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学习前行引导文心得体会 顶礼大恩上师昂江扎西仁波切!感恩大恩上师慈悲加持,我才有机会系统学习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感恩老师的辛勤付出使我在学习中收获良多。 我学佛几年来,闻思修很差,虽然一早就知道应该从自心开始修,断除所有的烦恼,可自身的转变并不大,只是偶尔念念“阿弥陀佛”,听听讲经的光碟,言行举止与不学佛的人基本一样。学佛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根基,遇见对境立刻涌现不说,最羞愧的还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学佛之人。学习前行引后文之后,有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如有不对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学佛应从发心开始,不正确的发心连解脱的种子都无法播下 前行引导文是佛法的
2、基础知识,系统学习了这本宝典后,我感觉自己找到了学佛、成佛度众生的回家之路,明白学佛是有此次第的修持正法,一步一步往前走的菩提之路。在圆满菩提的行进中闻思修必不可少,所修一切善法应以三殊胜: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结行回向殊胜来摄持。 学佛应该从发心开始,发心是开端,可以说直至我们成佛期间,都离不开正确的发心。正确的发心会使功德增上,不正确的发心连解脱的种子都无法播下,如:无记的发心、恶念的发心,这两种发心都是我们随时要警觉根除的。 二、学习四种转心法生起出离心 学习暇满难得: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人身,人身难得就如针尖堆豆颗粒无存,具备34种闲暇的暇满人身更难。 学习寿命无常:明白了万法的
3、规律无一不是:生际必死、积及必堕、合久必分、堆积必垮、高积必堕,什么都是无常的,甚至连分别念也是无常的。 学习轮回过患:知道了众生轮回的因,就是往昔所造恶业感召的果,如果不以出离心、菩提心来行持善法,那么所做的善业也是有漏的善业,感召的果报也只有往生善趣,无法脱离轮回。 学习因果不虚:清楚了十善业是行善的标准,行善做恶都有四种果报: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和士用果。学习四转心法,就是让我们明白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暇满人身,人生绝不能虚度空过,当无常降临时决定上升下堕的是自己,救自己的只有正法。 三、观修四无量心很重要 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和舍无量心。我们应该先修舍无量心,只有当舍无
4、量心的修持达到标准后,修慈、悲无量心才不会偏堕一方。修舍无量心,就是对治嗔恨、修亲怨平等,对一切众生没有爱憎亲疏。修慈无量心,以父母对孩子的心,希望那些渴望幸福安乐却与安乐因背道而驰的众生,要做到语善、意善和行善。修悲无量心,看见众生遭受被人宰割所受痛苦,及那些正造恶业的众生,观想三界的众生犹如自己的孩子正落在轮回的惊涛核岸中,自己无能为力,诚心祈祷上师三宝慈悲救拔。修喜无量心,就是对治嫉妒心,面对众生的权势、地位、财富及在善趣的众生,没有嫉妒的心态,反而希望他们更好,希望他们智慧广大圆满功德,并希望其他众生能拥有这一切,我会更高兴。 四、清净违缘罪障忏悔 修持正法的过程中,影响我们相续中生起
5、殊胜证相的主要原因,就是罪障、习气。如果不清除罪障、不立刻将罪障清除,罪业的增长如功德藏中讲无忧树种如芥子,每年果实成熟时一枝增一田恶果增长不可喻,我们要随时忏悔,忏悔往昔和今生所犯罪障,绝不能让恶业生根开花。忏悔时以四种对治力,外依金刚萨埵或佛菩萨为见证人,内具足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所依对治力;忏悔时对所造罪障生起后悔之心、追悔之心大惭畏悔忏厌患对治力;对所造罪障,发誓以纵遇命永不再造的心忏悔返回对治力;发誓以善法对治所造的恶业,随喜他人之福德,一切善根回向菩提等现行对治力。 五、依止上师的重要性 要想修持正法,首先必须要依止一位具足法相的上师,书中说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没有提过不依止上
6、师而成佛的历史。况且,众生五毒粗重,所做所为几乎与善法、正法背道而驰,造轮回因,感轮回的果,对解脱与遍知的圣道少之又少,在修行中稍不留意就会走偏。因此,我们在上入佛趣、下化众生的这条道上,必须以三种信心: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来依止上师。对上师生起真佛想,因上师外是三宝的总集、内是三根本的总集、密是三身的总集。我们要诚心诚意的依止上师,紧跟上师走向圆满菩提。 通过学习,我深知自己还差得很远,今后还需不断努力学习,紧随大恩上师,精进闻思修行,直至证悟菩提。 弟子了觉合十参考文献:1 East Asia Economic Semi-Annual Report,World Bank,20072 In
7、termit Gill and Homi Kharas,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 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 The World Bank,20073 The World Bank, Robust Recovery, Rising Risks, World Bank East Asia and Pacific Economic Update 2010,Vol 2,20104 Kenichi Ohno, Avoiding the Middle-IncomeT rap: Renovating Industrial Policy Formulationin Vietnam,ASEAN Economic Bulletin,Vol 26,No 1,20095 Wing Thye Woo,Getting Malaysia Out of theM iddle-Income Trap, Social Science ResearchNetwork,20106 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1期。4-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