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中生物3.2DNA的结构和复制名师精选教案浙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19577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中生物3.2DNA的结构和复制名师精选教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中生物3.2DNA的结构和复制名师精选教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中生物3.2DNA的结构和复制名师精选教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中生物3.2DNA的结构和复制名师精选教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中生物3.2DNA的结构和复制名师精选教案浙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中生物3.2DNA的结构和复制名师精选教案浙科版必修2.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这对于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名校名 推荐 二、 DNA的结构和复制( 2 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理解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掌握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的方法。( 2)能力方面:通过对有关遗传实验的介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观念方面:通过介绍 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了解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强化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学生理解遗传学基本理论的重点。它对于学生理解后面的有关DNA的复制、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基因突变的知识是非常重

2、要的基础。由于课文中是直接给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而这个模型本身又涉及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的许多化学知识,因此也成为这一课题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的过程讲授知识,另一方面要借助于直观教具模型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是非常有益的。( 2)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投影;模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媒体学生活动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科学家们是怎样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自由思考与讨论并发表看法: 学生这时要通实验”,证明 DNA具有遗传物质的两个过回忆说出: “遗传物质还应该具备的另外特点,从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挂图两个特点是分子结构具有

3、稳定性和可变性“作为遗传物质DNA 还应该具备什么遗传物质的结构在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特点?” “那么, DNA 在结构上是否也可能而且应该是发生了少量的变化。”具备这样的特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提问: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自由思考与讨论并发表看法又由几部分组成?创设问题情境(回答:核苷酸)(回答: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碱基组成)提问: 五碳糖若改为脱氧核糖, 则该核创设问题情境自由思考与讨论并发表看法1名校名 推荐 苷酸叫什么?讲述:三种物质如何构成四种基本组成单位: 碱基、磷酸分别与脱氧核糖相连,形成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 A)、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G)、胸腺

4、嘧啶脱氧核苷酸( T)、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四种基本组成单位。提问:氨基酸之间如何构成多肽链?那么,四种基本组成单位如何形成脱氧多核苷酸单链?讲述:由脱氧核糖与磷酸间隔排列形成 DNA分子的外侧, 即 DNA的两条主链。 DNA分子内侧的碱基, 按互补配对原则,经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即DNA内部的侧链。借助于模型可以示意双链如何盘旋形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总结出构成 DNA分子的化学元素, 基本单位及结构吗?在介绍四种基本单位时要特别指出两点:a在 DNA样本中, A 的数目总是和 T 的数目相等, C 的数目总是和 G的数目相等。 即:( A+G)( T+C)=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在来

5、自不同样本的 DNA中( A+T)( C+G)的比值具有物种特异性。练习:已知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4,则其互补链中及整个 DNA 分子中 A+G/T+C=?已知某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4,则其互补链中及整个 DNA 分子中 A+T/G+C=?能总结出DNA结构的特点吗?从 DNA的结构上,为什么能得出FLASH课件(学生讨论回答:各抒己见,略。)学生回忆旧知识,并回答:通过脱水缩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FLASH课件学生总结出:模型五种化学元素、三种物质、四种基本单位、两条脱氧多核苷酸单链和一种双螺旋结构创设问题情境自由思考与讨论并发表看法投影观

6、察模型并自由思考与讨论结构特点: 由两条链构成,这两条链反向问题情境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模型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FLASH 课 件 创设观察课件演示并自由思考与讨论DNA 分子2名校名 推荐 DN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 问题情境性?最后, 还应以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进一步说明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必需具备的“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这两个特点。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主要是由于外侧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内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D

7、NA 分子的特异性, 是由于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其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明确了这些问题, 将为后面学习DNA的复制、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基因突变等内容奠定基础。第二课时: DNA是否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呢? DNA如何把遗传信息传给子代呢?这要通过 DNA的复制来完成。DNA如何复制呢?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讲述:DNA复制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复制过程有何特点?解旋时什么要断开? DNA复制的大致过程如何? DNA 复制需要哪些条件? DNA复制的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DNA 的分子结构为DNA分子复制提供了什么样的分子基础?一般情况下, 为什么 DNA复制能准确无误地完成? DNA复制有什么重

8、要的意义?复制的 DNA什么时候分开?练习: 1、某 DNA片断中有 100 个碱基对,其中 A=60 个,则该 DNA片断连续复制 2 次需多少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带有 14N 标记的 DNA分子(第 0 代),以 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自由思考与讨论并发表看法创设问题情境观察复制的模拟课件FLASH课件FLASH课件演示:观察课件演示并自由思考与讨论复制到第 3 代,则第 3 代分子中, 含的投影14N DNA分子有几个?占多少?含15N自由思考与讨论并发表看法创设问题情境的 DNA分子有几个?占多少?含14N的脱氧核苷酸链有几条?占多少?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有几条?占多少

9、?既含 14N又含 15N的 DNA分子有几个?占多少?复制 n 次后,含 14N的 DNA分子有几个?占多少?小结3名校名 推荐 课后小结这一课题中的内容实际上是涉及分子水平的遗传学问题。有些知识因为仅仅是结论就显得很抽象枯燥,如果结合科学研究的过程来介绍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的过程应该成为有关知识教学的载体和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培养的素材。一定要做到两条主线并行,不要有所偏废。从这一课题开始所介绍的内容实际上都是围绕遗传物质的基本特点而展开的,教师要注意在相应内容结束时及时“点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