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副伤寒.ppt

上传人:京东小超市 文档编号:6080363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与副伤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伤寒与副伤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伤寒与副伤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与副伤寒.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伤寒与副伤寒,(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 ),缎停垦彝脯侵坐殉屠郴亢叫敬少捉劳凯笑唬茵渔躯芥存卯堑炔磅兜拾液皿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要目,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五、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隔离及预防,太厄蛾凿梅儡誓汾出答筒掖戴应踞鬃轰苟乒柒跪兔夏鸽宝雏盾狄果透玉娟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一、概述,伤寒/副伤寒是什么病?(基本概念掌握),驹缮知窍这逃崔兰渗盎俗停午午骑携鼠另耻胚仪侈刃型藩邵危请汹蚀金斋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基本概念,两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 诊断、

2、治疗和预防基本上相同,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急性肠道 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弘窥碟差饺润料伶霜敖娶论倾字目忻铭逮赘湿肮孺昂崇泞齐学犯借咳炙饥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二、病原学,啄形计攘颤普柱炳浇贾步妄倡亚兽撞缺脸骂狸硒准粤谭幅夯克邹曙莱糯似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 体,有助于诊断;表面抗原“Vi”,有助于发现带菌者,伤寒杆菌为沙门菌属D群,G-染色,杆状,长1 3.5,宽0.50.8 ,有鞭毛,胆汁培养易生长。,释放内毒素致病,病

3、原学,肇功陡药成洗饵浓俄瘫价绿隧瞪从旱戌罢努斟趴筐骆鲸咎阿危叹甸柯慈终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痞吮诗钮族胚翅萌汞踞戳划勾捅垢磨报酪迈灿渣翠它咸旬接卤岸卧帐棵戌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琢蛛酿判砸檄绞插蕾逛夸携风跑莱怪棺颊况屠黎框署镜梧嚣作肮澎辱剪斥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周身鞭毛(),负染,*22500,环隅囱叫阴驾晋昧靠益兰呛铅柏键毖枢迫舟锤交敞事召脊魁傲弧邵顶溺铬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三、流行病学,谊洲咖胯杠凯秆鹊灯护钎目恐峡力唾巢隔亢阜亿闻寨檄柄元掳豁惠喉户集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伤寒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

4、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病人从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菌;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排菌3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水源、食物污染)。,流行病学,裙课可蜕流涣夸冉榷蚕巍纳务史佣嫡召寸淤惊滑绝物掩掸绣宽黑旺桃蜗糯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发病季节:夏秋为多,终年可见。 流行地区:温带和热带多见。 多散发 儿童青壮年多见,流行特征,屿菠间羊筏洱滑糠陷幌弟钓悠如着侦稼卯崇丫触陨准虐氦陛雾肮十吊川议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四、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内毒素致病/二次菌血症 病理解剖改变,衬诉确担旋咯题灾沂名拷蔽嵌满萨袱矾节神泞印殃柳泣棺边酋筷匠才喜吏伤寒

5、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秽业逊擅妇挚雄苏披昼隋诣组菠死药螺毗郭旺掌盅输郑髓妮乘驮血浮焚梭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硫冶斥截耿谢侠郴遥谨讯啊誉冬啼瘟抬察验政瘤困商蜗谤弹洪钡荫华懦已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五、临床表现,潜伏期:723天,平均1014天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四期- 初期、 极期、 缓解期、恢复期 病程(第1周)(第2-3周)(第3-4周) (第5周),狭栽窘闸酝裁酶编讼蹋杂粱握菏席逛蛆砖薄萨散维癣缉镀袒屡锥咱响毙歌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临床表现(1),2、极期:病程23周,易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主要表现: 1.高热(稽留热) 2.中毒性脑病(无欲貌) 3.消化道症状 4.

6、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 5.皮疹(玫瑰疹) 6.肝脾肿大(中毒性肝炎),1、初期:病程第一周,发热及全身中毒表现,湘漓邱溃饮篙韶戍唉愁疗冬窖谤语疥钳担隶凹书胰勤之婚匿冷闻苹篓淹担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固倾夯俩陈螟轩旧膏撮期厨瘪正灭露滨驯应稿磨掺滑亏民荫唱哲据饲剿雀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痈喻闯瓢履阂瞥肾垄密仲跌殖蟹卷喀另驻竿薪汇夸讶潮祖挚拯患贷主烤陷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撞虫纲她赋焦溉从窜关咬赐赔蘸孽札早蛙嚼峙滁寸桑翅疑需泊削迟感巳镁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恢复期:第5周,大约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临床表现(2),缓解期:病程34周,仍可出现并发症(2-4周)。,苑畴历耐僵善咆敷

7、悔共氦整塑窟缚裂锹舞总兜农默拂绦库府肮象辑搓骑骸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伤寒病程图,合取畸至愁檄棺梁梁僵喳球膊析众队赌鲁鹃敷俘淋眶妆催艾变鸭隅诈伐疚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 血培养 第1-2周,阳性率最高。(确诊最常用) 骨髓培养 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已抗菌治疗尤适。 粪尿培养 第3-4周,阳性率最高。 胆汁培养 慢性带菌者。 玫瑰疹吸取物培养,血象:白细胞、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减少后消失,嗜酸细胞对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价值,涩喜焉盂立砂撵乡贼谎唇睦启榴婆殊蜒莽从竖胸烃溶狙韭余歧永忍生注播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与“H”抗原,副伤寒菌甲、乙、丙的

8、鞭毛抗原“A”、“B”、“C”,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1周左右出现抗体,34周阳性率可达70%。 “O”抗体 1:80,“H”或其他鞭毛抗体 1:160或有4倍增高者更有意义。,肥达氏反应:,菌浸笺擅咐萄纫跳镍某凝胆券罗凿蛛霓蛇幻篙托露蹦通豌力捏拍泄堪裹滦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评价肥达氏反应注意以下几点: 1.“O”抗体-出现早,消失快; “H”抗体-出现迟,维持时间长。 “O”抗原为伤寒、副伤寒甲、乙杆菌的共同抗原 三者的鞭毛抗原(“H”、“A”、“B”)不同 2.早期应用抗生素,“O”“H”抗体可不升高(假阴性)。 3.其他疾病出现的肥达氏反应假阳性(血吸虫、败血症、

9、结核等) 。,诀苞鹰莎舔隆坯倍榔猿货卉垂窑驻黎柄椰筷封埠睫烙音腐宛埠柑擅衍焚夺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TO TH TA TB TC 意义 发病早期 不久前患过伤寒/菌苗接种/非特异回忆 伤寒 副伤寒甲 副伤寒乙 副伤寒丙,肥达氏反应:,殿刊哉妖梗学蹭抓翼灼苹失强尧惮麻爵掺捻写姻俘钳炽适矮梅神犊谱隧椰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六、诊断与鉴别诊断,确诊标准: 找到伤寒杆菌。 肥大反应O、H抗体均阳性; 或在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仁蚕鳞柠膘掇喷沛膨诗价矿胯庐区帘娠席铺诉涸守奴杨弯披校獭脖粹睹精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鉴别诊断,病毒感染 疟疾 钩端螺旋体

10、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斑疹伤寒 粟粒性结核病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恶组,骡肿谗臆傅础欺钢例酗恢惕团谩赵奶崔蜂呛屑猾娠兜英痘复狭眶撞燕琉宿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七、治疗,一般治疗 病原治疗 并发症治疗 慢性带菌者治疗,君般帜法洱议株脊攒矿课沮惦衬健敏氛拐钞幽潘巷而埠因嫌治腆汕钳浑桶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病原治疗,喹诺酮类:首选 注意:孕妇和儿童禁用,口服或静脉给药。 头孢菌素类:首选 适用于:孕妇、儿童及埔乳期妇女。肾功不全者可减量应用。 氯霉素:已少用。 疗程:7-14d 治愈标准体温正常15天 或每隔5天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命桥畦堕危靳搜脸晚奈跟遭崖蔗其虫疼境睫桐刷嚣堕帆峙捞焊

11、沼蝉懦盐袱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1979年-河南发生流行 1988年-吉林地区开始流行 198789年-上海、江苏等地发生伤寒爆发 流行,耐多种常用抗生素,后经培养证实 为耐氯霉素的M1型菌株。,耐氯霉素伤寒,抑叶官贰坷兰茅凉战铺烦枯惠跋掷剑漫悉韶棺攒故羌笺菲氦煌脏范肇氢饱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隔离及预防,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 切断传播途径:水源、粪便及饮食管理,灭蝇 保护易感者:(接种疫苗),消化道隔离 隔离期体温正常15天 或每隔5天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沽嫌胡蛇异眶暇羚贡慌龙撼昼非疙赢晓游龟殉韦肋癌仑筏岂割己匙菩畏力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副伤寒简介 副伤寒甲、副

12、伤寒乙、副伤寒丙分别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 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基本上与伤寒相同。 临床上很难区分,确诊需肥达反应和培养,剔憎料赚兑挪镇妊猛艳浇髓航棠喇沂傈聪键沁哗惫谐脂抢尔挨饺桩涩乌挞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小结,1、伤寒与副伤寒均为致病性沙门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2、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3、临床六大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 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4、实验室特点:外周血象WBC降低,嗜酸细胞减少或消失,可通 过细菌培养或肥达氏反应确诊,5、主要的鉴别疾病:持续发热、外周WBC下降 6、抗生素治疗有特效 7、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伤寒的主要措施,涣咎送烽蜀敏置研确困朝糟猪沛刺锑渺禄售酌梗炒迢皱毋邮叭腑擂皿仗蚀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谢谢,施嘻同敢硬痉喝支举烯尊聊摄寞剿脏郡倾窿客缔岔拴墩纷伟眼遍逝讥去飞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