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遗传实验.ppt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356444 上传时间:2020-11-01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8.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蝇的遗传实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果蝇的遗传实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果蝇的遗传实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果蝇的遗传实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果蝇的遗传实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果蝇的遗传实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蝇的遗传实验.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果蝇的遗传实验,(1)果蝇的饲养与性状识别 (2)果蝇单因子遗传实验 (3)果蝇伴性遗传实验 (4)果蝇双因子遗传实验 (5)基因的连锁与交换 (6)果蝇的三点测交实验和 基因定位,果蝇饲养及性状观察,一、相关理论知识 二、目的要求 三、实验原理 四、试剂与器材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 七、注意事项 八、思考题,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相关理论知识(1),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2n=8) 中文名:黑腹果蝇 果蝇的优点: 1、生活史短,20-25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12-15天。 2、繁殖率高,一对果蝇可产卵400-500只。 3、饲养方便。 4、突变率

2、高。 5、形态容易辨认。,相关理论知识(2),果蝇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相关理论知识(3),果蝇生活史,相关理论知识(4),一,生活史: 完全变态 最适温度 20-25 生活史周期: 12-15 day (20-25) 10 day (26) 50 day (10) 羽化后 8-12h 交配 两天后产卵 成虫存活 15 day (25),相关理论知识(5),卵长0.5毫米,被绒毛膜,有一对触丝(filament)。,相关理论知识(6),三龄幼虫4.5mm,在培养基上作沟穿孔。,相关理论知识(7),酵母菌发酵的基质都可以作为果蝇培养基。 香蕉培养基 米粉培养基,相关理论

3、知识(8),果蝇的寄生虫螨虫,目的要求,1、了解果蝇的生活史 2、掌握区别雌雄果蝇的方法 3、掌握遗传学实验常用果蝇品系的特征及常见突变类型,实验原理,普通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遗传学 的重要实验材料。果蝇具有饲养方便、来源广 泛、生活史短、性状便于观察等许多其它材料所 不具备的特点。果蝇除可用来完成三大定律及连 锁互换、三点测交、唾腺染色体观察等实验外, 还可用来做许多其它方面的实验材料,因此对果 蝇的研究是广泛深入的。,试剂与器材,1、材料:野生型果蝇及几种突变型 2、试剂:乙醚、玉米粉、绵白糖、正丙 酸、酵母粉、乙醇 3、器材: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烧

4、 杯、量筒、天平、培养瓶、棉 塞、滤纸、毛笔、镊子、牛皮 纸、记号笔、玻璃棒、无菌药匙,实验步骤,1、果蝇培养基的配制 2、继代培养 3、转移到麻醉瓶中观察结果,三 果蝇的饲养 (一)果蝇培养基成份(100ml),培养瓶的灭菌,准备灭菌的培养瓶,准备灭菌的棉塞,准备灭菌的滤纸,包好的棉塞,灭菌器,121 20min,(二)配制方法,玉米粉,配制时先将水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用于溶解琼脂和糖,另一份煮玉米粉,待两份分别溶解煮好后再合到一起煮沸,关掉火后再加入丙酸,这时的培养基很粘稠,要充分搅拌后再分装培养瓶。待培养基冷却后,在培养基的表面洒上一层酵母粉,插上一块经灭菌后的滤纸片做为幼虫化蛹的干燥场所

5、。,配制好的培养基,(三)果蝇继代培养,将果蝇转移到新配制的培养基中繁殖。转移时要注意转移的手法,不要使果蝇从两个瓶口的接缝处飞出。一般用黑纸包住带有亲本果蝇的培养瓶,使其飞入带有新培养基的培养瓶,准备转移果蝇的亲本及培养基,果蝇的转移,幼虫化蛹时爬到瓶璧或滤纸上。,转移到麻醉瓶中观察结果,麻醉时转移果蝇手法,果蝇的麻醉,滴加乙醚的方法,果蝇的麻醉剂,果蝇识别,果蝇识别,果蝇识别,果蝇识别,果蝇识别,果蝇识别,死亡果蝇的标志,死亡果蝇的标志,突变性状的观察,实验结果,果蝇性状观察,3、眼睛的颜色,2、翅的大小,1、身体的颜色,残翅,野生型,棒眼,小翅,黑檀体,白眼,实验结果观察,白眼 w X染

6、色体,白眼 w;殘翅,vestigial,符号vg,黃身 符号y, X染色体,黄身 白眼 和 野生,白眼w, 小翅 m, X染色体,白眼 w、小翅 m、焦刚毛 sn (刚毛卷曲如烧焦状) (全在X染色体),刚毛形态,刚毛形态,棒眼 B (Bar,显性, X染色体),棒眼 B (Bar,显性, X染色体),黑檀体Ebony (e) 黑体 (b),观察后的结果填入下表,性状、染色体和基因型,红眼(+) 白眼(w),第一连锁群,长翅(+) 残翅(vg),第二连锁群,灰身(+) 黑檀体(e),第二连锁群,第三连锁群,长翅(+) 小翅(s),第一连锁群,直刚毛(+) 卷刚毛(m),第一连锁群,灰身(+)

7、 黑体(b),第二连锁群,注意事项,1、配制培养基时要将玉米粉及琼脂和绵白 糖要分开煮。 2、转移果蝇时要防止果蝇飞走。 3、麻醉果蝇时要掌握麻醉尺度,需要用活 体时,不可以麻醉过度使果蝇致死。实 验后不用的果蝇要及时处死,不可放 飞。,思考题,1、绘制雄性果蝇性梳图。 2、绘制果蝇直刚毛和卷刚毛图。 3、简述果蝇被麻醉死亡后的状态。,果蝇单因子遗传实验,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与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目的要求,1、学会饲养果蝇,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 2、理解分离规律的原理。 3、学会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

8、原理,果蝇的单因子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 基因的传递规律。由于显隐关系,在子一代 只表现显性性状,但基因型是杂合状态。在 形成配子时,基因保持相对独立,又按原样 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理论上的比例是1: 1。雌雄配子各1:1,结合的概率又相等,子二代的基因型就有三种,比例是1:2:1,而表型就是3:1。,试剂与器材,1、材料: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品系,长翅果蝇(+ +)、残翅果蝇(vg vg)(常染色体上的其它性状都可以来 做本实验) 2、试剂:乙醚、乙醇、琼脂、绵白糖、酵母粉、 丙酸、玉米粉 3、器材: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烧杯、量 筒、天平、培

9、养瓶、棉塞、滤纸、毛 笔、镊子、牛皮纸、记号笔、玻璃棒,实验步骤,1、果蝇饲养 2、选择处女蝇 3、果蝇杂交 4、去亲本 5、F1代自交 6、再去亲本 7、记录结果,有幼虫、蛹 去亲本,处女蝇的选取,10小时内羽化的果蝇分离,长翅 残翅, vgvg, vg,vg,去亲本,78天,基因型,配子,F1 基因型,长翅 长翅,+vg +vg,去亲本,78天,F1 代自交,F2 代表型比例,将实验结果的数据填写到表格,果蝇杂交注意事项,1、母本必须是处女蝇 2、子一代羽化之前必须去掉亲本 3、F1代必须转入新的培养基中进行自交 4、亲本果蝇麻醉时,麻醉时间不宜过长 5、麻醉果蝇时,必须倒入空瓶,严禁在

10、培养瓶中进行麻醉,思考题,1、结合实验数据,简述单因子遗传规律。 2、说明此实验中选取处女蝇的重要性。,果蝇伴性遗传实验,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与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目的要求,1、进一步掌握伴性遗传的规律和特点。 2、正确认识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差 别。,实验原理,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雌蝇是XX为同配性别;雄蝇为XY是异配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性状总和性别有关,因此把性染色体上的性状的遗传叫伴性遗传。,试剂和器材,1、材料: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的

11、二个品系,野生型红眼,wild type (+);突变型白眼white eye(w);决 定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 一对等位基因。 2、试剂:乙醚、乙醇、丙酸、酵母粉、玉米面、琼脂 条、绵白糖 3、器材: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烧杯、量筒、天 平、培养瓶、棉塞、滤纸、毛笔、镊子、牛皮 纸、记号笔、玻璃棒,实验步骤,1、果蝇饲养 2、选择亲本 3、果蝇杂交 4、去亲本 5、F1代性状观察 6、F1代自交 7、去亲本 8、F2代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正交X+X+XwY,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中,实验结果,反交XwXwX+Y,实验结果,正交F2,实验结果,反交F2,注意事项,1、母本必须是处女蝇

12、 2、子一代羽化之前必须去掉亲本 3、F1代必须转入新的培养基中进行自交 4、亲本果蝇麻醉时,麻醉时间不宜过长 5、麻醉果蝇时,必须倒入空瓶,严禁在 培养瓶中进行麻醉,思考题,1、把杂交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结果统计表 内。并结合自己的数据简述伴性遗传规 律。 2、本实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果蝇双因子遗传实验,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与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目的要求,1、进一步认识二对基因自由组合的原理。 2、巩固和提高利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 据的能力。 3、学会选择二对基因进行遗传杂交。,实验原理,双因子遗传是指位

13、于二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二对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由于这二 对基因互不连锁,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 配子之间的结合是自由结合。所以F2代中 会出现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一对基因 杂交在F2代出现3:1的比例;二对基因的 杂交后代F2中就出现9:3:3:1的比例。,试剂和器材,1、材料: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的二个品系,(1)黑檀体突变型 ebony(e)位于第三染色体上。 (2)残翅突变型vestigial(vg)位于第 二染色体上。 2、试剂:乙醚、乙醇、丙酸、酵母粉、玉米面、琼脂 条、绵白糖 3、器材: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烧杯、量筒、天 平、培养瓶

14、、棉塞、滤纸、毛笔、镊子、牛皮 纸、记号笔、玻璃棒,实验步骤,1、果蝇的饲养 2、选择亲本 3、果蝇杂交 4、去掉亲本 5、F1代自交 6、再去亲本 7、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结果,F1(正、反交合瓶统计)果蝇数目,将实验结果填如表格中,实验结果,F2代结果统计,注意事项,1、母本必须是处女蝇 2、子一代羽化之前必须去掉亲本 3、亲本果蝇麻醉时,麻醉时间不宜过长 4、麻醉果蝇时,必须倒入空瓶,严禁在 培养瓶中进行麻醉,思考题,1、简述双因子遗传规律。 2、本次实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简述双因子杂交的步骤。,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实验,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

15、与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目的要求,1、理解基因连锁与交换的原理,学会重组 值的求法。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掌握基因做图的 方法。,实验原理,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遗 传叫连锁遗传。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能发 生一定频率的交换,由于交换产生,使染色体上 的基因发生重组,通常把基因重组的百分比做为 两个重组基因之间的距离,重组率高,基因间的 距离远,重组率低,基因间距离就近。雄性果蝇 完全连锁不发生重组,只能用雌果蝇的重组值来 代表某二个基因的距离,试剂与器材,1、材料: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二个

16、品系,(1)野生型果蝇(灰体长翅)wild type(+)(2)双突变体(黑体残翅) double mutant(bvg) 2、试剂:乙醚、乙醇、丙酸、酵母粉、玉米面、琼脂 条、绵白糖 3、器材: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烧杯、量筒、天 平、培养瓶、棉塞、滤纸、毛笔、镊子、牛皮 纸、记号笔、玻璃棒、显微镜,实验步骤,1、果蝇饲养 2、选择实验亲本 3、亲本杂交 4、去掉亲本 5、F1代性状观察 6、F1代雌蝇与双隐性雄蝇交配 7、再去亲本 8、F2代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将杂交实验的F2 结果填入表中,实验结果,把表格填充完成 并进行处理数据,注意事项,1、母本必须是处女蝇 2、子一代羽化之前必须

17、去掉亲本 3、亲本果蝇麻醉时,麻醉时间不宜过长 4、麻醉果蝇时,必须倒入空瓶,严禁在 培养瓶中进行麻醉,思考题,1、什么是连锁遗传。基因的连锁与交换的 定律是什么? 2、通过实验说明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是什 么?,果蝇的三点测交实验和基因定位,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与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目的要求,1、加深理解基因连锁与互换定律。 2、学习和掌握果蝇基因定位和绘制连锁图 的方法。,实验原理,两个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呈连锁状态时 经常发生互换,交换值可作为两基因间的 距离。三个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时,分别 进行距离测定与

18、利用三点测交的方法相 比,后者只需要一次杂交一次测交就能确 定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顺序和基因 间的相对距离,而且结果更加准确。,试剂和器材,1、材料: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1)野 生型果蝇,性状为红眼、长翅、直刚毛、基因 型+。(2)三隐性突变体,性状为白眼、小 翅、焦刚毛、基因型msnw。 2、试剂:乙醚、乙醇、丙酸、酵母粉、玉米面、琼脂 条、绵白糖 3、器材: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烧杯、量筒、天 平、培养瓶、棉塞、滤纸、毛笔、镊子、牛皮 纸、记号笔、玻璃棒、显微镜,实验步骤,1、实验果蝇的饲养 2、选择亲本 3、亲本杂交 4、去除亲本 5、观察F1代果蝇性状 6、测交 7、去掉亲本 8、F2代果蝇观察统计,m sn w + + m sn w M sn w Y + Y m sn w m sn w + + + + + Y m sn w Y F1代之 间就可完成侧交,实验结果,将观察的结果 填入表格中,注意事项,1、母本必须是处女蝇 2、子一代羽化之前必须去掉亲本 3、亲本果蝇麻醉时,麻醉时间不宜过长 4、麻醉果蝇时,必须倒入空瓶,严禁在 培养瓶中进行麻醉,思考题,1、计算基因间的重组值。 2、画遗传学图,把三个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3、计算并发率和干涉。(并发率=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两个单交换频率的乘积 干涉=1-并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