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612523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特征码 nyDPnSEZnQvAuULSVVNt 一谈起经营,耳熟能详的大都是商业经营、企业经营、产品经 营。而对于远离经济主战场的民政工作来说,似乎与经营沾不 上边。那么,民政事业究竟能不能经营?市民政系统近两年的 发展变化告诉我们,承担着社会公益福利工作的民政事业不但 同样可以经营,而且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1、民政事业社会化,基础设施“由旧变新” 。 原福利院年久失修,环境破烂不堪,供养标准很低。我们多方 筹措资金,采取争一点、省一点、捡一点、换一点、挤一点、 干一点的“六点精神” ,用了 40 万元的钱,干了 80 万元的事, 圆了院民 20 年的

2、梦。共计改造了 7 栋平房、5000 多平方米的 房盖、门窗、地面和 3000 多平方米的甬路、草坪,使福利院的 面貌涣然一新。 原殡仪馆规模小、环境差、机制死、管理弱,多年想改一直没 改成。我们用经营的理念,自筹资金 400 万元,仅用 90 天就新 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 3000 平方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省内 第 2 页 一流的北华苑殡仪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年收益由原来的 100 万元提高到现在的 200 多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提高。 2、 “五保”供养市场化,福利机构“由一变二” 。 按照省厅集中建院的要求,我们从 20*年开始,利用福利院、 公寓闲置床位,将 6 个乡镇近

3、 200 名敬老院院民接进城里进行 有偿转移供养,乡镇除了将每位老人的国家转移支付资金 1500 元划拨到福利院和公寓之外,再自筹 1000 元给福利院和公寓有 偿供养。使每个老人供养经费达到每年 2500 元,这个数字在全 省是比较高的。此做法,老人享福、乡镇省心、民政获益,三 方高兴。受到省厅等上级领导和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充 分肯定。今年市委、市政府在财政、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决定 再建一个福利院,并腾出旧公寓,继续扩大农村敬老院院民进 城集中供养。为此,今年投资 700 万元,在福利院北侧新建了 三栋面积为 6300 平方米的联合福利院。竣工后,可集中供养院 民 400 人,彻底改善农村

4、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减轻乡镇负担、 发展民政事业。 原老年公寓房间设计不合理,无室内卫生间、无厨房,不便老 人自主生活。今年,我市创新思路,采取收取休养老人房屋折 旧抵押金的办法,在原公寓南侧正在建设一处 3400 平方米的新 型公寓。既解决了资金投入问题,又降低了老人入住成本,特 别是新公寓设计为单元式、小户型,厨房、卫生间设施齐全, 第 3 页 深受休养老人好评。原老年公寓腾出后,可集中供养农村敬老 院院民 300 人,实现了农村敬老院院民全部进城集中供养,达 到一举多赢的目的。 3、政策效益最大化,实体建设“由无变有” 。 在省厅社会事务处的指导和支持下,去年竣工的九泉山公墓, 民政自筹

5、 300 万元,位于龙海寺西侧,占地 2 万平方米,充分 展示了人性化、艺术化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是省内县级公墓 的精品。牢牢抓住民政部门独家建设、管理公墓的政策,用经 营的理念找准与市场对接的突破口,使九泉山墓园成了市民政 系统的“聚宝盆” ,为反哺民政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加大对全市社区工作的指导力度,增强示范引带作用,今 年,我们又投资 200 万元新建一处面积为 1200 平方米的集管理 服务、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市级社区指导服务中心。建成后,将 根据发展需要,把该中心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行使市社区 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 4、常规工作超常化,业务职能“由浅变深” 。 20XX 年

6、免征农业税后,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事难议、议难决、 决难行的“三难”问题,我们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引带、指导 推进等措施,探索了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的方式方法,解决了基 层政权建设遇到的深层次矛盾。此做法得到了省厅基层政权处 的有力指导和充分肯定,在全省、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 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第 4 页 社区工作原来只注重区划调整、资源整合和搭建机构,去年以 来,我们坚持市领导包社区、部门进社区、全社会共建共享等 原则,指导社区的职能不断深入,社区功能不断深化,特别是 建立了多处文化活动室和读书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浓厚了社区居民的学习氛围,在全省社区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三 等奖,被

7、评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 。 5、扶贫解困多元化,救助能力“由弱变强” 。 城市低保对象由 20*年的 1100 人增长到现在的每年 1.2 万人, 增长了 11 倍,且补差额度不断提升,由每人每月平均 20 多元, 增加到 60 多元,省低保中心每年补助我市的低保资金达 550 万 元,有效地解决了城镇下岗职工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难题。 按照省厅加快建立城乡综合救助体系的要求,我市低保工作在 全省最先向农村非农业人口进行了延伸;去年又将 1.3 万名农 村贫困人口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对 50 户残疾农民实施了每 户 7500 元的住房救助;对 5800 多名五保老人落实生活补贴 700 多万

8、元;今年,做为全省农村低保试点已初步确定低保对 象 4.5 万人。前不久,省厅福利处和省社会康复医院专家专程 对我市残疾儿童进行体检,已确定为 80 多名残疾儿童进行手术 康复救助。几年来,我们在救灾救济处的支持下,每年省、市、 乡三级筹措的救灾扶贫资金达 500 多万元。救助能力不断增强,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 6、社团发展规模化,民政数字“由小变大” 。 第 5 页 福利彩票由 20*年的 200 万元将增长到今年的 2000 万元,增 长了 10 倍。 登记的民间组织由 20*年的 10 多个增长到现在的 160 多个, 增长了 10 倍多,特别是由只重视民办非企业到围绕中心、服务 大局、侧重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农村经济发展培 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民间组织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发挥了 应有的作用。此做法在全省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深化经 营理念,实施六化机制,民政工作产生了“六变”格局,使我 市民政系统固定资产总量实现了翻番,民政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20*年以来,我市连续获得了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村民 自治模范市、全国婚姻登记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村务公开民主 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等 5 个国家级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