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二力平衡(8.3).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6282994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讲二力平衡(8.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十二讲二力平衡(8.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十二讲二力平衡(8.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十二讲二力平衡(8.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十二讲二力平衡(8.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讲二力平衡(8.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讲二力平衡(8.3).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个 性 化 教 案授课时间: 2011 年 8 月 3 日备课时间: 2011 年 8 月 2 日年级:初三 课时: 2 小时课题:二力平衡学生姓名:冯颖仪教师姓名:田丰教学目标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难点重点设计探究实验教学内容一、基础知识讲解重力1、 重力的产生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重力就是由于地球的吸收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1)由G=mg计算,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9.8m/s2,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2)由弹簧秤测量: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重力大小

2、。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重力是矢量。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从效果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2)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5、重力和万有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向心力大小不同,但由此引起的重力变化不大,一般情况可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GMm/R2.另外,除两极和赤

3、道外,重力的方向并不指向地心。重力的大小及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加速运动的系统中,例如:发生超重和失重的现象时,重力的大小仍是mg。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B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C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D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精品.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产生条件:(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处发生形变(挤压或拉伸)。3、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

4、物体,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如图所示,两细绳OA、OB悬挂一重物,两绳对O点的拉力方向必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即T1、T2所示。(2)弹簧产生的压力或拉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指向弹簧恢复形变的方向。 (3)面与面接触,点与面接触的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如图(a)所示,球和杆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4)球与面接触的弹力方向,如图(b)所示,在接触点与球心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5)球与球接触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4、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也越大。 弹力产

5、生的条件是物体接触且有弹性形变。我们分析和判断物体所受的弹力,首先要看这个物体跟哪几个物体有接触,只有和这个物体直接接触的物体才有可能给它以弹力的作用;然后再看和这个物体接触的那些物体有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只有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但大部分弹性形变不能直接观察,这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常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假设法”:假设接触处存在弹力,作出物体的受力图,再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如图所示,球A与各接触面是否有弹力存在呢?例1如图所示的各图中,光滑球A和球B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精品.例2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忽略不计,滑轮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A

6、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挂一重物,BO与竖直方向= 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角的大小,则滑轮受到细绳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是:A.只有变小,弹力才变大 B只有变大,弹力才变大C不论变小或变大,弹力都变大 D不论如何变化,弹力都不变 摩擦力摩擦力有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种,它们的产生条件和方向判断是相近的。1、产生的条件 (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 (2)接触面粗糙; (3)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注意:不能绝对地说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是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保持相

7、对静止的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滑动摩擦力是具有相对滑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都滑动。2、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即与引起该摩擦力的弹力的方向垂直),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斜面)向上:如图所示。注意:相对运动是以相互作用的另一物体为参考系的运动,与以地面为参考系的运动不同,故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其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例如:站在公共汽车上的人,当人随车一起启动(即做加速运动)时,如图所示,受重力G、支持力N、静摩擦力f的作用。当车启动时,人

8、相对于车有向后的运动趋势,车给人向前的静摩擦力作用;此时人随车向前运动,受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精品.3、大小(1)静摩擦力大小不仅跟物体所受的外力有关,还跟物体运动状态有关,在一定限度内,相对运动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其大小只能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平衡或加速)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求解。静摩擦力的变化存在一个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即物体将要开始相对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2)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N.为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N指接触面的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把物体的重力与支持面所受的压力当作一对因果关系,认为弹力是由重力产生的,是

9、一个错误的认识。摩擦力方向的判断(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不能理解成跟运动方向相反。(2)相对运动趋势不如相对运动直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所以,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困难。 常用方法有“假设法”和“反推法”。“假设法”是先假定静摩擦力沿某方向,再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出现跟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对假设方向作出取舍。“反推法”是从研究物体表现出的运动状态这个结果反推它必须具有的条件,再分析组成条件的相关因素中摩擦力所起的作用,就很容易判断出摩擦力的方向了。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首先分清摩擦的性质:是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2)滑动摩擦由公式f

10、 = N计算,f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跟运动状态无关。式中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状况决定,跟N无关。计算中最关键的是对相互挤压力N的分析,它跟研究物在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受力的组成密切相关,跟研究物在该方向上的运动状态有关,特别是后者最易被人所忽视。注意N变引起f变的动态关系。(3)对于静摩擦力,首先要区分最大值与非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 :它是对应物体将发生相对运动这一临界状态时的摩擦力,只在这一状态下才表现出来,它的数值跟相互挤压力N成正比变化。非最大静摩擦力 :它的大小、方向都跟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密切相关,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N无直接关系。因而 有大小、方向的可变性,这是它的特点。对具体问

11、题,要具体分析研究物的运动状态。若为平衡状态, 的大小可由平衡条件建立方程求解;若为动力学状态,可由牛顿定律、功和能、动量等关系建立方程求解,千万不可生搬硬套。例题讲解:例1: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两者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于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间无摩擦力BA对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CB对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方向向右DB物体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精品. 例2: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体的静摩擦力( )A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 方

12、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等于0D大小可能等于F 同步练习:1、如图,一直角斜槽(两槽间夹角为90)与水平面的倾角为,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物块恰能沿此槽匀速下滑。假定两槽面的材料和表面情况相同,试求物块与槽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试验设计:1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_,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_。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实验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5.5-2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2次:把两相同木块侧放

13、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第3次:把两块相同的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记下相应的示数。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滑动摩擦力/N精品.14.024.038.0(1)若已知木块质量为2k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2)比较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3)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_以及_有关,表面越_,摩擦力_;_越大,摩擦力越大。作 业一、填空题1、两个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产生的 力,叫磨擦力。摩擦

14、力对物体的相对运动起阻碍作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 2、摩擦力的大小跟 大小有关 越大,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跟 有关,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在这个探究实验中,主要用到了物理 的研究方法。3、一人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着一个质量为50kg的木箱在地面上匀速前进,如果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200N,则此人的推力为 N,摩擦力的方向 ;4、如图3所示,用力F将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F=50N方向垂直于墙,若物体匀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动摩擦因数是_,若物体静止不动,它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N,方向_(g10N/kg)精品.二、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均匀直

15、棒的重心在棒的中心处B.不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C.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片状物体,可以通过悬挂法找到其重心位置D.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2、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A与压力成正比B等于水平拉力C小于滑动摩擦力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

16、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4、如图1,木块质量为m,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精品. 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F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B推力F在物体下落前会变为原来的1/2C推力F始终是mgD因接触面变小,动摩擦因数会变大5、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6、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

17、一对相互作用力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体重为490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A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B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C大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D小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8、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单位长方体。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此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 N;拉力增大至6N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增大至8N时长方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学习管理师教学主任学生或家长阅读后签名精品.教师课后赏识评价老师最欣赏的地方:老师的建议:老师想知道的事情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