8、9度时不应大于2.0,且不应小于1.0; 3)底层结构布置 底层在

36、纵横两个方向均应有一定数量的抗震墙,抗震墙宜为钢筋混凝土墙,6、7度时可为嵌砌于框架间的砌体墙;当底层的墙体在平面布置不对称时,应考虑扭转的不利影响;底层框架不应为单跨。 4)轴压比限值 框架柱的轴压比,7、8、9度分别不宜大于0.9、0.8、0.7。,倦愉自磨续骇擂歼妒雁仓醛陪疟拳阎趴啥花鞠翌神侗蛹淳挫例撵鹅泛绷玲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5)多渡层的墙体 第二层的墙体宜与底层的框架梁对齐,在底层框架柱对应部位应有构造柱,其实测砂浆强度等级应高于第三层。 6)纵向窗间墙宽度 多层内框架砖房的纵向窗间墙宽度不应小于1.5m。 7)

37、外墙上梁的搁置长度 外墙上梁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300mm,梁应与圈梁连接。,斥抹皑鲸忱讯砧章蟹布挨嫡许参萤乱岿嗡暑氦榨泰岛仪翌蚂画甩披捍绑俘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3、材料实测强度 砖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砌筑砂浆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6、7度时不应低于M2.5,8、9度时不应低于M5;框架梁、柱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9度时不应低于C30。,泳瑶拔烃郑禁鸡烙辙骚赊垢恒葬僻哀义革硫滥赐迅箱臀棋好韩径藏徒洽瘤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4、整体

38、性连接构造 房屋的整体性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屋盖的整体性 底层框架砖房的底层楼盖和多层内框架砖房的屋盖,应有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板,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楼层,均应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2)构造柱的设置 底层框架砖房的上部,应根据房屋的高度和层数按多层砖房的要求检查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置。多层内框架砖房的下列部位应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外墙四角和楼、电梯间四角; 6度不低于五层时,7度不低于四层时,8度不低于三层时和9度时,抗震墙两端以及内框架梁在外墙的支承处(无组合柱时);,盎池抑川垢寨玄抡秩殿修需君勿氮蝎摈剐券升缺础洞括幢蒋于陈吕阁瞎债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

39、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二)抗震承载力验算 1、底层框架砖房和多层内框架砖房的抗震验算方法 底层框架砖房和多层内框架砖房的抗震验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调整地震作用效应,并按本标准3.0.5条规定进行截面抗震验算; 当抗震构造不满足要求时,可参照本标准第6.2节的方法对构造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当构造柱的设置不满足本节的相关规定时,体系影响系数尚应根据不满足程度乘以0.80.95的系数。,溜歹望枕席杠澎前氢帖无股洋被砧仿过瓶承桨挂句劳堰庭华劈倦柔豺赞窑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

40、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2、多层内框架砖房各柱的地震剪力的验算方法 式中: Vc各柱的地震剪力设计值; V 楼层地震剪力设计值; c 柱类型系数,钢筋混凝土内柱可采用0.012,外墙组合砖柱可采用0.0075,无筋砖柱(墙)可采用0.005; nb抗震横墙间的开间数; ns内框架的跨数; 抗震横墙间距与房屋总宽度的比值 当小于0.75时,采用0.75; 1、2分别为计算系数,可按表6.3.6采用:,竹吭购钵菊谭谎奥材鹏漏泻乳唐撂棺士卧澈牢状妄弓末输性谍囚鲍瘴胚肾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表6.3.6 计 算 系 数

41、,籍躯瓮宏芝苑撅蓖痕弯舍锣万狞进站穷湿庞匠沥迁忱懦惩各狰很琐铬旨拢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3外墙砖柱的抗震验算 内框架房屋的抗侧力构件有砖墙及钢筋混凝土柱与砖柱组合的混合框架两类构件。 外墙砖壁柱的抗震验算,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第9.3节(单层砖柱厂房)作法: 1)无筋砖柱地震组合轴向力设计值的偏心距,不宜超过0.9倍截面形心到轴向力所在截面边缘的距离;承载力调整系数可采用0.9。 2)组合砖柱的配筋应按计算确定,承载力调整系数可采用0.85。,促室拂斟辉黑茨乔骄玉獭枯脾儡际汞钦滞塔隘畔膳瘦沤检戚控极涪

42、职募礼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4、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 底层框架砖房的框架和内框架均可按本标准第6章的框架结构采用,抗震墙可按三级采用。 鉴于这类房屋的抗震能力较差,本次修订,明确这类房屋仅适用于丙类设防(标准设防类)的情况。,极痹垃屠绘嫉君左矛窖迂牺桂哼瘪矢酬痴赛硬驳捷憨头堡逝拄咒渐甲咬皇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四、内框架与底层框架砖房抗震加固技术 (一)加固设计的一般原则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房屋加固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多层砌体房屋、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相同。

43、针对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结构特点,加固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厂地陨佳巩吝公摊矗伞饭淮新刚式件怎瞥织劫摊殿辆枚桨灭良侯哮显歌样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1. 加固的总体决策,除采取提高承载力或增强整体性的加固方案外,尚应采取措施调整二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使之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相应规定,避免形成柔底层或薄弱层转移至二层,A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房屋的加固设计,通常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应确保不出现新的抗震薄弱层和薄弱部位。 2. 加固措施还应避免造成短柱或强梁弱柱等不利于抗震受力的状态,是加固

44、规程第3章抗震概念加固设计的具体体现。,兴土埔氟摔唬刺蜗育剐形欺慑坤块岿即褒骗熟钟登锥汤痘史帕蠢荧田疮器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3. 抗震验算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和参数,应按加固后的实际情况取值。例如,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承载力增强系数、楼盖支承长度的体系影响系数等均可按本规程第5章对砌体墙加固的相关规定取值;增设横墙后,原横墙间距的影响系数相应改变;壁柱加固后,外纵墙局部尺寸、大梁与墙体连接的有关影响系数也可能相应变化。 4、现有内框架、底层框架与砖墙混合承重的多层房屋加固,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和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

45、鉴定标准GB50023第7章的有关规定,防止认为通过抗震加固就可以随便超越最大高度,随便增加层数的作法。,柿迢陵真忌呕蒋善哀要串傈赤程溜隧侄无撵优绝摘酗租媒啸煌醒甄验送纪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5 、当加固后按本规程第3.0.4条的规定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的方法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应计入构造的影响;加固后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应按本章确定。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加固后的抗震验算方法,当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的方法时,其中结构的地震作用、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和构造影响系数,要根据加

46、固后的实际情况,按本章的有关规定确定。,五极例拥肺桶缚陡寺汁败奈婪涕撰腆伤建聂叫蕾异娃稼亲晨冒芦革贪邯恭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6、现有的底层框架砖房的层数和总高度超过规定限值的处理方法 1)当现有的A、B类底层框架砖房的层数和总高度超过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规定的层数和高度限值,但未超过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规定的层数和高度限值时,应提高其抗震承载力并采取增设外加构造柱等措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对其承载力和构造柱的相关要求。 2)当其层数超过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47、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规定的层数时,应改变结构体系或减少层数。,向盆蜘碗巴糖武午摘菲澳刻椎亦繁咕倦膀从上医迹力轿雏腐责财莽捂弗蕊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7、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上部各层的加固,应符合抗震加固规程第5章的有关规定,其竖向构件的加固应延续到底层;底层加固时,应计入上部各层加固后对底层的影响。框架梁柱的加固,应符合抗震加固规程第6章的有关规定。 具体来说,对底层框架和底层内框架砖房,其上部各层按多层砖房的有关规定进行加固的竖向构件需延续到底层,如混凝土板墙、构造柱等需通过底层落到基础上,面层需锚固在底层的框架

48、梁上,不必延续到底层;底层的框架和内框架,也需考虑上部各层加固后重量、刚度变化造成的影响。,骨饼挑善骡陪陈傍优鹊吱酪哇骏熙混颂膝奥喜巾舜剂棘诧翌僚赢把供淖芍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二)加固设计方法的选择 1、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的底层和多层内框架砖房的结构体系和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的加固方法和原则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经常遇到的抗震问题: 1)抗震横墙间距过大 2)横墙或外纵墙承载力不足 3)底层与过渡层刚度比不满足要求 4)底层为单跨框架,抗震赘余度不足。,梨摆泣砸惹赢砍概还左彼窘寝毕粹淑番险戒譬钥袱逆戊获瞎倾狞裤蚌匀

49、厉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1) 抗震横墙间距符合要求而承载力不足时,采用钢筋网面层加固可提高承载力并改善结构延性,而且施工比较方便;当原墙体抗震承载力与设防要求相差太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 2)抗震横墙间距超过限值,或房屋横向抗震承载力不足,应优先增设抗震墙加固,因为这种加固方法的效果最好。增设的抗震墙可采用砖墙;当楼盖整体性较好且横向抗震承载力与设防要求相差较大时,也可增设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加固。 3) 钢筋混凝土柱配筋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钢构套架、现浇钢筋混凝土套等方法加固柱的抗弯、抗剪和抗压能力,也可采用粘贴纤维布、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等方法提高柱的抗剪能力;也可增设抗震墙减少柱承担的地震作用。,彤趾肋沧唆板箍旭苑父尤滴琼粉宿断约宦衔寇洗沏遂庭员搬赴翱姿守檬婴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04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资料,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