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165939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学习内容:第 18 课 三国鼎立学习目标: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难点: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自主学习: ( 25 分钟)认真品读课文内容,对事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意义等圈点勾划,然后完成下面结构。背景: _末年,军阀长期混战官 时间: _交战双方: _三渡地点: _战争特点:以少胜多经之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结果(影响): _大败 _战过背景: 官渡之战后, 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刘备和孙权势力有所发展赤时间: _交战双方: _国壁地点: _战争特点: _之结果(影响):_ 大败奠定了三国鼎

2、立局面形成的基础战鼎三时间建立者都城三国经济的发展国220 年鼎魏修建许多,北方的生产明显立国恢复和发展起来的立形蜀兴旺,行销三国成国吴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国二、小组学习: (各抒己见,据理力争,达成共识)( 8 分钟)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教 学 设 计( 收获 )教学反思 (疑惑)三、展示反馈: (人人讲解、我最棒) ( 5 分钟)()1、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的“壮心”是A.统一全国B.统一北方C.统一南方D. 统一中原( ) 2、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 孙权和刘备B曹军和孙刘联军C曹操和袁绍D袁军和孙刘联军() 3、东汉末年,

3、割据一方的曹操没能做到A官渡之战击败袁绍B 基本上统一北方C 指挥赤壁D废汉献帝建立魏国() 4、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 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魏国 220 年曹操洛阳魏国 220 年曹丕洛阳 蜀国 221 年刘备成都蜀国 221 年诸葛亮成都 吴国 222 年孙权建业吴国 222 年孙策南京A. B.C.D.()5、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三顾茅庐D. 七擒孟获()6、下列战役按时间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涿鹿 之战城濮之战赤壁之战长平之战A.

4、B.C. D. ()7、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地区的联系。夷洲是今天的A海南岛B西沙群岛C台湾 D南沙群岛四、拓展:(运用知识处理现实问题)( 7 分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一:“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 南阳武侯祠联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杜甫( 1)材料一、二赞颂的人物是谁?( 2)材料一中“取西蜀” “东和北拒” “水上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 3)在材料中找出一句最能概括他功劳的一句话?( 4)请列举和他有关的三个成语。三国鼎立1名校名 推荐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