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4.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168864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4.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4.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4.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4.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4.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2 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教学目标1.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3.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4. 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三、板书设计 :一、环境污染的防治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四、教学设想 :本节的教学可以从破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入手,启发学生思考: “我们”是指谁?如何理解“共同的”的涵义?让学生感受到在茫茫太空之中,地球像是一艘遨游的飞船,地球上所有的生灵搭载在这艘飞船上,结伴而行,体验着同一生命旅程,没有可以停靠的港湾,没有可以迁居的绿

2、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相关录像片,这样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由此,引出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威胁的话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剖析一些错误的认识或观念。例如,“人定胜天”的观念:人类具有其他生物无法比拟的智力和能力,能使高峡变平湖,天堑变通途,大山低头,河水让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大多数是与工业发展有直接关系的,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辩证地分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五、教学过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入一些具体的实例,例如,据报载(1999 年 12月 6 日文汇报 ),素有“北大荒”之称的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1999 年全面停止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垦荒,“北大荒”不再开荒。这是因为连年的垦荒虽然

3、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了贡献,却也使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缩小了60%,丹顶鹤、东方白鹳等一些鸟类在该地区基本绝迹。于是,引出一个重要话题:粮食重要还是鸟类重要?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呢?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具有的直接价值容易接受和认同。生物物种一旦灭绝, 人类就失去了宝贵的资源。 例如, 冬虫夏草是珍贵的中药, 云南珍稀植物“红豆杉”中含有可治疗癌症的有效成分,如果冬虫夏草和红豆杉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显然是巨大的,而且是不可弥补的。在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启发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和潜在价值。例如,教师可以绘制一幅漫画:衰老的大树发愁地想:“鸟儿们都死了,谁来替我传播种子呢

4、?”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的灭绝很可能导致一连串物种的灭绝,也可能造成某些物种的数量失控。如猫头鹰、鼬和狐狸的灭绝可能造成田鼠成灾。教师提示:保护生物多样性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师应当指出,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设计,看起来似乎十分完美,但与大自然的精密“安排”相比,总是显得那么简单和粗糙。在无法保护自然的原貌时,至少也应当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让环境中的物种数目更多些。农田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往往过少,物质循环的途径单一,一旦出现环境因素的变化,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灾难。例如,有的地区营造的防护林,基本上都是白杨树,

5、引来专门以白杨为食的天牛大举进攻。人们想尽各种办法仍然无法控制天牛之害,只好忍痛将刚刚长成林的树木伐倒,使大片农田重新受到风沙之害。如果当初栽培的是多树种、多林种、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复杂的防护林,就不会发生如此惨痛的虫害。- 1 -名校名 推荐本节是必修模块的最后一节,教师应当结合本节内容作一小结。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主题每层次相关的内容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基因源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物种中保

6、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态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系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为题,进一步揭示“稳态与环境”的核心思想:整体、相互作用、动态平衡、协调发展,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哲理,描绘出人类未来美好的前景,在学生的憧憬之中结束本节的教学。(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 、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

7、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根据保护的内容,可以分为:综合保护区(包括整个环境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和特殊自然保护区(为了专门保护某一种或几种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栖息地而建立的保护区,一般范围较小) 。( 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 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000种,个体数量达5.4 10 5 头。全世界 1 500 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保护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六、教后感:人口、科技进步和资源与环境之间应当是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具体地说,人类不仅要大力加强科技进步,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广大民众的教育。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使生态环境不再遭到破坏并且朝着改善的方向发展。人类应当走一条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