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论文.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633409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论文 特征码 iWHblRIcZPYCvIHnfeuy 【摘要】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基础素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 改革,拓展了这一基础学科的训练手段,同时教学理念得到了 修正,成效是显著的。笔者以为均衡地发展是艺术设计基础素 描教学应该坚持的方向。 【关键词】素描教学;教学思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形象 思维;创新思维;形式感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基础素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改革实践, 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此项实践包括了试验性的课堂实践与学 术和教材上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同仁们反思以往的教学思路、 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吸取国外艺术院校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很多方面重新定位,重

2、新构建。从起步到目前为止时间虽然不 算太长,但从多方渠道了解到的教学现状、教学效果以及社会 实践的反响来看成效是显著的。 第 2 页 据本人在教学中所接触到的教材教学参考以及浏览各类相关 出版物经粗略的统计与归纳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其中三 款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专著基本上可作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基础 教学改革,教材教参整编修正的两个阶段的代表。 首先是前期阶段对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较早着手改革的当推 中国美术学院的王守中和许江二位教授他们于 2000 年编写出 版了从素描走向设计这一专著,他们大胆创新,锐意进取, 打破传统的绘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的陈规旧俗约束,变更 教学 的内容与表现手段,以崭新的教

3、学理念来组织教学,注意开启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潜能,很大程度上变再现性的观察与表现 为发现性、创意性的观察与表现,注重物象的生长、物理及物 质以及形式结构的表现。最为独到的是他们在基础素描中安排 了联想性、发现性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为日 后他们能够逐渐具备随机应变的“化腐朽为神奇” 、 “点石成金” 的联想创意表现才能。相比之下传统绘画专业的基础素描训练, 由于强调的是整体的再现,重技巧、重宏观,能够引发灵感生 成的细微之处却被视而不见,是王守中与许江的从素描走向 设计唤醒了人们的审美意识让毫不起眼的废弃之物、腐朽 之物也能“重然生命之火” 被他们注入新的形式、内涵要素的 素描让

4、人耳 FI 一新。此专著面世后在学术界反响较大,对于我 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起到了较 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及艺术设计人员造 第 3 页 型能力与审美素质的提高也是功不可没的。他们所推介的造型 理念与训练手段融入基础素描的训练中,使得之前的基础素描 教学与艺术设计相互脱节的不合理状况得到了改善,促使基础 素描教学提早与设计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对接。 在后期阶段,北京服装学院的安佳教授根据多年来该院设计基 础素描教学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成果,于二 00 三年编写出素描 基础这本现已被不少艺术院校设计专业作为教材、教参的专 著。在教学的观念上他认为素描是造型的基础

5、,通过训练主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塑造能力;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和审美能力,用艺术的创意的眼光观察体会自然;再其次因为 训练被注入艺术设计更为密切的内容,以认识对象为途经、以 协调专业为目的,拓宽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造型艺术的综合 设计能力。在素描教学实践与课程的建构上他将设计素描教学 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为结构素描的训练,用以培养学生透 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方法,提高对物象的认知能力;第二阶段 为凋子素描训练,用以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观察与表现 A 然物象 的能力: 第三阶段为构想素描的训练,用以培养学生从观象生意到改象 寓意,再到造象表意的创意表达能力。其在课程设置的原理、 原则、要

6、点、要领上各阶段分别给予了精辟的阐述,深入浅出 简明扼要。尤其是专著中各种表现手段的制作方法与设想一并 且可以充分说明,通俗易懂 加之配以师生们大量的习作作为佐 第 4 页 证,可算图文并茂。总体来讲三个阶段的教学状况是稳健推进 的。在造型基础能力与创意构想能力的发展上可以讲能够做 到均衡发展。后期阶段另由苏州学院李涵教授和苏州大学刘咏 清教授合作编写的设计素描于 20XX 年被苏州大学出版社列 入现代艺术设计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出版。此专著在先前各类设 计专业基础素描论著的基础上再次创新。在课程的构成上划分 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客观写实再现,可分为结构表现、材 质精细表现与快速表现;第二阶段为

7、形体构想阶段,其中分为 装饰造型、抽象造型和意象化造型;第三阶段为空闻创构阶段, 其中又分为图地互换同、平面虚幻,时空的混淆,多维意念空 间的创构:第四阶段为设计素描创意表现阶段,其中又分为创 意思维、创意原则、创意表现。课程区分更为细化,系统化了, 可操作性很强。该专著作者将设计与基础素描的训练极为紧密 的相互结合、相互包容,溯本求源,将世界艺术设计最权威的 德国包豪斯艺术学院的教学理念、设计理念与我国的艺术设计 基础素描教学巧妙的联系起来,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对接,让素 描走进了设计。至于插图与习作当然了是十分丰富精彩的,手 法多变,尤其是创意表现的作品许多十分新颖别致,此专著出 版后立刻被不

8、少艺术院校选定为教材、教参,并为不少设计 工作者所喜爱。 以上三款设计素描专著是众多设计素描专著中代表,本人认为 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具有不可替代性。它们和其它的设计素 第 5 页 描教材专著拓展了这一基础学科的训练手段,丰富了广大学子 们的表现才能,教学的理念得到修正与完善,僵化的单一教学 模式得以改善,为这门学科的良性发展,为提高我国艺术设计 专业学生以及设计师素质水平、专业技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从历年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相关作品以及社会艺术设计 水平不断得以提升便可证明成效显著。当下设计类素描教材与 专著为数不少,本人认为均衡地发展是我国艺术设计素描教学 应该坚持的方向。以上列举的

9、三种类型不妨可以结合加以吸取 其各自所长,传统的苏式素描教学体系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 所在。不走极端,不偏废、排斥,和谐均衡对待我们的教学我 想是有益的。 五十年代全盘苏化,不论绘画与设计只认一个模式,文革中只 重视政治 13 号式的而否定形式主义,否定现代构成手法等做法 都是不妥的。因为无论是纯绘画艺术还是设计艺术其本来面 貌就应该是千姿百态包罗万象的,而作为造型基础的基础素描 训练其理念手法自然了应该是极其广泛的,具象性的,抽象 性的,意象性的,再现性的,发现性的,创造性的等各种手段 均应该有所涉及才是。 由于认知 所限,疏漏偏颇错误之处还望同行们赐教。 第 6 页 【参考文献】 1安佳素描基础一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XX 年 2李涵、刘咏清设计素描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XX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