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620294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 特征码 tdnatMVWQqWyDIMFUadj 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 开学以来一直感觉上课缺乏激情,初一还好,有几个学生上课 发言还算积极,也能提出一些问题,初三一直是很沉闷,感觉 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很难调动起来。但今天的两节课,让我改 变了近一个多月来一直所固有的想法:“这一届学生不会表达, 不善于展示自已”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并不是学生不能调动, 关键还是教师的心态,有没有用心在课堂上给学生表达、展示 自已的机会。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是初一的课,上的是“2.6 有理数的混合运 算”这一内容,这一课时相对比较简单,也不需要(710 班也 没有多媒体)

2、,这一节课具体怎么上,实际上我上课之前也没有 多想,但在上课前几分钟,我突然灵机一动,这节课能不能彻 底放手,把课堂的话语权完完全全交给学生。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这节课是这样处理的。 第 2 页 首先是用课本上的合作学习引入课题,题目大致是这样的:一 座圆形花坛的半径为 3m,中间雕塑的底面是边长为 1.2m 的正 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该花坛的实际种花面积吗?这个算式有 哪几种运算?应怎样计算?这个花坛的实际种花面积是多少? 这个题目大部分学生都是自已可以完成的,所以也不需要小组 合作这种形式。现在的很多公开课,动不动就用小组合作的形 式,一节课好象不用小组合作,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一样,你

3、说这又是何苦呢?有很多问题很简单,学生自已能独立完成, 能独立思考,你说说这样的小组合作有多少意义呢?无非是做 做样子,给听课老师看看而已,有多大价值呢?所以现在基于 这样一种想法,我在平时的公开课中很少用小组合作这一形式, 目的是更多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时用用小组合作, 主要目的我也只是为了调节课堂学习气氛,适当的增养学生团 队合作、沟通的能力。 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我请了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了这一算式, 并让这个学生讲一讲这个算式中有几种运算,并谈一谈运算的 次序,一开始我以为这个学生成绩一般,可能不太会能讲清,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很自信,面对全体同学讲得非常好,我顺 着他的话题,提

4、出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从而很自然地进 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第 3 页 接着我在黑板上出示例 1(因为没有多媒体,我只有自已手写) , 我也是请了一个学生上台先讲一讲题目中所出现的运算类型, 然后再讲一讲运算次序。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 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讲到审题,我就有话可讲,我以前也写过一篇,专门提到审 题教学这一问题,现在的学生,做作业也好,考试也好,很多 学生是看到题就下笔,题目还没有完全看懂,就开始做题,所 以导致平时的作业中错误很多,考试也会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 无谓丢分很厉害,很多学生题做错(基础还可以的学生,基础 很差的学生也谈不

5、上审题) ,并不是不会做,可能大部分是同没 有认真审题,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有关。而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 我想还是同我们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 中总是强调学生做作业快一点,上课也是快节奏,上例题呈现 之后,往往很多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还没有把题目看懂,我 们教师就开始讲解了,教师讲解的重点也是放在解题的方法和 过程上,而很少会引导学生科学、有效的审题,我们教师总认 为学生会做,就会审题了,殊不知,审题很重要,很多学习成 绩好的学生,他们就真的很会审题吗?我看未必。 我们平时总是讲,考试中学生平时做过的类型,应该来讲得分 第 4 页 会高一点,但一遇到不熟悉的题型,学生就不太会做了

6、,所以 我们总是抱怨学生应变能力差。但我一直在思考这一个问题, 学生的应变能力差,同我们的教学应该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平 时的教学中,每当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我们教师总是急不可耐 地替学生着想,帮他们分析题意,理解题意,总是赶时间,好 快一点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很少能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 他们科学、有效的审题,自已去理解题意,解决问题。长此以 往,学生面对新问题的反应和应变能力自然会下降,到最后逐 渐丧失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所以平时考试题做得多的班级学生 考考是好的,但一到中考,有些新题型一出来,这些学生就基 本上完蛋了,因为他们不会审题,只会做老题。所以我们经常 讲做得多也没用了。 学生审题能力

7、的提高,教师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我们在课堂上 给学生充分的审题思考时间,同时还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我 相信大部分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的。正因为如 此,我在这学期的初一和初三教学中特别注重和强化审题这一 环节的教学。回到前面的话题,通过和这个学生的交流,大部 分学生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应该来讲是很清楚了,前面 的讨论我尽管花了很多时间,但题目审清楚了,学生做起来就 非常快了,基本上没多少错误。题目做好之后,我又请学生谈 一谈他们在运算时容易犯的一些错误,找了三、四个学生,他 第 5 页 们都讲的非常好,有的提到符号、有的提到运算次序、有的提 到小数和分数的转化、有的提到带分数和假分

8、数的问题, 应该提了很多,比我预想的还要多,真的有时在课堂上让学生 多讲讲,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对例 2 的处理也是如此,基本上以学生讲解为主,题中有一个 数据在计算中没用到,课本例题的计算中也没有提到这一数据, 但我让学生讨论这一数据到底有没有作用,在我的引导下,有 学生想到,这一数据虽然计算用不到,但计算结果出来之后要 同它进行对比,比它小才符合实际情况,有实际意义。这一点 编写课本的专家没想到,我上课之前也没有去想,我估计很多 教师在上这一课时,也很少去思考这一问题,但我在上课时突 然想到这一问题,在同学生的探讨中,学生也认可我的观点。 做完这个题目之

9、后,我同学生讲,课本上不是一定就全部对的, 有些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去争议的,我们每一个人要不唯上,不 唯书,一定要有自已的思想和判断。 这一课,我前前后后请了 10 多个同学上台讲解,我是彻彻底底 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他们讲得非常好,真的很出乎我的意料, 有些学生比我现在教的初三学生还要厉害,很勇敢,也很有自 信,也很会讲,假以时日,真的了不得。 第 6 页 上午第四节课是在初三上,内容圆的轴对称性第一课时,一想 到初一学生都讲得这么好,初三我更应该放手了。初三这一课 也是前前后后 10 多个学生上台讲解,讲的也很不错,有个别学 生稍作培养,也是非常厉害的。 学生能不能讲,敢不敢讲,能不能讲好,我想这不完全取决于 学生的能力,关键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敢不敢把话 语权还给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