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生物八上《6.18.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word教案(1).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247370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6.18.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word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6.18.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word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6.18.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word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6.18.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word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6.18.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word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6.18.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word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初中生物八上《6.18.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word教案(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 (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水循环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二教材分析教学重点: 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蒸腾作用的概念

2、及意义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教学难点: 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形成保护森林, 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三教学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其中心是针对问题,重在“做”,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通过问题探讨、 课题设计、 实验操作、 模拟体验、 社会调查等活动,积极主动去探索、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活动为主线, 加强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注重知识的获取,同时强调能力的培养,更要求掌握的是探索结果、 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研究自然规律方法、科学研究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四教学方法课件、探究、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学生生活感受、讨论五课前准备学生按照

3、小组准备实验:选取三枝粗细相近的枝条,分为叶多、叶少、无叶,分别插入三个锥形瓶内, 并用塑料袋罩住露出瓶外的部分,口袋扎紧。 三瓶内水的液面高度一样,并做上标记,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上课观察。准备上课时的学生实验、活动所需材料本教案 2 课时完成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第五单元第 17 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序言:多媒体展示“ 山水风景如画 ”和“ 水分缺乏的非洲大陆 ”的比较,显示出水对生命非常重要,要想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保持水的良性循环。在水的循环中, 绿色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 引入第 1 节 ) 第 1 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

4、循环一情景导入:请大家看一组漫画( 多媒体展示 )学生就此图开展短暂讨论: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讨论后请学生尝试回答此问题。二实验探究及分析:1请部分小组展示课前准备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有学生准备实验过程的录象)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总结分析:多叶: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少叶:试管中水位下降稍明显,袋内壁水珠较少。无叶: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2 提出问题: 水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请学生上来 实验 :取一片叶子,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从上下表皮上冒出了气泡,且下表皮冒出的气泡多结论: 水以 气体形式从叶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 这就是

5、 蒸腾作用。 而且, 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3. 提出问题: 水又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a/ 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2)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3)画图(第二课时)总结上节课的实验, 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作评价, 对一些学生的实验失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叶表皮、气孔的结构。b/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解:叶表皮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解:气孔的结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 较薄的外侧细胞壁容易伸长, 引起整个保卫细胞向外侧弯曲, 于是气孔就开放了;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整个细胞的体积缩小了。气孔的张开或闭合

6、可以调节蒸腾量的大小使植物体内经常持着适量的水分。4多媒体展示图片,并用一个FLASH动画(一)演示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讲述: 科学家们测定,植物体因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量是惊人的。例如:一株玉米一生中要消耗200 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1%左右的水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则被蒸腾掉了 。以问题“ 根吸收进来的水,绝大部分都散失掉了。这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吗?”引入三蒸腾作用的意义a) 让学生现场体会一: 给每位学生分发酒精棉球, 在手上涂抹酒精, 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涂抹酒精的手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蒸发会带走手上的热量。意义 1、蒸腾作

7、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使植物体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受高温的伤害。这是因为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内一部分热量的缘故。b) 让学生现场体会二: (分发给每位学生半杯橙汁和吸管)我们用塑料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不能。因为缺少使饮料沿着吸管上升的动力。意义 2、蒸腾作用同样可以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中导管里的水分,从而促进水分从根通过导管上升到叶里,这也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分。c) 感受:我们喝饮料时,吸入的不仅是水,还有溶入其中的无机盐、糖分等意义 3、促

8、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这是因为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导管中的水分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无机盐也随着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四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FLASH动画)根据FLASH 动画,请学生总结: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蒸汽的形式送入大气, 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如海洋湖泊,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还有五 爱护植被绿化家园1 请同学上台扮演主持人,播报昨日“新闻”:1998 年,长江两岸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侵袭。调查表明,由于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35%

9、下降为 10%,长期的滥砍乱伐,毁坏了大片的生态保护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使河水变浑、 河床升高是造成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水循环有重要作用。2 算算帐: 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教授德斯先生对一棵树算了两笔账:“一颗正常生长50 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300 多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价值来计算,其价值却多得多。据粗略估算,一颗生长了50 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 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 500美元的蛋白质,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 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 500美元,为鸟

10、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 250 美元。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是165 000美元了。3. 保护自然遗产人类从森林古猿发展而来,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但到 20 世纪中叶,全球森林减至 40 亿公顷,至 1980 年仅有 20 亿公顷,人均森林面积为工业革命开始时的 1 80。生态学家认为, 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遗产, 20 世纪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使这一宝贵资源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害。 森林破坏带来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其他生态灾难。 绿色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通过以上的活动,来增强同学们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

11、意识。七教学反思课后学生反应, 整个上课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在听老师讲,而是同学们在 “做” ,不会开小差,思想很集中,上课的积极性很高,一改以往的“被动听课”为“积极主动的过程参与”,亲身经历的事情很难忘,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也就掌握得很牢。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思维。记得让学生喝饮料感受吸力时,有个学生说:“吹,也能把饮料吹到嘴巴里”。我当时感觉该生瞎扯,然后对他说:“那请你吹给我们看看” 。学生说杯子里的不行, 要密封的剩下半盒的。 课后我按照他的说法做了一下,果然如此。吸,是减少口腔里的空气压力;吹,是增加饮料盒里的压力,都是造成压力差。所以,老师虽然年龄大,知道的、经历的不一定就多,师生间的学习是相互的。板书:一、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二、叶片的结构与水分的散失:1 、叶片的结构:2 、气孔的结构:三、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四、保护植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