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酸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19767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酸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做酸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做酸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做酸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酸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酸奶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做酸奶教学设计赵秀宏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体活动是让学生经历做酸奶的实践过程,在活动中感受细菌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有害的,消除学生头脑中错误的认识。在做酸奶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一次成功的体验,一次耐心的等待,一次收获的喜悦。学情分析:学生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 特点及分布,了解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认识乳酸菌以及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讨论鲜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以及细菌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教学目标: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教学重点和难点:自己动手做酸奶教学准备:鲜牛奶,白糖,酸奶,勺子,保温杯等。教学过程:一、自己动手做酸奶1谈话:同学们你们喝过酸奶吗?你们

2、能向大家说说酸奶是什么样的吗?学生交流。2猜测:你们知道酸奶是怎样做成的吗?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作任何评价。.教师分别给每组学生提供一个空的酸奶瓶,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从酸奶瓶上的配料表看到:鲜牛奶、蔗糖、乳酸菌。学生初步探知做酸奶需要的原料。学生可能会提出“乳酸菌是什么”的问题,教师可以让知道的学生说一说, 随后在第二环节认识细菌中全面地解决问题。3自己动手做酸奶。教师提供做酸奶的材料:在煮好了的鲜牛奶( 在电饭锅里刚煮的) 里加入一些白糖,煮沸几分钟。每组发一份酸奶和煮好的鲜牛奶 ( 放在罐子里 ) 。学生自带保温杯和勺子( 事先要用开水烫过) 。出示教材中做酸奶的示意图,学生看图

3、,制作酸奶。待牛奶冷却到 35 40的时候, 把鲜牛奶倒人消过毒的保温杯中, 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盖上盖子。测一测:在制作酸奶时,放入的酸奶与鲜奶的比例是多少?讲述:大约保温8 个小时后,酸奶便制成了。提醒:自制的酸奶不能存放太久。吃了变质的酸奶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二、认识细菌,解释酸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1提问:做酸奶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应保持在35C-40C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2提问:鲜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学生思考回答,提出酸奶中有乳酸菌,从而引出细菌的概念。.3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来的有关细菌的资料,资源共享。4教师小结

4、: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细菌的种类;细菌的繁殖;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细菌对人类有功也有过。自然界中的腐生细菌可以将动植物的尸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既净化了环境又为植物制造和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肥料。生活中人们也经常利用细菌,如制醋离不开醋酸杆菌,做泡菜离不开乳酸菌,有的细菌还可以制药。但有的细菌也可以使人类得上这样或那样的疾病。5讨论:细菌的传播方式及预防办法。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病菌传染的一些传播途径以及预防的办法。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病从口人,病从鼻入,外伤感染。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传染病,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