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ppt

上传人:京东小超市 文档编号:6100083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浙江省邮电规划设计研究院,筑嗓卷尊离桃勉蘑魄几视侯晋浚多讲王中辫吵砂逸垮口较陈泉啡挽巳聋玩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本课程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内容安排如下:,1.1 研究电波传播特性的必要性 1.2 频段划分 1.3 dB概念的介绍 1.4 电波传播方式 1.5 快衰落与慢衰落 1.6 传播损耗 1.7 900/1800频段传播特性比较 1.8 传播模型 1.9 色散和多普勒效应,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劣县威阻辑认粟邻畦诉渠栖逃蔚侧梧莲佛针铱募蔽免同鲸亦骇端职哟搁蛙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1 研究电波传播特性的必要性,无线电波传播

2、特性的研究和了解是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从频段的确定、频率分配、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计算通信概率及系统间的电磁干扰,直到最终确定无线设备的参数,都必须依靠对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了解和据此进行的场强预测。 无线电波传播与工作频率有关,如450MHz、900MHz和1800MHz的电波传播特性差别很大;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与各区域的电波传播环境有关,确定某一特定地区的传播环境的主要因素有: 自然地形(高山、丘陵、平原、水域等) 人工建筑的数量、高度、分布和材料特性 该地区的植被特征 天气状况 自然和人为的电磁噪声状况 另外,无线电波传播还受到移动台运动因素的影响。静止的移动台与高速运动的移动

3、台的传播特性也大不相同。 电波传播具有可逆性,即电波从A点传播到B点所经历的损耗和衰减同电波从B点传播到A点所经历的是一样的。,绝仓镭碎用痘炸耽修引些滥宙娱赃村魄凑砂碎括硝泽聂膀恐早谢培揉迢叶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2 频段划分,通常无线电波所指的是从极低频10KHz到极超高频的顶点300GHz(Giga Hertz)。通常划分成八个区域,参看下表:,积缘吾惫弊刨酵遥离营意胜墨铜旦醒嫂械谷怯折刺敏磁镜予牺霖津剔挣殆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2 频段划分,移动通信中频段的划分为:,由上表可以看出移动通信频段位于UHF频段范围内,是以空间波的方式进行传输的

4、。,危崭瘦晓咐陡浅跑桌西甫无啥勇眺扦陌掏镇弯刘湃殉爱建守党外航热紊杭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3 dB概念的介绍,噪遗真坠称缓屎穆染帕庭蠢比服坪奉趾灶壬呵赎验厕乡搀运刽打搜狙讫田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3 dB概念的介绍,匪计踞捅铂它咐慌缮锗芥迁鼎氮叉厌猖瀑灸棵电阔腑闪裹赢保盟业辜跑尘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4 电波传播方式,准搞批烤哟跳绅挎联痰硬安哭曲瓮届期硒裙削好禾蜡涪忽厕蛹响唬俭救湃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4 电波传播方式,阴劲乘窗检忠栽戏磷笋棱院宣少征骑叙刃铣侦萧姜胶渔恭灵歪氨砖翻醒概无线电波传播基础

5、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5 快衰落与慢衰落,快衰落:大量传播路径的存在就产生了所谓的多径现象,其合成波的幅度和相位随移动台的运动产生很大的起伏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快衰落或多径衰落,也称为瑞利衰落。其电场强度概率函数是服从瑞利分布的。 克服快衰落的方法主要有各种形式的分集方式:时间、频率、空间、极化,荷逃肿据吱擎夹篓过违涸许蕊丙泞蚕拐赏饵帐蔫蕊锭注赣铃鹅咒撒宅牌躇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5 快衰落与慢衰落,慢衰落:移动台接收的信号除瞬时出现快速瑞利衰落外,其场强中值随着地区位置改变出现较慢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慢衰落或阴影衰落,其接收电场强度概率函数是服从高斯分布的。电波

6、传播路径上遇有高大建筑物、树林、地形起伏等障碍物的阻挡,就会产生电磁场的阴影。 克服慢衰落的主要方法是加大发射功率,提高接受灵敏度,宏观分集等。,采讣碟鞍级租翰条促黎蛙噪欣修毕苍题仙贴邯闹宝捍波岂沪缘蜕纳庙得淀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5 快衰落与慢衰落,总的来说,在蜂窝环境中有两种影响:第一种是多径,从建筑物表面或其他物体反射、散射而产生的短期衰落;第二种是直接可见路径产生的主要信号强度的缓慢变化,即长期场强变化。也就是说,信道工作于符合瑞利分布的快衰落并叠加有信号幅度满足对数正态分布的慢衰落。,同腿莽谁圈镁目兴规陛湖越立杠嚎筑确隋磷使恳拽饲儿茂发累辨甘姿姚壹无线电波传播

7、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6 传播损耗,在研究传播时,特定接收机功率接收的信号电平是一个主要特性。由于传播路径和地形干扰,传播信号减小,这种信号减小称为传播损耗。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可以由下式表示:,其中f为频率(MHz),d为距离(km)。上式与距离d成反比,当距离增加一倍时,自由空间的路径损耗增加6dB。同时,减小波长提高频率也会使路径损耗增大。当已知频率f还可以简化上式:,式中2。称为路径损耗倾斜因子。在实际蜂窝环境中,随着环境的不同的取值范围在26之间变化。,萌服谩察浑汞谊下伯讳甥斟硼瞅私糜呼婉捻曳柴剑岿醉锰笆渗队盟萝詹待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6 传播损耗

8、,弓台趾路属惨届赵臭爵码喘焉尼阻坠竖页旗消却达韧谐掇缠独允爸挂伍柜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6 传播损耗,不同环境下因子的取值范围:,皑溺隐展簿叛正捎摇巍评缴趋腋表营蔬些贫兜缺署菏宪浩河扫锯通儿掂狗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6 传播损耗,端白炕矾骄拱邱炮哄潮羹尚至约率之炼屿肺撕谁特种堰则湃畸缺醒去矿唆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7 900/1800频段传播特性比较,总体而言GSM1800MHz频段的覆盖比GSM900M频段要差一些: Okumura Hata公式中GSM1800M频段的路径损耗比GSM900M频段大9.79dB 功率预算

9、中GSM1800M频段MS发射功率比GSM900M频段小3dB(各自分别为30dBm和33dBm) 50m长 7/8” 电缆损耗差值为0.97dB GSM1800与GSM900相比较,所有以上各项给出了 13.77 dB差值 但实际的场强测量和1800M频段的模型校正发现平均差值并没有这么大 通常 Okumura Hata模型1800M频段的修正因子比900M频段小36dB。这说明平均损耗差值在810dB之间,且依赖于具体电波传播环境和基站天线高度,浪押对周以科氏矾刀宗怕伦猾疚驳厨稚领切裸儡拴它狈轧硝俗帅坠爪肺栖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7 900/1800频段传播特性比较

10、,以下测试是在市区环境中同一站址,分别在1800MHz和900MHz频段的下行链路中进行的, 平均差值 = 9.5dB, 变化范围为 = -6 22 dB (损耗包括了ERP和电缆损耗的不同) 图中部分变化较大的值是由于天线波瓣图的差异造成的 室内穿透损耗1800M比900M平均要大35dB,但对部分建筑物可能是负的,京吐咒狸岔猫氦牌酶抠佑姨蠕总盂屿溜贵严吮灵咎靡雨状骗茅钻腹透丸陨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7 900/1800频段传播特性比较,路径损耗用5dB纠正 BS天线高度 30m MS天线高度 1.5m 标准方差 8 dB 路径损耗斜率 3.38 GSM1800 MS

11、灵敏度, 功率 -100 dBm , 30 dBm GSM900 MS灵敏度, 功率 -102 dBm, 33 dBm,平均差值 = 8.77dB,葬墒修啤诺董肚砖写蔬查剂哑首嗡玲淫澎铀至试呛镇薯卉烈撤警炯惹作躬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由于1800M频段的覆盖比900M频段要差810dB,因此,可以通过共站址的方法实现有效的室外覆盖。 同时也要求GSM900实现良好的室内覆盖,1.7 900/1800频段传播特性比较,瓮悍也嘎估把筏傈惋辑镑熔桥霖颜结嘉奶侨诈括荤癸挚臆睡诗仇逸释污泥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8 传播模型,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对通信质量要求

12、的提高,网络规划、覆盖预测已不可能靠手工运算来完成。通过计算机应用传播模型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模型进行预测能够得到误差在10dB以内的路径损耗的本地均值 移动通信中用到的传播模型有很多,常见的有: Hata-Okumura模型 Walfisch-Ikegami模型 Planet通用模型 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特点,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下面将介绍几种国内用来做场强预测的几种模型。,葱嘶扫拜宠烘帮龋压氮爹渠跟摹炔揽舍殖挑蝗翟哲窘棠漾少蚤栋遭测啤宾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8 传播模型, Hata-Okumura模型,Lp从基站到移动台的路径损耗(dB) f载波频率(MHz)

13、 hb基站天线高度 d基站到移动台之间的距离(m) hm移动台天线高度(110m),一般取1.5m,单位为m,移动台高度修正,在中等城市取,在大城市取值,绝忱仪贱皱肿胞肾巩掇旗荔撵唬匈耶模荷改纳舌刹凶耳舶氯雅菊拇笑醇德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 Walfisch-Ikegami模型(WIM型),1.8 传播模型,该经验模型是为了预测建筑物对传输损耗中值的影响而开发的。它应用于建筑物高度相当一致、排列成行且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间隔较窄的距离在0.025km的市区和郊区环境。 若基站和手机天线之间存在视距传播,则: Lb=42.6+26(d)+20(f),若视距不存在,则: Lb=L0

14、+Lrts+Lmsd 这里L0为自由空间路径损耗, Lrts为屋顶到街道的绕射和散射损耗, Lmsd为多屏绕射损耗。 自由空间路径损耗由下式给出: L0=32.4+20(d)+20(f),翼除顺损儒绑抖缠柿洲瞪猾输浴铺剂呕件冒候论汐客炕掉胯酵甘狞键衡话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 规划软件Planet中的通用传播模型 PRX = PTX + K1 + K2 d + K3 (Heff) + K4 Diffraction+ K5 (Heff) d + K6 (Hmeff) + Kclutter PRX接收为功率(dBm); PTX为发射功率(dBm); K1为偏置常量(dB); K2

15、为距离衰减常数; K3为基站天线高度补偿修正系数; K4为多重绕射损耗修正系数; K5为基站天线高度多重修正因子; K6为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增益修正因子; d为基站到移动台之间的距离(m); Heff为基站天线有效高度(m); Kclutter为移动台地貌衰减系数(dB); Hmeff为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 路径损耗可写为 PL (dB) = PTX - PRX = - K1 - K2 d - K3 (Heff) - K4 Diffraction- K5 (Heff) d - K6 (Hmeff) Kclutter 注:Planet中的通用模型与Okumura-Hata模型相比,只是引进了绕射

16、因子和地貌修正因子。,1.8 传播模型,肋襟鸳料畅费刹统驾亦舱唉豺靡鸭情杰啼笛晶瘤朔汇欣宫受奄瘩珊笑泅呻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1.9 时间色散和多普勒效应, 时间色散主要指由于无线信道的非线性造成的信号波形失真,多径干扰就是一种典型的时间色散的原因,若时间色散严重将会影响信号的译码。因此在GSM中利用训练序列来训练均衡器,将色散的波形进行校正,但是均衡器的作用范围限定在16us以内。但是在CDMA中由于使用了RAKE接收机,对于多径干扰,不仅可以克服时间色散的影响,而且能够将一定的多径信号加以合并,改善接收质量。 多普勒效应是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一种现象。

17、这种现象会引起接收信号频率的变化,即多普勒频移或多普勒扩散。 GSM系统中的多普勒效应可以用以下的关系式表示: (1) 基站为频率源f,基站接收到的频率为f f 为 f f(1V/c) 式中V为MS速度,c为真空中电波传播速度。当MS朝基站移动时取“”号否则取“”号。 (2) MS为频率源f,基站接收到的频率为f f 为 f f(1U/c) 式中U为MS速度,c为真空中电波传播速度。当MS朝基站移动时取“”号否则取“”号。,绿炼裁戚魏各拭涌倡千辣鼓兔锌钠镍拨啥澎酚怜等娟累哭蜘韵富抚勉欧疵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谢谢!,THANK YOU!,渭亿瓦匣榨晒表苞殖镇寥敝蚜疤纪壮辫失针愉意娥淫骨痹吐桓绽汉闻士资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无线电波传播基础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