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思考.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601498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对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思考 特征码 PRObvNywHzlNdgUVkSMh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对象主要在农村。如何针对农村 实际,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逐渐探索农村党员学习教 育的长效机制,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农村党员学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武隆是某省市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六个试点区县之一, 教育活动启动前,县委组织力量对农村党员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从调研的情况看,农村党员呈现出数量多、流动性大、居住分 散、文化水平高低不一、年龄普遍偏大等特点,对农村党员的 学习教育存在“五难”的问题。 (一)党员管理难。长期以来,农村党员外出务工较多, 流动性

2、较大,党员管理困难。且居住较为分散,特别是一些生 活在边远地方的党员,到村活动中心学习或开会,需要步行三、 四个小时,并且多数年纪较大,行动不方便,从客观上造成了 组织党员学习难的问题。根据调研情况看,基层党支部组织开 会党员一般只能到位=%左右。 (二)党员教育难。一是由于居住分散、外出务工多等原 第 2 页 因党员定期学习得不到保证;二是受市场经济影响,少数党员 以金钱为中心,党组织观念较为淡薄,党员先进性意识较差, 主观上不愿参加学习;三是少数党员年龄大、文化低、农活忙、 家庭负担大,客观上没法学习;四是个别村级党组织学习活动 开展少,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支部缺乏应有的 生机

3、和活力。 (三)党员致富难。一是广大农村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很 多地方还未脱贫,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较弱, 有的虽有致富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苦于无门路,显 得无能为力,党员先进性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二是村级组织集 体经济较薄弱,主要依靠传统的自然经济,面对农业结构调整, 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三是农村外出务工的 多,在家务农的党员本身年龄偏大,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致富 能力较差,基本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党员作用发挥难。目前,农村党员除村三职干部外, 其他无职党员缺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特别是一些思想 素质较高、热心群众工作的党员,主观上想为群众办

4、点事,但 苦于无职无权,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五)党员发展难。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新党员面临一 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部分群众受市 场经济负面影响,党的观念淡薄,存在入不入党无所谓的思想; 二是农村部分年富力强、有文化的人都外出务工,忙于生计, 第 3 页 思想上没有向党组织靠拢的想法,不愿入党;三是一些基层党 组织对发展新党员的工作不重视,特别是对一些有入党动机的 年轻人引导、教育的力度不够。 二、对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新农村,就必须以开展保持共产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大胆

5、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党 员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创新学习形式,确保学习效果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农村党员理论学习存在 “读不懂” 、 “记不住” 、 “跟不上”的问题。以武隆县为例,= 岁以上党员占党员总数的=%,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党员占党 员总数的=%,为了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武隆县创新学习形 式,坚持因地因人制宜,分层施教。一是编写一本教材。在组 织党员普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县委先进性 教育办公室针对农村实际,编印了浅显易懂的先进性教育读 本 ,把理论知识变成农村党员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语言; 二是组织一支队伍。县级有关部门组织文艺宣传队、电影放映

6、队等到各乡镇和村社巡回演出,放映红色电影,寓教于乐,增 强了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学习兴趣; 三是建立一个制度。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党员居住分散、不便于 集中学习的问题,武隆县各村党支部按照地域就近的原则建立 第 4 页 了“党员中心户”制度,由各中心户党员组织召集本中心组的 党员学习讨论,做到有牌子、花名册、学习计划、学习制度、 考勤记录等“八有” ,使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学习培训落到了实处, 增强了学习效果;四是寄去一份资料。教育活动中,各村党组 织通过组织找、党员找、电话找、亲朋好友找、网络平台找等 方式,找到流动党员=名。采取寄去一封信、一本学习资料、 一个笔记本、一张联系

7、卡等方式,使全县=.=%的流动党员参加 了学习教育活动;五是落实一个措施。针对农村党员文化层次 低、文盲半文盲较多的情况,武隆县各村党支部落实一个帮扶 措施,文化层次较高的党员与文盲半文盲党员结成“一帮一” 对子,帮助辅导学习、讲解答疑,力争不让一个党员掉队。 (二)创新活动载体,构建和谐农村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武隆县扎扎实实开展了做“致 富领头雁,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以“一三五十”活动 深化其内涵。县级涉农部门及各乡镇积极组建科技服务队、文 艺演出和电影放映队、先进事迹报告队、医疗服务队、政策法 律宣讲队、理论学习辅导队、助农服务队等七支带民致富队伍, 进村入户,广泛开展“送科技

8、、送文化、送卫生、送法律、送 温暖”等活动。同时,还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争做“六种人”的竞 赛活动,在农村开展以“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富 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活动,提高农村党员素质, 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面貌,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 第 5 页 治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三)探索长效机制,巩固教育成果 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并不仅仅只在先进性教育期间, 而是要在规范管理、完善制度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建立保持党 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针对 流动党员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武隆县建立了流动党员动态管理 库,对流动党员的去向、联系方式等实行动

9、态管理,做到底子 清、情况明。并出台了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加强对流动党员 的制度管理;二是建立农村党员日常学习教育机制。第三批教 育活动中,武隆县针对农村实际创新建立了党员中心户,解决 了农村党员因居住分散、不便于组织集中学习的难题。作为一 条成功的经验,县委制定出台了农村党员中心户制度 ,加强 农村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力争把党员中心户建成党员学习中心、 联系群众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文明示范中心;三是建立农村 党员自我教育管理机制。针对农村无职党员难以发挥作用的问 题,武隆县建立了设岗定责制度。根据党员的年龄、特长、爱 好等,设置政策宣传岗、生产示范岗、矛盾化解岗等岗位,为 更多的农村党员搭建了一个发挥作用的平台,从而激发他们发 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四是建立农村党员激励保障机制。 教育活动中,县委通过设立优秀党员和优秀专项奖励基金、农 村贫困党员专项救助基金等,建立起对农村党员的关爱制度, 使农村党员切身感受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 第 6 页 聚力和吸引力,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