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农村信用社非农业贷款资产业务快速增长现象.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640427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农村信用社非农业贷款资产业务快速增长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读农村信用社非农业贷款资产业务快速增长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读农村信用社非农业贷款资产业务快速增长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农村信用社非农业贷款资产业务快速增长现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解读农村信用社非农业贷款资产业务快速增长现象 特征码 gvovCYmTbryFvYtXUPcl 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 ,通过发放农业贷款,促进了农 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农村信用社自 身也得到发展、壮大,改善了经营环境,防范化解了农村信用 社的金融风险。但也应看到,当前农村信用社还有大量资金用 于非农业贷款项目,非农业贷款资产业务处于快速发展状态。 以豫南某县为例:止 10 月底,各项贷款余额 3.85 亿元,比上 年底增长 12.8%,占资产总计的 42.7%,占比增长 1.6 个百分点。 其中用于农业和农户贷款余额 1.94 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 50.

2、4%,比上年底增长 14.7%。拆出资金及购买债券投资等 1.97 亿元,比上年底增长 45.7%,占资产总计的 22.1%,占比增长 7.7 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经济身份逐渐 发生变化,开始摆脱单纯的农业生产,走向多样化、规模化的 复合型、工、商、农结合型农业生产道路,他们的脱贫目标基 本实现,开始走上致富道路,对资金的需求不仅巨大而且迫切。 据对该县 6 个行政村的典型调查,20XX 年底共有 1026 个农户, 第 2 页 20XX 年来有 684 个农户向当地农村信用社提出 796.3 万元的贷 款申请,农村信用社对其中的 411 户发放贷款 501.2

3、万元,分 别占总申请户数和金额的 60.1和 62.9。表面上看,贷款的 批复率较高,但从农户对未来资金需求的预测及筹资打算看, 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贷款需求在书面申请前就被信贷人员拒绝 了。 从农业贷款效益看,农业贷款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现了党的富民政策,增加了农民收入, 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农村社会面貌和农民生活条件,巩固了 农业的基础地位,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农村信用社来讲,由于农业贷款具有面广、额小、分散、 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与其他各类资产相比,其单位资产的管理 成本较高。但同时,农业贷款也具有风险分散、损失较小的特 点,因而其风险损失也远小于非农

4、业贷款等其他资产。近几年 来,该县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的不良贷款比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截至 20XX 年 9 月底,农业贷款的不良贷款比率为 37.6,比 2000 年底下降了 6.2 个百分点;非农业贷款的不良贷款比率较 高,并且“双呆”比例增幅明显高于农业贷款。 另外,农业贷款的资金收益较高。止 9 月底,农村信用社 第 3 页 农业贷款、非农业贷款、其他生息资产分别占总资产的 21.5、21.2、38.8%,而其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 46.5%、19.7%、33.8%。综合农村信用社各类资产的管理成本、 风险损失、资金收益等因素,农业贷款的投入、产出比率是较 高的。可以说,农业贷款在提高农村

5、信用社资产质量、降低农 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同时,已成为农村信用社收入的重要。 既然农业贷款需求较旺,且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及推 动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中作用巨大,为何农村信用社大量资金 仍然用于非农业贷款项目上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定位模 糊。服务对象特定化与税赋负担同一化并存,损害了农村信用 社合法权益。主要服务“三农” ,是现行政策对农村信用社的刚 性约束。这实际上等于把本应由政府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的 社会职能,部分强加给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农村信用社,人 为地将本属独立企业法人的农村信用社,定位在准政策性金融 机构的层次上。但是,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具体执行中, 又将农村信用社视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来处理,任其承受与商业 银行完全相同的税赋等负担,使农村信用社背上沉重的历史包 袱,积聚了巨大的金融风本文来自*之音,海量精品免费请登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