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16645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学习目标1. 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识记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2. 识记丝绸之路的路线与 意义。3. 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的过程,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二、自主预习1. 公元前年,张骞率领 随从西出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公元前年,张骞再次率领 300 多人的使团,带着万头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财物,走访了乌苏等国。2. 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可到达朝鲜、日本。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

2、穿过,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3. 公元前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 国,都护府设在。三、合作探究1. 西域都护设置时间?职责、意义及启示?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对于今天新疆的建设和管理有什么启示?四、随堂演练1.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A大秦B西域C安息D新疆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1名校名 推荐C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在()A公元前139 年B公元前138 年C公元前

3、119 年D公元 138 年4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秦朝B西汉C东汉D战国5 2008 年奥运会圣火3 月 31 日上午抵达北京,并开始了境外的火炬接力,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传递路线的设 计创意,来自古代水陆两条“丝绸之路”。其中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密切联系的历史人物是()A张骞B哥伦布C郑和D马可 波罗6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A长安 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B 长安 河西走廊安息 今新疆境内大秦C洛阳 安息 河西走廊 今新疆境内大秦D洛

4、阳 河西走廊今新疆进内安息 大秦7公 元前 1 世纪,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A咸阳B长安C大都D京师8丝绸之路的开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A使中国和欧洲直接交流B使天山南北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片C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138 119 2.山东黄海东南沿海港口马六甲海峡锡兰3.60乌垒城三、合作探究1. ( 1)时间:公元前 60 年。( 2)职责: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 3)意义: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以史为鉴:今天中国应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为,自觉维护祖国统一。2名校名 推荐四、随堂演练1.B 2.C 3.B 4.B 5.A 6.A 7.B 8.C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