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一).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6278441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现手法(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表现手法(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表现手法(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现手法(一).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唐诗宋词学案 诗歌手法之表现手法(一)一、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诗句内容多为景物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衬托(正衬、反衬乐景衬哀情)、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抑扬结合、用典、悬念、伏笔、铺垫(11年山东卷)、借古讽今、对比、移情于物、对写法、化无形为有形、比兴注意结构上的:以景结情、重章叠句二、高考例题1、(07年安徽卷)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这首词的上片主

2、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2、(14年新课标卷II)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

3、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 。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3、(2010江苏) 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参考答案】遥想友人在潇湘的月夜,听到两岸猿啼声愁绪倍增而感到夜长难眠。(描绘诗句),作者采用对写法,由眼前情景

4、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虚写拓展了意境,含蓄隽永(此画线句为想象、对写法的套话,背过写上即可),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4、(10年天津卷)峡口送友人司空曙 送蜀客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

5、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5、(14年湖南卷) 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归:出嫁。蕡(f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蓁蓁(zhn):草木茂盛的样子。(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2分)(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答案】(1)重章叠句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6

6、、(13年辽宁卷)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答案】(1)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2)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7、(14年辽宁卷)点绛唇 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精品.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答题思路:手法+手法分析+效果+情感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