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083762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 时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角的认识授课时间1089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活动,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3.学生认识角,进一步了解角的特征。4.学生在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含辅助教学手段)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有关图形的问题;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图形,应注重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创设

2、情境,激发兴趣。点击大屏幕,出现一辆大巴车,车灯发射出灯光,路上有斑马线、实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二)认识射线、直线。1.认识射线。把图中斑马线其中的一条画下来。这是一条什么线?它有什么特点? 师将线段左边的端点去掉,向左边无限延长。还能继续延长吗?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有可能延长到哪?这条线叫什么名字?射线有什么特点?2.认识直线。将线段两边的端点都去掉,向两端无限延长,你发现了什么?这条线叫什么名字呢? 它有什么特点?我们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让我们再看看图上哪些线是直线,哪些线是射线,哪些线是线段?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线是直线、线段和射线呢?计算机出示:帮下面的图形

3、找家:教 学 过 程 设 计小组合作交流:议一议 1、直线、射线、线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相同点不同点直线射线线段2、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关系?(三)、教学“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小游戏1、在本子上画一个点,试试经过一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2、在本子上画两个点,试试经过两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3、在本子上画一个点,试试经过一点画射线,看看能画几条?2.生活中常常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你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四)、建立角的概念。1.让学生动手画一个角,建立角的概念。师边演示边叙述:先画一个点,再经过这一点画一条线,这是一条什么线?2.教学角的符号。我想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角,

4、可以用“”表示。(五)拓展应用。一、请你来当啄木鸟医生,帮果树治治病。1.直线比射线长。 ( ) 2.角的两条边越短,角越小。 ( )3.组成角的两条边是线段。 ( ) 4. 一条直线长5米。 ( )二、摘苹果。1、直线和射线的长度都是( ),而线段的长度是( )。、有限的 、无限的 、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无限的 2、在一条直线上确定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 ),线段是( )的一部分,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线段 、直线、射线三、图中有几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他们各是什么角?四、小兔子背着一筐苹果往家走,在他面前有三条路,那一条最短呢?(让学生知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是最短的。

5、这样的线段的长度就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五、小结。师生交流今天的收获是什么教学反思:课 时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角的度量授课时间1010-11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认识角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的愿望,进一步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2、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含辅助教学手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自主观察、相互交流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量角的方法。教 学 过

6、程 设 计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120的角,与同桌说说你对他的了解。2、引思:你知道这个角多大吗?引导操作:你能用三角板的角量自己练习本上的角吗?3、学生尝试测量。4、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量的?结果怎样?(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各种不同的量法和结果。)5、设疑:为什么这几位同学量的结果不同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谈话:为了准确测量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量角器)二、观察交流,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1、观察: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同桌互相说说。2、汇报交流:谁来谈谈你的收获。结合学生的回答,启发认识:(1)10的角。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说明:把半圆

7、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的角,“度”是计量单位,用符号“0”表示,(板书10)这就是10记作10。教 学 过 程 设 计(2)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中心、内外刻度线等。让学生再次观察量角器,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3、找一找。(1)在量角器上,从右往左依次找出0、20、90、125、180度的角。(2)在量角器上,从左往右依次找出0、20、90、125、180度的角。(3)同桌互相找一找:一个说刻度,一个找。三、主动探索,掌握量角的方法1、组织探究。出示量角的图示,谈话:你能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课本上的角的度数吗?2、汇报交流。学生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量角的?3、巩固操作。(1)

8、学生动手量角。(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1、说说你的收获?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4、布置作业。画几个三角形并量出它每个角的度数。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学生学习水平多元化目标评价(含教学目标检测)1、参与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体验。3、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知识。教学反思: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告诉学生在不断进步;结合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课 时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角的分类授课时间10.12-13教学目标

9、1、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含辅助教学手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时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确定了以小组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复习准备1出示一组图形(1)上面画的都是什么图形?(2)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3)指名到黑板上测量每个角的度数(4)角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2指名在黑板上画角并说出画角的步骤(二)学习新课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

10、,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从而得出:直角是90板书:直角90(2)复习题图中哪个角是直角?根据什么?(3)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课本的角、黑板的四个角)2认识平角(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如右图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2)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教 学 过 程 设 计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3)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

11、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4)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5)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板书:1平角=2直角(6)右面图形哪个是平角?3认识锐角和钝角1、教师演示2学生操作利用自己的活动角同样把角的一条边向左、右移动,观察移动后角的大小3通过操作移动角的一条边后,这些角的度数与90角相比,你可以分成几类?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是小于90的角;一类是大于90又小于180的角问:钝角必须符合哪两个条件?反馈:(1)观察周围哪些平面上的角是锐角或钝角?(三角板上有两个锐角;红领巾有两个锐角,中间的角是钝角)(2)

12、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是什么角?35 96 45 135 90 170 894认识周角(1)教师演示把折扇慢慢打开,让学生看清扇子把转动了一周,也就是两条边重合了(2)教师画图让学生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画法(3)学生操作把自己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4)师指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板书)让学生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条边重合了(5)你能说说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明确:1周角2平角4直角(板书)反馈:说出下面各图形的名称(投影)(6)你能把学过的几种角按照角的大小,从

13、大到小顺序排列吗?(三)巩固反馈1填完下表(可印发)2指出下面的角各是哪种角3回答(1)80角与( )角能拼成一个直角(2)一个平角与一个钝角的差,一定是( )角(3)一个直角与锐角的和,一定是( )角4判断正误(1)直角总是90(2)锐角都小于90(3)大于90的角叫钝角(4)钝角都大于90(四)作业课 时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角的画法授课时间10.14-17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认识角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的愿望,进一步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2、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

14、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含辅助教学手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自主观察、相互交流认识画角的方法,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画角的方法。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120的角,与同桌说说你对他的了解。2、引思:你知道这个角多大吗?引导操作:你能用三角板的角画出这个角吗?3、学生尝试画。4、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画的?结果怎样?(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各种不同的画法和结果。)5、设疑:为什么这几位同学画的结果不同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谈话:为了准确测量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量角器)二、观察交流

15、,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1、观察: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同桌互相说说。2、汇报交流:谁来谈谈你的收获。结合学生的回答,启发认识:(1)10的角。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的角,“度”是计量单位,用符号“0”表示,(板书10)这就是10记作10。教 学 过 程 设 计(2)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中心、内外刻度线等。让学生再次观察量角器,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3、找一找。三、主动探索,掌握量角的方法1、组织探究。出示量角的图示,谈话:你能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课本上的角的度数吗?2、汇报交流。学生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量角的?3、巩固操作。(1)学生动手量角。(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1、说说你的收获?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4、布置作业。画几个三角形并量出它每个角的度数。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学生学习水平多元化目标评价(含教学目标检测)1、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知识。2、参与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体验。教学反思:这节课从问题产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认真探索,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发现这样的自主学习对学生很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