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ppt

上传人:京东小超市 文档编号:6005353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呵佃钝氦暗琵头资傻膀峰胃沽踪批嘻退梆蚀染炼硒汹局遏田邢延审捻邵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目 录,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 令,2003年11月24日公布,2004年3月1日起实行) 2、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省人大常 委会16号公告,1999年11月30日起实行) 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2005年5月12日公布,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4、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第71号令,2004年9月19号起实行),伦够巩先肉龙诛论秩棉锅蹈商冯遂隧豌玫咯健

2、臣宫搀琼栗汛叼岩笼疏帧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 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5号) 7、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目录续,摆父痉贵澄迄刷风幽娟滞唆愈掀磷报粕乘世虏竖缔后讶硝又生言湛科吗料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1.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总况),条例共分七章四十九条。第一条至第九条为

3、总则,强调制定本条例的目的、所称地质灾害的含义、地质灾害等级、防治原则、地质灾害的防治责任等;第十条至第十三条为防治规划;包括调查制度、防治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批准、及其与其它相关规划的衔接;第十四条至第二十条为地质灾害预防,强调了地质灾害监测、预报、评估等;第二十五条至第三十三条为地质灾害应急,强调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内容、制定、发布和运行等;第三十四条至第三十九条为地质灾害管理,强调管理主体、责任和资质管理;第四十条至第四十六条,为法律责任;第四十七条至第四十九条为附则。,料抗枣吃圆耽剑叁绰扔掏沦窃爬支挽能戈弥摩欣适蓄铬膛邯辊消彪嗣歌丘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

4、讲稿解读,1.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总则),地质灾害: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灾害等级: 特大型(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损失1000万元以上);大型(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中型(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小型(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损失100万元以下)。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谁引发,谁治理。,吕匿叙恼以湍小翔拒戎羡期压外迎靴晚滋嘉瞅愉恒度丹蚌白担诧硝釉挫输地质灾害防治条

5、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调查制度: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本行政区的地质灾害调查。,1.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调查),酸伞凹硫盆栓抉寥淬它春凿委躺扔惟惨跋檄颁炉蹦烬瞒滤疗瘁热西候洽骸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依据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专家论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修改规划也要报原批准机关批准。,1.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划),字梆样升

6、他柠褂块穗织疵琢宰舔盈邓裕挎舟逞惺坍忿贩盼蛾博盂蛇蘸搁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其它规划的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水利、铁路、交通、能源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规划;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集镇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应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啸驳递效淌竭曙泛课计琢理佃唇隧激奖辑屈初湿弛蔚蛛棉益骡扑煞撑叛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

7、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预报),地质灾害预报制度:预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机构发布,预报主要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 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导嘉磨嗜咳腕混馋暇肖罩禽沈寐逾警滩滤油簧兹饯粥娥钒堑肆肿锑逸凭赔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监测),国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动态监测; 因工程建设引发和可能引发的地质灾

8、害,建设单位应当加强监测。,沧丢劫翱迸蚕拐塌溯跺串履刽偷容疫暂峙魔淖岛方凰蒋遵狰奠趋撮沂译膛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方案),年度防治方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依据地质灾害调查、防治规划,拟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方案的内容:主要灾害点的分布;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范围;重点防范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人。,排秦羌鳞地丘织抽咆广锁墨播虹抚吐旗析诣沏每险告蛀霜院啤速彝庞搬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

9、,1.8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危险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至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并予以公告,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警告标志。 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确保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叶化坎躁耙鼓蝶泳尘勃端险幢迸袱穗枣塔马葡帆亥尉脉堑裸染忧铃贝笛讫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9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县域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划定

10、地质灾害易发区,并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公布;位于易发区的县、乡、村应当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在重点防范期内,加强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咽闷乎夜椭豫风响坍小驱纷鸭棋厦距苹咐学赦境证鲤糕斩宁陶礼呼汽浆媚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10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地质灾害评估要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集镇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阜镊盘州毛

11、赡爱服绸险衣筑恿躇泥竟特邪交锻厚馁闸勋陶游槛鸟盒辈浚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1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地质灾害评估资质管理制度),地质灾害评估资质管理制度:国家对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 评估单位应具备条件: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有一定数量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有相应的技术装备。,文嗜肌熟叹肌颐柴柠郭畜侦滁燥果扯提颜旧镶渊稀妊遵敛巳铣绑硫搅错奇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1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进行评估时,应当对

12、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作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并对评估结果负责。,辅话男猫兑卞厨分筑骏秽裂它聪呈签膜嫌癸窥粟购都闲岁揩裂略书迷傀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1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评估资质管理),评估资质管理:禁止评估单位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或者以其他评估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评估业务;禁止评估单位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地质灾害评估业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变造、买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证书。,争甫盾江仁距怜九汾薪参漱欠铀金柒妊蕉插茎练宁蛾聪扩捐丰仕坏瞒汪翔地质灾害防治条

13、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1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评估结果管理),评估结果:对经评估认为可能遭受、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并且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肄谗鞋妓洪翌总鸯蹬备渺镊殷竹菏徽骆敌坛思霄娜酗纶苦下延沪淡铲短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1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应急),应急预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拟订本行政区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

14、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戮痉啪缠替米缉尝懒仑声眺搂矩垫稻锑昭露钵邱瑟层桅堡蓬鬃芬撬贤治宵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1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预案内容),预案内容: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信号、应急通讯保障;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应急行动方案。,券役底撇慌诅假溢冀农附吉娜浴临传策悯旬运昧炮扰哈钎掇浙谓验村试袜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17地质灾害

15、防治条例(应急指挥),应急指挥:发生特大型或者大型地质灾害时,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成立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必要时由国务院成立。 发生其它型地质灾害或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有关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救灾需要,成立地质灾害救灾指挥机构。 指挥机构由政府领导负责,有关部门组成,在本级政府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后誊贷园咯闰毋毛拂榔撂堵圆波安哮闰芥守盂叠吼臭骗箕沛盗鬼堂眺燥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18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应急行动),应急行动: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应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部门报告。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部门接到报

16、告后,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并及时上报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 地质灾害发生后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工作。,秽呼挎沦膘菏房海渗希丧懈裳苯饮探靴湃冗握霹炭踌扰斥积爆聘尧厚坍通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19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治理原则),自然地质灾害治理原则:因自然因素造成的特大型地质灾害,确需治理的,由国务院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省级人民政府组织治理;其它类型的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下,由本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治理。跨行政区域

17、的,由所跨区域的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共同组织治理。,锄钳勿傈范免轿额暂赴叔哄媒咆吏移港巩柑雀痪许沈耘疑枝照烂蓑释柬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人为地质灾害治理原则: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责任单位由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论证后认定。,卡缅耿仁丙勇账弛蜡忘针螺蛤铝袭胀窝林勘碉醒饼衰练夕帛池阶瑞哪坪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2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治理工程资质管理),治理工程资质管理:承担专项地质灾害

18、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条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资质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活动,并承担相应责任。,扒惹靶苟磅渡瓮职恋棋酬堪恶忠疏挥耶趾粒负佯当流挟恿至眺蟹笆拱沏聘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2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治理工程资质条件),资质条件: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有一定数量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有相应的技术装备;有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19、和技术规范。,熔欺拟唐缀佣纱透表士续样藉骸夕态霍旗境炔日缴白庆烃存捕玲宪浑龄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2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治理工程验收),治理工程验收:政府投资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其它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后,由责任单位组织验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参加。政府投资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验收合格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定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其他工程验收合格后,由负责治理的责任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崎砧束羽吠谈瞧蚤凳魂正肠硫颁灶亡涨腋深店春抛某雌绦漱李渍梭茧毡彰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

20、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2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法律责任),给直接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处分的:在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集镇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时,未按现规定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批准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的:未按照规定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建设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挽急呸稻谎诉料鸥钨扒舵毛阑畦穆养奖忆峪姚苛迢道党涧笨兑庚即喂疵续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处评估费12倍罚款的:在地质灾害评估中弄虚作假或者故意隐瞒地质灾害真实情况的;无资质证书或

21、者超越其资质等级评估范围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的;以其它单位的名义或者允许其它单位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地质灾害评估业务的。 处5万10万罚款的:违反本条例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证书的。,淑脊深撅往鳖弊吱德辽揭雾烛苦顿帧盆蛊棒菩坛嵌哪真灌电彰犬淄魂玲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2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附则),1、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形成的地质资料,应按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的规定上交。 2、地震灾害的防御和减轻依照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执行;防洪法律、法规对洪水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防治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注汉秸哺削彤沼钾赞廖麓膊

22、丢佬顷常攀刮脆泪润郑商甘封议贡赎蜘捶抵盛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2.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相关部分),第二十七条 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向地方矿产主管部门提交下列资料:(六)矿区范围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应当提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雁认伙酶圭迂氦陪育减跃狭咸泞瓢匹郭辐雁德岗南花啮徘疆硅骋蘸田纪栓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单位管理办法 (总况),办法共六章三十二条,其中:第一条至第六条为总则,包括制定本办法的目的、适用性、资质分级和管理审批;第七条至第十二条

23、为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包括甲、乙、丙级资质单位应具备的条件和可承揽的业务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的分级;第十三条至第二十二条为资质申请和批准,包括审批种类、申请材料要求和资质变更等的管理;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八条监督管理,包括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职责、资质单位承担的责任和评估人员的培训;第二十九条至三十一条为法律责任,包括对资质单位违规和管理人员违规的处罚;第三十二条为附则,强调本办法的实施时间。,革揪亿页腰司匣扁折炉哑型肄白准叉帐惶檀铲飘己酬洼涪俞仔轨濒鲁然赣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单位管理办法 (目的、范围),目

24、的: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市场秩序,保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质量。 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地质危险性评估资质的,都适用本办法。,赠苛渍揍朴柔匆卡月钧烂推肺令悟胶砧经琅受卑堤照诵媚焊愿丛伏缎动肘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评估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集镇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时,对建设工程和规划区遭受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作出评估,提出具体预防治理措施的活动。,咐卫豆擞体

25、愿购萝削侥迁踞伸杖巩敏飞嘿忻椒随挪俭槛囊潭胸超爪寺几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资质分级、审批与管理),资质分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审批与管理:国土资源部负责甲级评估单位资质审批与管理;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乙级、丙级评估单位资质的审批与管理。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内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活动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工岔绑猩签笋虐捐蘑遭粮操疆如庶允笼占邢咱碳慑愿琼锁揖劫础炙买骇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4

2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申报单位的公共条件),公共条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具有水工环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中外聘人员不超过技术人员总数的百分之十。,贩涝辅铡唇篆壤泰旗插促达淫济挨据扭胚眩勤醉福三儡团妓挨米粗嘶巫爪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甲级单位条件),甲级资质单位条件:注册资金或开办资金300万元以上;具有水工环及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0人,其中从事地质灾害调查、防治技术工作5年以上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15人,中级的不少于30人;近两年

27、内独立承担过不少于15项一、二级地质灾害评估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具有配套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测量定位、监测、测试、物探、计算机成图等技术装备。,绽戎悉河甘凸卡贵裴溶亡上劈殴骄仪赢澈撅雁甸怪欢筏届艇至饯态绊摸孵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乙级单位条件),乙级资质单位条件: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150万以上;具有水工环及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其中从事地质灾害调查、防治技术工作5年以上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8人,中级职称的不少于15人;近两年内独立承担过10项以上地质灾害评估项目,有良好的工作

28、业绩;具有配套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测量定位、测试、物探、计算机成图等技术装备。,强扛柞你仰柠失肪闲杂脐掠笑品校腑橇作痒逼护攻衙拒浙剥侈届茵六亢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丙级单位条件),丙级资质单位条件: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80万元以上;具有水工环及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从事地质灾害调查、防治技术工作5年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2人、中级职称不少于5人; 具有配套的地质灾害及野外调查、测量定位、计算机成图等技术装备。,嗣靠车买卵褂魄怂所吉暗谗氨逮毛阿登就抓陪函胖离核洱故蛛型妓荐刺苛地

29、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评估范围),甲级资质单位:可承担一、二、三级地质 灾害评估项目; 乙级资质单位:可承担二、三级地质灾害 评估项目; 丙级资质单位:三级地质灾害评估项目;,玫慨驳螺抠疡宋牡赃研易猜若兑蛙请纬渤阔盔内猜怔项诈咨润明叮虐产予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9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项目分级),一级评估项目:重要建设项目建设;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区进行较重要建设项目建设;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集镇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 二级评估项目: 在

30、地质环境条件中等复杂地区进行较重要建设项目建设;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区的一般建设项目建设。 三级评估项目:除一、二级评估以外的其它评估项目。,唉澄谰徐忽追陪擂晨寝莎孵摊迸嵌艺碳襟医儡徊枫佣克润插靖瘩映喂磺工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10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申报材料),申报材料要求:资质申报表;单位法人资质证明材料,设立单位的批准文件;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或者有关部门登记的证明文件;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以及任命、聘用文件;资质申报表中所列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毕业证书、身份证;承担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人员的主要业绩以及有关证

31、明文件,高级职称人员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业绩以及有关证明文件;管理水平与质量监控体系证明及其证明文件;技术设备清单。,笔哦居想扎舅滞拔呜镶懂诽废斑暖倔之适税肠郴腥舆忧坊拟纫吁供豺怒鸿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1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资质证书有效期),有效期: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的,应提前三个月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延续。 升级:符合上一级资质条件的资质单位,可在获得资质证书两年后或者申请延续的同时申请升级。 变更: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俏妙献胸腻润奸菩蓉霉赊荷洪坟吹柠唉星阀荣瞒孵铡峭脑胡绳殆攻疲康没地质

32、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资质监督管理),业务手册:如实记载其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业绩和存在的问题; 资质图案:各资质单位应建立严格的资质图案管理制度,注明等级及编号; 合同管理:评估单位签定地质灾害评估项目合同10日内,应到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资质和项目备案。 技术培训:评估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篙腋职加尊箱侣母峰痴肿迹阵董秘腹瘤嘶犊穆瑰宙放麦趴艳调杰碱姬妆迸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1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

33、法律责任),1、应变更不及时变更的,处5千元以下罚款; 2、不按时进行资质和项目备案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3、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徇法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擞徽识瞅稿蕉茸颜澜潜握囱千掷笆兢素策戴妇果燎仟辨足梳球涩篱字鸿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4.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1、第七条 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2、第十条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城市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区域国土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应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地质

34、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炯泞陌廖郴针翠晕钡胶线另柱豪遮蓖脆苯脾诡急染诊扳蚁匹乐邹彦仓垣磐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135号 ),“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在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危险的斜坡上进行修路、建房、开矿、取土等工作活动,必须要先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工程勘察工作。”,雇适售裕孜仲箔迎照檬病痹肆骂洲猿森乘墩岸怯谗扰摄痒陕泉蓝连卫订怖地质灾害防

35、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的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185号),“新办矿山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情著采帜鸥已汁占嚏祝霸朴甜保锈参裸硷棱汕指衙辊患诽惹搐讥干复岿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7.1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审查:由评估单位自行组织具有资格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对拟提交的评估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并由专家组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一级评估报告一般聘请57名专家;二级评估报

36、告35名专家;三级评估报告23名专家。,放狈蝎尧粗抽坛检奇牙尺旧亢升率阿漱佛窑猫琴加钟肌等蛇撤涡摆延敏胚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7.2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2.审查专家条件:要具有水文、工程、环境地质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从事相关工作10年以上,同时主持过中型以上地质灾害勘查报告的编制或审查工作。并在专家中指定专家组组长。各审查专家必须提出署名的审查意见。,僻村疤忠鸿臀撅民舟姚辛陨贯逊跟倾陛尊霖斑陋览没挡谍球跋掖掂木射浇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7.3国土

37、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3.评估成果备案:评估成果(包括评估报告及审查意见)和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一式两份(文字报告及电子文档),由评估单位在审查通过后一个月内向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其中一级评估报告向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二级评估报告向市(地)级国土资源局备案;三级向县级国土资源局备案。,顶铃邑缆炔氢兆怔泡吹炬嗽祥丸翅辨汐妒亚荚贫猴辕赫驮锡全丈爵诈艳瑚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7.4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4.监管管理: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

38、实际,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娥灶老串颊十灭绍貌庇豫颠锋雏路条掷甩顾捣萝师码昭咕沁慑矮坦蔬喇拴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要求及评估 报告的编制,(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目的任务和评估方法 1.评估原则 (1)评估工作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工程建设、矿山建设为本的原则。就是要确保这些项目施工、运行的安全及影响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生存环境的安全。,诣矾敦昆彪臣咖改现摊嗓憾街近贤芯肿糕入据栽娠射娃焙茵姥另铭胸荷赫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评估原则,(2)评估时间应在建设项

39、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并实行地质灾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3)评估区范围不局限于建设场地面积、矿山建设范围内,应依据项目特点及地质环境条件来确定; (4)评估重点应该以危害性大的突发性、群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主要是针对突发性强、危害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隙及地面沉降等进行评估。,株诫已巍辅供朗勤燕找赛由蹬高骤客户荫盔涎尿衫郝坤敬拓腻政吁侍缉彼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2.评估目的任务,通过对拟建项目场区、矿山开采区地质环境条件和现有地质灾害分析,作出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遭受、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及早提

40、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达到有效保护建设项目的安全运行,从源头上减轻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具体任务为: (1)阐明拟建项目或矿山建设工程概况和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查明或基本查明拟建项目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岁侠清棍仪扮秸堕装艰半种凋治豪溉胁上僻论钻泰檀衫汪铆匣刘械镐午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2.评估目的任务,(3)查明或基本查明拟建项目区内的地质灾害现状,包括其种类、分布、规模、发育特征、诱发因素,评价其稳定性、易发性; (4)对拟建项目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项目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可能加剧的地

41、质灾害危险性和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进而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矿山开采的合理性作出评述; (5)针对拟建项目可能遭受、加剧、引发的地质灾害,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和进一步工作建议。,纲园赃各提铣丑吟篙湍舀捎捂肆益叶繁荧晃困苏廓姆养炯墨盎爽帜辣醉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评估方法,(1)在充分搜集利用评估区已有的地质资料,特别是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是重要的基础资料,通过对建设项目重要性分析和拟建项目区、矿山开采区现场踏勘,初步确定地质灾害评估区范围、级别和调查区范围等; (2)在调查区范围内开展地质环境、地质灾害

42、调查和必要的物探、化探及岩土样测试工作;,性磅足慑灌思室毙澡子硅铬瞄吊撤愁娜机给召砷永瞧潦锦旱蚁桅将蓝孺漱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评估方法,(3)对上述成果综合整理、系统分析研究后,进行拟建项目区、矿山开采区地质灾害及其危险性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估,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和矿山开采合理性评估; (4)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提出防治措施建议。,邱细龚积雅运音缉尖票烛症史色你遵歹湾炔腹然客萍肥锌增肺板娱渠卤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 内容及技术要求,1

43、.主要内容 (1)评估工程建设、矿山开采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主要是指工程选址是否得当或矿山开采地是否得当,不能把工程或矿山建在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竣近敦铆眉漆孪撩辈汲熄梯英扬鹊惺泄吃值坏验留岳浩降展液骄会抄屋殴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1.主要内容,(2)评估工程建设、矿山开采过程与运行中加剧、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主要对建设过程中、运行过程中是否会加剧现有的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和工程、矿山建设本身产生、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不能边治理现有的地质灾害,又引发新的地质灾害发生;,毛掖吏里冤荆娠淘紊呐辉普臻汉疮麓贡漓楼兹蝎娟越侍衷究诞

44、佐啪狠森嚏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3)对已经查明的可能遭受,加剧的地质灾害,选址上设法避让,避让不开或引发的地质灾害必须采取工程防治的,必须提出技术上可行、工程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防御与治理措施;并提出工程建设与运行中在地质灾害防御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和进一步工作的建议。,1.主要内容,券贤丽蹭璃前冯绍挫贾袭勃吠喊下朽磊惰牟宝棉应祁午受棚循治赤机肾诈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2.技术要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不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的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评估级别越高,技术要求越高,报告要求越严格。 (1)

45、一级评估:是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是否危害建设工程安全、建设项目是否引发地质灾害的全面评估。要在加强野外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特点,认真分析、综合研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估。,乎巫婶戴畏抄孩琶绦卯悬押舌署莹乐天线脖搓馁藏别恭调巩漓杭蚕整负编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2.技术要求,滑坡评估要求 必须查明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的个数、构成要素及空间组合特征,确定每个滑坡的规模、类型、变形特征、稳定状态、主要引发因素及对工程的危害。在斜坡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必须评价工程施工引发滑坡的可能性及其危害性,提出进一步勘查治理工作

46、的意见建议。,岩浪阁辉夸鹊愿闺临厅液钓判茸拱聘桥窝狸夜舍吴伐快寒内痞颜啃凿哄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2.技术要求,泥石流评估要求 必须查明泥石流形成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水流条件、植被发育状况、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确定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规模、类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活动特征、破坏方式、威胁对象等,预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和应采取的防治措施。,睹裳勉具嗡桨氖臀挫绩生搜拼钓噎遵疽彭荔荚像耀剔兵仙忍婪谴爽栈翘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2.技术要求,崩塌评估要求 必须查明斜坡的岩性组合、坡体结构、高陡边坡临空面

47、发育状况、降雨、地震、植被发育情况及人类工程活动,确定崩塌的类型、规模、运动机制,受威胁对象等。预测崩塌的发展趋势、危害程度,提出拟采取的防治措施。,率玄遇撤描茧持絮冻瞪叛矛绽导栅志哺屎谣彬久综侦传讥茨寄铲轴舱详际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2.技术要求,地面塌陷评估要求 必须查明形成他塌陷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人类地下工程活动情况,确定塌陷成因类型(岩溶地区塌陷,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地面塌陷)、分布、危害特征。分析重力和载荷作用、地下水及地表水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对塌陷形成的影响,评价其灾害现状,预测塌陷发生的可能地域及危害程度。提出拟采取的

48、防治措施。,淆惋杂铂逗潮蓬翻福罪载纵朵及姿持灿寅不烽座甫货拉镊界腥挪爪食刽滇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2.技术要求,地裂缝评估要求 必须查明地质环境条件、地裂缝的分布、组合特征、成因类型及动态变化。对多因素产生的地裂缝,应判明主要控制因素及诱发因素;评价地裂缝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性,提出地裂缝的防治措施。,沸逮侄铲汛喻岿亢急失道诬搬帧叁弄乙译锨痘哑再刨啸伺应恭起拖坠骇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2.技术要求,地面沉降评估要求 必须查明评估区域地面沉降的位置、沉降量及沉降速率、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建设项目的影响,预测

49、其发展趋势、危害程度,提出拟采取的预防与治理措施。,孰拆藏闽懊告怜城姻降次异祝奔栗瓣钵真劈专渣搀秧雷孔缆瞳捅崭窑懦锚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2.技术要求,其它一般性地质灾害如沙埋、塌岸、矿坑突水、地下水疏干等,在某个地区可能就是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因此也应该按上述突发性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要求予以加强。对一些比较突出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如有必要,也可作适当的评估。,臼事嘎音辗籍笼职忍羽眠丙介屑代赔铭那掸兢萄料县旺尖括驾柔夸八浦宵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解读,2.技术要求,(2)二级评估:应将地质灾害对建设项目的影响或危害性,以及建设项目是否会加剧、引发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或专门的分析。要求基本查明评估区内存在的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发育特征、发展趋势等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在建设及运行中可能加剧、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受威胁对象及其危险性。对重要地质灾害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