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实战方法.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076087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实战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行测实战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行测实战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行测实战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行测实战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测实战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实战方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考试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出题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经典的题型常出常新,经久不衰。为备考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务员考试辅导名师特将国考中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题型总结如下: 整除法 整除法利用的前提: 题目中的条件如果符合以下的要求: 其中:A、B、m、n均为正整数,且m与n互为质数,则:A必为m的倍数,B必为n的倍数,AB必为mn的倍数,AB必为mn的倍数。根据这一结论,将能被整除的选项选出来,或者先将不能被整除的选项排除,然后再将其余的选项带入排除。 真题

2、一:2009年国考第109题 已知甲、乙两人共有图书260本,其中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乙的书有12.5是专业书,问甲有多少本非专业书( )。 A. 75 B. 87 C. 174 D. 67 【解析】B。根据条件“甲有专业书13”,可知:故甲非专业书的数量一定是87的倍数,只能选择B(87)或C(174)。(1)若甲的非专业书是87本,则甲的专业书是13本;则乙的专业书是(2608713)12.520本;(2)若甲的非专业书是174本,则甲的专业书是26本;则乙的专业书是(26017426)12.56012.57.5,非整数,舍弃。所以答案为B。 真题四:2008年国考第55题 小华在练习自

3、然数求和。从1开始,数着数着他发现自己重复数了一个数,在此情况下他将所数的全部数求平均数得7.4。请问他重复数的那个数是( )。 A. 2 B. 6 C. 8 D. 10 【解析】B。本题考察自然数的相关知识。全部数求平均数是7.4,假设全部数有m个,则:7.4m一定是个整数(因为连续自然数的和是整数),那么m必须是5的倍数,才能保证7.4m是个整数;同时我们知道,从1到14的平均数是7.5,比较接近于7.4,带上重复计算的那个数,m可以估算是15。设重复计算的是n,则:真题六:2005年国考第44题 小红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全部五分硬币先围成一个正三角形,正好用完,后来又改围成一个正方形,也正好

4、用完。如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5枚硬币,则小红所有五分硬币的总价值是()。 A1元 B2元 C3元 D4元 【解析】C。根据题目条件,总数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则总数应该是3的倍数,那么钱数也应该是3的倍数,故选C。 1、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4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趋势是越来越难,即需综合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规律。 在备考该题型时,大家首先要熟记数字的平方、立方,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看到某个数字就应感

5、觉到它可能是某个数字的平方或立方,例如看到63、65大家就应该想到它可能是8的平方加减1得来的 其次,牢记基本数列如:自然数列、质数列、合数列等。 例如:2,3,5,7,11,13, 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质数数列 牢记以上两点,不仅提高你的作答速度,而且它也是你破解复合数列的良好基础。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数列各数项之间差距不大的,就可考虑用加减等规律; b、如果各数项之间差距明显的,就可考虑用平方、立方、倍数等规律; c、如果是分数数列,就要通过通分、约分看变化。 2、数学运算 该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考生要尽量用心算而避免演算,这样才能加快做题的速度。数学运算中

6、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a. 四则运算 b. 比例分配 c. 浓度问题 d. 路程问题 e. 流水问题 f. 工程问题 g. 种树问题 h. 青蛙跳井问题 i. 年龄问题等 数学运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认真审题,因为数量关系的题干极其精练,它的每个字每个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尤其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将题意化繁为简。 b、在平时通过训练和细心总结,尽量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 例题 父亲年龄是女儿的4倍,三年前父女年龄之和是49岁,问父女现在各为多少岁? a40 10 b36 9 c32 8 d44 11 解析:正确答案为d。因为三年前父女年龄

7、之和为49岁,因此今年父女年龄之和就应为 493255(岁).又因为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所以女儿的年龄应为55(4l)11(岁)。 父亲年龄为 11444(岁)。 以上例题并不难,只要你要弄清楚年龄问题涉及的倍数关系,就不用方程式解题,这样大大提高了做题速度,所以大家一定要熟悉前边所列问题涉及的相关公式,熟悉相关知识。1、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要求考生从已给图形的排列方式中,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它所使用的图形主要是点、线、面及其组合。答题时,首先观察第一套图形并找出其规律,然后把这套规律运用于第二套图形。 图形推理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注意观察图形元素量的变化、旋转或移动方向、图形之间是否相

8、互叠加、外形上是否相似等。 定义判断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 作为一个概念的定义,其一般都是相当严密的,对于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成立的必要条件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即中心语都会给出明确的界定,应试者在看到个定义时首先就应该标出这些关键词,然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事例选项,一一对应看该事例是否符合定义中的规定。 b、从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性质是一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考查的是应试者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潜力和倾向。测

9、试的题目大都为考生所熟悉,所用到的知识也不会超出中学范围。但由于题量大、时间紧,再加上很多题目只有在找到一种简便方法后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而很多考生恰恰是在寻找简便方法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结果导致无法按时完成所有试题,最终与高分无缘。因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查的就是考生做题方法和速度,通过做题方法和速度来反应考生各方面的能力,应试者要想拿到高分,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1.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公务员考试中方法和速度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速度的提高是以方法的优化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好的方法就没有快的速度。方法是第一位的,是最为关键的。2.学会放弃好的方法固然能提高做题速度,但并不是每个题目的简便方法

10、都是一眼即可识破的。有些题目用常规方法做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而寻找简便方法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为了保证整体的做题速度,就一定要学会放弃。尤其是在遇到一个新题型时,如果一分钟之内仍找不到简便方法的话,就一定要果断地放弃。3.审清题意,切忌盲目答题答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题目的要求。公务员考试的题量大、时间紧,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能按时完成所有题目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因此,如果审错了题意,再重新答题的话,即使做对了题目也与做错或没做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它挤占了解答后面题目的时间。所以,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减少答题的盲目性,避免因改正错误而浪费时间。4.重视直觉思维在考试过程中,

11、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或者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既浪费时间,又不能保证准确率。在这种情形下,建议采用“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因此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要更有效一些。5.克服考试中的“舌尖效应”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之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对付“舌尖效应”的办法就是在心理上放松,暂时把“拦路虎”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目,过一会儿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一问题,也许就会恍然大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