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案-三峡之秋人教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320624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三峡之秋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三峡之秋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三峡之秋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语文教案-三峡之秋人教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教学 道元的 三峡 ,我 同学 了一篇 外 代文 三峡之秋。我的出 点是 同学 在了解古代三峡四季美景的之余, 也能从 代美文中 略三峡 久不衰的魅力教学从三峡 片 入,先出示三峡秋景片段, 同学 回 三峡秋景的特征。 一步 主要是回 学生的已有知 。 三峡秋景的特征在于 “悲”、“寂”在此 引 学生回 了一句古 “自古逢秋悲寂寥”。旨在 学生加深 “知 的 系” 一概念的理解。由此正式点出今天的学 象三峡之秋,希望同学 能在 篇文章中感受到“秋日 春朝”的美景,点明本 的学 内容。 写景散文 析的方向,我将 的 定位在 找概括景物的特征、品味 析写景的 言和感悟 价散文的主 三个方面一、景

2、物的特征 文章, 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 你看到的三峡之秋是怎 的。三峡的秋天是 的。( 学生初步了解 文的内容,掌握三峡秋天的特征)二、写景的 言1、 文章, 根据你所 到的三峡之秋的特征 品味作者的美 妙 ,看看作者抓住了三峡秋天的哪些景物, 运用怎 的手法来表 三峡秋天的众多特征的( 析 句的 , 学生可使用圈点勾画的 法品 句。 在学生 言的基 上 写景的基本方法)抓住典型景物 / 富有表 力的 / 运用修辞手法 / 多角度 察2、出示 道元三峡秋景片段 你 适合表 三峡秋天特征的景物(也可自己想象,但要合理),运用 出的写景方法,再写三峡之秋。“三峡的秋天是寂静 (悲 、凄婉)的。 三、

3、文章的 尾“故 者歌曰:巴 三峡巫峡 ,猿 三声泪沾裳。”三峡 个 尾从 面写出了三峡秋季的 凄凉, 借 歌抒写作者的哀 、 悲凉之情。“ 一天,正是中秋。”三峡之秋有人 :“ 是点睛之笔,有画 点睛的作用。”( 结构,点明全文写得是一天之中三峡景色 的变化 )有人 :“中秋是月 之 夜,花好月 是美好的象征,突出表 了三峡的美,社会的美。”( 由景及情 ) 合相关内容 你的 点反思:天不遂人愿 ! 当初 做了两个定位:1、比 ,能通 本知 的学 拓展学生的 外 , 学生了解知 的 系与整合;2、在一个 元的写景散文教学后, 想 一下学生 散文 析的能力是否提高。于是在 教学过程的时候, 我将

4、这节课设定为写景散文单元的总结课,想让学生通过前几节课上积累下的赏析语句的经验完成对这篇文章的语句解读,然后由赏到写, 让学生在赏析的基础上学习自己描写景物但是在正式教学过程中很明显有许多的不到之处。正如评课老师所讲的那样,教学,特别是教学美文,一定要加强文本的研读,要想自己的课感染学生,首先自己要完全的融入到文本中。就拿这篇课文三峡之秋来说吧,三峡秋天的美,体现在三峡的早晨、中午、 下午和夜晚,景物描写很美,可是,我和 学生都没去过,怎样才能让大家感受到美呢?就在字里行间来感受, 抓重点的词句来体会,再通过朗读来加强感受, 可是我没做到。 在课上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去欣赏文章, 整个课堂几

5、乎听不到学生大声的朗读, 那么学生也就缺少了对文本接触最直接的感悟,老师自身的感 染力也没有,主要原因还是老师自己没有投入文本。学生对于语句的赏析不是很 到位,失去了总结教学的作用。现在一想确实如此, 语文书里的每个主题单元, 也许学生在每一篇文章里都能很好的分析那些句子, 每一次也能总结出一些赏析语句的方法, 但是只要换了一篇文章,又要重头再来,这样长久下来,也许每天我都能把学生喂的饱饱的,但是可能离了我, 学生们就只能忍饥挨饿。 这样想来,问题还是出在教学的过程中 m其次,上完课我就意识到了, 我对课堂中出现的生成资源又没有好好地利用,教学过程过于拘束,缺乏灵气 .这节课让我充分感受到了“眼高手低 ”的痛苦,也让我深深地反思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