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速心电图分类与鉴别.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346654 上传时间:2020-10-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速心电图分类与鉴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房速心电图分类与鉴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房速心电图分类与鉴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房速心电图分类与鉴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房速心电图分类与鉴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速心电图分类与鉴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速心电图分类与鉴别.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房速心电图分类与鉴别 作者介绍介卢喜烈教授,从事心电图相关工作4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技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电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动态心电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电图学组副组长等职,是实用心电学杂志主编以及多种其他杂志的编审编委。目前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心电学新进展项目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心电技术培训项目负责人。曾主编心电学专业著作46部,全军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心电学新进展教材11卷,发表科研论文230余篇。他率先提出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的概念,阐明了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的理论;领导的课题组率先研

2、制出国际领先水平的高采样率的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仪器并应用于临床,于2014年被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授予“心电学终身成就奖”。卢喜烈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电专家。房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左、右心房、房间隔或与心房肌相连的解剖结构如肺静脉、冠状动脉窦(不涉及房室结及其以下部位)的心动过速,称为房性心动过速(afrial tachycardia,AT)。 房性心动过速的频率100220bpm,房性P-P周期可以匀齐,也可不规则,或伴不同程度的传出阻滞。在住院患者的DCG中,房速发生率(55)2088/3831例。多数为短阵偶发,少数为阵发性,而持续无休止的房性心动过速相对少见。房性心动过速分

3、类 根据发生机制、临床发病特点、起源病灶部位、电生理特点和心电图表现等,对房性心动过速分类如下: (一)据发生机制而分类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触发活动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 (二)根据临床发病特点而分类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 (三)综合临床和电生理特点而分类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ntra-atri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异位灶房性心动过速(ectopic atrial tachycardia)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mu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 1

4、.心动过速的频率100150bpm,少数频率可达250bpm。 2.心动过速的P- P匀齐,心动过速开始无P波频率逐渐加快的起步现象。 3.心动过速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4.心动过速可由房性期前收缩诱发和终止。 5.P位于QRS之前,P-R间期120ms,P-R间期可因心率快慢不同而略有变化。 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干扰。 6.房速的心动周期大于束支有效不应期,室内传导正常;心动周期短于束支及其分支有效不应期时,出现功能性束支阻滞。7.窦性心律预激波不明显,发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出现典型预激综合征图形。 8.刺激迷走神经可增大房室传导比例而减慢心室率,可使少数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终止

5、。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 在高位右房给予刺激,诱发房性期前收缩(A2),起搏频率100bpm,房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315ms,诱发了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从高位右房、希氏束和冠状窦部位记录到的心电图显示,心动过速的心房激动顺序与图B心动过速终止后的窦性心律的激动顺序不同。 心动过速自行终止,终止前心动过速的周期从335ms延长至355ms。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强度中度增高引起的心动过速,称为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AAT)。 有认为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仅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5。实际上,在所有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中,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一般为偶

6、发持续几秒钟或数十秒钟。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 1.房速的频率100220bpm,少数快至250bpm。同一受检者不同时间,房速的频率可有明显变化。 2. 依据P波形态,可对房速定位。 3.心动过速开始,有P- P周期逐渐缩短的起步现象,心动过速终止前,心动周期有逐渐延长的倾向。4.心动过速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但不影响心动过速的心房周期。 5.刺激迷走神经不能使房速终止。 6.房速开始于舒张晚期,是4相自动除极化的结果。7.若有房早插入,不但不能使房速终止,反而使房速的频率更快。 8.房速无须房早诱发。 电生理检查 1.心房内标测心动过速起源于心房,激动程序与窦性P波不同

7、。2.心房程序刺激不能诱发或终止房性心动过速。 3.心动过速开始,P波频率逐渐加快。 4.心动过速开始的第1个P波与心动过速其后的一系列P波相同。 触发活动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 触发活动与前一次激动的形成异常有关,产生机制为后除极(after depolarzation),当后除极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则产生一个实足的动作电位,亦即一次房性期前收缩。后除极发生于动作电位2相或3相时,称为早期后除极(early after depolarzation,EAD),如发生在动作电位4相,称为延迟后除极(delayed after depolarzation,DAD)。 房性心动过速无拖带现象 。 触发

8、活动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 A.单相动作电位记录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或窦性心率时的延迟后除极;B.房速发作与快速心房刺激(周长260ms)出现的触发活动有关。在最后起搏引起的心跳之后,延迟后除极之后紧接着出现房速HRA:高右房;HBE:希氏束图;CSp:冠状窦近端;CSm:冠状窦中段;MAP:单相动作电位触发活动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心房刺激可诱发房速。 房速时,用单相动作电位技术可记录到延迟后除极。 诱发房速的联律间期与最后一个心搏至下一次室性心搏的间期呈正相关。 腺苷或刺激迷走神经可使房速终止。 触发活动引起的房速大多位于右心房或房间隔等部位。 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 多数房速的起源部位集

9、中在心房某些特殊的 解剖区域内: 房间隔 右心房界脊 冠状静脉窦口 右心房耳 三尖瓣环 左心房肺静脉口 左心房耳 二尖瓣环 房性心动过速P波形态与起源部位 根据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可大致判定房速的起源部位: aVL 和V1导联的P波形态对鉴别右房和左房房速的价值最大。 V1导联的正向P波对判定左房房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2.9 和 88.2。 aVL导联的双相或正向P波判断右房房速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II、III和aVF导联的正向P波,提示房速位于心房的上部,如:右房耳、右房高侧壁、左房的上肺静脉或左房耳;反之,则提示房速位心房的下部,如:冠状静脉窦口、下肺静脉等。 心电图诊断步骤: 首先

10、判断aVL导联的P波负向或等电位;是为左房房速;否为右房房速。II、III和aVF导联正向在心房上部,负向在下部;负向在下部。 窦性心律的V1导联的P波为双相,房速时变为正向,判定为右上肺静脉的房速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ma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MAT)又称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 房性心动过速的频率100250bpm之间。 P波形态至少有3种以上,不含房性融合波。 P P周期长短不等。 PP之间有等电位线。 P R间期长短不一,但都大于120ms。 心室率快而不规则。 常合并有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正常,或出现束支传导阻滞及分支阻滞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