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风.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6282596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册——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九册——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九册——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九册——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九册——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册——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册——风.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风一、课文说明本课是“空气”单元的重点,指导学生认识风的成因;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系列。课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风是空气的流动。这部分内容分为两层:1引导学生说出刮风时有什么现象。根据经验,借助插图,学生会说:刮风时,树枝会摇摆,烟会倾斜,地面的树叶、纸会被刮跑,人迎风走路会感到费力这些现象都是认识风的本质的感性基础。2启发学生思考:(1)你能看见旗子在风中飘动,烟柱被风吹得倾斜,树叶被风刮跑,你也能感到风的吹拂和力量,可是你能看得见风吗?不能。这说明风是看不见的。在我们周围,什么物体是看不见的?很容易想到是空气。(2)为什么用扇子扇可以“制造”风?这说

2、明风与压力有关系,扇子的压力可以使空气流动成风。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这部分内容分为三层:精品.1观察风的模拟实验。在实验中可以看到:当箱内的蜡烛未点燃时,洞口的烟往上升(说明此时洞口附近无风);点燃蜡烛后,洞口的烟往箱内流(说明洞口附近有一股往箱内刮的风)。2根据以上事实思考风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未点燃蜡烛,箱内外空气温度一样,无风;点燃蜡烛后,箱内空气比箱外空气温度高,有风。这说明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条件下发生的。3在实验、思考的基础上讲解风的成因。本课是利用大气压力的原理讲解风的成因的,这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空气为什么会流动。第三部分,指导学生根据风的成因,推测海

3、陆风有什么不同。白天,陆地比海面气温高,风会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海面比陆地气温高,风会从陆地吹向海洋。二、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风的成因。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空气对流箱、蜡烛、火柴、蚊香。2挂图或投影片海滨昼夜风向的变换。精品.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谈话:风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风,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2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风是怎样形成的?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风是空气的流动(1)讲述:要想明白风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要弄清风是什么。要弄清风是什么,可以从刮风时的各种现象中得到启示。(2)讨论:刮风时有什么现象?你能看见旗子在风中

4、飘动,烟柱被风吹得倾斜,树叶被风刮跑,你也能感到风的吹拂和力量,可是你看得见风吗?这说明风有什么特点?(看不见,流动的)你认为风是什么?在炎热的夏季,你怎样“制造”风?为什么用扇子一扇就会有风呢?这说明风是什么?(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事实可以知道,风是空气的流动。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为什么会流动成风精品.(1)讲述:空气为什么会流动成风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实验方法、步骤、观察重点:第一步,照图摆好实验箱,在箱内放一根蜡烛。第二步,把点燃的香放在左侧洞口外,观察烟的路径。第三步,点燃箱内的蜡烛,依然把香放在左侧洞口,观察烟的路径。(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箱内没点燃蜡烛时,烟

5、的路径是怎样的?(烟往上升,不进箱内。)这说明洞口附近有没有风?(无风)点燃蜡烛后,烟的路径是怎样的?(烟进入箱内)这说明洞口附近有没有风?(有风)风往哪里刮?(从箱外到箱内)(4)讨论:不点燃蜡烛,洞口附近就没有风;点燃蜡烛后,洞口附近就有风。这说明洞口附近的风与什么有关系?(与点燃的蜡烛有关系)精品.为什么点燃箱内蜡烛后在洞口附近会有风呢?也就是说,为什么点燃蜡烛后,洞口附近的空气会向箱内流动呢?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实验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形成风?(5)讲解:点燃蜡烛后,箱内外冷热不同。箱内空气受热后上升,从箱上部的烟囱跑走一部分,这样箱内的空气就比较稀薄了,压力就减小了;相比之下,箱外的

6、空气比较冷,比较稠密,压力比较大;由于箱外空气的压力比箱内空气的压力大,箱外的空气就会压进箱内,向箱内流动;箱内的空气不断受热上升,箱外的空气就源源不断流进箱内。这样,就形成了一股由箱外向箱内刮的风。总之,以上实验说明,风是在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发生的。(6)讨论:自然界中是不是也有冷热不同的地方呢?试根据实验中风的形成,推想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7)教师小结:自然界各地冷热并不全相同。例如:我国南方比较热,北方比较冷。在同一地区,白天,在阳光照射下,光秃秃的地面比较热,有草木覆盖的地方或有水的地方比较凉;夜晚,刚好相反。精品.冷地方空气压力大,热地方空气压力小。当两地冷热不同时,空气压力

7、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的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风。巩固应用1复述:风是怎样形成的?(出示海滨昼夜风向变换图。)2提问:据观测,在海滨,白天陆地比海面气温高,夜晚海面比陆地气温高。请你根据这个情况推测:在海滨,白天和夜晚的风向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讲解:海陆风的成因。(详见本课参考资料。)布置作业思考:据观测,我国夏季多刮东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这是怎么回事?五、参考资料1风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叫风,是因各地气压高低不同,空气从气压高处向气压低处流动形成的。风的变化通常用风向和风速(或风级)表示。风能促使干冷和湿暖的空气发生交换,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精品.2海陆风发生在沿海

8、地区风向昼夜变化显著的风。白天,陆地上的空气增温快、气压低,海面上的空气增温慢、气压高,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气压高,海面上的空气降温慢、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面,形成陆风。3季风在大范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显著变化的风。主要由海陆上空气压随季节变化引起。我国东邻太平洋,夏季,大陆气温比海面高,气压相应较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湿热的东南季风;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气压相应较高,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干冷的西北季风。4用饮料瓶做空气对流实验的方法(1)器材“可口可乐”饮料瓶一个、透明的小饮料瓶一个、橡皮泥、铁丝、纸风车、蜡烛、火柴、蚊香。(2)制作方法将两个瓶子底剪掉。按图把小瓶和大瓶连接在一起,并在接口处用橡皮泥封好空隙。在瓶口装一个纸风车,以便更清楚地观察空气的流动。精品.(3)实验操作:如图。六、课后小记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