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考研热”简析.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372068 上传时间:2020-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考研热”简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关“考研热”简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关“考研热”简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关“考研热”简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关“考研热”简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考研热”简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考研热”简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考研热”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学毕业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就业难”成为众多高校和大学生难以回避的难题。通过考研继续象牙塔中的生活提高自己,从而实现成功就业成为一条途径。因此,“考研热”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考研热”,是否要考研等诸多问题,也成为了大学生们困扰。文章对“考研热”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原因,利弊,是否考研引言: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显激烈,考研族日益扩大,对“考研热”的研究非常必要。就此,希望本文对“考研热”的研究分析,能够给予大学生一些参考和启示。1. 考研热的原因就整体的社会氛围而言,考研热的出现与大学生的价值取

2、向有关。这种价值取向却是大学生对研究生物质和精神环境认知后的理性选择。1 深究考研热的原因,主要因为以下几点。一是大学生自身原因。这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有理想型。大学毕业生面对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将考研作为一种改变命运的途径。尤其是一些普通地方院校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考研脱掉普通大学的帽子,上一所“985”或者“211工程”的大学,成为知名大学中的一员。他们为了心中的“名校、名师、热专业”趋之若鹜,名校的优越地位无可替代。对莘莘学子来说,名校就意味着拥有更雄厚的狮子队伍和一流的教学设施以及丰厚的科研经费。就读“名校”就意味着为自己加固了一道“保险”,可以一劳永逸,在成就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的同时,

3、也博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尤其是一些由于高考失利,且没有复读的学生,特别希望能够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拥有更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梦想不足以使我们到底远方,但是到底远方的人一定有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尽管考研路漫漫,走的也许并不潇洒,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就业,选择了考研之路。盲目跟随型。很多大学生并不是一上大学就决定考研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看到别人都考,也就跟随大流了。”这几乎是另一类“考研”人的心态。这是一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行为。2但是,毋庸置疑,跟随大流,也是考研热的一个原因。二是来自学校、家长的影响。学校领导、老师鼓励

4、支持学生考研。学校为了自己的学生以后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从大一一入学,就开始渗透考研的思想。同时,大学生没有家庭和工作的压力,并且有专业的老师辅导,比在职人员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氛围,确实更容易考研成功,所以大学生们纷纷选择了毕业就直接考研。而家长也是学生考研的重要推动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根深蒂固,觉得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必须要有高学历,甚至有种强盗逻辑,不考研,不考公务员那就没有发展的,就是没有出息。这促使了家长们要求孩子去考研。三是,国家对于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跨入21世纪的大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更大。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

5、生计划安排为49.5万人。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今年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和规模,在38个类型专业学位共安排计划14.9万人。下表为近15年来有关考研录取人数和报名人数数据表:3 由此表可以看出,国家在逐年不断的扩大研究生的招收规模,近五年招收规模增幅就达36%,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自2000年以来增幅高达482.4%,由此可见我国对于研究生教育是越来越重视。而报考人数增加更为迅猛,除2008年报考人数略有减少以外。近15年来,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加124.6万人,近十年,人数增加105.1万人。并且教育部亦表示,今年新增硕士研

6、究生招生计划全部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招生单位要压缩原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5%10%,用于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相关专家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调整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的比例,来促使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缓解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更好地适应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需要。四是社会对高学历的认可度更高,研究生毕业在各个方面都比本科毕业生更有优势。比如,就工资而言,签约于“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的2011届硕士毕业生

7、和本科毕业生当前签约月薪最高,分别为5473元、2917元;其次均为“国有企业”,硕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签约月薪分别为4264元、2599元。对于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而言,签约月薪最高的为“国有企业”(2205元),其次是“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2190元)。4明显的差距让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考研。市场充满竞争,竞争是无情的,要想在竞争中胜出,那么,各企业就必须吸纳更多高水平的社会人才,而学生则必须有更好的能力素质才能脱颖而出。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要,大学生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有更好的待遇而选择了考研也是无可厚非的。2考研的利弊 纵观目前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处处在

8、考试啊。中考,高考,考研,考博,到单位评职称依然要考试。应试深受长久传统教育的影响,短时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自1991年研究生扩招以来,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均大幅度增加。报考的人数有1997年的24.2万人,猛增到2010年的140 万人,增幅超过578%,录取人数由1997年的5.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7.2万人,增幅达925%。5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有利有弊是必然的。现在的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是不合理的,考研给了学生第二次机会,对选拔优秀人才是有利的,可以说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此外,有考研目标的学生和没有考研目标的学生相比,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假如没有考研目标,只是报着追求不挂科

9、顺利毕业的思想,这样的学生,在没有课的情况下,可能会去网吧玩,去闲逛,去踢球打球。而有考研目标的学生,会合理利用时间,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劳逸结合,使自身得到提升。那么,即使没有考上,本科学习阶段的水平也会因此而提高,对将来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考研也极大的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实践能力受到影响。考研的科目是总固定不变的,那么准备考研的学生可能会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与研究生应试有关的科目,而忽略了与考研无关的科目的学习。他们对许多教学计划课程甚至连课堂都不到,有的迫于学校听课出勤要求不得不进入课堂,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6这样,对学生的知识广度就会造成影响。况且,考研即使成功,继续扩展的

10、是知识,是知识的深度。如果只是学习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能力薄弱,实践能力差,求职技巧匮乏,也是绝对不行的。从毕业生从事的各类岗位看,既注重专业知识,又强调动手能力的技术性岗位的工资水平普遍上涨。因此,就算研究生毕业,实现成功就业依然存在很大问题。所以,考研有可能是在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此外,在今年调查中,一些相对更强调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及实践经验并重的专业,其毕业生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如部分机械自动化、电子通讯、生物医药等专业的毕业生,其毕业后的月工资中位数达到了2960元、2953元和2650元,高位数更是达到了6636元、8139元和6091元。劳动专家表示,用人单位更愿意为动手动脑类的复

11、合型人才付出高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社会财富大量涌现,但是,财富分配不均日益加剧。中国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至15倍跃居世界首位。从专业来看,当前签约月薪最高的硕士毕业生专业类为电子信息科学类(5373元),签约月薪最高的本科专业类为能源动力类(3027元),高职高专则为语言文化类(2322元)。由此引发了,考研专业扎堆的现象,对自己本科不满意的大学生甚至不惜重新学习,希望能够在待遇工资更好的专业中脱颖而出。这样,人才很可能不能得到更加合理和均衡的利用。3考研与求职的抉择大学生一毕业就要面对新的抉择,是继续考试,还是直接踏入社会,加入到就业大军中去呢?国家现在已经是不再包分配了

12、,毕业生要自己通过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自己择业了。而现在毕业生面对毕业就业难的现状,到底是该继续学习,还是到社会中去历练呢?大学生陷入到了如哈姆雷特面对生与死的困惑中一样的纠结中。考研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要如面对高考般从新开始新一轮的奋斗学习。而现在考研的人数攀升,竞争也非常激烈。即使考上了研究生,那就必须继续在学校进行三年的学业,那么,到毕业的时候,随着更多大学生研究生进入社会,就业难的形势仍是不容乐观。并且一些本科生毕业后完全是为了回避踏入社会而“被考研”,他们往往自我定位不清晰,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读研之后实际就业能力未必比本科生有显著提高。这样,之前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很可能白白浪费

13、。而且,有一些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恐怕也是不允许的,研究生的相关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不现实的,而公费研究生是极少数的。能力未必比本科生有显著提高。可作为佐证的是,本次调查显示,在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四类被调查人群中,硕士学历的人群压力感受最强烈,尤其是硕士的情绪指标最突出;其次是专科生与博士生、本科生。而且,连续三年的调查显示,硕士学历的求职者感受到的压力始终最高。然而,如果不考研,毕业直接求职,面对当今社会就业难这个难题,又让大学生有点望而却步。中国为了普及高等教育,大学扩招,上大学不再是难事,大学生人数剧增。并且近年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就业与创业的优惠政策,使更多

14、大学生倾向于在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或自主创业。但是,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还是有限的,这样大学生人数与就业岗位数比例失调。同时,社会需求的要求提高,研究生的竞争力明显大于本科毕业生,工资待遇等都会更高一些,那么,不考研,直接求职就不会占有优势,也就容易无法实现成功就业。 是否需要考研?是否真的想要读研?每个人都不能预测未来,每个人也不知道自己现在的选择是否就是正确的,人们总在做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在这种困惑中举棋不定。在做出决定前,希望正在犹豫找不着方向的学生先认真思索以下两个问题:是否真的对学术感兴趣?是否真的具备了坚持的毅力?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考研还是求职

15、,大学生应该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来选择,听取老师家长的建议,最终自己来做决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绝对不能盲目,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不管考与不考,都要早做决定。一旦确定了方向,就不要抱怨和后悔,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这个问题。选择了参加研考的学生,一旦踏上征程,请牢记一定要坚持到底! 其实梦想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把自己的梦想做到,虽然是句很普遍的话,但是真的很难。尽管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但是,仍存在机遇。如马云所说,在困难的时候,要学会用左手温暖你的右手。为自己的人生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结论:尽管考研形势严峻,大学生仍然可以选择考研之路,继续学业,扩宽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谋求更好的发展。当

16、然,毕业生也可以选择直接求职就业。哪怕一滴雨露,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更何况“铩羽之鸟亦欲飞”呢,当代大学生要自信面对社会就业形势,乐观积极奋斗!总之,对待考研,大学生应该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明智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不能盲从。 参考文献:1王海良. 对大学生的“考研热”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1-1:2042钱桦.“考研热”的社会学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08:(10).4秦臻,蔡佳辰 .“考研热”现象简析.当代教育科学,2008;(5).5国家教育部. 近15年来考研录取人数和报名人数相关数据统计,2011-4.6高经纬.关于考研的经济学思考. 理论界,2010-6:201.7陶珍东,张颖,王介强 .关于本科生考研的再思考. 高教论坛,2010-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