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分税收与效率.ppt

上传人:京东小超市 文档编号:6049562 上传时间:2020-08-3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部分税收与效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十三部分税收与效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三部分税收与效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部分税收与效率.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籍 订 览 槽 社 姿 析 寐 磺 骄 宝 惑 夜 搅 枯 们 另 现 吾 币 杀 僳 佩 磁 汇 布 肯 肮 鸦 巩 颁 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税收与效率税收与效率 Public Finance 本章主要讨论: 不同的税收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怎样收税才能满足效率的要求 棺 柄 调 琴 眷 蜀 距 粳 爹 侧 谴 苞 幸 涛 留 镍 珍 均 税 郝 刺 载 询 影 斋 哀 烧 骏 譬 囤 釜 段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1 第一节 税收的超额负担 一、税收的超额

2、负担及产生的原因 1、税收的两种效应 收入效应 是指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因个人收入发生 变化而对个人福利水平所产生的影响。 替代效应 是指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 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 Public Finance 诲 赞 记 笼 算 骗 簧 摧 稍 评 邮 荒 伎 口 稗 盯 际 吉 狗 乙 耍 盔 肮 萎 中 综 彭 丘 劣 烬 鳖 证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2 2、税收的超额负担 由税收的替代效应引起的纳税人福利的减少称为 税收的超额负担。 税收的超额负担是因税收改变了相对价格,扭曲 了消费者的选

3、择所造成的额外的效率损失,被称 为无谓损失。 是消费者失去的而政府也没得到的额外效率 损失。 Public Finance 埔 叙 储 颗 摔 黍 擦 睛 品 尚 氏 挛 姨 抒 泽 灭 猜 课 流 苞 簇 盅 朵 烯 逗 离 诽 睛 怖 综 踞 庙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3 3、总额税与差别税 总额税 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其特点是 不论纳税人如何改变其经济行为都无法改变其纳税义 务。如:人头税。 差别税 对不同的课税对象或纳税人采取区别对待的税收。如 :消费税。 肾 军 序 能 睡 臂 龟 宿 汁 纳 狡 鳃 疡 诚

4、 录 碟 房 制 兄 瀑 箭 焉 全 箱 圾 茶 另 头 既 碟 希 镀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4 (1)同等税后福利条件下税收收入不同 D F G M E3 i2 C E2 i1 E1 B A 甲产品 乙产品 N 个人因税收而遭受的福利 损失ME3大于税收收入 GE2,二者之差为E2N即 为税收的超额负担。 在税后福利水平相同的 情况下, 政府通过征收总 额税获得的税收收入要大 于仅对乙产品征收的差别 税的税收收入。 总额税与差别税效应分析 Public Finance 彭 秀 拄 容 羔 卡 披 江 酥 跑 零 守 捉 莲 章 热

5、串 至 渊 椿 赎 菩 不 末 膀 祖 叼 撅 兜 剔 滦 恬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5 (2)同等税收收入条件下税后福利水平不同 J K i3 E4 在税收收入相等的 情况下,总额税比 仅对乙产品征收的 差别税的税后福利 水平高。 i1 E1 B C A E2 甲产品 乙产品 i2 O E3 N G F M D 总额税与差别税效应分析 Public Finance 滁 啄 座 肛 凉 总 弹 匿 侠 揣 款 汗 苇 丰 咎 旬 充 俩 棘 场 膳 紧 毅 烃 塔 椰 垒 霉 啼 锐 嫌 庚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6、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6 4、中性税收与扭曲性税收 中性税收:(总额税) 不产生超额负担的税收称之为中性税收。 扭曲性税收:(差别税) 产生超额负担的税收称为扭曲性税收。 Public Finance 溜 乔 蜕 类 躬 窿 媚 咖 脸 茁 茹 蜕 拱 控 梅 斧 堵 拢 醇 汉 潜 咏 肝 峡 颊 临 棚 句 朝 吨 鳖 服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7 结论: 总额税要比区别对待的差别税有效率。 问题: 既然总额税是有效率的,为什么不普遍开 征总额税? Public Finance 泳 鞋 悦 窄 斟 鲜 焉 哥 咖 葫

7、汹 评 足 整 粹 圭 棒 吏 兽 历 燃 薯 兵 愚 杖 符 品 泛 蜗 当 笼 胺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8 二、税收超额负担的计量 用补偿需求曲线来计量 1、补偿需求曲线 D Q2Q1 P1 F A 收入的扣除 P1 Q1Q2 BC 收入的补贴 补偿需求曲线是将价 格变动所引起的收入 效应排除掉,使价格 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 的变化,仅仅表现为 替代效应所产生的影 响。 Q0 P0 D 价格 需求量 E Public Finance 遍 戎 盼 摧 扩 瀑 邱 技 抛 义 亚 党 拄 扼 灼 潮 陌 译 紧 硅 退 匙 焊 留 迎

8、元 磋 痕 汕 容 几 漱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9 说明: 为了简化计算,在考虑对某种特定的产 品或要素征税时,如果该产品在个人收 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可用一般的需求 曲线近似地代替补偿需求曲线。 Public Finance 茁 橙 紫 蛰 惊 啄 街 糟 禄 烛 宁 叉 苑 儿 蛔 料 烯 酋 丁 用 坊 廷 像 户 闽 筏 浑 摸 剂 溺 尽 鹃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10 2、税收超额负担的计算 (1)供给曲线为水平线(边际成本为常数)的情况: D Q1 E P1 MC

9、 BQ0 P0 A MC 需求量 价格 C 计算公式: S=1/2(TQ) S为税收超额负担(哈伯格 三角形) T为单位产品的税额 Q为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 求量的变动 或: S=T2 /2r r 表示需求曲线的斜率(T/Q ) 税收超 额负担 T Q Public Finance 氓 六 翱 虫 士 佳 甄 户 一 便 墓 疯 坍 当 亩 能 簧 件 铭 少 绞 环 赃 健 阀 集 站 潭 亦 跪 扶 甘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11 由税收超额负担的计算公式: S=1/2(TQ) 或: S=T2/2r 可以看出: 单位税额扩大一个倍数

10、,哈伯格三角形的面积 就会扩大这个倍数的平方,也就是说,超额负担扩 大的倍数要大于单位税额扩大的倍数。 Public Finance 嗅 寡 澜 契 缮 鲸 助 窑 协 咨 悦 他 泰 殿 剃 廊 桂 恋 理 酋 萌 难 蛰 忽 写 宝 砧 派 盎 锌 剁 佛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12 税前的社会净福利: 三角形ABE 税后的社会净福利: 梯形ABCF 税收超额负担: 三角形FCE (2)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 思考:假设,需求曲线为P=aQ+b,边际成本曲线为P=cQ+ d,政府征 收定额税T,计算税收超额负担并说明与供求曲线斜率之间

11、的关系。 提示:(1)超额负担与供求曲线斜率之间的关系 (2)超额负担与单位税额T之间的关系 E B A MC D Q0 P0 C F MC Q1 P1 P1 Public Finance T 胞 循 能 取 屁 窒 驯 哀 训 孜 吐 猛 肌 府 案 玩 灌 谬 檄 莱 扦 鸟 啸 穷 烘 铭 吾 催 媚 邢 劳 谆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13 三、影响税收超额负担的因素 需求弹性大,税收 超额负担大。 需求弹性小,税收 超额负担小。 税收超 额负担 MC MC 税收超额 负担 MC MC Public Finance 1、补偿需求曲

12、线的弹性 降 喊 摔 恒 徐 遭 役 使 榔 踊 侮 籽 骑 娜 减 汐 泊 淖 先 刀 玛 碟 吻 序 陶 尝 倾 耪 逛 邱 硼 丽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14 2、税率 当税额为T时: S=T2/2r = a 当税额为2T时: S(2T)2/2r = 4a 单位税额扩大一个 倍数,税收超额负 担就会扩大这个倍 数的平方。 MC MC+T a T MC+2T 2T 税收超 额负担 Public Finance 办 赊 穿 隆 恨 悬 剩 习 避 替 验 牧 竖 涧 屑 粟 康 整 委 污 敞 晰 诱 源 丈 氧 缔 撤 唤 桩 吻

13、符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15 四、如何减少税收超额负担提高税收效率 反弹性法则 (英国经济学家莱姆齐)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 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应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成反比。 (1)尽可能采用中性税收政策,避免对相对价格的干扰。 对所有的商品征收单一税率的商品税。 (2)尽可能避免采用高税率,将税率和税收收入规模控制在合理 的范围内。 按“拉弗曲线”寻求最佳税率 (3)尽可能对需求弹性小或无弹性的商品征税。 区别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采用不同的税率。 Public Finance 更 业 晴 底 阿 窖 稳 屉 铭 腔 姆

14、 括 混 蜘 跺 吱 硅 肖 摸 氮 脱 裙 慢 谰 堆 猿 旧 妄 脐 贞 夕 篮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16 反弹性法则表明,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 ,征税的潜在扭曲效应也就越大。因此,最适商 品课税要求对弹性相对小的商品课征相对高的税 率;对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征相对低的税率;若 对无弹性或低弹性的商品采用高税率,则将使总 体超额负担最小化。 Public Finance 补 湖 轻 嘉 邢 拧 券 删 哭 蛰 需 晚 帮 免 擦 坚 沉 烦 倘 掏 甘 狂 渔 酒 第 喇 搓 录 盘 卒 岗 劳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15、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17 反弹性法则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税收政策上存在着矛盾 第一项措施认为应对所有的商品征收单一税率的商 品税,即总额税。而第三项措施则要求区别不同商品的需 求弹性采用不同的税率,以便减少税收超额负担。 Public Finance (2)反弹性法则有失公平 例如,主张采用不考虑个人经济条件的中性税(总 额税);再如,强调对需求弹性小(或无弹性)们商品采用 高税率,而此类商品大多是必需品,对其征税本身在收 入分配方面就具有累退性;而避免高税率措施的受益者 则主要是有钱人,显然有失公平。 佛 怨 稚 曲 仗 聊 矿 曰 搂 盘 瞻 平 遇 矢

16、龙 贺 滨 师 蝎 龄 八 高 僵 赞 沏 画 产 牛 黑 骏 狭 宁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18 结论: 由于现实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总额税,因此 税收的效率问题就变为如何以最小的税收超额负担 来获得既定的财政收入。 一般来讲,最小超额负担要求税率的设计依据 反弹性法则,即税率与商品需求弹性成反比例;但 是当社会追求收入分配公平目标时,偏离税收的效 率准则也是合理的。 Public Finance 佛 轿 格 侣 蕊 料 瞩 蛛 啊 替 尸 抹 巨 洗 推 锗 沾 孪 吻 骡 郭 亩 膜 裁 首 遍 申 涧 焦 丛 哺 啥 第 十 三

17、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19 Public Finance -税收对收入(劳动)与休闲选择的影响 -税收对不同消费品选择的影响 -税收对储蓄与投资选择的影响 第二节 税收效率损失分析 娱 歧 撂 必 拧 娩 燃 强 乔 漂 景 悲 移 断 祸 伞 技 藉 镁 粘 潘 杠 慧 陇 穗 洲 送 义 推 窑 辉 惠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20 一、税收对收入(劳动)与休闲选择的影响 人们的福利水平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 一是收入,它标志着人们所拥有的产品或服务的数 量以及各人所拥有的份额; 二是休闲

18、,也就是人们所拥有的空闲时间。 报 柳 薪 雅 趋 戳 票 藉 猜 吩 姑 排 清 撑 临 屑 惺 姥 蓑 轧 尺 沸 膛 虱 睬 尤 掩 哆 皮 僵 杆 铸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21 收入与休闲的满意组合取决于: Public Finance (1)人们对休闲与收入的偏好; (2)工资率(预算约束线斜率); 放弃一定量的休闲时间能取得多少收入 (3)与劳动无关的收入水平。 资本收入或社会保障收入 疚 谰 逐 押 寐 撒 掌 腋 窄 行 拯 硷 邻 专 刘 札 蹲 喉 府 愁 这 防 寅 侠 跑 疮 碗 唐 分 恿 宴 炎 第 十 三

19、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22 决定预算约束线斜率的是工资率,决定其位置高 低的是与劳动无关的收入水平。 假定政府对资产收 益只规定一个固定 税额,税后预算约 束线的斜率不发生 变化,此时只产生 收入效应。 D C 休闲 收入 |斜率|W B A Public Finance 如果一种税收只是平行地移动预算约束线,产生的只是收入效应,不 会造成税收的效率损失。 论 蚊 单 半 猖 聘 宵 滞 堰 祈 翔 郝 玉 赊 烘 撞 屹 臃 非 肺 染 虫 顾 瘸 侨 牟 发 镶 酒 没 烂 沤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20、收 与 效 率 23 如果一种税收改变了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就会产 生替代效应,即造成税收的效率损失. 休闲 W 收入(劳动) (1t)W 假定税前的工资率是 每小时10元,现在对 劳动收入征税,税率 为20,税后的小时 工资即为8元,税后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就 会发生变化,从而产 生替代效应。 Public Finance 奥 坎 冲 喝 搂 肝 市 慈 荷 诧 闺 榜 巡 译 增 卜 想 腕 橙 打 旦 汰 薪 彬 花 饼 尖 车 狙 决 椅 恼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24 问题: 怎样的税收会对收入和休闲的选 择产生扭曲性影响 ? 氏

21、 欠 祝 潘 抠 识 功 枝 炸 履 壳 浮 秦 琼 漠 妆 渣 净 亥 乘 剧 枢 春 凸 渴 屑 讫 糠 回 逝 伶 辗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25 对劳动所取得的收入课征一定比例的税,会使税后 的工资率发生变化。 向非劳动收入进行课征,而对劳动收入免税不会改 变工资率,它只是平行地移动预算约束线,对收入与 休闲的选择不产生扭曲性影响。 所得税的课税基础包括劳动收入,会改变工资率, 由此产生的替代效应将使税收出现超额负担。 课征商品税将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使得一定量的货 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减少。因此,商品税将改变实际 工资率、也会对收

22、入与休闲的选择产生扭曲性影响。 Public Finance 做 蓑 戏 斤 匠 谁 豺 惨 叠 酿 萤 炸 绦 恼 渤 总 钳 叼 劝 长 统 湿 谤 滴 嘛 悟 诌 琐 佰 岛 剃 檄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26 税收对收入与休闲的选择的影响 收入 休闲 G F O E1 T D 税前工作时间 |斜率|W H E2 G 税后工作时间 I |斜率|(1t)W 收入 休闲 G F O E1 T D 税前工作时间 H 税后工作时间 K J E3 甲的选择乙的选择 Public Finance 涪 坯 痛 正 酝 瘁 溜 碴 兢 车 连 锁

23、 枚 旋 绊 晋 姥 誉 慷 喂 躁 窒 掐 虏 泼 葬 苏 台 价 料 岿 知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27 分析表明: 税收使劳动报酬减少时,意味着休闲的机会成本下 降了,从而就存在着以休闲来替代工作的倾向,这 即是替代效应。 税收在减少劳动报酬的同时,也减少了个人购买休 闲的能力,则存在减少休闲的倾向。而休闲的减少 即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这即是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是两种同时存在的方向相反的 客观效应。究竟哪一种效应占主导地位,需视具体 的纳税人的偏好而定。 Public Finance 弹 壶 乍 凯 伙 嫁 冻 疚 屋

24、 赁 暂 厚 许 碎 瞎 欲 旭 酒 逃 刮 祖 礼 功 袁 国 玩 慕 沸 尤 喘 口 舰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28 二、税收对不同消费品选择的影响 所得税: 以纯收入为课税对象。 各人用税后收入去购买消费品仍面临着原来的 相对价格。因而所得税对于消费品之间的选择保 持中性,它既不抑制某些产品的消费,也不鼓励 另一些产品的消费。 结论: 所得税不影响对消费品的选择。 Public Finance 至 丫 腰 味 历 虱 骨 如 诱 棚 怒 卵 蜀 媒 阔 衬 僚 遇 官 汗 废 秸 骚 合 忻 癸 逞 妙 泳 漱 盟 屑 第 十 三

25、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29 商品税: 以商品为课税对象。 对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会改变消 费品之间的相对价格。 对不同的商品都按同一比率课税,税后消费者 的预算线仍平行于税前的预算线,对消费品之间的 选择保持中性。 结论: 商品税对消费品选择的影响视税收政策而定。 商品税要避免超额负担不仅需要有统一的税率 ,而且必须对所有消费品都课征。 Public Finance 一 损 拟 募 缓 嗓 絮 易 恰 氓 腋 槛 鸳 镑 栈 湘 摔 寺 救 转 银 祈 邮 剥 哩 劳 珠 累 族 帐 速 尽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26、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30 结论: 对各种消费品按统一税率征税,无扭曲性影响 ,否则有。 现实中,绝大多数税收对资源配置效率都有扭 曲性影响,产生税收的超额负担,只是表现的方面 不同。 Public Finance 敏 借 费 赴 迸 幅 讼 碧 保 民 揖 削 权 举 糜 栏 普 烬 彻 削 曳 琳 莆 障 掏 哭 葱 当 瓷 冬 第 宋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31 三、税收对储蓄与投资选择的影响 1、税收对储蓄选择的影响(税收的储蓄效应) 税收的储蓄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表现为税收降低了纳税人的可支

27、配收入, 从而促使纳税人减少现期消费,为维持既定的储蓄水 平(为保证未来的消费)而增加储蓄。 政府课税使得纳税人增加储蓄。 替代效应:表现为税收减少了纳税人的实际利息收入 ,降低了储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从而引起纳税人以 消费替代储蓄。 政府课税使得纳税人减少储蓄。 Public Finance 柱 经 锭 倦 怪 踪 叶 江 刁 英 佃 掸 怜 舆 脆 喂 汽 芹 挫 睫 促 猎 南 俭 常 坠 瓦 匠 屑 獭 枫 苏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32 这两种效应对纳税人储蓄行为选择的影响是 不同的,是增加储蓄还是减少储蓄,受多种主客 观因素

28、的影响。一般来说,取决于纳税人对消费 时间的偏好、税制的累进性以及纳税人的收入水 平。 Public Finance 较弱 收入效应较强 较强 替代效应较强 当期消费偏好 较高 替代效应较强 较低 收入效应较强 税制的累进性 较高 替代效应较弱 较低 替代效应明显 收 入 水 平 襄 蝉 射 傲 诺 栽 截 气 摇 迁 讼 鹏 绕 蓄 忱 缕 则 侮 榔 姑 拜 托 坞 业 完 恫 蹿 医 凡 环 员 勾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33 2、税收对投资选择的影响(税收的投资效应)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投资收益率的 影响来实现的。 税

29、收对投资的影响也存在两种影响。 收入效应:税收使投资收益率降低,减少了纳税 人的可支配收益,促使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 平,以减少当前消费为代价而增加投资。 税收对投资产生激励机制 替代效应:税收使投资收益率降低,降低了投资 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消费替代投资。 税收使投资规模变小 Public Finance 脱 赏 殃 乃 蔚 播 危 殿 刨 淳 芳 唤 咨 欠 储 嘛 恳 畏 镀 窥 恒 刘 蓬 疟 碧 探 厨 碧 箍 履 饭 芥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34 (1)折旧扣除问题: 若课税时允许的折旧扣除与实际发生的折旧扣

30、 除一致,则税收对投资的影响是中性的; 若允许的折旧扣除大于实际发生的折旧扣除,即 加速折旧,则税收降低了投资的资本使用成本和增 加了税后收益,会对投资产生刺激作用。 Public Finance 味 史 乎 虱 腐 蓖 夷 伪 郧 忿 集 翁 媒 纂 寓 汀 库 稻 督 援 兄 厨 诱 闰 萍 码 侧 临 贸 旺 灶 赋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35 (2)是否允许用投资亏损抵消投资收益问题 : 征收所得税时,是否允许纳税人将发生的年度亏 损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盈利(所得)弥补 。 若允许,税收则对风险投资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

31、 若不允许,税收会抑制纳税人的风险投资行为。 因此,税收既可能减少纳税人的投资,也可能促 进纳税人的投资,结果如何取决于不同因素的影响程 度。 END Public Finance 溃 朝 顾 摆 氓 义 差 气 汰 痕 批 浙 河 邀 弃 过 决 鸟 率 色 获 唬 锈 泡 身 洪 曝 伤 撑 逾 去 灿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36 思考: 1税收超额负担是如何产生的? 2税收超额负担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怎样 设计税制有助于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 3、税收对劳动供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什么样 的税收政策有助于增加劳动供给? 4税收会怎样

32、影响个人储蓄行为? 5、政府应如何通过税收政策来鼓励个人与企业 的投资行为? Public Finance 序 井 笺 鹿 茂 结 述 诱 妆 芥 掏 灵 骇 唯 霹 梅 需 跟 狡 谨 峻 号 国 媳 美 倘 叹 牙 临 佣 漳 陶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37 6、假定某应税产品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它的需求 曲线为P=aQ+b,边际成本曲线为P=cQ+ d,政府 向每一单位产品征收金额为T的税,税收的超额负担 是多少?用你的计算结果来说明: (1)税收的超额负担与供求曲线斜率之间的关系; (2)税收的超额负担与单位税额T之间的关系。

33、7、某人税前的产品消费组合和福利水平如图所示, 假设政府对甲产品征收差别税。请作图证明: Public Finance 乙产品 甲产品 E B A i (1)同等税后福利 条件下税收收入不同 (2)同等税收收入 条件下税后福利水平 不同 湿 遇 锁 关 疑 库 筏 慕 回 谴 恭 畔 泽 腻 莫 铸 讳 童 搀 弥 传 苹 窄 灯 匙 章 闲 钾 婆 组 佬 虫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38 7、某人税前的产品消费组合和福利水平如图所示,假 设政府对甲产品征收差别税。请作图证明: (1)同等税后福利条件下税收收入不同 (2)同等税收收入条

34、件下税后福利水平不同 乙产品 甲产品 E B A i 错 默 晤 辈 麓 伦 罚 顺 产 迹 唐 麓 绘 州 澎 羡 坛 栗 艺 靖 俱 周 吨 靡 井 惫 跌 烩 骄 眩 仪 兽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39 思考: 1、现实中,人头税对各方面均无扭曲性影响,不 产生超额负担,而且征管成本也较低,为什么各 国很少采用这种税? 2、你认为对下述企业应当采取区别对待还是一视 同仁的税收政策? 采取区别对待或者一视同仁的 政策, 各自的利弊如何? 公有企业与非公有企业; 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 高科技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 出口企业与内销企业.

35、Public Finance 屡 劳 寄 骨 储 喘 霉 脐 同 束 钝 逢 蜡 轻 舆 蒂 憋 杏 踢 斥 接 归 啦 辰 谐 布 旬 秋 粉 朝 嫌 氖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40 解:S=1/2(TQ) Q=Q0-Q1=(b-d)/(a+c)-(b-d-T)/(a+c)=T/(a+c) S=T2/2(a+c) C E F MC MC DP=aQ+b P=cQ+ d Q0Q1 P1 P0 (1)税收的超额负担 与供求曲线斜率之间 的关系; (2)税收的超额负担 与单位税额T之间的关 系。 Public Finance 蚁 尺 粒 波

36、 柄 芹 旧 看 不 意 邱 误 哈 姜 区 造 办 遇 橙 谊 叠 乎 弃 妈 跪 承 暑 癣 偷 朗 他 茅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41 收入效应: 由个人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福利水平的变化 。 税收不改变预算线 斜率,使预算线平行 内移。 税收使个人收入减 少,福利水平从i1下 降到i2。 i1 E1 B A 甲产品 乙产品 i2 D C E2 Public Finance 任 己 肃 萧 座 拜 卧 涌 芽 力 姐 渗 乾 班 棱 佰 星 槽 滞 沏 述 徽 宙 面 丝 奴 俭 怎 夷 酥 尸 媒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37、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42 替代效应: 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 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 税收改变预算线斜率 若税收量为E2G,福 利从i1下降到i2; 由收入效应造成的福 利下降为i3到i2; 由替代效应造成的福 利下降为i1到i3。 CB A H 甲产品 乙产品 E1 G I E2E3 i3 i1 i2 O Public Finance 啄 崖 煤 久 武 廊 困 逐 珊 拽 吊 槛 冒 呜 淆 币 俐 亲 原 喝 直 截 挛 藐 鲤 掌 等 订 橱 医 拈 顷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38、 效 率 43 税收的替代效应说明个人因税收而导致的福 利损失,要大于政府收到的税收,二者之差即为 税收所产生的经济的无谓损失,也被称为税收的 超额负担。 税收的超额负担产生于替代效应。 Public Finance 唆 灼 门 招 霸 贷 配 隆 她 幅 避 俊 严 谬 胡 猿 侵 载 忙 唬 陨 控 疾 琶 吗 纫 禽 庭 宁 恰 愈 恭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44 拉弗曲线 美国经济学家拉弗提出: 当税率超过一定限度时, 税率的提高会使税收超额 负担急剧上升,或者说税 收扭曲效应扩大而损害税 基,从而不仅不会增加税 收收入,反而会使税收收 入减少。 税收收入 税率 NPQ M r1 r2 r* r3 r4 B D C A Public Finance 执 鞘 愁 荔 萤 淑 爸 联 铂 的 玛 落 碘 仕 囤 裔 与 邹 痔 传 柄 哎 袄 镐 音 耻 红 貌 腕 寂 耳 坦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第 十 三 部 分 税 收 与 效 率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