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导学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306440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克思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克思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马克思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马克思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导学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泰市汶城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使用日期课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 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编写人宋翔森审核人王 娟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2悼词知识目标1、掌握悼词的一般写法2、体会本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特点1.感受、学习马克思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悼词,演讲词的一种。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

2、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情感目标伟大精神2.树立崇高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知识目标议论、抒情相结合,议论中饱含着强烈的感情的写作方法使用说明全部同学完成预习案,有余力的同学可做部分探究案。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预习案】激情朗读高效预习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写作背景1 883 年 3 月 17 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四十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体。悼词,要切合死者的身份特点,在表达上要求把记叙、议论和抒情

3、结合起来,语言应精炼而富于感情色彩,措辞应恰如其分。3. 文体要求悼词一般分为四个部分: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介绍去世者的简历。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主要的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探究案】研读课文深入挖掘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同学们,友谊是人类感情中非常珍贵的感情。比如李白和杜甫的友谊被传为佳话,鲁迅和瞿秋白的友谊也被后人传诵。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两个人的友谊被列宁称为 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这两个人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恩格斯在安葬马克思时所致的悼词,看看恩格斯是怎样评价他最密切的战友的

4、。1二、秀出风采落实基础你 了几遍 文呢?自我 一下吧!1. 下列加点的 注音繁芜不可估 量卓有成就譬如拂去浅 辄 止嫉恨诽谤2. 出字形有 的一 :A 浅 止 相 戴 峰B忠心喜悦独到 蔑忌恨C豁然开朗建 咒逝世D 忍不拔 草 逐估量3. “他作 科学家就是 。但是 在他身上 不是主要的”一句中:“ ”指的是_“主要的”指_4. “因 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一句中“首先”的含 是()A 先后 序, 克思先参加革命 践活 ,然后又 行科学研究。B 克思先成 革命家,同 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C 克思是一位科学家,但主要 是一个革命家。D 克思在革命 践、理 方面的 献比在科学研究方面的 献

5、大。5. 下面文段,回答 (1)(2) 。正像达 文 有机界的 展 律一 , 克思 了人 史的 展 律,即 来 繁 的意 形 所掩盖着的一个 事 :人 首先必 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 、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 的生活 料的生 ,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 代的一定的 展 段,便构成基 ,人 的国家 施、法的 点、 以至宗教 念,就是从 个基 上 展起来的,因而,也必 由 个基 来解 ,而不是像 去那 做得相反。( 1)“一个 事 ”的内容是A 人 首先必 吃、喝、住、穿B 从事政治、科学、 、宗教等等C 人 首先必 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 、宗教等等D“人 首先而

6、不是像 去那 做得相反。”( 2)冒号后的复句所 述的 点, 成下列复句来表达, 出符合原意的一 A 物 决定精神,所以 基 决定上 建筑,因而上 建筑也必 由 生它的基 来解 ,而不是像 去那 做得相反。B 物 决定精神, 基 决定上 建筑,所以上 建筑必 由 生它的基 来解 ,而 去所做的适得其反相反。C 物 决定精神, 基 决定上 建筑,上 建筑必 由 生它的基 来解 ,所以所做的正好相反。D 物 决定精神, 而 基 决定上 建筑, 因而上 建筑也必 由 生它的基 来解 ,而 去所做的正好相反。6 、 全文,找出提示全文 述中心的 句是()A 当代最 大思想家停止思想了。B 个人的逝世,

7、 于欧美 斗着的无 , 于 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 失。C 一生中能有 两个 ( 指 人 史的 展 律和 社会的特殊运 律) 该是很 了。 D 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7、 下列一段文字,回答(1)(2) 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 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他一个人留在房里 不到两分 ,等我 再 去的 候,便 他在安 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 是永 地2睡着了。( 1)指出这段话的修辞手法,概括这段话的内容。答: _(2)对句中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背离事实的一项是()A 破折号起停顿作用,表示恩格斯不想说出马克思逝世的消息但又不得不说的矛盾。B 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睡着了”的意思是

8、“永远地睡着了”死亡。C 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强烈的转折,表达恩格斯由于没有料到马克思的逝世这样突然,而在思想感情上发生剧变 , 产生的了极大的悲痛。D 破折号在这里既有解释的作用,也表示语气上的短暂停顿。正是这一停顿,突出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表达。8、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

9、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1)“这样”指代的是( )A 第五段所写的内容。B上文所写的内容。C第三、四、五段所论述的马克思深广的理论研究和伟大的理论创造D上文所论述的马克思的“两个发现”。(2)第一、第二句话在全段中起的作用是()A 总括上文B 领起下文C 转折 D 承上启下( 3)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A 论述马克思注重理论科学的新发现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革命影响。B 介绍马克思从事历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从而提示马克思的革命家本色。C 概述马克思密切注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以及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D 赞颂马克思对各种科学新发现都有浓

10、厚的兴趣,体现了他科学家和革命家二者兼而有之的特色。9、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本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 年),巴黎的前进报 ( 1844 年),德意志布鲁寒尔报( 1847 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 (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

11、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 1)联系上下文,分析“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中的“首先是”与()相呼应。A 下文中的“正因为这样”B 下文中的“就是”C 上文中的“远不是”D 上文中的“就是这样”( 2)概述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的。答: _3_【训练案】课外拓展举一反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 5 题。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

12、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她一生中最

13、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注:悼念玛丽居里选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 卷。爱因斯坦 (1879 1955) ,美国人,物理学家,因提出相对论而享誉世界。这是爱因斯坦1935 年 11 月 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发表的演讲。1这篇短文在第一段就点明了中心,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2第一段中的“后者”指的是与之相对的“前者”指的是3第二段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请用简明文字概括。4有些语言,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通过表层信息挖掘其隐含实质。本文第四段,反过来说,意味着什么?A 欧洲知识分子:B 欧洲的现代:4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本文所悼念的都是世界上杰出而伟大的人物,两文在行文上有何异同?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