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家长会教师代表发言稿.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606796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家长会教师代表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期中家长会教师代表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期中家长会教师代表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家长会教师代表发言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期中家长会教师代表发言稿 特征码 WeaXqsTUnsdwYMOMuYjU 期中家长会教师代表发言稿 对单位来说,你其实很不重要;对家庭来说,你真的很重 要。 家长发言语录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 大家下午好! 感谢冯老师、浦老师,也感谢各位家长,有这样一个机会在一 起交流、探讨孩子的教育培养问题。我站在这里,不是说我教 育孩子有多成功。孩子这几个月来是有一些进步、状态也比较 稳定,这应该是主要原因。但她还没有能够做到很自觉,跟好 学生相比还是差距。这是我所认知的现实。 下面我就孩子在成长教育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包括部分做法,和 各位家长、老师做个分享。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多包涵。 第一点

2、算是老生常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从根本上讲,我更想要的是培养孩子一个好的性格或者说是人 格,一个好的性格形成了,为人处事自然会有一个大概地模式 第 2 页 去遵循,也就不需要别人再在具体的事情去详细的指点。但目 前一是孩子还比较小,二是“性格” 、人格这两个概念都不容易 说清楚。从内向外的三个层次,性格-人格-行为习惯,前面两 个不好操作,所以只能通过外在的行为、习惯等等来由外而内 的去影响、去塑造。于是,培养孩子性格的想法就演化成培养 孩子良好习惯的实际做法。 习惯包含很多方面:比如学习习惯、作息习惯、生活习惯、人 际交流的习惯等等。 在习惯的养成方面,有两点注意,这也是我在现实中遵循的

3、: 一是“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也就是实际的“做” ,家长的行 为习惯对孩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效果要好于抽象、 空洞的说教,孩子对说教的印象不够深刻、可能理解也不透彻。 二是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中国的老话说“冰冻 三尺非一日之寒” 、西方人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都是一 个意思,要天天坚持做,过一段时间之后,慢慢会看到效果。 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有一段时间里,我们做家长做的不到位, 孩子散漫了,课外作业也好、兴趣学习也好,基本上成了带边 玩边学的状态;家长检查作业的时候也不太仔细,所以她的学 习效果比较差。作息也不规律,晚上睡得很迟、早上起床难, 等等吧。 那么造成的

4、结果是她想学的东西没有学到或者没有学好,考试 也考不好,在校表现差,孩子自己觉得很难受。以前呢,我管 第 3 页 她有点儿严,也有点儿凶,实际上我对自己可能也比较严,所 以投射在她身上就是既严又凶,所以那时间她也不高兴我管她。 到了她自己觉得说再这样子下去不行的时候,她又想着有人帮 她约束一下。而我这时候呢,也改变了一些,不像以前那么急、 那么凶了,所以她又想让我来帮她。 她的主观愿望是她改变的内在动力,我的管理教育是外在支撑, 应该说这是个比较幸运的、比较好的配合。这几个月的时间, 她的生活作息、学习习惯等等都改了不少,也表现出来一些效 果。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精神状态比以前要好。 当然,她身

5、上还是有一些东西,很顽固的、没有改掉,比如说 粗心,我也头疼,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帮助她改。现在尝 试着做的是让她“安静” ,就是有那么一会儿你要保持安静的待 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做,慢慢地让心沉下来;这样子坚持几个 月或者更长时间,看看是否有效果。 小孩子贪玩、偷懒,是出于他们的天性,所以家长的敦促、教 育是必要的,目的是逐渐的培养孩子的自理、自律、自觉,从 而不再需要家长的监督。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很 多的反复,这应该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过程,要有这方面的认 识和心理准备。 强调一下,这个过程当中,家长的表率作用很重要。你要求孩 子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事情要规律,而自己却随随便便,没

6、有章法,那效果估计不会好。比如说你想养成孩子睡觉前看会 第 4 页 儿书的习惯,要么你跟她一起看,要么你陪着她各自看各自的 也行;但是你不能要她看书,自己却在那看电视、电影、打游 戏等等。有个灰色幽默这么说的,一个爸爸骂他儿子是只 笨鸟,他儿子反过来呛他爸爸说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 一种是嫌累不飞的,第三种是自己飞不动,在窝里下个蛋,让 下一代使劲飞的。这个示范作用,一目了然 所以说,家长的身体力行、家长给孩子提供的环境和氛围,这 都很重要。当你看到孩子做的不对的时候,你就要反观一下自 己,是否哪里做的不对了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要培养孩子的是非观。 这个问题往深里说,是想让孩子能够尽

7、早的意识到和解决“人 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他们现在可能还不会问这个问题,再过 三五年,他们就要问了。不过这个问题太大,本人活到“奔四” 的年纪,也还没完全搞清楚,又怎么能让一个小孩子搞清楚呢? !所以,先简化成是非判断的问题。 最贴近现实的,首先是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谁而学?不是为 了别的什么人去学,而是为了掌握知识、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 世界(社会)去学;不是为了让别的什么人高兴所以努力去学, 而是要解答自己总会不时冒出来的“为什么”所以去学凡 此种种。今天早上送女儿上学的路上,她问我“爸爸,你最喜 欢的东西是什么呀?”我说“我还真不清楚我最喜欢的东西是 第 5 页 什么,但我知道我现在很迫切

8、需要的东西是钱。 ”她说“你现在 迫切需要的是钱,我现在最需要的学习知识。 ”我说“嗯,小姑 娘不错。 ”然后,还有一些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你才会发现自己最 想要的是什么的对话。撇开我当时那个很欠考虑的回答,她的 回答我觉得是符合她现在的角色的。反过来说,就是她对于要 学习的理解还是比较积极正面的。 其次是希望孩子不要太贪心,不光是指吃喝玩乐的,学习上也 适用,什么都想学的结果多数是浅尝辄止。所以要适度。孩子 提要求,要跟她分析,想要的东西要来了能不能让它发挥效用; 不能仅仅满足一时的占有欲,很快就扔回收站去了。感兴趣的 东西很多,能下功夫去学、去深入的也就一个两个,贪多嚼不 烂嘛。十八般武艺样样

9、精通是个美好的梦想,不是现实。 三是希望孩子不要太追求奢侈,要能够知足。当然这里不能去 考虑欲望推动社会进步、推动生产消费的问题。人的欲望推动 社会发展,这没错。每人都一年换一部手机,全中国每年手机 可以卖掉几亿部,要是三年才换一部手机,手机市场就得缩水 2/3。要是大家都不消费,好多企业都得倒闭了。对吧?!但这 不能作为个人不断膨胀欲望的借口。凡事自己觉得“够用”就 好,我个人理解的“够用”的标准是满足基本的需要或者 说是符合社会平均的需求水平。大环境是解决了温饱、正在建 设小康,那“够用”的生活水平就是跟这个差不多匹配就可以 了。以前汽车是奢侈品,现在已经成为了日用品,但没必要总 第 6

10、页 看着邻居家的保时捷、法拉利眼红对吧?!以前一家人住个 3、4 十平方的大板楼觉得挺好,现在住个一百三四十的房子也 要满足啦,不用总盯着你同学家住的是 3、4 百平方的独栋别墅 对吧?!欲壑难填的人总会有,但你只要做到这个人不是你就 好。日常生活中把这个观念逐渐的让孩子去理解、接受。人活 着不能成为欲望的奴隶,而应该努力让欲望成为关在笼子里的 老虎。即使你的(家庭的)收入水平能够让你拥有更高水平的生 活,你也同样可以主动选择放弃。古人言“俭以养德”嘛! 四是希望孩子不要太功利。学习是这样,生活当中也要这样。 不能说对自己有利的,就紧紧抓住;没有好处的,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小朋友间找玩伴也是

11、同样,先别急着把班上的同学 分个三六九等。 五是希望孩子不要太执着。小时候这个问题体现不明显,可能 有点儿感受就是脾气倔点儿;长大了以后这个问题就会凸显出 来了,她认定了的东西就非要怎么怎么样,这样不行的,搞不 好在这上面要吃大亏。小时候尝试着把孩子的倔劲化解一些, 让孩子改一改,对以后有好处。 六是希望孩子不要太浮躁。要能够静的下来、沉得下去,不要 天天太闹腾,一会儿折腾这个、一会儿折腾那个,刚才讲习惯 的时候也有所提及。老话说“静以修身” 、又说“宁静以致远” , 对养成一个恬淡的性格,是有好处的。 七是要教会孩子懂得感恩、要有所敬畏、要有爱心。什么是感 第 7 页 恩,就是对什么事情,不

12、能总认为它是应该的。衣来伸手、饭 来张口是应该的,爸爸妈妈对我好也是应该的,等等等等。 你要感恩的东西很多很多。就说一碗饭,就需要有天、地、阳 光、风雨、还有很多很多的劳动者们,等等等等。西方人 感恩造物主、感恩上帝,中国人不这么讲。但要懂得。懂得感 恩,然后才会有敬畏、才会善待别的人和事。有个老同学的 QQ 签名是这么写的:活着,就是幸福;如果还能健康的活着,就 是最大的幸福。没错啊!不能健康的活着的人太多啦,天灾、 人祸、病魔,不说老的,多少年纪轻轻的没法儿寿终正寝呢? !所以健康的活着的你就应该感恩哪,你会畏惧那些带来危险 的东西和事情啊,你会怜悯那些不幸的人和事啊,你会想着帮 助那些有

13、困难的人哪,你才会对别人宽容啊。 八是希望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挫折。这个我女儿是经历了一些啦。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宠着长大的。这个要注意,小时候适当 的让他们受点儿挫折是好事儿不是坏事儿,要借这样的机会让 孩子学会疏导管理自己的情绪、心理,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 不要把问题往坏的、极端的方向去想,而是要寻找积极的方面 化解。不要等到孩子上了中学、大学以后才发现孩子的抗压能 力这么差,想补救都很棘手啦。新闻里大家也看到很多,遇到 点儿不是什么大事儿,就跳楼轻声的、报复社会的,不管是学 生还是成年人都有。心理承受力差、思想极端是很重要的因素。 第 8 页 讲到这里,可能有的家长已经发现了,孩子照这个样

14、子培养大, 很可能会是缺乏明显个性的、很“中庸”的一个人。这个问题, 我自己也有意识到,好还是不好、对还是不对,很难说!但就 我自己的取向,是倾向于这样的,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风声 雨声读书声,听着,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家事国事天下事,了 解,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孩子长大以后是不是要治国、平天下, 老话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现在已经十岁了,我没看出来, 那就老老实实的把“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养性”的事儿 做好就好了嘛! (以上是第二点) 第三点是要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认可孩子的努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 是因人而异、各个不同罢了。生活中要倾向于相信孩子

15、、鼓励 孩子、认可和赏识孩子,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看待问题。 当然这不是说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自己来,一点儿不干预;有 些情况下,也需要适当的监督或抽查对孩子有个警示作用,如 果发现孩子走偏了,及时纠正。 日常多给孩子一些尝试或锻炼的机会,让孩子逐渐的学会自理。 就我女儿说的话,平时放学是一个人在家的,是不是按时写作 业,还是看电视、玩游戏了,主要是靠她自己把握,我是要等 到下班 6 点半左右才能回家的,她妈妈有时候会中间抽查。有 时候也发现她会贪玩,那发现了就要跟她沟通,讲道理、敦促 第 9 页 她改正。 要允许孩子有时间玩、又不能无节制的玩,慢慢地让她学会控 制时间,这比逼着她表面上不能玩

16、背地里偷着玩要强,偷着玩、 玩、玩,慢慢地就没有节制了。 孩子在家里可能会主动的帮忙做些家务,比如说端饭、洗碗、 叠衣服之类的,做的好不好另讲,但这事儿本身要积极的给予 肯定和鼓励。在外面她会注意环境卫生、遵守交通规则、还会 跟你说要提倡光盘行动、先给长辈盛饭什么的,这都是很积极 的方面,就要多鼓励。 日常生活当中,我能感受到她在努力,就像我能感受到她身上 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样。对不足之处后面继续改,不能因此而 否定她的努力。 第四点是多跟孩子交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要能够融 入孩子的生活。 课外的时间,家长尽量多陪孩子一起,可以是学习、也可以是 运动、或者其它活动、玩耍;无论是一位家长

17、还是两位家长同 时,都是必要的。当然如果有差不多同龄的孩子让他们在一起 玩,也很好,但不能替代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如果也没 有同龄孩子玩儿,把孩子留给老人其实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微信里面看到一句留言:对单位来说,你其实很不重要;对家 庭来说,你真的很重要。每位家长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我也没 打算改变家长们的观念,但就这句话来说,我个人认为很有道 第 10 页 理。最简单的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单位会不会怎 么样?你的家庭会怎么样?!结果一目了然。 家长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耐心,要注意倾听,了解孩 子的想法、情绪,要鼓励孩子勇于表达。 如果孩子说出来的想法和意见不符合家长的预期

18、,一定不能急 着泼冷水甚或一棒子打死,否则以后她就再也不会跟你说了。 即使她的意见是不合理的,也要有一个让她一步一步明白为什 么这是不合理的这样一个过程。朋友圈里有个同学有一次发了 一个她跟她儿子讲道理的小段子,一个晚上搞了 4 个小时,她 的留言是“只有对我儿子,我才有这样的耐心” 。我说这是我学 习的榜样,现在我还做不到这样子的程度 如果孩子讲的是合理,要尊重她的意见,家长要会适当的让步; 如果家长错了,也要会跟孩子承认错误,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 加给孩子。这样才能使以后更多更好的跟孩子沟通。 当然在这点上,两位家长的步调最好能保持一致,不能一个说 这样,另一个说那样,那孩子就混乱了 需要注

19、意的一点是:现代的观点讲父母要跟孩子做朋友,不要 动不动摆一张家长的面孔,但做朋友起码也应该有个“长幼有 序”的前提吧?!很多人对待孩子的方式还越过了做朋友、走 了极端,把孩子养成了老子,做父母的怕孩子,什么都好好好、 是是是,不敢跟孩子说重话、孩子不高兴了还冲父母发火。这 就成了完全颠倒的了。 第 11 页 第五点是要和老师沟通。 这一点我非常感谢两位老师。我本身是个不太善于跟人打交道 的人,所以平时主动跟老师沟通的极少,倒是老师主动把孩子 的情况反馈给我们家长。这个很重要,有利于及时了解孩子的 情况。你尝试着跟孩子这样做、那样做,有没有效果,这是个 很好的反馈。 培养、教育孩子是一个很大的

20、系统工程,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情 况总会层出不穷,把握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抓大放小、宽严相济; 不要眉毛胡子什么都抓,也不要轻重缓急事事都搞严打。 我自己也是在慢慢地摸索当中,以前也走过弯路。我觉得,这 段时间我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去认识这个世界和社会、 一起去认识人生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也应该感恩我的女儿 我对女儿的期望,就是她能够成长为一个积极向善的人,心善、 念善、言善、行善,长此以往,对本人及家庭的正面影响,正 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 最后,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家长尽力做到所能做的,也同 样尽力不要期望你想要的结果最后都能圆满的实现。 感谢大家的聆听!可能有点儿长了,欢迎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