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劳动就业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605445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劳动就业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劳动就业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劳动就业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劳动就业工作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市劳动就业工作计划 特征码 HhyzKygjEGAePWNpsnzv *年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按照构建 和谐*和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发*36 号)和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 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意见 (粤府*3 号)精神,坚持把满足 人民群众就业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就业困难群体 为重点,以各级就业服务平台为载体,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的, 在重点解决好就业难群体的再就业、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的 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统筹城乡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统筹做好城

2、镇就业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城乡新成长劳动 力就业再就业和流动人员就业管理服务工作,更新服务观念, 创建新亮点,打造新品牌。力争年度开发就业岗位 20 万个,城 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 70%以上,其中“4050”人员就业率 达 55%以上, “零就业家庭”一人以上就业率达 95%以上, “农转 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 60%以上,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 率达 95%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 5 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 第 2 页 以下,推进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在全市组织开展以“关爱民生、促进就业、 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的就业援助行动。并以此主题行动为统 领

3、,组织实施“六项工程”: 一是“社区就业工程”:继续推进社区就业,组织各级就业服 务机构,特别是街道、社区服务平台,通过摸清情况、建立台 账、开展“一对一”和“细心、专心、尽心、贴心”服务活动, 为广大失业人员提供就近、快捷、高效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 等“家门口”就业服务,加大对“4050” 、 “零就业家庭” 、 “农 转居”和特困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着力解决大龄就业困难群 体再就业问题。 二是“自主创业工程”:加大对失业人员(含“农转居”人员) 和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力度,引导和鼓励广大失业人员和农村 劳动力自主创业,并通过一人当“小老板” ,带动多名失业人员 和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是“技能

4、证书工程”:通过各级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 具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加大对失业人员(含“农转居”人 员)和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力争“*”期间使所有下 第 3 页 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人手持有一本职业资格证或 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 ,全面提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 力,逐步实现素质就业,提高就业稳定性。 四是“农民转业工程”: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 镇和村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向有转移就业愿望和求职登记的农 村劳动力提供招用工信息和职业介绍,引导其向非农产业转移。 五是“技能人才工程”:鼓励我市职工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提 升职业技能水平,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每三年对为我市经济

5、建设做出贡献的技能人才给予奖励。 六是“金凤朝阳工程”:加大对妇女就业的援助力度。具体方 案和组织实施,由市妇联负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支持配合。 为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和上述工程的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 36 号文。国务院 36 号文作为 我国新一轮积极的就业政策,不仅是对过去就业政策的完善和 延伸,也是今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深入学习贯 彻国务院 36 号和粤府 3 号文的同时,结合我市实际,以市政府 第 4 页 名义出台我市具体贯彻意见,并在工作中抓落实。 二、继续推进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制管理。结合*年全市目标责 任考评情况和各区、各部门的意见,以及省

6、的考评标准和要求, 对我市现行考评体系进行调整完善,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 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按就业服务“新三化” (制 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要求,以人本服务为核心,全面推进 本市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 1、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力争上半年完成全市所有村居劳动 保障工作站的建设,并按照“六到位”要求,加强与编制、财 政部门的联系,共同组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员定编及 落实财政核拨经费的调研,夯实市、区(县级市) 、街(镇) 、 村(居) “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体系。 2、加强就业服务制度建设。按照省明确的“八统一”要求,研 究制定*市

7、街(镇)和村(居)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站)工作 规范 ,建立全市统一的工作职责、业务流程、资料台账和服务 规范。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就业援助制度。 第 5 页 3、加强就业服务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从 业人员准入制度,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展对区(县级市) 、街 (镇)和居(村)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从*年开始, 由市负责分期分批组织对区(县级市) 、街(镇)一级工作人员 进行培训,力争参训人员 80%以上考取劳动保障协管员职业 资格证书 。居(村)一级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由各 区组织实施。以全面提升各级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服务 意识,提高服务水准和质量。 4、

8、开展就业服务满意窗口评比活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以文明服 务、主动服务、帮扶服务、高效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优质就业服 务满意窗口评比活动,结合年度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年 终对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检查评比,对评选为优质服务窗口 的进行表彰奖励。 四、积极开展各项就业援助活动。结合每年组织开展的“就业 援助月” 、 “春风行动”和“技能岗位对接”活动,重点围绕 “4050”、 “零就业家庭” 、 “特困” 、 “农转居” 、 “刑释解教”等 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六个一”的系列援助活动: 1、开展“一次摸查”:每半年组织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对辖内失 业人员(含“农转居”人员)和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一次全面 第

9、6 页 摸查,准确掌握其求职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并在 此基础上健全“实名制”就业服务系列台账,形成我市就业服 务管理的品牌。 2、进行“一次慰问”:春节前夕,按国家和省、市要求,组织 对全市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一次“送温暖、送政策、送岗位、送 服务、送补贴”的慰问活动,体现市委、市政府对广大就业困 难群体的关心。 3、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在继续推进和规范社区就业的同 时,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力争优先招收录用本市大龄 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和交通协管员。 4、举办“一百场招聘”:组织发动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不定期地 举办“4050” 、 “零就业家庭” 、 “农转居” 、

10、 “农村劳动力” 、 “随 军家属” 、 “高校毕业生” 、 “技能人才”等专场招聘活动,为用 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构筑供需见面的桥梁。 5、履行“一项承诺”:继续向社会承诺,只要有就业愿望的广 大就业困难人员树立信心和对工作岗位不挑拣,我市就业服务 机构保证一个月内帮助其找到岗位实现再就业。 第 7 页 6、创建“一批充分就业社区”:贯彻全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座 谈会精神,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在相对具备条件的社区, 组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五、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城乡统筹就业调研,改革目 前城乡“二元体制”不同的就业、失业登记服务管理办法。按 城乡平等就业

11、要求和思路,研究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失业 服务管理新制度,力争上半年出台*市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办 法 。 六、进一步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 发放管理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小额担保贷款,鼓励本市失业 人员(含“农转居”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督促和协 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和资 金投入情况,对现行政策的部分补贴项目和标准进行适度调整, 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跟踪,使资金发挥最大效能。 七、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继续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定期对我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进行 调研、评估、分析、预测,全面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强化劳动 力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定期进行专项检查,组织开展“诚信服 务单位”和“放心职介服务单位”评选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职 第 8 页 业中介行为。 八、推进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信息管理。按我市“城市管理 年”和“黄埔区现场会”要求,总结推广黄埔经验,进一步规 范全市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管理。4 月起在全市启用流动人 员就业录用备案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其操作规程,全面、及时、 准确掌握入穗流动人员就业的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