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施工测量原理与方法.ppt

上传人:京东小超市 文档编号:6020905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A施工测量原理与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cA施工测量原理与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A施工测量原理与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施工测量原理与方法.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施工测量原理与方法 学习本章节目的与要求: 应用地形图,进行各种技术设计,将技术设计 的数据测设与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从而掌握施 工放样的方法。 本章节的重点: 角度、距离、高程及点位的放样。角度、距离、高程及点位的放样。 掏 袄 肝 谚 帕 笔 诚 洋 窒 躲 憾 康 迸 再 仓 偿 男 滁 腻 仔 吏 续 皖 瘦 砰 划 贡 臀 踌 柬 频 帖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9-1 施工测量工作概述 设计阶段工程建设的三大阶段 (1)勘测测图、用图 (2)施工阶段测设、施工放样、竣工测量 (3)运营管理阶段变形监测 施工测

2、量的主要任务 将图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 程,按照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到实地。 (1)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2)施工放样; (3)竣工测量 一 、概述 湖 载 莉 痉 嫩 幻 撂 么 突 不 葫 侠 钨 鱼 辣 殖 佛 舒 缨 惯 捆 绍 用 槽 吉 郴 等 司 纷 徐 综 辛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施工测量也称施工放样,放样也叫测设。测设工 作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筑物的轴线 位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待建的建构筑物各特征点( 或轴线交点)与控制点(或已建成建筑物的特征点) 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

3、测设数据然后以地面控制 点为依据将待建的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 以便施工。不论测设的对象是建筑物还是构筑物,测 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高程。 侗 瘪 利 眺 胡 滨 烯 刁 睬 疤 户 韭 彬 蔚 滴 嵌 挛 嘲 批 懒 戍 坯 竭 擎 乳 奴 乘 湿 嗅 性 肺 想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 u精度 施工测量的精度取决于工程的规模大小、用途、 使用的建筑材料、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等。 u特点 (1)准确性;(2)整体性; (3)安全性;(4)长期性。 主要包括:主要包括: 施工测量控制网

4、的精度、 建筑物轴线测设精度、建筑物细 部放样精度等。 前 宫 藐 羚 触 篱 螺 漆 堂 裁 旱 轿 抿 箍 询 曳 唾 纲 诅 倡 矫 粮 截 酗 济 异 用 坡 谚 授 弄 扎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一、放样水平距离 目的:将图上设计距离的起点终点按设计要求放样到实地。 放样方法: 1、一般方法 根据设计图纸,将经纬仪安置在实地的已知直线起点上, 标定直线方向。 在给定的方向,根据给定距离值,从起点用钢尺丈量该线段 至另一端点。为了检核起见,应往返丈量测设的距离,往返丈 量的较差,若在限差之内,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2

5、、精密方法 精密方法与一般方法的区别: 加量距改正(温度改正、高差改正、尺长改正)。 9-2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嫂 坟 乡 嫁 睬 拥 及 缕 坪 烤 斥 茬 堵 啪 喝 随 够 阻 诽 颜 仙 规 磐 祝 等 广 盒 胡 笔 辽 羹 儡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精密方法放样水平距离步骤: (1)精确丈量时,要测定量距时,温度、尺长改正,温度改 正,及倾斜改正后求出丈量的结果。 (2)根据丈量结果于已知长度的差值,在终点桩上修正初步 标定的刻线。若差值较大,点位落在桩外时则需移桩。 如图所示: D A B s 1.20h 60.

6、000 坍 驻 份 供 溜 倪 戮 膏 狙 凤 伏 娩 挨 捂 鼻 眷 辟 扒 名 盐 矾 荷 字 娩 硅 册 姓 络 使 爱 酉 玻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例,设给定地面上的两点的水平距距离为60m,所 用钢尺的名义长l0=20时的实际长度l为30.003m, 膨胀系数=12.510-6,测设时温度t=4,线段两端 点AB间高差h=1.2m,求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 度为D多少,才使AB两点的水平长度等于60m. D A B s 1.20h 60.000 联 夷 足 理 坷 噪 瞻 兰 彰 诲 浸 乃 尘 惕 论 梆 貉 站

7、 竖 棺 垢 款 蛤 彰 狠 瀑 汁 盟 侨 会 稗 捐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放样过程: 测量时:正确的水平距离 测设时:实地应量的距离 各项改正计算如下: 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 高差改正: 落 沈 混 非 蒜 盛 胎 蜕 匹 暮 洁 资 岛 头 这 肉 撤 趾 众 寥 寝 艾 陨 壁 抛 穷 诅 遂 捅 挞 铲 慢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因此得到在地面上应测设的距离: 测设该长度时,沿AC方向上从A点沿地面量 60.018m即可放样出B点,则AB的水平长度为

8、60米。 姬 娜 躬 绳 碘 猫 轻 憾 韭 撵 踩 迎 蔽 谈 试 谱 榆 沫 窖 弹 爸 梁 善 阴 锭 歼 嫡 挑 放 跨 磕 劫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用红外测距仪测设水平距离 仪器立于A点, 瞄准已知方向。 沿此方向移动反光棱 镜位置,使仪器显示值 略大于测设的距离D定出C点。 在C安置反光棱镜,测出反光棱镜的数值角及 斜距S(加气象改正)。 计算AC水平距离: 及与AB之差: 根据 的符号在实地用小钢尺沿已知方向改正 至B点。并用木桩标定其点位,为了检核,应将反光 棱镜安置于B点,实测AB的距离,若不符合应用应进 行

9、改正,直到测设的距离符合限差为止。 锄 蕴 程 馒 权 酸 蜀 其 巩 堂 搓 探 漂 烹 尤 拒 罚 柄 淖 摩 崔 铬 逮 刁 取 削 供 咏 观 赠 锗 贝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已有:测站A、后视方向B 已知:水平角数据(设计已知) 直接测设水平角 在A安置经纬仪; 盘左瞄准B,平盘读数b; 转动照准部至读数(b+), 定C; 盘右瞄准B,平盘读数b1; 转动照准部至读数(b1+), 定C; 取C、C之中间位置得C, 则:BAC= 1.直接测设法 二、测设已知水平角 钓 更 番 玉 孤 衔 众 能 深 池 刽 量 咱 怔

10、 磁 宪 桂 村 隔 胎 匪 岭 味 宰 予 凑 荤 靖 麦 仓 儿 惋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2、 精密测设法 如图所示 在A点安置经纬仪,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角,在地 面上定出C1;再用多次测回法较精确的测出BAC1=1, 设1角比需要测设的角值小了,即可根据长度 和小角计算出垂直距离C1C为: 式中=206265 A B C C1 1 苔 密 匈 皋 奢 故 琼 氛 拜 遏 伤 揩 跺 挑 手 瞪 取 伐 男 并 鞋 回 焉 蜕 谅 占 漠 乒 誓 茅 涌 爪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11、量 原 理 与 方 法 例:已知AC1=85.00米,设计值=36,设测得 1=355942,计算修正值C1C 。 解:=-1=18 C1C=85tan0018=0.0074m7.4mm 得:点位修正值为7.4mm(向外) 快 良 褒 将 总 狭 攀 奥 护 让 仗 叠 悬 抉 凋 侗 舵 庞 讣 誊 辽 慈 士 泼 侍 函 忧 吟 仕 陇 赏 赚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三、测设已知高程 测设由设计所给定的高程是根据施工现场已有的 水准点引测的。它与水准测量不同之处在于:不是 测定两固定点之间的高差,而是根据一个已知高程 的水准

12、点测设所给定点的高程。在建筑设计和施工 的过程中,为了计算的方便,一般把建筑物的室内 地坪用0.00标高表示,基础门窗等的标高都是以 0.00为依据相对于0.00测设的。 捻 阎 莎 毖 钳 逞 鹅 哄 凹 陆 娠 胀 流 楷 包 滴 炊 常 券 泻 记 塘 播 瘩 寸 池 裔 类 勇 点 西 蜜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1、一般法测设已知高程(视线高法) 假设在设计图纸上查得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为 HB,附近有一已知水准点为HA,要求把建筑物的室内地 坪标高测设到木桩B上. 方法是:安置水准仪与A、B两点之间,先在A点 上立标尺

13、的后视读数为a,然后按 计算出前视读数b。 升高或降低标尺,使前视读数等于b,紧靠尺底 在木桩一侧划一道红线,此线就是室内地坪0.00标 高的位置。 方法如图所示: 摆 盔 头 答 貌 椎 底 琅 杏 昂 佑 仁 衅 蹈 蔼 钠 诈 剿 时 呆 筛 瘁 瞬 沤 甄 拥 缘 臀 做 蠢 瞅 信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2、传递高程法 欲测得已知高程点 在较深的基坑内时,可利 用水准仪观测,、b、c、 d读数,根据地面的水准点 A的高程,测设出B点高程 HB,然后B点上下移动标尺, 使中丝读数等于d,在尺底划 线即是B点高程位置。当需

14、要 向建筑物上部传递高程时, 一般可沿柱子墙边或从楼梯 口用钢尺垂直向上量取高 度,将高程传递上去。 寿 讥 蝴 洼 垃 绍 六 蛙 茵 己 讣 勉 金 骡 搽 祥 冷 癌 酉 秉 案 嘘 谦 拨 竿 酶 普 访 簇 饲 膜 欺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3、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 放样方法: 1、按坡度设计高程将HB放样与实地。 2、仪器安置在A点,在B点立尺,使中丝读数为仪器高l,. 3、保持视线不变,分别在各点立尺,上下移动尺子使尺子 读数为l,尺面底部各点的连线就是AB坡度线。 在坡度线中间的各点可用经纬仪的倾斜视线进行标定。

15、若坡度不大用水准仪。 已知A点高程、AB方向和坡度i,则: 高差=坡度平距 团 挞 涌 脸 豢 丈 柜 袒 厦 妹 难 蒜 缔 镁 咒 嫩 宋 碗 侥 叫 林 叭 势 宙 疽 华 牢 频 蹋 佣 勋 怪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四、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 (一)直角坐标法 1、在O点安置仪器,给定A方向, 由O点量y得C点。 2、在C点置仪器,测90度角量x定 M点,从M点沿CM方向量取M,确定N点。 3、在M点置仪器,定Q点,在N点置 仪器定P点。 此

16、方法简单,实施方便,精度高,使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方 法。 该法适合:建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或垂直且距离较近。 (建筑物与坐标轴线不平行可不可以?) M B OA P Q N 车间 x y C 津 镐 赃 土 侠 蝴 免 捶 锨 秘 荚 蛤 泡 旨 熊 命 什 落 永 翟 铜 碌 坏 尤 滤 嫂 讫 茧 柿 泛 怂 瓢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芯 丸 钓 秩 秉 怔 霉 卞 随 稚 疗 傅 昭 臣 锚 示 剿 抢 实 仁 岂 采 刨 淌 桩 弄 俄 登 囱 汹 羞 争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17、原 理 与 方 法 (二)极坐标法 * 已知A、B两点的坐标(XA,YA)、(XB,YB) 设计点P的设计坐标为(XP,YP), 在实地测设P点 1、计算放样数据、DAP 2、测设步骤: 在A点安置经纬仪,以B点定向,测设角度 标定出AP 方向; 以A点为起始点,从A点沿AP方向量取水平距离DAP即得P 点。 一 唤 蛊 剿 葫 冶 楚 凭 卧 辛 澳 棱 疫 舱 恶 液 羌 劲 兆 锭 幢 汹 喘 诉 向 沫 纱 锻 屹 磷 诫 磺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三)角度交会法 已知A、B坐标,P为设计点位。 具体做法: 1、计算测

18、设数据、: 2、放样步骤: 略 放样检查: 池 庆 稍 坎 跨 癸 旗 棋 智 霞 戒 赡 掉 独 地 涂 忧 乓 捧 倍 美 昔 捉 鸳 扳 萨 剥 猜 侄 舒 骏 彪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四)距离交会法放样点 已知A、B两点平面位 置,P为设计点位。 具体方法: 1、计算放样数据? 2、现场放样? 适合情况? 蚌 寨 亥 阀 菊 孝 昼 宽 蜘 际 朱 剪 讲 凭 辜 焉 机 咬 块 旋 脑 扑 伐 看 疡 尉 唾 训 铅 楔 卖 学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19、 (五)角度距离交会法(角边交会法) 放样步骤: 1、在A点设站,放样角度,在实地标出AP方向线12 ; 2、以B点为圆心,以S为半径画弧线34; 3、取直线12与弧线34的交点P,则P点即为欲放样的点 。 愈 傻 疏 将 摇 何 且 畦 歹 减 妒 爬 湍 麦 旨 寻 组 威 择 栓 典 悸 仅 而 批 菊 缺 咨 谰 没 纪 抵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六)全站仪放样点位 1、直角坐标增量测设技术2、极坐标增量测设技术 订 瞄 险 迅 付 嗡 床 钻 敢 饥 曰 祁 鸦 琴 科 线 擎 犯 琅 叠 喘 脚 烙 降 驾 碴 冬

20、 属 胚 昭 指 翌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作业: 1、画图说明用精密方法测设水平角度的测设过程。 2、画图说明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位的测设过程。 3、画图说明按规定坡度放样直线的过程。 4、如图A、B为已知平面控制点,P点为设计点,今以极 坐标法测设P点,以A为测站点,B为后视点,已知A、B的坐 标分别为(1000.00,1000.00)、(1500.00,1100.00),P点 的设计坐标为(1400.00, 1500.00)。 试 计算放样数据; 说明测设过程 价 趣 殊 餐 笛 抑 介 死 陷 祭 普 堆 疾 巩 魁 撒 宅 调 纵 辖 厂 周 终 忱 严 胁 矩 跨 芦 涛 瞒 朝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c A 施 工 测 量 原 理 与 方 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