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催化机理.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6301850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氧化物催化机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属氧化物催化机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属氧化物催化机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属氧化物催化机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氧化物催化机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氧化物催化机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氨吸附脱附法研究发现随着在 MoO3 P2O5体系中加入少量的Bi2O3后催化剂的酸性迅速增加,并达到极大值,然后随Bi2O3的量增加而下降 亲核氧化反应的第一步是有机分子的活化,然后进行氧离子的亲核加成作用 催化剂要活化烃类并使其进一步进行氧化反应,必须具备酸性和氧化还原两种催化功能,并且这两种功能又必须相互协同进行 不同氧化物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第V、族过渡金属氧化与配位多面体形成不同类型的键合方式,并且在确定有机分子亲核插入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原料产物催化剂载体助剂甲醇丙烯丙烯丁烯丁烷甲醛丙烯醛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Fe2O3 MoO3Fe2O3 MoO3 TiO2Bi2O3

2、MoO3;CoO MoO3;SnO2 MoO3;TeO2 MoO3CoO Bi2O3 MoO3;Co TeO2 MoO3;As2O3 Nb2O5 MoO3;Sb2O5 V2O5 MoO3 V2O5 P2O5 V2O5 P2O5;V2O5 MoO3SiO2SiO2 Al2O3;SiO2SiO2Cr、Co、MoFe、Ni、Cu、Cd、Te、P Fe、Cu、Sn、Te、 P Cu Nb Al KCe精品. 晶格氧离子O2-是亲核试剂,它没有氧化性质,它们可以通过亲核加成插入到烃类分子缺电子的位置上,导致选择性氧化,这种方式生成的含氧化合物的类型取决于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之间形成的中间态结构

3、 强亲电性的O2-和O-物种进攻有机分子中电子密度最高的部分进行亲电加成形成过氧或环氧化合物,并且进一步发生断裂而使烃分子降解起始,烯烃形成饱和醛,而芳烃形成相应的酸酐 在高温时,高反应性的饱和醛迅速发生全氧化催化剂要活化烃类并使其进一步进行氧化反应,必须具备酸性和氧化还原两种催化功能,并且这两种功能又必须相互协同进行 催化剂的酸碱性质变化对催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不是由于分子中官能团反应能力改变而引起的,而仅是改变了吸附性质,即改变反应物或产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停留时间(1)丁烯氧化脱氢的工业催化剂 Bi Mo氧化物体系。在这类催化剂中,Mo或Bi Mo氧化物是主要活性组分,碱金属、铁系元素、

4、B元素的氧化物主要起到提高活性、选择性和结构稳定性的作用,SiO2或 A12O3作为载体 以Sb或Sn的氧化物为基础的二组分或多组分氧化物催化剂 以Ti氧化物为基础的多组分混合氧化物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类催化剂 铁酸盐催化剂体系 H 198型铁系催化剂如何确定半导体氧化物为n 型或p 型 n型氧化物的金属离子应该有容易达到的较低的氧化态;如:ZnO和Fe3O4。 p型氧化物的金属离子应有容易达到的高的氧化态;如:Cu2O和CoO。在空气中加热的效果类别例失去氧n 型ZnO, Fe2O3, TiO2, CdO, V2O5, CrO3, CuO得到氧p 型NiO, CoO, Cu2O, SnO, Pb

5、O, Cr2O3p型半导体活性最高,其次是绝缘体,n型半导体活性最低。精品.1. 两种以上的吸附部位 阴离子,金属阳离子的不同变价。 如:Cr2O3/载体,Cr3+是加氢和脱氢反应活性中心,Cr5+是化学吸附中心和催化聚合反应活性中心。 氧化物的氧离子则是含氧化合物的强化学吸附位。 如:CO2与氧化物中的O2-以碳酸根的形式化学吸附:CO2 + O2- CO32- MVK机理对催化剂的要求:1)需要两类活性中心,其中之一能吸附反应物分子,另一个必 须能转变气相氧分子为晶格氧;2)必须含有可变价金属离子。通常由双金属氧化物组成,如 MoO3-Bi2O3,MoO3-SnO2等,也可以由可变价态的单

6、组分氧化物构成。萘在V2O5催化剂上氧化:1)萘与氧化物反应,萘被氧化,氧化物被还原;2)被还原的氧化物与气相氧反应回到初始状态。3.M=O键能大小与催化剂表面脱氧能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给出氧的趋势,为衡量它是否能进行选择性氧化的关键。如果M=O键解离出氧的热效应HD小,则给出易,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小;如果HD大,则给出难,催化活性低;只有HD适中,催化剂有中等活性,选择性好。从 CO2可逆吸附量曲线可以看出,随着Bi2O3的逐渐加入,催化剂的碱性连续增加,丁烯转化丁二烯的选择性曲线在酸性最大值时有一最小值,尔后随催化剂的碱性增加而增大,直到酸碱共存的交点达到最大,此后选择性随着碱性的增加而降低 精品.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