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8奇妙的桥西师大版(2014).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56973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8奇妙的桥西师大版(20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8奇妙的桥西师大版(20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8奇妙的桥西师大版(20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8奇妙的桥西师大版(20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8奇妙的桥西师大版(20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8奇妙的桥西师大版(20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8奇妙的桥西师大版(2014).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语文说课 -18 奇妙的桥西师大版( 2014)一、我对教材的解读。奇妙的桥是(西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结构简单,条理清晰的说明文。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三种奇妙的桥。走在晶莹透亮的玻璃桥上,你仿佛进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走在世界上第一座纸桥上,你完全不必担心它会断裂,连3吨重的汽车都能通过呢;走在青海省察尔汗盐湖的盐桥上,你会看到汽车、火车在盐桥上通行无阻。这些桥真是太奇妙了!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学会“桥、加、利、米、进、入、国、车”八个字,会认“造、重、量、童、种、担、汽、通”八个字。2、正确、流

2、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桥的奇妙,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其中第三点也是我教学中的重点。本文用了较多的数字说明法,文中“12 米、8 米”“18 吨”这些词语,对学生们来说十分陌生,可能会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桥的奇妙,是本次教学的难点所在。二、我的设计思路。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玻璃、纸、盐怎么能造桥呢?他们一定会觉得这些桥有趣极了。这种兴趣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推动力。通过读文,他们会有一定的体验, 知道真有用玻璃、 纸、盐造的桥。那么怎样引领学生带着兴趣,更深入地读文悟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桥的奇妙呢?基于三年级学生

3、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关注体验、读中感悟”为教学理念,通过把文本中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链接”,在教学中借助色彩鲜艳的课件,运用实物操作,加上教师的恰当讲解,评价,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探究、比较、想象等体验中,学习兴趣得到不断强化,始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充分对话,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感受桥的奇妙的同时,也体验到语文学习本身的乐趣。三、说教学过程。(一)回顾前文,游戏中快乐识字。我以引读第一自然段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前文,激活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接着,带领学生们玩“造彩虹桥”和“送生字宝宝过桥”的识字游戏,(我给大家演示

4、一下) ,通过课件中色彩鲜艳的画面, 有趣的配音,以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感受识字的快乐,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二)整体感知,激发兴趣。在学生学习兴致正浓时,借助学生第一课时中的质疑: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几座奇妙的桥?让学生通过读 2、3、4 自然段,知道文中具体描写了三座奇妙的桥,并学习用第一自然段中:“有用 , 造的桥,有用 , 造的桥,还有用 , 造的桥。”的句式来说说这些奇妙的桥。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将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活学活用。接着,以“你最喜欢哪座桥?”一问引发学生畅所欲言,为深入理解课文,做知识和情感的铺垫,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

5、兴趣。(三)品味体验,读中悟文。2、3、4 自然段是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所在,我想紧扣“奇妙”一词,引导学生对描写玻璃桥、纸桥、盐桥的段落,逐一品味体验,读中感悟,体会桥的奇妙之处。1、情境中体验,感受玻璃桥的奇妙。第 2 自然段教学中,我依据文本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围绕“这座用玻璃造的桥,长 12 米,宽 8 米,载重量 18 吨。”和“走在这座晶莹透亮的桥上,你仿佛进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这两句话,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玻璃桥的奇妙。首先,我在准备拿出一块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砖,引导学生们认真观察,感受玻璃透明、光亮、易碎的特点。孩子们会十分兴奋,也会怀疑:玻璃能造桥吗?抓住这个契机,及时

6、让学生的注意力投入文本,通过对读设问句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玻璃确实能造桥。接着我以“玻璃造的桥会是什么样的呢?”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本段 4、5 句话,进行交流。在教学第 4 句时,针对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的情况, 我准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适机将教室长度和宽度与玻璃桥做比较, 让学生对 “12 米”“8 米”有感性认识,再重点讲解“载重量”,让学生知道“六辆小轿车从玻璃桥上通过,它一点事儿也没有。”这样孩子们自然会为玻璃桥大而结实感到惊奇。再来读文时,学生就能绘声绘色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来了。本段第 5 句话,景象美,语言美。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美呢?我将“晶莹透亮”一

7、词,做为该句教学的突破点。让学生对强光中发出眩目光芒的玻璃砖再次进行观察,学生们会产生新的体验,发出由衷的感叹:“晶莹透亮”的玻璃可真美呀!再运用课件展示玻璃桥的图片,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和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清晨,在薄雾中,玻璃桥仿佛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衣;傍晚,在夕阳的照射下,玻璃桥金光闪闪,多么像白雪公主住的宫殿呀!”从而创设童话般的情境,引领学生感受玻璃桥的美。激发学生入情入境,展开想象,说出:如果自己走在玻璃桥上,会有什么样的独特感受,并积极地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最后,通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使学生的从文本中获得的感受不断加强。此时,引导学生发出“这座桥真是太奇妙了!”的感叹,可谓

8、水到渠成了。2、探究中体验,感受纸桥的奇妙。对于纸,学生们实在太熟悉了,所以用纸造的桥,一定令学生们感到最不可思议,他们多么想一探究竟啊!我想,如果能强化他们的探究欲望,一定能在课堂上看到精彩。上课的时候,我拿出一个小纸桥,用笔盒压上去。学生们一看到实验,整个课堂会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将观察结果“纸桥倒了”告诉大家,产生探究纸桥的欲望。此时,我出其不意地发问:“如果请你到用纸造的桥上走一走,你敢吗?”引起学生的想象,我可能会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的担心、害怕、怀疑;有的完全不怕。实验带来的不同体验,会让学生对纸桥的探究意识更强烈,而这正是引领学生亲近文本的最好时机。此时,我针对学生

9、两种不同的回答,以“到美国的科学家造出了第一座纸桥上走走,你还会这么担心吗?”或是“你为什么不担心呢?” 的问题,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文本中来。 通过自由读、同座读、指名读、齐读多种方式的读,以及朗读中师生间、生生间的评价,帮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纸桥的奇妙,体验探究、读文的乐趣。3、激情中体验,感受盐桥的奇妙。通过课前查阅资料,我了解到:文中的这座“万丈盐桥”就在中国青海省察尔汗盐湖上,它被世人称为举世无双的奇迹,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这让我感到震惊,我想学生们知道后,也一定会为盐桥而自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的体验会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所以,我在课件

10、中展示盐桥图片时, 结合文中语言,用一段充满感情的介绍,激发学生体验为盐桥骄傲、自豪的情感,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来。并且有了前两段的学习做铺垫,教师只需适当地点拨,学生们就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厚厚的”、“通行无阻”、“汽车通过要用一个多小时”等语言文字中轻松地感受盐桥的奇妙。(四)拓展延伸,升华感受。在学生感受到了这些桥的奇妙后,引导学生用夸一夸的形式,通过读最后一段“这些桥真是太奇妙了!”来表达对它们的赞美之情。并且,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围绕“你还知道其他的奇妙的桥吗?”进行课前收集资料的交流,点燃他们探究科学的激情,升华学生的感受。(五)指导写字,培养习惯。最后有限的时间,我会交给写字空间。 我在第一课时中指导学生写了 5 个字,把三个独体字“米、入、车”留下来,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体会独体字中笔画搭配。指导时,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倒“八”字加上“木”,就是“米”。“入”字撇低,捺高,与“人”字区分。“车”注意笔顺。并渗透习惯的培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希望,开放互动的课堂中,丰富的体验活动成为学生有力的双翅,让孩子们杂文本中自由翱翔,感受阅读的快乐,放飞心灵独特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