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参考答案.pdf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077589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44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参考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参考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参考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参考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参考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参考答案.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通信 学院学院 标标 准准 实实 验验 报报 告告 (实验)课程名称(实验)课程名称 计算机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电 子子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实实 验验 报报 告告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学 号: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实验时间: 一、实验室名称:一、实验室名称: 骨干传输系统实验室骨干传输系统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二、实验项目名称:通信协议原理通信协议原理一一 三、实验学时:三、实验学时:2 四、实验原理:四、实验原理: 1、模拟实验软件的功能 1)域网内根据实验小组

2、名建立全双工通信传输信道。 2)输二进制比特流,用“0101”比特流模拟信道空闲状态。 3)默认设置 2%的发送误码率和 2%的接收误码率,相当于信道的误码情况。发送误码 率和接收误码率均可以调整。 4)的发送窗口一次只能填入 250 比特数据,相当于信道发送机的发送能力 5)时如果提取数据速度太慢,会造成接收缓冲区溢出,相当于信道接收机的缓冲能力。 6)的接收窗口一次只能显示 250 比特,相当于信道接收机的处理能力。 7)执行窗口的底部提供本软件的执行状态信息,可辅助实验者了解信道和实验完成情 况。 2、成帧的基本方法 常用测成帧方法有五种: 1)字节计数法 在每帧首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字节,

3、记录帧的长度。本方法的特点是简单,缺点是十分不 可靠。 2)首尾字符定界法 在每帧的首部和尾部各设置一个定界符。 定界符是特殊的字符, 如果帧中数据出现了定 界符,就需要用特殊的转义符进行转义。 3)位填充首尾定界法 在每帧的首部和尾部各设置一个定界符,定界符一般具有连续多个 1 或 0(如 01111110 或 10000001) 。在数据中出现的长 1 串或长 0 串,就填充插入一个 0 或 1,将这个长 1 串/ 长 0 串进行破坏。接收方在接收时,注意将填充的 0/1 去掉。 4)物理层违例编码法 利用物理层编码中不使用的编码形式作为帧首尾的定界。 对于数据链路层几乎可以不花 开销就可

4、以实现定界,但是必须要物理层的有力支持。 5)帧首校验和法 常在ATM系统中使用。 ATM信元5个字节信元头部的最后一个字节是信元头的校验和。 ATM 交换机利用一个 40 位的移位寄存器,通过判断最后一个字节是否是前 32 位的校验和 来识别信元的起始。 五、实验目的:五、实验目的: 1)在全双工 bit 流信道上设计一个具有成帧功能的通信协议 2)使用设计的通信协议实现一段文本信息的传输 3)体会并掌握通信过程中信息编解码和成帧的设计方法 六、实验内容:六、实验内容: 在实验室提供的软硬件环境中分组进行。实验者使用通信模拟软件,根据小组名或 IP 地址通过网络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建立一条二进制

5、比特流传输信道, 并在该信道上设计并实现 一个传输文本信息的简单通信协议。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改进所设计的通信协议。 通过本实验, 帮助学生体会并掌握通信过程中的一些设计问题和设计方法: 信息的表示 方法、协议数据单元的构造与封装等。 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协调各自的分工,如一个操作软件,一个编码,一个解码。 小组讨论制定成帧方式,以便接收方正确解码。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 网线、以太网交换机,计算机、实验软件(自制) 八、实验步骤:八、实验步骤: 1、组织实验小组成员进行实验分工。将小组成员及其分工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根据通信模拟软件提供的传输服务,

6、设计一个通信协议,并在“实验报告”中简要 描述该协议内容,包括数据的表示方法、传送格式和通信的时序交互图。 3、使用通信模拟软件实现一次通信过程:采用所设计的通信协议,发送方将一段文字 发送给接收方。在“实验记录”中记录本次通信过程: 发送方:将实验文字表示成在发送窗口要发送的文字内容;点击“发送数据”的次数; 点击发送前软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接收方:点击“接收数据”的次数;每次点击接收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根 据接收内容还原后的文字内容。 4、根据“实验记录”中的记录信息分析所设计的通信协议的正确性、不足及其改进方 法或建议,并在“实验报告”中阐述分析的结果以及自己对计算

7、机通信设计问题和设计方法 的体会。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实验小组及其成员 小组名称 A 方成员 (班级-学号) B 方成员 (班级-学号) 2、通信协议的设计内容 1)信息编码方法 采用字典查询方法,每个英文字符用 2 个字节表示,汉字字符用 3 个字节表示。 编码的第一位为 0 表示中文,为 1 表示英文。 每个汉字前两个字节表示字位于字典的页号,第三个字节表示字位于页内的第几个。 英文的第二个字节表示英文字母序号,126 是小写,2752 是大写。 2)帧格式 帧头(8 位) ,帧长度(8 位) ,帧数据(N 位) ,帧尾 每次传输 48 个字符。 帧头采

8、用面向字符首尾填充法: 首尾字符均为 01111110(0 x7e) ,转义字符:00001111(0 x0f) 帧长度表示数据字段内有多少个字符 3)通信双方的时序交互 3、发送过程记录 1)发送的文字内容: A B Data Data _router 在概念上类似于网桥_ 2)点击发送的次数:4 第 1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100 10000000 00010010 10000000 00001111 00001111 10000000 00010101 10000000 00010100 01111110 分析:在数据中出现了转义字符,需要用一

9、个转义字符进行转义 第 2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100 10000000 00000101 10000000 00010010 00001001 00110000 00000100 00000010 10001100 00000011 01111110 第 3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100 00000101 00110101 00000110 00000111 10101110 00000110 00000011 01010110 00000110 00000111 10111100 00000001 011

10、11110 第 4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11 00001000 11010010 00000010 00001000 00001001 00000110 00000110 00111111 00000011 01111110 3)接收过程记录 _将 IP 地址与 mask 作一个 AND 运算_ 第 1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100 00000100 11010011 00000110 01010000 00100011 01010000 00101010 00000001 10110000 0000011

11、0 01111110 第 2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100 00001010 01000010 00000011 00001000 00110100 00000100 10000000 00001101 01010000 00000001 01111110 第 3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100 10000000 00010011 10000000 00001011 00001011 10101010 00000010 00001000 11011100 00001111 00001111 01111110 分析

12、:在数据中出现了两个转义字符,得到数据 00001111 第 4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100 00000010 00111001 00000101 10000000 00011011 10000000 00101000 10000000 00011110 01111110 第 5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100 00001000 00111100 00001000 00000111 11001001 00000011 01111110 十、实验结论:十、实验结论: 1、面向字符的首尾填充法,可以正确地完成帧同步

13、功能 2、字典编码方式能够正确完成信息的编解码,但是人工操作导致效率不高 十一、总结及心得体会:十一、总结及心得体会: 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报告评报告评分:分: 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电电 子子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实实 验验 报报 告告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学 号: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实验时间: 一、实验室名称:骨干传输系统实验室一、实验室名称:骨干传输系统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通信协议原理实验二二、实验项目名称:通信协议原理实验二 三、实验学时:三、实验学时:2 四

14、、实验原理:四、实验原理: 通信模拟软件在两台通过以太网连接的计算机之间模拟实现了一条二进制比特流的全 双工传输信道,并为实验者提供二进制数据的收发窗口。 1、通信模拟实验软件的功能 1)在局域网内根据实验小组名建立全双工通信传输信道。 2)传输二进制比特流,用“0101”比特流模拟信道空闲状态。 3)软件默认设置 2%的发送误码率和 2%的接收误码率,相当于信道的误码情况。发送 误码率和接收误码率均可以调整。 4)软件的发送窗口一次只能填入 250 比特数据,相当于信道发送机的发送能力 5)接收时如果提取数据速度太慢,会造成接收缓冲区溢出,相当于信道接收机的缓冲 能力。 6)软件的接收窗口一

15、次只能显示 250 比特,相当于信道接收机的处理能力。 7)软件执行窗口的底部提供本软件的执行状态信息,可辅助实验者了解信道和实验完 成情况。 2、对信道差错的模拟 实验者可以通过实验软件主界面右下角的 “配置” 按钮调整实验软件模拟的信道差错率, 从 0(无错)到 100(一定有错) ,默认值为 10。发送方的差错率是发送方发送这一 帧时的出错概率;接收方的差错率是提取一个窗口数据时的出错概率。 3、对接收方被淹没的模拟 接收方的接收缓冲区有限, 大概相当于两个接收窗口左右的大小。 实验者每点击一次 “提 取数据”按钮,会显示一个接收窗口的比特流,同时这些数据从接收缓冲区内被清除。所以 当接

16、收方点击“提取数据”按钮的速率较慢时(即模拟接收机处理速度较慢) ,发送方多次 发送就很容易造成接收方缓冲溢出, 实验软件并不提示缓冲区溢出, 实验者需通过事先商量 的流量控制机制发现并进行流量控制。 4、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协议原理 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利用以下协议原理设计自己适用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过程。 注意不 要硬搬原理, 应该与实践结合起来, 对这些经典的协议做灵活的调整, 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 也是这个实验的魅力之一。 1)停等协议 发送方发送一帧后直到收到了接收方的应答才能发送下一帧。 如果接收方没有应答, 发 送方将在超时后重传。 2)Go_Back_N 发送方连续发送多个帧,以提

17、高效率。接收方仍要对每个正确收到的帧进行应答。如果 发送方发现某个帧(如 N 帧)的应答在定时期内没有收到,就中止当前的传输,回退到该 帧,从该帧开始进行重传。 回退 N 协议一般要与滑动窗口协议配合使用。 3)选择性重传 发送方连续发送多个帧, 接收方对每个正确收到的帧进行应答。 如果发送方发现某个帧 (如 N 帧)的应答在定时期内没有收到,仅重传这个帧,然后继续当前的发送顺序。 选择性重传协议一般要与滑动窗口协议配合使用。 4)滑动窗口协议 发送方设置一个“窗口” ,连续发送窗口内的帧;接收方也设置一个“窗口” ,仅对窗口 内正确接收的帧进行应答。当发送方收到窗口内帧的应答时,窗口向后滑动

18、,就有新的帧落 入到发送窗口内,可被发送出去。接收方在进行应答后,窗口可以向后滑动,从而接收新的 帧。 五、实验目的:五、实验目的: 1)在全双工有差错的 bit 流信道上设计一个具有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功能的通信协议 2)使用设计的通信协议实现一段数据的传输 3)体会并掌握通信过程中信息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设计方法 六、实验内容:六、实验内容: 在实验室提供的软硬件环境中分组进行。实验者使用通信模拟软件,根据小组名或 IP 地址通过网络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建立一条二进制比特流传输信道, 并在该信道上设计并实现 一个具有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复杂通信协议。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改进所设计的通信协 议。

19、 通过本实验, 帮助学生体会并掌握通信过程中的一些设计问题和设计方法: 差错检测与 恢复、流量控制等。 1)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协调各自的分工,如一个操作软件,一个编码,一个解码。 2)小组讨论制定成帧方式,以便接收方正确解码。 3)小组讨论制定帧校验方式和差错处理协议。 4)小组讨论制定流量控制方法和流量控制协议。 七、实验器材(设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备、元器件) : 网线、以太网交换机、计算机、实验软件(自制) 八、实验步骤:八、实验步骤: 1、组织实验小组成员进行实验分工。 2、根据通信模拟软件提供的传输服务,设计一个通信协议,并在“实验报告”中简要 描述该协议内容,包括数据的表

20、示方法、传送格式和通信的时序交互图。 3、使用通信模拟软件实现一次通信过程:采用所设计的通信协议,发送方将一段文字 发送给接收方。在“实验记录”中记录本次通信过程: 发送方:将实验文字表示成在发送窗口要发送的文字内容;点击“发送数据”的次数; 点击发送前软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接收方:点击“接收数据”的次数;每次点击接收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根 据接收内容还原后的文字内容。 4、根据“实验记录”中的记录信息分析所设计的通信协议的正确性、不足及其改进方 法或建议,并在“实验报告”中阐述分析的结果以及自己对计算机通信设计问题和设计方法 的体会。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九、实验数

21、据及结果分析: 1、实验小组及其成员 小组名称 A 方成员 (班级-学号) B 方成员 (班级-学号) 2、通信协议的设计内容 1)信息编码方法 基于实验一的成果: 采用字典查询方法,每个英文字符用 2 个字节表示,汉字字符用 3 个字节表示。 编码的第一位为 0 表示中文,为 1 表示英文。 每个汉字前两个字节表示字位于字典的页号,第三个字节表示字位于页内的第几个。 英文的第二个字节表示英文字母序号,126 是小写,2752 是大写。 2)帧格式 帧头(8 位) ,类型(8 位) ,序列号(8 位) ,帧长度(8 位) ,帧数据(N 位) ,帧校验 (8 位)帧尾 每次传输 48 个字符。

22、帧头采用面向字符首尾填充法: 首尾字符均为 01111110(0 x7e) ,转义字符:00001111(0 x0f) ; 帧长度表示数据字段内有多少个字符; 类型表示数据帧 0,应答帧 1;应答帧不带数据。拒绝帧 3,表示收到的帧出现校验错。 序列号:如果是数据帧则表示帧的序号, (设计成一个停等协议,只需要 0 和 1) ;如果 是应答帧,则表示期望接收的下一帧序号。 帧校验,只用最后一位进行奇偶校验。 3)通信双方的时序交互 利用停等协议,发送方发送一帧后等待接收方的应答,如果接收方收到的帧是错误的, 则使用 NAK 帧进行拒绝,让发送方重传。 3、发送过程记录 1)发送的文字内容: _

23、router 在概念上类似于网桥_ 2)点击发送的次数:11 第 1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00 10000000 00010010 10000000 00001111 00001111 10000000 00010101 10000000 00010100 00000000 01111110 A B Data Ack Data Ack Data Ack Data X 重传 NAK 分析:在数据中出现了转义字符,需要用一个转义字符进行转义,序列号为 0,校验和 为 0。 第 2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24、01111110 00000001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的 0 号帧,发送应答帧,期望接收 1 号帧,校验和为 0。 第 3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100 10000000 00000101 10000000 00010010 00001001 00110000 00000100 00000010 10001100 00000011 00000001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应答帧后,发送 1 号帧,校验和为 1; 第 4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

25、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的 1 号帧,发送应答帧,期望接收 0 号帧,校验和为 1。 第 5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100 10000000 00000101 10000000 00010010 00001001 00110000 00000100 00000010 10001100 00000011 00000001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的拒绝帧,重传 1 号帧。 第 6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

26、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00 00000101 00110101 00000110 00000111 10101110 00000110 00000011 01010110 00000110 00000111 10111100 00000001 00000000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应答帧,发送 0 号帧,校验和为 0; 第 7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 0 号帧,校验和错,发送拒绝帧,校验

27、和为 0 第 8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11 00001000 11010010 00000010 00001000 00001001 00000110 00000110 00111111 00000011 00000000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应答帧,发送 1 号帧,校验和为 0; 第 9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1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的 0 号帧,发送应答帧,期望接收 1 号帧,校验和为

28、0。 第 10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的 1 号帧,发送应答帧,期望接收 0 号帧,校验和为 1。 第 11 次点击时发送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1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的 0 号帧,发送应答帧,期望接收 1 号帧,校验和为 0。 3)接收过程记录 _将 IP 地址与 mask 作一个 AND 运算_ 第 1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29、00000000 00000000 00000100 00000100 11010011 00000110 01010000 00100011 01010000 00101010 00000001 10110000 00000110 00000001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 0 号帧,校验和为 1,正确 第 2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1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1111110 分析:收到应答帧,期望接收 1 号帧,校验和为 0。正确 第 3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

30、00 00000001 00000100 00001010 01000010 00000011 00001000 00110100 00000100 10000000 00001101 01010000 00000001 0000000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 1 号帧,校验和为 0,正确 第 4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11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1 01111110 分析:收到拒绝帧帧,期望接收 1 号帧,校验和为 0。正确 第 5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1 000

31、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1111110 分析:收到应答帧,期望接收 0 号帧,校验和为 1。正确 第 6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00 10000000 00011011 10000000 00001011 00001011 10101010 00000010 00001000 11011100 00001111 00001111 00000001 01111110 分析:在数据中出现了两个转义字符,得到数据 00001111,收到对方 0 号帧,校验和 为 1,出错。 第 7 次点击时接收

32、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1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1111110 分析:收到应答帧,期望接收 1 号帧,校验和为 0。正确 第 8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00 10000000 00010011 10000000 00001011 00001011 10101010 00000010 00001000 11011100 00001111 00001111 00000001 01111110 分析:在数据中出现了两个转义字符,得到数据 00001111

33、,收到对方 0 号帧,校验和 为 1。正确 第 9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100 00000010 00111001 00000101 10000000 00011011 10000000 00101000 10000000 00011110 00000000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 1 号帧,校验和为 0。正确 第 10 次点击时接收窗口中的二进制比特数据 0111111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00 00001000 00111100 00001000 00000111 110

34、01001 00000011 00000000 01111110 分析:收到对方 0 号帧,校验和为 0。正确 十、实验结论:十、实验结论: 1、所设计的停等协议能够解决传输中遇到的差错 2、从帧的数量上看,停等协议增加了一倍的开销。 十一、总结及心得体会:十一、总结及心得体会: 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报告评分:报告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电电 子子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实实 验验 报报 告告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学 号: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实验时间: 一、实验室名称:

35、一、实验室名称:骨干传输系统实验室骨干传输系统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二、实验项目名称:距离矢量距离矢量路由路由算法算法原理实验原理实验 三、实验学时:三、实验学时:2 四、实验原理:四、实验原理: 1、模拟软件的功能 1)在局域网内根据小组名称和成员数量建立一个模拟网络拓扑结构,每个成员模拟拓 扑中的一台路由器,路由器上的本地路由信息由实验软件提供。 2)向实验者指定的发送对象发送实验者自行组织的发送内容。 3)提示实验者有数据需要接收,并显示接收内容。 4)为实验者提供记录路由计算结果的窗口路由表窗口。 5)为实验者提供分组逐站转发方法来验证路由选择的结果。 2、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原理 距

36、离矢量路由算法是一种向邻居节点广播全网可达性路由信息的路由算法。 各节点定期 或在路由改变时向周围的邻居节点广播自己的路由表。 节点广播的路由报文由多条路由信息 组成,每条信息包含:目的节点和距离; 收到路由信息的节点根据路由信息内容完成路由计算: 目的节点路径 广播信息者到目的的距离本节点到广播信息者的距离。 如果目的节点的路径是新的, 或其距离比本节点已经保存的路径要短, 本节点立即更新 路由表,并将新的路由表广播给邻近路由器。 节点刚启动时只有邻近节点的路由信息(本地路由信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交换路 由表,节点逐渐掌握到达全网的最短路由。 五、实验目的:五、实验目的: 1、要求实验

37、者利用路由选择算法模拟软件提供的通信功能,模拟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 法的初始化、路由信息扩散过程和路由计算方法; 2、掌握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信息扩散过程; 3、掌握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计算方法。 六、实验内容:六、实验内容: 在实验室提供的软硬件环境中分组进行。 实验者使用路由选择算法模拟软件模拟网络中 的路由器, 根据模拟软件提供的初始网络拓扑信息和通信功能, 按照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原理 自行组织、交换和计算路由信息,形成路由表,检测并分析收敛路由的正确性。 虚线表示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逻辑上的网状拓扑结构。 通过本实验,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距离矢量路由算法的基本原理, 特别是路由信

38、 息扩散过程和路由计算方法。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 网线、以太网交换机、410 台 PC、实验软件(自制) 八、实验步骤:八、实验步骤: 1、建立实验小组。 2、按照距离矢量算法完成路由信息扩散和路由计算过程。 3、距离矢量算法收敛后,向路由表中列出的每个非直连节点发送路由测试数据,完成 路由测试过程。 4、汇总实验小组的实验记录信息,检查路由是否正确。如果有错,分析并发现错误产 生的原因。 5、将实验从步骤 1 开始多做几次,观察如果各节点发送信息和接收处理信息的过程不 一样,是否会影响路由表的正确形成。例如:在第一次实验时,节点每接收处理完一份路

39、由 信息后,就发布路由信息;而第二次实验时,节点将当前所有的路由信息处理完毕后,再发 布路由信息。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路由节点N 路由节点0 路由节点2 路由节点N-1 局域网 (Ethernet) N = 4 10 1、实验小组的建立 小组名称: teacher 成员数量: 6 本节点编号: A 本地直连链路表 路由表 直连节点 距离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B 1 B - 1 C 2 C - 2 2、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扩散和路由计算过程 按照实验操作顺序,记录每次发送或接收的路由信息,以及对应的路由表: 路由表路由表 接收者 B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目的 距离

40、B - 1 C 2 C - 2 路由信息第 1 次发送 发送者 B 路由表路由表. 目的 距离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E 3 B - 1 F 6 C - 2 E B 4 F B 7 路由信息第 1 次接收 路由表路由表 接收者 C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目的 距离 B - 1 B 1 C - 2 路由信息第 2 次发送 发送者 C 路由表路由表. 目的 距离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E 6 B - 1 C - 2 E B 4 F B 7 路由信息第 2 次接收 路由信息第 3 次发送 路由信息第 3 次接收 路由表路由表 接收者 B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目的 距离 B - 1 C 2 C - 2 E

41、B 4 F B 7 发送者 B 路由表路由表. 目的 距离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D 8 B - 1 E 3 C - 2 F 6 E B 4 F B 7 D B 9 路由信息第 4 次发送 路由信息第 4 次接收 路由表路由表 接收者 C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目的 距离 B - 1 B 1 C - 2 E 4 E B 4 F 7 F B 7 发送者 C 路由表路由表. 目的 距离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D 13 B - 1 C - 2 E B 4 F B 7 D B 9 路由信息第 5 次发送 路由信息第 5 次接收 路由表路由表 接收者 B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目的 距离 B - 1 C 2 C

42、 - 2 E B 4 F B 7 D B 9 发送者 B 路由表路由表. 目的 距离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E 3 B - 1 F 4 C - 2 D 6 E B 4 F B 5 D B 7 路由信息第 6 次发送 路由信息第 6 次接收 路由表路由表 接收者 C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目的 距离 B - 1 B 1 C - 2 E 4 E B 4 F 7 F B 7 D 9 D B 9 发送者 C 路由表路由表. 目的 距离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D 9 B - 1 E 6 C - 2 F 7 E B 4 F B 5 D B 7 路由信息第 7 次发送 路由信息第 7 次接收 路由表路由表 接收者

43、 B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目的 距离 B - 1 C 2 C - 2 E B 4 F B 5 D B 7 发送者 B 路由表路由表. 目的 距离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E 3 B - 1 F 4 C - 2 D 6 E B 4 F B 5 D B 7 路由信息第 8 次发送 路由信息第 8 次接收 路由表路由表 接收者 C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目的 距离 B - 1 B 1 C - 2 E 4 E B 4 F 5 F B 5 D 7 D B 7 发送者 C 路由表路由表. 目的 距离 目的 下一跳 距离 D 9 B - 1 E 6 C - 2 F 7 E B 4 F B 5 D B 7 3、距离

44、矢量算法的路由测试过程 1)本节点向每个非直连节点每个非直连节点 发送的测试报文: 目的 B ;下一跳 直连 ;数据 testB 目的 C ;下一跳 直连 ;数据 testC 目的 D ;下一跳 B ;数据 testD 目的 E ;下一跳 B ;数据 testE 目的 F ;下一跳 B ;数据 testF 2)本节点收到的转发报文: (处理方式处请填写 转发转发 或 丢弃丢弃 ) 源 C ;目的 B ;处理方式 转发 ;下一跳 B 源 C ;目的 D ;处理方式 转发 ;下一跳 B 源 C ;目的 F ;处理方式 转发 ;下一跳 B 源 C ;目的 E ;处理方式 转发 ;下一跳 B 源 B

45、;目的 C ;处理方式 转发 ;下一跳 C 源 E ;目的 C ;处理方式 转发 ;下一跳 C 源 F ;目的 C ;处理方式 转发 ;下一跳 C 源 D ;目的 C ;处理方式 转发 ;下一跳 C 3)以本节点为目的的报文: (结论处请填写 是最短路径是最短路径 或 不是最短路径不是最短路径 ) 源 C ;数据 嘿嘿 ;节点序列 C、A ;结论: 是最短路径 源 B ;数据 成功了 ;节点序列 B、A ;结论: 是最短路径 源 E ;数据 hello ;节点序列 E、B、A ;结论:是最短路径 源 F ;数据 welcome ;节点序列 F、E、B、A ;结论:是最短路径 源 D ;数据 哈哈 ;节点序列 D、F、E、B、A ;结论: 是最短路径 十、实验结论:十、实验结论: 1、本组按照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完成了路由信息的交换和最短路径的计算 2、本组计算的最短路径是正确的 3、距离矢量路由算法能够分布式计算出网络的最短路径 4、距离矢量算法不能得到详细的网络拓扑情况 十一、总结及心得体会:十一、总结及心得体会: 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报告评分:报告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