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毕业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和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研究论文.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49060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毕业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和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研究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理毕业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和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研究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理毕业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和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研究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理毕业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和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研究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理毕业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和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研究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毕业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和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毕业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和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研究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和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研究论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发现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衔接出现了问题 , 初中地理知识过渡到高中地理知识存在较大的跨度 , 导致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地理的教学 , 进而使学生成绩不理想。因此 , 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衔接问题的重要性 , 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 将高中地理和初中 : 请记住我站域名 /关键词 : 初中地理 ; 高中地理 ; 衔接策略初、高中地理课程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 但在现实的高中地理教学中 , 存在与初中地理不衔接的现象 , 始终困扰着绝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 教师将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衔接的问题作为

2、重点研究的对象 , 进而不断完善高中地理教学的模式和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地理的衔接问题 , 探究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一、导致初、高中地理脱节的原因1. 师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 , 我国目前初中地理师资力量有限。因为受传统思想和初中升高中考试要求等因素的影响 , 导致大部分初中学校对于初中地理的教学不够重视 , 在初中教学中 , 地理通常被看成副科 , 导致一部分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缺乏专业的地理教师, 由其他教师代教地理课程。由于教师的专业能力较低 , 导致初中生地理基础普遍较差。另外 , 因为教师地理专业文化程度不高 , 并且对于初中地理课程缺乏整体了解 , 导致其在初中地

3、理教学中无法把初、高中地理的内在知识联系起来 , 这也就造成了初中生在升入高中后无法适应高中地理教学 , 以致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造成一定影响。2. 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且内容存在较大差异通常 , 根据新课标的安排 , 初中学校一般都在学生初一和初二时开设地理课程 , 在初三就不再作安排。这样就造成一年时间学生没有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 , 必定会导致学生遗忘之前所学的地理知识 , 这是造成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无法很好衔接的原因之一。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主要强调的内容是中国以及世界地理, 重点是描述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现实 , 所涉及的问题层次较浅 , 系统以及理论性都相对较差 , 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较低。

4、二、衔接初、高中地理的有效策略由于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到位 , 使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 导致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因此 , 高中地理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 使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和初中的地理知识有效地衔接起来。1.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 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 , 新课改要求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 同时 , 不能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将初、高中地理进行衔接的教学中 , 教师必须使自身的主导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 了解学生掌握初中地理知识的程度 , 同时还要关心学生心理以及学习的状态。注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 进而因材施教

5、 , 从多个方面和层次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夯实基础。比如, 在高中地理教学前一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和回忆初中有关地球仪、经纬网的知识 , 以备与高中“地球运动”知识相衔接。2. 钻研教材 , 把握课标初中地理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和未来发展有作用的地理知识 , 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的问题以及以地理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 从而使生存的能力得到增强。而高中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 , 同时 , 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积极的探讨以及合作交流。通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 从而使学生掌握应该具备的地理知识 , 不

6、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 拓展思维 , 提升能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学生的身心都比初中时成熟, 因此 ,要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地理思维的能力 , 全面掌握学习以及探究地理知识的方法和手段 , 这些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1) 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地理思维能力中空间思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由于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比较弱 , 在学习地图知识和等高线以及区域地图和 : 请记住我站域名 / 地球运动时 , 都相对困难。由于学生很难理解地理事物的组合结构以及空间形态 , 从而对其掌握不够好。因此 , 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

7、不仅要顾及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增强其直观性。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地球仪、挂图、双手、板书等进行演示。在讲解地球自西向东转 , 从北极上空俯视 , 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 从南极上空俯视 , 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 可以充分利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 鼓励学生课后自行演示与思考 ; 让学生拿出双手合十 , 按地球转的方向 , 从上俯视 , 从下仰视 , 观察地球自转情况。除此之外 , 还可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构建空间的概念。(2) 培养学生析图能力“无图不成地理” , 因而看懂地图特别重要。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含有较多的图像资料 , 但是由于学生知识和智力发展有限 , 因此 , 初中生对于地理中的图像分析

8、以及解读的能力普遍较弱。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地理图像的观察以及分析能力 , 使学生通过观察以及分析图像来获取地理的信息 , 并要求必须要快速、全面和准确。同时 , 还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将其进行概括和分析并进行描述与阐释 , 并且进一步论证以及深入探讨地理问题 , 从而使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得到提高。4. 改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 想要做好将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衔接工作 , 必须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 进一步优化课堂的教学。(1) 激发学生兴趣初中生通常对于地理产生兴趣源于

9、感性认知 , 例如 , 一些地理的奇闻轶事和各个地区不同的风土人情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高中生对于地理的学习动力不仅来自理性的认知 , 并且还来自于感性的认知 , 因此 , 需要不断增强其感性认知。例如 , 可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 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和视频以及热点话题等来进行情境的创设 , 从而引发疑问。例如 , 在教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 , 就先引出马航 MH370失联的报道 , 并利用多媒体投影出来。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 3 月 8 日 1 时 20 分 , 马航 MH370从吉隆坡至北京的航班在越南胡志明市空中管制区失联, 地点为北纬65515,

10、 东经1033443。材料二中国海军舰艇队航线示意图( 图略 )问: 马航失联地点附近发现了大量的油污 , 该季节油污扩散的方向是 , 原因 引发兴趣 , 然后就讲解课标要求的相关的地理知识 , 避免对高中地理产生枯燥乏味的印象 , 进而使学生还能够适应高中地理的教学。(2) 开展活动激发思维改变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 , 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地理学习能力 , 同时 , 教师还要改变教学方式 , 采取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形式 , 重视活动教学 , 开展地理观测以及考察和实验等实践类活动 ,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 强化教学直观性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 要

11、求教师必须结合现代的教育手段 , 从而使教学更加直观 , 为学生建立地理空间的概念 ,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地理动态 , 如 , 在教学“等高线”时 , 在手上画等高线, 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 , 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 , 学生对山顶、山脊、山谷、鞍部等一目了然 ; 在教学地理必修一中重点的示意图 : 热力环流形成图、大气的水平运动的一力、二力、三力作用下的风向图、地球上七个气压带与六个风带的形成图时都可采取边讲边画的形式, 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一起仿绘, 在教学常见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时 , 可以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与反气旋运动方向。在教学时还要多加利用教学挂图 , 教学区域地理时 , 把重要的经纬线用粗色笔直接划在挂图上 , 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区域地图 , 以此作为教学的辅助。通过各种途径以及长时间的教学的影响, 使学生熟悉区域地图 , 从而消除学习高中地理的障碍。基于新课改的背景 , 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及开展教学活动 , 进行地理知识的传递 , 能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 进一步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 ,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 解决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脱节的现象。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的效率 , 从而加强师生间的良好沟通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