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名师精选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18652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名师精选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名师精选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名师精选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名师精选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名师精选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名师精选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名师精选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说课设计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云峰中学的龙海艳,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它们分别是: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也至关重要。 ( 2)侧重训练对照实验,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实验结论,为学生以后的生物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

2、掌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能力目标 :通过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培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发现、 大胆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 1)、知识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技能训练重点:设计对照实验。教学难点 :对照实验的设计训练。二、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操作法”并充分利1

3、名校名 推荐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整合发挥,创造出富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探究和调查。、学法指导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教学过程如图所示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课件展示)第一环节: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这一部分的学生活动主要体现在观看课件,欣赏奇花异草的图片。 (课件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奇花异草均由种子萌发而来。第二环节:作出假设。教师提问课前布置的

4、问题:“如果给你一些种子,你希望把它们播种到什么样的环境中呢?”。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第三环节:制定计划。针对上一环节作出的假设,我安排了两项设计活动:、设计种子的萌发需要水、空气、温度的探究方案( 1)、个人设计方案教师应引导学生复习设计对照实验的要点。(课件展示)分析课本方案。 (课件展示:提纲。提纲围绕课本第92 页的讨论题设计)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示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图。(课件展示)全班分成三个大组,分别针对种子的萌发需要水,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三个假设开展探究。( 2)小组内讨论方案每个大组分成若干小组,各成员在自己

5、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修订计划,推出最佳方案,准备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方案。(3)小组之间交流2名校名 推荐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参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组织学生间的交流与自评,参于互评。然后,学生修订计划、完善计划。( 4)再次小组之间交流小组之间再次的交流讨论,进一步修订、完善计划。此过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探究思想,为日后的生物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以上工作完成很好的情况下,再进行如下设计:、设计种子萌发需要其他条件的探究方案首先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图(课件展示)教师适时提示: 你还想知道哪些条件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此问

6、题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条件设计对照实验。要对有创意的设计给出肯定, 对不科学的设计帮助分析原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在评价当中,学生可能会得出以下结论: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时,实验条件中除了要研究的问题外,其他应该保持一致。实验材料的选择要避免偶然性和减少误差。同时 ,设计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装置让学生思考,带领学生分析实验。使知识变得新鲜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最后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的探究过程。第四环节的实验探究为课外活动,第五环节的得出结论和第六环节的表达交流在下节课中完成。我的板书设计使得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目了然,再现了教学情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从而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件展示)四、教学评价我主要采用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并充分利用多元化评价,让评价始终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也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设计本节课,我力求做到: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从学生的生活3名校名 推荐经验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让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学会生物实验的一般方法,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探索科学的乐趣。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