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导向研究论文.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625597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优惠导向研究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税收优惠导向研究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税收优惠导向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优惠导向研究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税收优惠导向研究论文 特征码 uzsTxmBcpPhvnTuXHdWU 摘要税收优惠是各国常用的减轻税收负担的措施,它具有引导 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给企业提供宽松发展空间 等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在发 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单纯强调优惠 而忽略了整体投资环境,减免期限不科学,优惠手段单一等。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税收优惠存在问题之后,提出了改进的原则 和对策。 税收优惠是指税收主权国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或经济目的, 通过制定倾斜性的税收政策法规来豁免或减少经济行为或经济 结果的税收负担措施。 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质改变了三种税收关

2、系。一是税收优惠导致 了双方财产利益的增减变化,即国家将部分税款根据有关的税 第 2 页 法(或税收政策)的规定返还给受惠方(纳税人) 。二是税收优 惠政策使得受惠方可以不缴或少缴税款,但国家为其提供的服 务并未因此减少,这些费用便转移到其他纳税人身上,增加了 其他纳税人的负担。三是税收优惠使受惠方得到了经济援助, 在受惠方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员工素质等方面并 不一定高于一般企业的情况下,竞争力得到加强。 具体而言,税收优惠在实现税收调控功能中的作用体现为: 第一,税收减免措施,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 第一款规定:“设在经济特区的外商

3、投资企业、在经济特区设 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 收企业所得税。 ”同时该条第三款对设在特定区域内的属于能源、 交通、港口、码头或者国家鼓励的其他项目的可以减按 15%的 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外商投资兴办的先进技术企业,在税 法规定的减免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延长三年减半 征收所得税。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大大缓解了高科技企业资 金困难,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第 3 页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提倡靠市场调节经济,但市场调节具有 滞后性,企业对产业结构的调

4、整的反应始终表现的比较迟缓。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对需要下大力、急 需发展的产业予以税收优惠,而对限制的行业不予以优惠或者 实施高税负,就可以给所有市场行为主体一个比较明确的产业 信号,从而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加速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二十世纪初,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达到 70%- 80%,城乡之间生产力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别,全国各地经济发展 水平比较均衡。而我国则不同,到目前为此,我国城市化水平 只能达到 20%左右,且城乡之间生产力水平相差比较大;辽阔 的国土内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北部与南部地区的生产力水 平相差也比较大

5、,因此,适当地对老、少、边地区、工农业基 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科技文化落后、 交通闭塞、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地区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可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税收优惠对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 第 4 页 要意义。下面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下我国现阶段税收优惠政策: 存在的弊端及如何加以完善。 一、我国从 1979 年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外资 企业;另一部分是针对内资企业。针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主 要是根据 1991 年 4 月 9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

6、企 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设在税法规定区域内的外资企业可减 按 15%或 24%的税率征收,另外经营期在 10 年以上的生产性外 资企业,从获利年起可获得免 2 减 3 的优惠。针对内资企业, 1993 年 12 月 13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 例第八条有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需要照顾和鼓励的, 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实行定期减税或免税”的比较原则 性的规定。1994 年 3 月 29 日财税字第 01 号文件下发了关于 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 ,对高新技术企业、第三产业、 老、少、边穷地区新办的企业、遭遇自然灾害等地区、企业共 142 项税收优惠的具体规定。19

7、94 年 6 月 29 日,国家税务总局 又下发了“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适用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 具体通知。1994 年、1995 年、1996 年又陆续下发了关于出口 货物免、抵、退等有关税收优惠的规定。 第 5 页 我国的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所得税方面,且主要是针对外资企 业而设立的,目的是吸引外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但在实 际操作过程中,则存在以下问题。 二、我国现阶段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1 单纯强调税收优惠的作用而忽视了整体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是指东道国影响外国投资者在该国投资的各种主客观 条件的总和,包括政局稳定程度、法律健全程度、市场潜力、 资源条件、劳动力成本、财税政策、基础设

8、施状况等多种因素。 外国投资者选择在东道国投资,一般都是在对该国的整体投资 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作出决策的。国外研究资料表明, 在吸引投资的诸要素中,税收优惠并不在前十列。因此说,吸 收外来投资,税收优惠并不是决定因素。整体投资环境良好国 家,即使没有什么税收优惠,甚至对外商投资课以重税,外商 也会来投资。如采用特定最大负担原则的沙特阿拉伯,尽管它 对外国石油公司按 85%的特定税率课所得税,但因沙特阿拉伯 地区的石油资源储量大、油质好、易开采、运输条件便利,外 国投资者在被课以重税的条件下,仍有利可图,因此,仍有许 多外国公司在沙特投资。一个政局相当不稳定的国家,不管以 多高昂的代价提供

9、税收优惠都难以吸引外商的投资。 第 6 页 同样,我国吸引外商势头最好的时期,不是我国出台税收优惠 政策最多时期,而是 1992 年 10 月我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以后,1992 年吸引外资的增长率是 1991 年的 6 倍。 吸引外商投资,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是非 常必要的,但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安定的政治环境、低廉 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其他有利条件更是不可缺 的。 2 夸大了本国的税收优惠的作用而忽视了居住国的税收政策 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所得税的优惠上, 实际税收优惠的效果是否明显应考虑到采取什么样的税收管辖 权,是否采取税收

10、饶让抵免。事实上东道国采取税收优惠政策, 只有在居住国只实行地管辖权时,涉外税收优惠才能真正起到 减轻外国投资者的税收负担,鼓励外商投资的作用。世界上大 多数国家是同时采取的地和居民税收双重税收管辖权,若居住 国的税率高于被投资国,则本国居民在被投资国得到的税收优 惠,在居住国仍要补足。事实上对税收饶让抵免持反对态度的 国家也有不少,典型的如美国,它就反对对“影子税收”予以 抵免。如果居住国不采用税收饶让 第 7 页 抵免,对本国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国外所得也不免税, 外国投资者就不能直接从东道国的税收优惠中得到实惠,东道 国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3 内资企业减

11、免期限计算不科学 1994 年 3 月 29 日下发的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9.优惠政策 的通知规定,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办的高 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高科技产品的生产 要经过研究、试验、投产等阶段,产品的开发时间长,在产品 开发过程中不可预测的因素多,投产初期,获利可能性小,或 者是获微利甚至亏损,此时的投产时起减免两年的税收优惠意 义并不是很大。 4 现行增值税制的鼓励科技进步方面存在着制约因素 一方面,我国目前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制,由于高新技术有 机构成高,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不能抵扣进项税款,实质加重 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妨碍了技术设备的

12、更新。如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1996 年上交增值税 1499 82 万元,1997 年上交增值税 3850 46 万元,但企业购进用于技 术更新的固定资产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却不能抵扣。 第 8 页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研投入的增量大, “无形资产” 、 “特许权 使用费” 、 “技术开发费”中直接材料的投入、损耗占了相当的 比重,而这一部分的税额不能抵扣,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企 业对新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对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其高增值产 品的增值税负重,对于企业科技开发扩大生产亦将直接受到影 响。 三、结合国外研究的情况,确立我国税收优惠的导向 (一)涉外税收优惠的原则 1 公平、效率的原则 公

13、平原则,即对处于同等环境下条件相同的人应当同等对待; 相反,对条件不同的人,则应区别对待。公平原则是要通过公 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以促进公平竞争,进 而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实现。 税收和效率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税制设置应当 不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应当避免对市场经济行为的扭曲,从 而使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其二,由于绝大多数税制本 第 9 页 身就是一种市场变形,因而政府在设置税制时应确定税收所可 能带来的效率损失的大小与,从而尽可能地使这些效率损失达 到最小。 涉外税收优惠符合或者说并不违背税收的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 从经济效率来看,涉外税收优惠虽然有违税收的中性

14、特征,但 其设置往往是出于一国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通过给予外国商 品和外国投资者一定的税收优惠,吸引一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 生产要求的流入,促进本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增长的 目标,因此,在世界市场处于不安全竞争状态时,发展中国家 实行涉外税收优惠,从而动态地把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接 近,可以真正促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实现资源在世界 范围内的高效配置,即符合国家效率。从经济公平来看,由于 一些客观因素存在,使得国内外投资者往往处在并不公平的竞 争环境中。在这种特定情况下,给予外资一定税收优惠,并不 违背涉外税收的公平原则。 2 税收国民待遇原则 税收国民待遇原则就是在税收上缔约国双方

15、相互给予对方国民 (包括自然人、法人)与本国国民同等的对待。所谓“同等” , 并非绝对相同,毫无差异,而是要求对外国国民实行非歧视的 第 10 页 待遇,主要强调对外国产品及贸易相关的措施不能给予低于本 国产品、企业的税收待遇。国民待遇原则不排斥给予外国投资 者高于内资企业的待遇。国民待遇原则是为了在国际经济、贸 易交往中防止对外国人实行差别待遇(歧视待遇) ,促进国际经 济交往的顺畅而提出,并为许多国家所接受并遵从的惯例,国 民待遇原则与涉外优惠政策并不矛盾。 3 主权和协调的原则 税收主权与税收协调是一国涉外税制设置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 涉外税收主权原则一般指一国所拥有的税收管辖权,即国家

16、行 便主权课税拥有的管辖权力。它是一个主权国家所拥有和行使 的不受任何国际组织约束的正当权利。涉外税收协调原则一般 指一国在处理同他国的税收权益关系时,充分尊重和依循有约 束力的那些税收国际惯例,参考他国税收政策的具体内容,对 本国的涉外税收权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以满足发展本国经 济与对外经济交往的需要。 (二)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善 第 11 页 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存在税收优惠,各国政府也认为这是鼓励 投资的方法。但资本的流入,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其中包 括该国(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能源、交通、信息、劳动 力素质结合本国的优势与劣势,善用政策性优惠,方能取得良 好的效果。 我国目

17、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关键的时期,面对人口压力与环 境问题,要想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高速增长,实现 我国在 21 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利用税收这一重要的客 观调控杠杆。因此税收优惠政策也应结合政策目标,重新进行 调整。 1 对税收优惠单独立法、适时调整 目前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分散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 得税法 、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等中,这主要也是因为我国 税收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因此,在不断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的同 时,适时地立法,以法的形式将税收优惠固定下来,给外商企 业以稳定性的感觉,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既显 示出其稳定性、特定性的特点,又不失其灵活性和有效性。 2

18、 优惠方式应多样化 第 12 页 我国目前的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所得税上,采取的措施一般是 直接优惠,方式比如前面所述的,对外资企业在规定的地区设 置的降低税率,直接减税负等。也可以采取间接优惠的方式。 间接优惠方式有多种,第一种:费用扣除的方式。比如:科技 开发费用,是具有资本性质的投资,同时具有回收期长、风险 大的特点、为促进科技投入的增加,许多国家都是科学技术研 究开发的经费投入作为费用从所得税中扣除。第二种:加速折 旧: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以促进新技术 的发展和应用,加快企业的技术更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 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第三种:投资减免。许多国家允许将 用于科

19、技研究与发的收入按一定比例来抵扣应缴税额,它相当 于提取双重的折旧。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配合使用、扬长避 短,更有利于发挥税收的促进作用,并逐渐从目前的以直接减 免税收为主转为以间接引导为主。 3 消除税收的资本差别,强化税收的产业导向和科技导向功能, 同时注意政策的普遍性与平等性。 企业所得税应适应国家产业政策或区域产业导向的要求,对投 资基础设施、大规模投资以及出口创汇企业等提供一定的企业 所得税优惠,同时辅之以对部分地区实行的特殊税收优惠,从 第 13 页 而形成以产业导向为主体、区域性税收优惠相辅助的产业,导 向型的税收优惠体系。 4 变以所得税为主所 得税与流转税优惠并重 目前实行的

20、税收优惠政策,对一些难以取得利润或微利的行业、 企业所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可采取流转税和所得税相结 合的方式对有需要鼓励的产业和行业进行税收优惠,以刺激这 类企业的发展和促进资金流向这类企业。对于外资企业来说, 如所在国与我国没有签定税收饶让协定,给予减免税优惠,外 商在我国投资的所得即使在我国没有课税,回国后还是要进行 课税。我国给予外商投等,因此,税收优惠政策不可当做万能 药,而是要资者税收优惠利益,外商实际上没有得到的,这不 仅削约了税收优惠对外资的吸引力,而且损害了国家经济权益, 对跨国纳税人而言,流转税优惠更加实惠。因此,应扩大流转 税优惠范围,采取流转税和所得税优惠相结合的形式,更好地 实现税收优惠应有的作用。 第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