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084850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与信息技术莫愁湖小学 胡燕青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的第1课,重点了解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信息和信息技术本身的内涵极其丰富,教材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旨在让小学生初步感知这一概念,知道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信息现象,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工具对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意义。由于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抽象,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突破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他们理解的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的课。根据学生情况,本节课用一

2、课时完成,帮助学生转变认识,明确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信息现象,了解信息,并在活动中初步了解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4.行为与创新能够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初步培养学生选用合适技术工具处理信息的意识。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认识(2)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2.教学难点认识信息活动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观察、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借助多

3、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建构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课件、小游戏、学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一起来看一段短片。(播放全球通广告视频)师: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拍摄的广告,谁能说一说这个广告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一艘船在海上遇险,打通一个求救电话,128人获救)师:这艘船在海上遇险了,这时候,这个求救电话重不重要?(非常重要)这个求救电话就是一条重要的信息(板书)。那么,这条信息是如何让别人知道的?(生:打电话)师:对,通过电话传递出去的(板书),所以救援人员才能获得这条信息,最终使得遇险人员获救(板书)。这个故事正好体现了

4、信息活动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课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信息活动的过程。什么是信息?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信息,比如,(出示图片1)你看到这个交通信号灯,能得到什么信息?(生答)(出示图片2)你看到这张报纸,能得到什么信息?(生答)(出示声音1)听到这个铃声,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生答)(出示声音2)听到这个声音,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生答)师:大家说的非常好,通过以上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那么,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信息吗?(学生举例说明)让学

5、生感受无处不在的信息,体会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传递师:下面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和老师一起玩一个游戏,首先,我想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游戏规则。(学生读游戏规则)师:游戏规则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其实,这个游戏也正好体现了信息活动的过程。屏幕上出现了一条信息,一位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另一个同学,另一位同学获取信息后,经过加工处理,将答案这个信息,告诉(传递给)大家。由此可见,信息活动是一个不断再加工的循环过程。(板书)师:好,现在我们开始玩游戏,首先请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上来,老师给你们的要求是,只能用动作比划来描述词语,不能发出声音。(板书)(学生游戏)统计猜词个数。然后是第二组的两位同学,老师给你们

6、的要求是,只能用语言描述词语,不能带任何动作。(板书)(学生游戏)统计猜词个数。最后是第三组的两位同学,你们既可以用语言描述又可以用动作比划。(板书)(学生游戏)统计猜词个数。师:三个小组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大家觉得哪一个小组做的最好?为什么?哦,因为他们的表达方式更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传递,即使是相同的信息也可以有多种传递方式,而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能帮助我们去更好地传递信息。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会不会选择最有效的传递方式,(出示讨论题)请分小组讨论,将你们认为的最有效的传递方式填在表格里,并派代表发言。(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师:大家回答的都很

7、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选择最合适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了。师:其实,从古到今,人们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利用不同的方式传递信息,例如,烽火台(出示图片)、飞鸽传书(出示图片),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改变传递信息的方式,例如19世纪发明的电话,20世纪发明的电视,计算机,甚至通信卫星。师:不过,我们传递信息的时候也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否则可能会闹笑话,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老师这里有一个古代小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下这个小故事?(学生朗读故事)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学生回答)通过游戏,体现信息传递的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效的传递方式。让学生了

8、解从古到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和变化,认识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信息的获取师:老师这里有三个瓶子,里面分别装了三种液体:白醋、水和酱油。请你来辨别一下三个瓶子里分别装了哪一种液体?请一位同学说说,你最先辨别出的是什么液体?(生:酱油)师:你是怎么辨别出酱油的?(生:看颜色)师:哦,我们用眼睛观察,就能看出酱油的颜色和其他两种液体不同,因此最先辨别出酱油,那剩下两种颜色一样的液体该如何辨别呢?哪位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用鼻子闻,辨别出白醋和水)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通过眼睛看和鼻子闻的方法,很快就辨别出了三种不同的液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觉器官来直接获取信息,例如:用

9、眼睛看书,用耳朵听音乐,用手感觉水的冷热,等等。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获取呢?例如,想知道现在外面的气温是多少度。(学生回答:用温度计量)师: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一些专用的工具来帮我们获取信息,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要想获取左边的信息,应该借助右边的哪种工具?(连连看)师:同学们选择的非常正确,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获取方式,通过刚刚的回答,说明同学们都会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获取信息了。小实验引出信息的直接获取方式和间接获取方式。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信息的处理师:人类获取、传递了信息后,对信息进行一些处理,会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

10、出示课件图片)例如,我们用计算机的画图软件给一幅图片涂上颜色,使它更加漂亮。又例如,我们把获得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图片展示信息处理的效果,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信息处理的过程。信息技术师:我们把这些在传递、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因为计算机被发明后,人们就把信息处理的大量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所以我们理解的信息技术通常指的是计算机技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这门课称为信息技术课的原因。师:其实,信息技术除了在教育方面得到应用,在交通、医学、科技等其他方面应用也十分广泛。概况总结信息技术的应用。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无处不

11、在的,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并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小结教学反思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不是在于让学生知道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而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信息,体会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周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决定从另一个视角去诠释信息活动的过程,即信息传递获取。在导入环节,使用全球通的广告创意,播放第一段视频后,让学生思考在特殊情况下应该怎么做,然后再播放第二段视频,让学生感知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并且知道特殊情况下成功传递信息的重要价值。杜威说过:“生活即教育”,教学中选择学生身边比较贴近的事例来丰富教

12、学内容,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培养学习的兴趣,为了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在第一环节图片的选择上我试图摆脱书本的束缚,放宽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用信号灯、枫叶、闪电、警示牌等图片以及下课铃声、地铁报站音等声音,希望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信息,感受信息的无处不在。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多个互动游戏,通过“猜词游戏”让学生再次体会信息活动的过程,学生在这个教学环境中不仅能够玩得开心,潜移默化中他们也能感受到信息传递的多种方式。在讲解信息的获取方式时,我设计了“辨一辨”活动,让学生通过眼睛、鼻子、嘴巴等感觉器官体验直接获取信息的方式,然后再通过“连连看”让学生学会选择专用工具间接获取信息。本课教学设计还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意义进行了一定的延伸,例如导入环节成功传递信息的价值,以及最后信息技术环节增加了如何辨别虚假信息,并对学生进行了价值观的教育。这一课上完了,但留给我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就像其他老师提出的疑问一样,课堂上如何使用好我们的教材?如何体现小班化教学特色等等,都是我在以后教学中要学习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教学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