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和灭菌的区别.pdf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063229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和灭菌的区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消毒和灭菌的区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消毒和灭菌的区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毒和灭菌的区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和灭菌的区别.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消毒和灭菌的区别之一 按照GB 15980规定: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灭菌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 消毒和灭菌的区别之二 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医院病室内外环境的清洁、 消毒、诊疗用具、器械、药物的消毒、灭菌,以及接触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和终末消毒等措 施。 一、概念一、概念 (一)消毒 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 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二)灭菌 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

2、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经过 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用于需进入人体内部,包括进入血液、组织、体腔的医用器 材,如手术器械、注射用具、一切置入体腔的引流管等,要求绝对无菌。 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要领。灭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却不能代替灭菌。消毒多用于卫生防 疫方面,灭菌则主要用于医疗护理。 二、消毒、灭菌的原则二、消毒、灭菌的原则 (一)明确消毒的主要对象 应具体分析引起感染的途径、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有针对性地使用消毒剂。 (二)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 根据消毒对象选择简便、有效、不损坏物品、来源丰富、价格适中 的消毒方法。 医院诊疗器械按污染后可造成的

3、危害程度和在人体接触部位不同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的器材 穿过皮肤、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或与破损的皮肤粘膜 密切接触的器材,如手术器械、注射器、心脏起搏器等。必须选用高效消毒法(灭菌) 。 2中度危险的器材仅与皮肤、粘膜密切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如内窥镜、体温计、 氧气管、呼吸机及所属器械、麻醉器械等。应选用中效消毒法,杀灭除芽胞以外的各 种微生物。 3低度危险器材和物品 不进入人体组织,不接触粘膜,仅直接或间接地与健康无损的皮 肤接触,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一般并无危害,如口罩、衣被、药杯 等,应选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卫生处理。只要求去除一般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4、。 (三)控制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许多因素会影响消毒剂的作用,而且各种消毒剂对这些因素的 敏感性差异很大。 1微生物的种类 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同,因此,进行消毒时必须区 别对待。 (1)细菌繁殖体 易被消毒剂消灭,一般革蓝氏阳性细菌对消毒剂较敏感,革蓝氏阴性 杆菌则常有较强的抵抗力。繁殖体对热敏感,消毒方法以热力消毒为主。 (2)细菌芽胞 芽胞对消毒因子耐力最强,杀灭细菌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热力灭菌,电 离辐射和环氧乙烷熏蒸法。在化学消毒剂中,戊二醛、过氧乙酸能杀灭芽胞,但 可靠性不如热力灭菌法。 (3) 病毒 对消毒因子的耐力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亲水病毒的耐力较亲脂病毒

5、强。 (4)真菌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多数化学药物耐力较强,但不耐热(601 小时 杀灭)。 2微生物的数量 污染的微生物数量越多需要消毒的时间就越长,剂量越大。 3 有机物的存在 有机物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保护层妨碍消毒剂与微生物的接触或延迟 消毒剂的作用,以致于微生物逐渐产生对药物的适应性。有机物和消毒剂作用,形 成溶解度比原来更低或杀菌作用比原来更弱的化合物。一部分消毒剂与有机物发生 了作用,则对微生物的作用浓度降低。有机物可中和一部分消毒剂。消毒剂中重金 属类、表面活化剂等受有机物影响较大,对戊二醛影响较小。 4 温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杀菌作用增强, 但温度的变化对各种消毒剂影响不同

6、。如甲醛、 戊二醛、环氧乙烷的湿度升高1 倍时,杀菌效果可增加10 倍。而酚类和酒精受温度影 响小。 5 PH值从两方面影响杀菌作用。对消毒剂的作用: 改变其溶解度和分子结构。 pH 过 高或过低对微生物的生长均有影响。在酸性条件下,细菌表面负电荷减少,阴离子型 消毒剂杀菌效果好。在碱性条件下,细菌表面负电荷增多,有利于阳离子型消毒剂发 挥作用。 6处理剂量与监测 保证消毒、灭菌处理的剂量,加强效果监测,防止再污染。 三、消毒、灭菌的方法三、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利用物理因子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热力消毒灭菌、辐射消毒、空气 净化、超声波消毒和微波消毒等。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利用化学药物渗透细菌的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干忧细菌酶的活 性,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或损害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渗透性,破坏其生理功能等,从而 起到消毒灭菌作用。所用的药物称化学消毒剂。有的药物杀灭微生物的能力较强,可以达 到灭菌,又称为灭菌剂。 凡不适于物理消毒灭菌而耐潮湿的物品,如锐利的金属、刀、剪、缝针和光学仪器(胃镜、 膀胱镜等)及皮肤、粘膜,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病室空气等均可采用此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