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会演讲稿:碧血之花永不凋谢.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620458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会演讲稿:碧血之花永不凋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会演讲稿:碧血之花永不凋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会演讲稿:碧血之花永不凋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会演讲稿:碧血之花永不凋谢.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抗战胜利 70 周年纪念会演讲稿:碧血之花永不凋谢 特征码 aERlwTDngtBhQummkDIh 抗战胜利 70 周年纪念会演讲稿:碧血之花永不凋谢 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各位来宾:大家好! “天下黄埔一家亲” ,今天,作为黄埔军人的后代在这里参加 “抗战胜利 70 周年纪念会”我感到非常振奋、非常荣幸!首先 感谢省黄埔亲友联谊会给我此次难得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机会。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 70 周年了,历史渐渐远去,但是,这场胜利 的意义历久弥新,永不退色。从国内角度来看,回顾鸦片战争 以后的一系列惨败及其割地赔款,抗战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 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从

2、国际角度来看,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战争起始最早、持续时 间最长、条件最艰苦、牺牲最惨重。中国抗战的胜利,为世界 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这是一个伟大的胜 利,将永载中华民族以及人类的辉煌史册。 这场胜利实在来之不易,据国新办提供数据显示,抗日战 争中,中国军民伤亡 3500 万以上, (其中军队伤亡 380 余万) 第 2 页 占二战中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 1/3,这场胜利完全是中国人民 用血肉铸就的胜利;是在国共两党合作的背景下中国军人坚持 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万众一心、共赴国难,不畏强暴、同日 寇血战到底迎来的胜利。其中,出自黄埔的将士们义无反顾地 奉献出了自己

3、的热血和生命,忠实践行了“亲爱精诚,团结合 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 家国天下息息相关,我借此次机会谈谈抗战中我们一个百姓家 庭的故事。我的爷爷石 xx 是黄埔一期生,1903 年出生于四川 秀山县一个私塾兼蜂农之家。13 岁便离开老家独自勤工俭学, 最终进入 xx 大学(今天的人民大学)法科学习法律。在校期间 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尤其是一批革命先驱者的引导 (恩师石瑛后任南京市市长,被誉为民国第一清官) ,石 xx 深 感战乱年代,军事之于强国的重要性。1924 年春,由李大钊 (中共党员,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 、石瑛(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 、谭熙鸿(国民党一大代表)

4、三人联名介绍,与孙元良、 曾扩清等八人报考黄埔军校。在上海经毛泽东面试后,赴广州 正式考入黄埔军校笫一期,石 xx 被编入四队步兵科学习,时年 21 岁。当时石 xx 已经是朝阳大学大四学生,还差几个月即将 毕业,怎忍割舍放弃?我们见到他填写的陆军军官学校详细 调查表上“何以要入本校”一栏中这样写道:“神州陆沉 中 原鼎沸 强邻环视 外患频来 是以吾不顾数年之功 舍彼就此 以 期他日有成 内拯同胞于水火 外挽狂涛于已颓 秋毫之意 即吾 第 3 页 毅然入本校之宗旨也” 。这份表格是黄埔军校将帅录的作者 陈予欢先生提供的,也是我们所看到的爷爷仅存的墨迹。陈予 欢称赞:石 xx 行楷之功力及其文采

5、,均为期生中的佼佼者。 从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爷爷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他在国家命 运攸关之际,毅然作出了弃笔从戎的重大抉择。 在校期间,石 xx 参加了两次东征,棉湖决战。1926 年参加北 伐,随东路军一路徒步征战,经沪入宁,血战龙潭,可谓九死 一生。1928 年春,石 xx 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团,该团 由中外百余军事专家授课,学生均为黄埔一至五期毕业生中有 作战经验者,组建该团的目的是为储备异日干城之选。1929 年 2 月石 xx 于该团毕业,同年在南京结婚成家。1930 年石 xx 所 属军官团编为教导一师参加了中原大战。1931 年九一八事变, 中日战争一触即发,石 xx 在中央

6、军校学兵团从事教学,并投入 于德械装备师的筹建工作,为全面抗战加紧准备。1932 年夏, 因招生建师工作繁忙,积劳成疾,突发剧烈腹痛,送鼓楼医院 后竟不治身亡。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石 xx 再 也不能与同学战友们开赴抗日的前线,我们从未见过面的爷爷 定格在了 29 岁,去世时我父亲才三岁。爷爷短暂的一生不断地 追求知识,追求真理,追求光明!他短暂的一生因为有了黄埔 的经历而让后辈们倍感自豪!黄埔精神也从他的身上影响到后 代。 爷爷去世后,我父亲及其两个堂兄玉成、玉文三人获准入遗族 第 4 页 学校学习,父亲太小未能入学。遗族学校专门招收追随孙中山 先生为革命而献生的烈士遗孤,免

7、费由国家培养教育,宋庆龄 和宋美龄先后任校长,是当时国内最好的学校。该校的校训是 “双手万能、手脑并用” ,学生获得了全面发展。抗战爆发后, 南京兵临城下,遗族学校被迫停课,玉成回四川老家,玉文陪 同我奶奶和我父亲到奶奶的娘家安徽滁州避难,玉文当时十七、 八岁,高中生。 1937 年 12 月南京沦陷,日本兽军大肆屠城,随后即侵占了滁 州。奶奶一家藏在琅琊山琅琊寺中。玉文瞒着家人开始了一个 人的抗战,他没有枪,只能运用智谋,避开鬼子队伍,发现个 别散兵便故意暴露,单兵作战,就这样,赤手空拳的他先后杀 死了 3 个鬼子。 一次两个鬼子抓住这个学生娃要他扛枪挑货,送到很远的目的 地后拿到了返回的通

8、关路条,趁鬼子忙着杀鸡烧饭,他拿枪把 玩,鬼子并未介意一旁男孩的举动,突然间玉文扣动扳机“砰 砰”两枪便干掉了两个鬼子。 又一天,他在后山突然撞上了两个扛枪的日本兵,紧张对峙后, 鬼子逼迫他带路寻找“花姑娘” ,为了将鬼子引开琅琊寺,玉文 带他们朝山下走去。在山谷尽头发现一座茅草屋,一个老农独 自看守着一头猪。其中一个鬼子停下来要杀猪吃肉,另一个鬼 子则继续往前寻找花姑娘。留下的鬼子拔下枪刺杀猪扒内脏, 又指使老人和玉文烧水烫猪。玉文悄悄与老人商定,合力将鬼 第 5 页 子干掉,玉文伺机从后面扑上去抱住鬼子,两人拼命厮打翻滚, 鬼子用手中的刺刀往后猛戳,玉文的小腿被划开一尺长的口子, 他对老人

9、猛喊:“赶快动手!外面那个鬼子回来我们就没命了! ”老人抓起小板凳将鬼子砸晕,玉文趁机夺过刺刀将鬼子刺死。 据史料记载,当时占领滁州的日军是有着“杀人魔鬼”之称的 日军第 13 师团,该师团参与了南京大屠杀,仅其山田支队第 65 联队就将被俘的中国官兵及难民 5.74 万人,断绝饮食数日, 然后再集体屠杀。家国仇恨促使一个 18 岁的青葱少年自觉地成 长为一名战士,玉文之举充分说明,中国人绝不是任人宰割的 绵羊。作为遗族学校的学生,他知道自己是黄埔军人的后代, 他一定牢记国家的抗战宣言:“如果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 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 切之决心。 ”面对凶残

10、的敌人,石玉文继承叔叔的遗志,自觉履 行中国公民守土抗战的责任。这,就是黄埔精神!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 。元朝开始即有“倭寇之祸” ,明朝戚继 光沿海扫荡倭患,清末中日发生甲午战争签订割地赔款的马 关条约 ,民国时期九一八事变建立了“伪满洲国” ,七七事变 后八年浴血抗战,直到当今的钓鱼岛争端。七百年来日本侵略 中华始终贼心不死,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七十年前,先辈们用自己的血肉身躯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和平! 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必将继承先辈们大无畏的精神品质,永远 第 6 页 珍惜和平,捍卫和平! 让我们向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所有中国军人致敬!向在抗战中 冲锋在前的黄埔军人致敬! 黄埔精神碧血之花永不凋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