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四不”文明活动的理解.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619436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四不”文明活动的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对“四不”文明活动的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对“四不”文明活动的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四不”文明活动的理解.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浅谈对“四不”文明活动的理解 特征码 ZhIrUCLDBGxEDueEiVGA 浅谈对“四不”文明活动的理解 “用餐不剩饭菜,走路不闯红灯,上网不说脏话,旅游不扔垃 圾”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出了这四不活动的倡议,我想,大家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从我做起,举手投足之间,应该 付诸行动,谨记于心! 如果说“桌上剩的比嘴里的多”是看得见的浪费,那么从思想 观念到社会风气的“看不见的浪费”更值得警惕。我们应该树 立节俭观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 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不管是聚餐还是去餐厅 吃饭,做到按需点菜,吃多少、点多少,避免浪费,力求不剩 饭、

2、不剩菜,吃不完打包带走,有些人觉得下馆子吃饭,如果 吃不完打包了就是有损自己的面子,这些都是不良的社会陋习。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我们 应该共同努力,积极营造温馨、文明的就餐环境,树立科学的 第 2 页 饮食新理念。 近日,有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有一种调侃,叫中国 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出现这种 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 全。驾驶机动车,闯黄灯,不按线行驶等等,都出台了一系列 更细的交通法则,也是为了能对驾车族的日常出行有更加有严 厉的管制,营造更安全的出行环境。但是,行人却也没有按照 交通信

3、号灯来过马路,天桥,地下通道,斑马线,甚至是隔离 的绿化带围廊,都形同虚设。打造文明交通环境,需要你我共同 努力。不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栅栏,以此促进城市 文明程度的提升,提高自身的文明交通素质,共同维护城市良好 的交通秩序。 “四不文明行动”提到上网不说脏话,今天来看,在虚拟空间 里用虚拟身份说脏话,侮辱、谩骂、诋毁他人,已经慢慢成为 某些人的生活习惯和生理惯性。从一个人上网时的语言、态度, 就能展现其自身的修养与教养。网络,说到底是一种信息传输 工具、一种学习工具、一种娱乐工具,它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 不是用来侮辱别人、伤害别人的。 作为这一工具的使用者, 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道

4、德,遵循公序良俗,生活中不可以做 的事情,到了网上同样不可以。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尊重自己。 第 3 页 倡导“旅游不扔垃圾” ,爱护环境,做文明市民。春天,万物复 苏,葱绿四溢。现在每年的假期增多,加之国家出台的车辆免 费通行,景区门票有所下调,让自驾游的游客更是成倍地增长。 景区在承受客流拥堵的同时,还承受着游客在游玩时留下成堆 垃圾的压力,这些垃圾都是游客不经意留下的。诸如此类的不 文明现象随处可见,随地吐氮,在景区的围墙上乱涂乱画,甚 至在树上乱刻一些不雅的文字,乱丢一个烧烤签,一个饮料瓶, 吃剩的东西,食品的外包装袋等等把这些有形的垃圾丢进 垃圾桶也只是举手之劳的事,折射出来的却是个人素养和社会 的文明。你乱丢,我也乱丢,那整个城市将变成垃圾的海洋, 还能有美丽的环境吗?倡导大家,文明出行,每位市民包括游 客都自觉不给景区制造垃圾,自己产生的垃圾自己带走,还城 市一片整洁的空间! “用餐不剩饭菜,走路不闯红灯,上网不说脏话,旅游不扔垃 圾” 。文明是一面镜子,照出社会百态。让你我都行动起来,从 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四不”的文明青年。 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