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龙流动性泛滥下赝品何其多.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142864 上传时间:2020-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志龙流动性泛滥下赝品何其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陈志龙流动性泛滥下赝品何其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陈志龙流动性泛滥下赝品何其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陈志龙流动性泛滥下赝品何其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志龙流动性泛滥下赝品何其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志龙流动性泛滥下赝品何其多.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陈志龙:流动性泛滥下赝品何其多2010年12月15日00:4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陈志龙 欢迎发表评论0字号: 中国的书画市场再度沸腾。从香港苏富比到嘉德,中国书画价格扶摇直上,新高迭出。由于拍品太多,家家都在开夜场,披星戴月地拍,每场拍卖成交额动辄在30亿40亿元,流动性泛滥下的这一盛景让人惊叹。来自雅昌艺术网的调查显示,目前成交过亿元的拍品已有11件之多。其中砥柱铭以4.368亿元创造中国书画拍卖纪录,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亦创出3.08亿元天价。古代书画市场的“恐龙复活”同时带动了近现代书画价格的攀升,李可染的长征拍出1.075亿元,这是继张大千的爱痕湖拍出1亿元后,中国近现代书画价格

2、又一次跨过亿元雄关。槌声阵阵,天价“画王”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同时,关于中国书画的保真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砥柱铭全文407个字里,竟有十余处差错,并且多处关键字有明显刮痕和修改痕迹,有质疑者甚至明确提出,这件书法作品并非出自黄庭坚之手,而是明清仿品。而拍出3.08亿元天价的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也有多位鉴定家称此帖实为明代摹本。就在围绕亿元拍品真伪的口水仗打得没完没了之时,北京最近又发生一起赝品大案,享有盛誉的艺术品提供商琉璃厂宝翠堂画廊总经理竟然售出价值逾千万的当代名人字画赝品,其中包括沈鹏、欧阳中石、白雪石、黄永玉的作品。直接受害者达一百多人。经历这一轮爆炒之后,中国书画跨越亿元高价

3、,已高出达芬奇、毕加索、莫奈等国际美术大师画作的价格。但中国书画的“击鼓传花”游戏更甚于国际市场。国际收藏界往往以美术史上非常有代表性和艺术个性的作品为收藏对象,藏品平均20年才转手一次。而中国书画在过去几年间,平均周转率是一年三次,往往是这场拍卖会才拍下来,就直接转场去接着拍了。每拍一次来回手续费要20%,如果每次加价50%,转手两次价格就要翻一番。艺术品在频繁换手中的“炒作性增值”,并不代表其本身价值,有业内人士评价称“大家都在玩跑得快”。中国艺术品屡屡拍出天价,真伪之辩也变得愈演愈烈。最近针对砥柱铭和平安帖的争议,拍卖行的一句“艺术品拍卖不保真是通行的规则,买者自负,有人质疑那是他们想出

4、名”,市场风险可见一斑。君不见,市场上一夜间冒出那么多“真精新”的唐宋和明代“上品”古画,简直让人不可思议。许多赝品只能靠讲故事存身,一些不法画商通过与拍卖行勾结,假画拍成了就对半分账。暴利驱使和市场逐利使当今中国书画市场鱼龙混杂。随着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拍品的出现,各种高科技造假手段层出不穷,高精度的扫描仪、复印机开动,别说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的作品,就是故宫博物院的东西,只要有一本图录,都能给你仿出个“真假莫辨”来。过去难得一见的傅抱石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动辄以数十件计,“宝贝”越拍越多。傅抱石纪念馆原馆长、著名国画家徐善开玩笑说,这两年已作古的老先生作品越拍越多,大概是拍卖的槌声惊醒了他

5、们,从棺材里爬出来开始接着画了。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历30多年辛苦拼搏后,日本人有钱了,扬眉吐气了,“不动产发酵,让有地有房的人成了大富翁,大家都很快乐,一切都很好,前景很光明,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其时日本的报纸每天都在教人们如何赚钱,投机风潮席卷全国。企业不再专注于做实业,而是投身于土地、股票、名画、古玩的炒作,男人系着黄金做扣子的皮带,“玩财技”、“买世界”压倒了“做实业”,一些村町甚至按人头数给村民发纯金的木偶人,因为实在太有钱了。如今,我们一定程度上也处于一个泡沫翻腾的时期,“海囤族”囤地、囤房之外,还囤红木家具、普洱茶、大红袍、黄龙玉,疯狂的木头、石头、茶叶和书画,从疯狂到幻灭,泡沫游戏的路径都是一致的。只是,我们要谨记,在泡沫游戏的“击鼓传花”中,终有最后一棒。(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