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大部分产业转移选择粤西北地区的原因分析.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067710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江三角洲大部分产业转移选择粤西北地区的原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珠江三角洲大部分产业转移选择粤西北地区的原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珠江三角洲大部分产业转移选择粤西北地区的原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珠江三角洲大部分产业转移选择粤西北地区的原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江三角洲大部分产业转移选择粤西北地区的原因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珠江三角洲大部分产业转移选择粤西北地区的原因分析引言:自2000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一直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成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途径。然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至中西部的只是零零散散的少数几家企业行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整个产业自东往西的转移。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江苏省的苏北地区发达产业转到不发达的苏北地区,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到地理位置毗邻的粤北,粤西地区。本文着重分析珠江三角洲产业没有大规模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而是转移到地理位置毗邻的粤北和粤西地区的原因。1. 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展变化后某些产业

2、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调节过程和经济互动现象。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布局上的变化和动态位移。在具体落实机制上产业转移原因主要表现为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导的企业行为和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两大因素。1.1 市场机制原因1.1.1 资本、土地、劳动力因素产业转移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而资本的本性则是追逐利益,就是说,资本总是从获利低的区域或部门转到获利高的区域或部门。当产业在某一地区聚集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可流动要素供给固定,而产业聚集区内对土地等不可动要素需求增大的情况下,土地的价格就会上升,而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土地价格实质上表现为企业的成本,成

3、本上升则资本的获利能力下降。劳动力要素的作用机制也一样,当产业聚集区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聚集区内生活水平提高、雇主对劳动力需求上升等因素导致劳动力报酬提高,劳动力作为企业的成本提高则意味着资本的获利能力下降。各地区地面地价水平(元/平方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综合573519492705商业1234929794815居住937422963455工业926563551各地区劳动力价格水平总平均水平东部中部西部20759227081725218640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部上图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的地价和劳动力价格都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也意味着资本在东部地区的获利能力不如西部地区,因

4、而市场推动着东部产业往西部转移。1.1.2 产业梯度因素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区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这是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偶然事件、市场供需等原因造成的。同时一个地区的经济梯度水平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劣程度,而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取决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部门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主导产业部门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初创期和成长期,则该区域为高梯度区域。经济技术存在从高梯度区域转向低梯度区域,是因为低梯度处于产品成熟期和衰退期,技术易于掌握,变成劳动密集型产业。1.2 转入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步入2000年以来,国家意识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方政府也逐渐意识到承接发

5、达地区产业或者说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因而各地方政府着重改善地方投资环境,包括土地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宽松的信贷、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等。还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交通运输环境,治安等环境。也就是说产业转移也会考虑到承接地的投资环境而决定转移到哪里。2. 珠三角产业转移到粤北、粤西的原因分析2.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广东省表现得很明显。占广东省53.81 %的户籍人口即56125515人的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深圳、江门、肇庆、惠州等总共23个地级市及县区) 却拥有全省78.8%的GDP 即37388.21亿元,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均GDP为66610元。

6、而粤西、粤北山区以及粤东地区(包括韶关、清远、河源、梅州、云浮、阳江、茂名、湛江、汕头、汕尾、揭阳、潮阳等) 占广东省46.19%的人口即48177761人只拥有全省11.2%的GDP即10055.74亿,人均GDP为21000元。换句话说就是珠三角地区的1个人占有了非珠三角地区3个人的收入。(数据来自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产业结构来讲,第二产业即制造业大部分分布在佛山、惠州、中山粤东的汕头、潮州等部分地区以及,第三产业主要分布于广州、深圳、珠海等地,而落后的第一产业主要分布于粤西和粤北山区。2.2 粤北、粤西地区拥有比较优势 珠江三角洲从改革开放以来

7、,以承接港澳台以及国外产业已得到迅速发展,从早年从中西部招来的低廉劳动力和尚未发展健全的低廉的房地价格为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地区,但经过长达三十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正在逐渐失去这些竞争优势,深圳地区稳升不将的房价,从早年的民工潮到2010年开始的民工荒。这些都体现出珠三角依仗廉价生产要素,进行重复简单劳动密集型的时代已经过去,摆在珠三角企业面前的问题就是寻求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充分利用资金、人才和技术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现有的已经进入成熟期或衰老期的劳动密集型包括纺织业,电子加工业等合理转移出去以实现自身的产业升级。相反,粤西和粤北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基础的原因一直处于缓慢发展,

8、相对珠三角地区要素价格显得较为低廉。更为重要的是比起意欲承接珠三角区产业的中西部省份,粤西北地区在运输成本上占有绝对优势,在这个高昂的油价,不合理的站点收费,欠发达的物流产业的时代,运输成本也是产业转移问题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2.3 转移产业对产业集群的依赖清城石角的再生铜、海丰可塘的珠宝、江门蓬江的摩托车、阳江东城的五金、澄海凤翔的玩具、花都狮岭的皮具、增城新塘的牛仔服、梅县石扇的金柚、顺德陈村的花卉、和平下车的猕猴桃、南海大沥的铝型材。经过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诸多产业群。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群已经达到123,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有91个,年产值50亿元以上

9、的有45个,年产值100亿以上的有24个,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金属制品等行业。从产业集群的效应来看:知识的溢出效应、人力资源的高度流动性、企业间低廉的交易成本。其中, 知识的溢出效应是指技术知识、需求信息、供给信息、经营经验等信息就会因为企业的集聚而相互传播并得到利用。人力资源的高度流动性是指当产业集聚在一起时,一个行业的人才基本就集聚在一个地方,人才之间的交流也就更为广泛,信息就会比较公开透明,企业招聘人才比较符合预期,并且高度流动的人力资源性会给企业增添活力和新的思想。当企业集聚时,即这个产业的上下游企业都聚集在一起,不管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

10、市场都是充满竞争,而且流程化程序化的交易手段使得企业间交易变得简单透明效率高。这些效应的产生给企业的转移产生了巨大的粘性,使得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倾向于将产业转移到本省一些欠发达地区。2.4 符合梯度转移规律产业梯度概念本身就是承认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中可能出于高梯度区域,在另一个地方则属于低梯度区域,特定产业总是从高梯度区域转移到低梯度区域。在产业梯度测算中我们引入区位商的概念。区位商= 地区某行业增加值占本地区GDP 的比重/全国相应行业增加值占全国GDP 的比重.从区位商看,珠三角地区有15 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 ,而外围区域没有一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 ;珠三角应以电子信息、

11、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区位商大于1的产业为其重点发展方向。粤西北地区今后应借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机遇,主动创造条件,弥补与珠三角产业的传递梯度落差,寻求产业支撑点,形成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和能源、原材料加工为主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及适宜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融入地方性产业。3. 结束语第一,根据广东省内各地区不同的比较优势,发挥各自特长,形成各地特色产业,争取形成特色镇品牌,提高区域竞争力,避免同质生产,恶性竞争。第二,通过前文分析,粤西北地区是具有承接珠三角产业的条件,而且条件优越与中西部省市,管理当局应该实现先把珠三角产业逐步向粤西北转移后考虑转移到其他条件具备的省市,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参考文献1 李小建. 经济地理学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20 -226. 2 欧阳南江.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J . 地理学报,1993 ,48 (3) :204 - 216.3 李立勋,邱建华,许学强. 近十余年来广东的经济发展增长与结构转化J . 地理科学,1994 ,14 (2) :118 - 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