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建设的调研与思考.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633207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级组织建设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村级组织建设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村级组织建设的调研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级组织建设的调研与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村级组织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特征码 lUDFlAwnQMiipIKNYvxR 农业税实行政府全额代缴后,村级组织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新矛盾。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转变村级组织职能,更好地 发挥村干部作用,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夯 实农村基层基础,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加强和改进税改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考虑,县委主要领 导到柘塘镇共和村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指导。通过调研,为我们 做好新形势下村级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有限,非农 产业开发是今后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当前,农村经济多元化经营过程中,

2、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 已不再是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尽管今年国家对粮食生产实行了直接补贴,并实行农业税代缴, 第 2 页 但农资价格上涨,带动农本增加,农民最终收益并不大。因此, 要加快村级经济发展,较快提高农民收入,必须要把工作着力 点放在加大非农产业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上。以柘塘镇共和村 为例,2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5802 元,其中种植业为 450.4 元,占 7.76 %;渔牧业为 849.5 元,占 14.64%;工副业 为 1416.3 元,占 24.41%;外出劳务收入 1578.2 元,占 27.2%;企业工资收入 1508.6 元,占 26

3、 %。种植业以外的收入 占到了 92 %,这是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1132 元的主要原因,也是该村长期发展村级工业、加快农业结 构调整的结果。目前,该村共有村办改制企业和私营企业 33 家, 20*年年产值达 1.5 亿元,产值 50 万元以上的 8 家;兴办了精 养鱼池 600 亩、特水养殖基地、家禽养殖基地和草莓种植基地 各 1 个;105 名农民从事养蜂业,规模达 4000 箱。村级经济的 发展,增强了该村综合经济实力,20*年该村在全县村级经济排 名中列第 12 位,村可支配收入达 68 万元。实践证明,加快农 村资源开发,加快发展非农产业,是村级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4、 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发展村级经济的主要努力方向。 二、税改后村级工作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村级工作职能需要 有新的拓展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步步深入,村级工作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 3 页 村级组织在工作空间上有新的拓展。以柘塘镇共和村为例,该 村及时转变工作职能,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扭转 了税费改革前村干部主要精力放在催收税款上,村干部腾出了 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谋发展、搞服务。当前该村的主要工作有以 下几方面:一是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方针政策,完成县、镇不同 阶段的工作任务。二是努力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加快村级工业 发展,积极为现有企业做好协调服务;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培 植种养殖大户;组织

5、引导农民向外转移。三是做好为民办事和 为农服务,完善村级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定期为农户提供种养 殖、劳务等信息服务。四是维护社会稳定,注重疏导,防止纠 纷,化解各类矛盾。五是完善村民自治,开展县村民自治模范 村、农村消防安全示范村和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基层 民主法制建设模范村创建工作。职能转变后,村级经济在原有 的基础上保持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今年 有望达到 6500 元。 从共和村村级组织职能转变和取得的初步成效来看,我们建议, 当前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要认真把握中央和上级党委对基层组织 建设的新要求,紧密结合村级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 时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角色,

6、拓展新的职能。具体做到 “四个解脱、四个转变”:一是要从直接抓生产中解脱出来, 转变到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非农 第 4 页 产业开发上来,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的 事情办好,引导和带领好群众创业致富。二是要从催款收税的 群众对立面中解脱出来,转变到宣传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 针政策、法律法规,改进群众工作方法、维护社会稳定上来。 三是要从兴办公益事业派工难、集资难中解脱出来,转变到 “一事一议” 、民主决策、村民自治上来。四是要从班子整体战 斗力不强、干部素质不高中解脱出来,转变到抓好村级组织自 身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上来。村干部要做到“五员” ,即

7、 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发展经济的服务员、实用技术的指导员、 农副产品的销售员和劳务输出的联络员。 三、农村党建工作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村级党组织的 组织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党员参入按产业建立的合作经济组织 的多了,进工厂上班的多了,外出打工的多了,农民党员的活 动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村级党组织的设置、村干部 的配置等村级党组织建设中的关键工作,都要适应形势变化, 进行创新和优化,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以柘塘镇共和村为例,该村共有 124 名党员,设 1 个党总支, 3 个二级支部和 10 个党小组,基本上都是按照村组设置来划分 编排党员的,

8、由于党员编排与产业发展等经济活动不一致,党 第 5 页 员活动很难开展,活动质量很难提高,党员教育针对性不强。 下一步,该村已考虑结合本村实情,创建养蜂、水产等产业党 支部,提高党员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我们认为,党组织的 设置要因地、因时制宜,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开展 党员活动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专长,建议合 理的调整设置农村党组织,创立特色、行业、地域、年龄 4 条 主线,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农村党组织设置新模式,形成以 村总支为主体、专业党支部为骨干的新型组织构架。 共和村辖 5 个村民小组,16 个自然村,共有 1359 户农户,总 人口 4330 人(含小城镇户

9、籍 2200 人) ,总面积 6.5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4660 亩。在村干部配置上,该村现有在职镇管干部 4 人,其中:总支书记兼任一个二级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任 治保调解主任,会计兼任民兵营长、工会主席,计生专干兼任 团支部书记、妇女主任。村党总支支委 3 人,由村书记、主任、 会计组成;村委会委员 3 人,由村主任、会计、计生专干组成。 村委会下设 5 个村民小组,每组设队长和会计各 1 人,共计 10 个组干部。从目前看,该村村干部职数设置较为精干、适宜, 组干部还有精简的空间。当前,我县村级经济普遍不强,县、 镇对村财力转移有限。我们建议,要通过强化党组织设置,适 当减少村干部

10、职数,根据工作量定职数,同时大力推广村干部 交叉任职,试用“三不”型村干部(即不参与村内具体分工、 第 6 页 不脱产、不拿报酬) ,以实现减人不减事、工作职能强化的目标 效果。 四、村干部待遇相对偏低,对村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还需进一 步强化 目前,我县村干部的工资、养老保险等各项待遇都不高,基本 工资为 400 元/月,考核工资在镇考核审核后发放,大约 1 万元 /年。养老保险,书记为 1200 元/年,主任为 1080 元/年,计生 专干为 960 元/年。柘塘镇共和村由于经济条件较好,村书记工 资为 1.7 万元/年,主任为 1.6 万元/年,两委成员为 1.5 万元/ 年,组干部为 0

11、.5 万元/年,在该镇是最高的,该村干部较为满 意。但对县统一规定的保险执行标准过低仍有想法。 村干部处在农村第一线,任务重,矛盾多,各级党委、政府和 各部门都应关心、支持和爱护他们,保护和调动好村干部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一是经济待遇要提高。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不断改善村干部的经济待遇。要加 大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干部尤其贫困村干部的基本工 资按时足额发放。同时要建立村干部最低工资制度、离职村干 部定补制度和离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工作环境要改善。 对村干部要多指导、少指责;多服务,少干预;多鼓励,少埋 第 7 页 怨;放权基层,给村干部自主干事的空间。三是激励机制要建 立。把干部待遇同工作实绩挂钩,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工作成 效,建立分级分类的考核机制。四是政治待遇要关心。把在表 现突出、工作实绩明显、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干部,根据工作需 要,按照干部条例 ,优先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