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译长干行.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335869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庞德译长干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庞德译长干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庞德译长干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庞德译长干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庞德译长干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庞德译长干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庞德译长干行.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庞德译李白所作长干行翻译技巧与方法拾例学校:石河子大学专业:师范英语班级: 2012 级英语 1 班指导老师:张丹丹学号: 81姓名:刘明霞1庞德译李白长干行翻译技巧与方法拾例引言:李白的长干行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乐府诗,埃兹拉 .庞德作为意象派诗人中的领军人物, 作为诗人翻译家, 他不同于一般的翻译家, 而是将译文进行再度加工,用翻译策略诠释意象派的诗学观:语言表达力求含蓄、简练、凝缩,意象美是至高追求,而他所表现的意象如他所说是“理智和情感在瞬间的综合”。本篇文章对庞德的翻译过程进行如下几点分析: 首先是庞德因为不仅受中国文学影响也受日本文化影响对人名和地名的翻译带有日式外衣; 其次是翻译过程

2、中由于转述而造成的误译; 最后最重要的是由于文化差异所涉及到的两个翻译技巧:归化(即对该内容进行舍弃直译其意或者将其转换成本国语言的对等语)、异化(即对该内容进行保留或者文内加注)。一、首先,庞德不是看着中文的原本进行翻译的,而是根据欧内斯特 .费诺罗萨的注本进行翻译, 而他的注本用的是日语中的对等语, 因此庞德的翻译内容表现出了日式色彩。这一点在译文对李白的名字中有所体现, 李白的英译名为“ Li Po”,而庞德的翻译为“ Rihaku”;此外,庞德还将“长干”译为“ Chokan”,“瞿塘峡”译为“ Ku-to-en”,“长风沙 ”译为“ Cho-fu-sa”。二、其次,毕竟庞德当时是靠转

3、述了解这首诗进行翻译的,对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多义不甚了解,因此造成一些误译。笔者将误译归纳如下:1、首先是标题中庞德加了“A Letter”,熟悉中国文化的应该知道长干行是乐府诗歌,是商人之妻在商人久离家门而不归表达自己的思念和略带委屈怨念的内心独白,这么表白心迹的话断然不可能是给商人的一封信,因此此处笔者认为是误译,只能视为“ monologue”而绝非“ letter”。2、此外,在对这一经典名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翻译上,1)庞德将“竹马”译为“ bamboo stilts”即“竹高跷”,而按照中文解读是指小孩子把竹竿骑于胯下当作马来玩,因此此处是“竹竿”而非“竹高跷”,这一点是对

4、中国文化背景不甚了解而造成的误译;2)庞德将“青梅”译为“blue plums” ,而“青梅”在英语中本来有对应译法即“green plums”,庞德此处用“ blue”传递出的英美文化情感是 “sad, depressed”即“忧郁”,而原诗中强调的是 “青涩”,因此此处是对颜色词在文化语境中的蕴含意义的不了解而造成的误译。3、最明显的误译之处在于庞德将“五月不可触”译为“And you have been2gone five months” ,此处原诗中文意思为“五月瞿塘峡水涨难辨担心触礁”,很容易知道这里的“五月”是指五月份而非五个月,因此此处应该译为“May” ,此处是词语的多义性以及

5、译者没有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其真实含义而误译了歧义。三、最后,在此篇译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差异译者用了归化法和异化法相结合的方式:而其中归化法既包括直接舍弃文化差异的词语及表达又包括将该词转换为文化对等的词或短语; 异化法既包括将源语言直接音译使用又包括进行文内加注的方式。1、对于归化法而言,直接舍弃文化差异的词语进行直译的例子是“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译为“ 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 Why should I climb the look out?”“抱柱”和“望夫台”是两个典故,含蓄而充分地表达沉浸在甜蜜爱情中的小夫妻忠贞不渝的爱情。 大部分中国人都

6、知道这两个典故, 但是西方人却没有这一认知。庞德在翻译时,直接去除了这两个典故,用了三个“ forever”和“ look out”来表达,三个“ forever”用到了同词重复的修辞手法,还增加了诗歌的音律美。 如果庞德忠于原诗将这两个典故翻译出来, 为了西方人看懂, 就必须在是后面加上大量注解来解释这两个典故的由来,这样就会给读者造成压力,分散读者注意力,阻隔诗歌情感的表达。而归化法中将涉及到文化差异的词换成本国语言的对等语, 在“十四为君妇”中译为“ At fourteen I married my Lord you ”,在原诗歌中,不断出现“妾”“君”等大量体现中国当时男尊女卑文化背景

7、特点的字眼,而英国没有那么多的区分,原诗歌是内心独白涉及到“妾”“君”等称呼,译文直接变为“ letter”的形式,将称呼改为“ I”“You”,呼告的方式也直截了当,而此处强调初嫁过去的称呼为“君”,译文在此处也格外用心的加了个“ my Lord”这样表意相同同时又极具西方色彩的称呼,此处归化不得不说是令人眼前一亮。2、针对异化法而言,诗歌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便是保留文化差异的词将其直接音译的例子就是大量的地名,如“瞿塘峡”译为“Ku-to-en”,“长干”译为“Chokan”,“长风沙”译为“ Cho-fu-sa”,对人名地名我们一般采用直接音译,而不需要把其蕴含意思翻译出来 (其蕴含意义

8、影响文章或诗歌主要内容和大意情况下除外)3而异化法中还有一种是采用原文加注的方式,在标题“长干行”译为“TheRiver-Merchants Wife: A Letter” ,这里的长干里译者没有直接用音译,而是对其进行了加注解释, 稍稍了解背景知识的人就会知道长干里位于秦淮河以南, 地处南京,当时经商者居多,是经济中心,而从下文的“瞿塘峡”“三巴”可知诗中的“君”是以水路经商,因此标题利用长干里的文化背景知识,提取本诗歌的主题即水路商人之妻的独白或信,即“The River-Merchants Wife: A Letter”来进行加注,这样的标题也更符合西方人用标题来反映诗歌或文章主题的习惯 ,有利于对主题的理解。尽管严格说来庞德的译诗还有一些错译的地方, 但是通过意象表达找到了跨越中西文化的共同规律, 克服了一些文化差异, 抓住了这首诗的灵魂, 她的译作在 20 世纪初的欧洲好评如潮,嫌弃一阵强劲的中国风,同时引领了轰轰烈烈的意象主义运动, 因此他的这一译诗称得上是一篇杰作。 同时他的误译也让后来者更意识到译文最好要第一手资料而不是通过他人转述,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因为转述和对源语言文化背景了解的匮乏而导致的误译。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