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629655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特征码 zLduLjrEhqwmWPhnKwRb 第二讲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它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 以人为本,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从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 第 2 页 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 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即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 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

2、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 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 调。 可持续发展,即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 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 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概括地讲,科 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 又快又好地发展。我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 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第 3 页 以人为本的观念

3、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春秋时期我国著名 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其他一些古代思 想家也都曾对民本思想作过论述,逐步形成了“民本君末” 、 “民贵君轻” 、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思想。西方社会提出 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说,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 动时期。它高扬人的价值,强调保护个人权利,反对神学统治 和封建特权,在历史上具有进步作用,但其历史观是唯心主义 的。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和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出发,从社 会历史现象中找到了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把人类社会的 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认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 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压

4、迫, 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这就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 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奠定了思想基础。 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一新的发展理念,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深刻总结古今 中外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赋予以人为本以全新 的涵义。它强调的以人为本的“人” ,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 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它强调的以人为本的 “本” ,是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 第 4 页 的根本利益为本。这是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

5、康社会、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 择。 1.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我们党是全中国人民根 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惟一宗旨。立 党为公,表明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执政为民, 要求党必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用最简洁、最生动的 语言,揭示了党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 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要求。这就把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拓展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

6、设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 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体现了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 利益的一致性。对这一点,就连某些外国政要和学者也表示赞 叹,认为中国“强调发展的人民性,而不是特权的阶层性” 。一 些国家发展的目的是“帮助银行家金融家” ,而中国发展的目标 是“帮助普通人们,强调以人为本” 。 第 5 页 以人为本体现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要求。古人讲, “民为 邦本,本固邦宁” 。意思是说,人民是一个国家立国强国之本, 人民富裕幸福国家才能稳定安宁。这一千年古训至今仍有启示 作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历史上许多封建王朝,往往都走 了从得民心兴起到失民心衰亡这样一条道路

7、。我们党来自人民、 依靠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 接关系人心向背,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巨大考验和现实课题。 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才能得 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真正取得执政的资格。始终和最广 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真正把人民作为我们党的依靠力量,充 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才能从人民群众中获 得深厚的执政资源。这是党过去得天下之道,也是党今天治天 下之道。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不断扩 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

8、提高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保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兴旺发达。 以人为本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为人民利益长期 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形成了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第 6 页 弘扬和发展了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这几年,党中央突出 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充分体现 了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价值观。强调从人民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重视解决群众 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 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的群众观。强调多干群众急需的 事,多干群众受

9、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 事,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 民的政绩观。人们看到,在偏僻山区,在困难国企,在遇难矿 工的家里,在抗击非典的生死战场上,胡锦涛总书记和其他中 央领导同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改革和完善信访 制度,提高征地拆迁补偿,解救在海外被绑架的人质,帮助海 啸中的受难者,追讨拖欠的农民工工资,重奖贡献卓著的科学 家,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以人为本的自觉实践。 2.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归根结底是以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

10、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 7 页 发展为了人民。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判断一个政党是 否先进、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根本尺度。胡锦涛同志指出,一 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充 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 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 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科学发展观根植于人 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 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

11、展成果的根本标准。 发展为了人民,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 马克思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 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我国是一个发 展中的人口大国,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尽 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 仍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贫穷不是社会主 义。发展为了人民,说一千道一万,首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 上,使人民逐步过上更加殷实宽裕的小康生活,享有更丰富的 营养、更宽敞的住房、更方便的医疗、更有效的教育、更充分 的就业、更安全的环境、更广泛的自由、更繁荣的文化、更健 第 8 页 康多样的娱

12、乐。这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具体、最实际的体现, 也是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所系。 发展为了人民,要在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充分体现 和代表人民的意愿。不仅经济建设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都要体现和保障人民群 众的利益。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 要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不断 促进和大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形成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不断推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发展依靠人民。中国革命的胜利,靠的是人民。20 多

13、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同样靠的是人民。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可 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我们头脑中固有的,归根到底,来自 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丰富生动的实践。谁深深扎根于人民之 中,同广大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谁就有力量、有办法,谁就 能够经受考验,战胜困难,做出成绩。 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 第 9 页 创精神,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 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 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 包括知

14、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 本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贡献力量。 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 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 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由少数人享有,还是 由全体人民享有,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价值取向,反映 了执政党的不同执政理念。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 同富裕,而不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只有使全体人民共享改 革发展的成果,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共同前进,以人为本才能 得

15、到真正体现。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 第 10 页 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 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 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人 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 致的基础上,把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群众利益兼顾好。一方 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 富起来的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另一 方面,要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 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

16、,特别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 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 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 正义。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 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 出来。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 位置,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公民权利保障、依法行政、严 格执法、公正司法等方面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依法逐步实现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保证全体社会成 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够平等地参与 第 11 页 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

17、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 的正当权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 的方向前进。 3.塑造全新风貌的一代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无论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都要体 现在人的发展上。如果说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解决人的 发展之“形” ,那么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则是人的发展之“神” , “形神兼备”才是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和生活质量,满足生存、健康等自然需求的同时,不断提 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满足人的民主权 利、人的价值实现、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等社会需求,使全体人 民始终保持昂扬

18、向上的精神状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经济 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 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力量,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 会发展就会失去目标和动力。两者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 第 12 页 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条件 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 断增加,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日益充分

19、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要从基 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 地艰苦奋斗,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和 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找到既适合自己国情、 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 展,是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指明的科学发展之路。 1.“四位一体”谋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全面 发展 “咬定青山不放松” ,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实 第 13 页 践证明,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20、,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在日益激烈的国 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 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就是经济 建设,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经济发展谈发展,不能放 松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发展,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首要 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单打一”发展。经济、政治、 文化和社会建设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贫穷不 是社会主义,愚昧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和法制不是社会主 义,没有社会和谐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 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须经济、政治、文 化和

21、社会全面建设、全面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 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 会建设“四位一体” 。实现全面发展,就要按照这一总体布局,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 谐社会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2.十个指头弹钢琴坚持“五个统筹” ,实现协调发展 第 14 页 统筹兼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统 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 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五

22、 个统筹”的核心是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从世界范围看,城乡差距明显,落后 的传统农业与现代的城市工业并存,是发展中国家一个普遍性 的标志。经济学把这种状况称作“二元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城乡都有了较快发展,但比较而言,农村发展相对滞 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农民、农业和农村,从来都是中 国的基本命题。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一个农民只要增收 100 元,全国就会增加 900 亿元;一个农民一年消费 300 元,全国 就是 2700 亿元。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 9 亿农民的

23、农业大国里, 农民不富,中国不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 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统筹城乡 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 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二 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三是城市发展和 第 15 页 农村发展要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四是统 筹推进城乡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 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消除体制性障碍。通过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真正建立起地位 平等、开放互

24、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城乡经济 社会发展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地区都有了较快发展,但横向比较,地区 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从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看,198020XX 年,东部地区从 50.2%增加到 59.73%,中部地区从 29.75%下降 为 25.22%,西部地区则从 20.04%下降为 15.05%。逐步扭转地 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 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拿 西部地区来说,国土面积约 685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71.4%,人口 3.64 亿,占全国总人

25、口的 28.6%,其中,少数民 族人口超过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同样可以说,没有西部 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统筹区 域发展,就是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 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以东 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要促进生产要素在区 域间自由流动,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 第 16 页 区,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形成区域之间相互促进、 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 策。按照这一战略布局,形成东部领跑、中部崛起、西部提速、 东北振兴的发展走势,各个地区之间将从差距扩大到趋

26、向缩小, 在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看,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 力支持和必要条件。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发展, 集中表现为“三个不够协调” 。即: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不 够协调,社会事业的投入不足,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 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与分配不够协调,出现了贫富 差距开始拉大的新问题。经济增长与就业、社会保障之间不够 协调,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社会发展包 括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

27、 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管理、社会秩序、社会 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按照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 步。加快社会发展,一是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体育等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 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 第 17 页 加强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普及科 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 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大力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是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

28、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 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三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 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 改造生物圈,但生物圈只能按自己的内在规律变化和发展。如 果人类盲目开发,就会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已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三 大难题,我国也不例外。严酷的现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 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已经刻不容缓。统筹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9、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在 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处理 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 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把坚持经济 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发展。具体说,一是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在 第 18 页 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法律法规加 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二是要坚持资源利用与节约并举,把 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 要坚持统筹规划,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措施贯穿到经 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四是要深化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布局,

30、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发展模式从资源依赖和投 资驱动向集约和创新驱动的转变。五是要推进制度创新,实行 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政府协调机制,统筹处理人 与自然关系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区域性问题。六是要在全社 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 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国内发展是对外开放的坚 实基础,对外开放是国内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 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把 “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统筹经济发展与经济

31、安全,统筹运用外部的有 利条件和我们自身的有利条件,在更大的范围内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我们以更加宽广的 眼界观察世界,用全球战略眼光来谋划我国长远发展问题,在 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 第 19 页 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 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和优 化配置,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缓解国内短缺资源约束;统筹国内市场与境外技术,推动我国 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统筹国际经济合作与国内经济合作,鼓 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 3.

32、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造福子孙后代,实现 可持续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 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按照国际 上通行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 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是人类发展付 出沉重代价后作出的深刻反思和总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 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更是人类世代生存和发展 的依托。早在 100 多年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初的和最基本

33、的关系,也是人类 社会永恒存在和发展必须面对和把握的关系,而人与自然和谐 第 20 页 相处,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20 世纪的 100 年间,在工业化的重压之下,我们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同时也加速了资 源消耗。全球 GDP 增加 18 倍,石油、钢、铜、铝的年消费量也 分别增加 170 倍、29 倍、27 倍和 3608 倍。其中,60%以上的能 源和 50%以上的矿产资源,是由不足世界人口 15%的发达国家消 耗的。尤其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人口猛增、粮 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这 种

34、以牺牲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发展现象,被人们称为 “有增长无发展”或“无发展的增长” 。联合国先后发表了人 类环境宣言 、 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 世纪议程等国际文 件,呼吁各国摒弃传统的以大量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的 发展,代之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这标 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 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中华民族一代一代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一个很小的问题被乘以 13 亿, 都会变成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 13 亿,都会变成一个 小数目。实施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 会的永续发展,是适应我国

35、国情的必然抉择,也是经济社会发 展的必然要求。 第 21 页 我国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 3 倍,国土严重超载,短缺 的、有限的资源,要养育庞大的、不断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 的人口,其困难可想而知。我国的国土面积虽然很大,但却是 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 1.4 亩,是世界人均占有耕地 的 1/2。1998 年至 20XX 年减少耕地 6100 万亩,并且在继续减 少。而现在耕地又在受沙漠化、盐碱化的威胁,质量不是在提 高,而是在退化。淡水已成为人类的稀缺资源,而我国人均占 有量又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水质也在污染恶化,目前 是南部严重污染、北部严重干旱,全国 600 多个城市有一

36、半缺 水,不少地区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不得不以高投入搞南水 北调这样的跨流域、跨省区的大规模调水工程。森林人均面积 是世界人均面积的 1/6,草地人均面积是世界人均面积的 1/2, 而林地、草地、湿地也在逐年减少。石油、铁矿、铜矿等矿产 资源十分紧缺,20XX 年近 40%的石油、50%的铁矿石、60%的铜 矿石依靠从国外进口,拉动了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 我国目前仍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高增长是靠高投入、高 消耗、高排放支撑的。有限的资源短缺,处于严重浪费之中。 土地资源大量被低效或无效占用,仅省级以下的开发区土地闲 置率就高达 40%;单位产值用水高于发达国家 1020 倍,生产 每公斤

37、粮食耗水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3 倍。换一个说法,按创 第 22 页 造国内生产总值看,一个单位的消耗,我国创造的不到 0.7 美 元,世界平均水平是 3.2 美元,日本是 10.5 美元。还应看到, 我们经济增长很快,但国内生产总值中相当大的一块是以牺牲 生存环境为代价取得的。我国的污水排放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4 倍,固体废弃物排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0 倍。有人曾这样形 象地描述过:中国的森林为了生态保护,一棵树不砍也不够; 为了使用木材,一棵树不留也维持不了几十年。如果不走可持 续发展道路,继续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消耗,竭泽而渔, 尽矿而采,伐林而耕,不讲代价,不顾未来,无异于寅吃卯粮,

38、 欠的是子孙后代的账,现代化发展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 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不能走其他国家已经走过的老路。 必须从传统的“人是自然的主人” ,可以随意支配自然、征服自 然的观念,转变为“人是自然的成员”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理念。必须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 代价去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方式。要在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 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 确处理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 利益的关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 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39、 第 23 页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中央作出了推进经济社会又快 又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重大举措,抓住了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1.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 化道路 工业化是国力强盛的象征。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 国际上有三个结构性指标:一个是农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降到 15%以下,一个是农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降到 20% 以下,再一个是城镇人口上升到 60%以上。实现工业化,是我 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我们要走的工业化道路,不

40、是简单重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 过程,而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汲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和教 训,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 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说,就是坚持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 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 第 24 页 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 ,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同信息化 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需 求之源,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最新发展阶段和引擎。发达国家一 般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而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信息化发展

41、很快。我们完全可能将信息化与工业 化的进程重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 化,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 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工业化进程,在工业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促进信息化的发展。 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 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走的是“先发展、 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工业化进程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只靠增加资源投入式的粗放型 增长难以维系。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 调

42、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 关系,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资源占用和环境牺牲创造更多 的财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传统的 工业化道路往往经历牺牲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新型工业化 道路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同步协 第 25 页 调。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人力资源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传统的工业化往往是用技术 和资本代替劳动力,而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走新型工业化 道路,就是要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展、 改善和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力多的压力,转变为充分 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人工成本

43、较低的比较优势,使人力资源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 性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这 20 个字,阐明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基本内涵,展现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农村形态。 (1)生产发 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促进 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为增 强农业

44、、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生活 宽裕。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 第 26 页 善广大农民生活水平,使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3)乡风文明。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风尚, 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4)村容整洁。就是要建设环境优美、 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貌,村 舍整洁卫生,布局科学合理,社会治安良好,农民安居乐业。 (5)管理民主。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各项民主制度,丰富民 主形式,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 充满活力的村民自

45、治机制,不断促进农村各项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 的各项利益,使农民享有更多更充分的民主权利。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亿万农民来说,是用自己的 勤劳和智慧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对全国人民来说,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现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显著 增强,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全党全 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党 和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这一历史进程。比如,从 20XX 年起

46、,全部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 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种 第 27 页 地纳粮,天经地义。20XX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征农业税, 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农民种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将为 农民每年减轻 900 多亿元的税收负担。广大农民为此欢欣鼓舞, 真正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实惠。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 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充分依靠农民,继续扎实 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47、会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 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 的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 论语中讲到的“和为贵” ,墨子提出过“兼相爱” 、 “爱无差” 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 “小康社会” 、 “大同社会”的描述,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 向往和追求。但在存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旧制度下,这些 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为我 们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根本前提和保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 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8、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 第 28 页 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 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 会。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 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 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 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 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 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

49、力得 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 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六条基本特征, 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 又给我们提出了扎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六条 基本特征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 质内涵,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 第 29 页 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增强物质基础、加强政治保障、巩固精神支撑;和谐社会 建设,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 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一道,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在全面 建设小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