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工作制度.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64762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工作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工作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工作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工作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工作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为了提高师生健康水平,学校决定成立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校的卫生工作,并将学校卫生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一、卫生工作领导机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学校处室卫生工作职责:1. 分管副校长主要卫生工作:(1)负责召集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2)组织教职工的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工作。(3)对学校卫生工作进行督导。2. 总务处主要卫生工作:(1)负责学校教学建筑等环境质量及设备、设施达国家卫生标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2)负责开展好“三管四灭”(管污水、管厕所、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3. 教导处

2、主要卫生工作:(1)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和教学卫生工作,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2)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3)负责室部卫生管理工作。4. 大队部主要卫生工作:(1)负责学校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2)负责日常卫生的检查评比工作。(3)负责环境卫生的区划工作5. 卫生室主要工作(1)负责学生常规体检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2)具体负责学生常见疾病、传染病的预防和疫情汇报工作。(3)具体负责师生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4)负责重大疫情疾病的应急工作。各部门要按照分工要求,切实加强卫生管理和检查督促,并做好工作开展情况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卫生专项档案存查。卫生管理制度

3、为搞好全校卫生工作,力争卫生工作列入全县先进行列,做到卫生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学校卫生工作规划,制定如下管理制度。一、卫生区的划分及职责1. 校园的环境卫生、教学楼的楼梯过道,教学楼的厕所由总务处负责;2. 过道、室内、厕所由生活部负责;3. 卫生、学生餐厅的卫生、内外卫生由负责;4. 各部门办公室卫生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5. 教室卫生由各班级班主任负责。二、卫生工作的具体要求1. 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抓好卫生工作,卫生工作好坏列入各部门的考核范围;2. 要求各部门每天保持好卫生工作,把卫生工作列入各部门的主要工作;3. 每周星期二定为全校卫生日,并检查各部门的卫生;4. 室内卫生要做到

4、地面光,物品摆放有序;5. 室外卫生做到无杂物、无纸屑、无灰尘;6. 厕所内部保持干净,无积水、无异味;7. 内部要求无苍蝇、无老鼠,窨沟、下水道干净无积物;8. 要求所有人不乱扔抛杂物,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检查标准总分按10分计算,达不到标准采取扣分制,由检查人员根据检查的具体情况进行扣分;1. 室内10分:六面光6分、玻璃1分、门窗1分、摆放1分、电器1分;2. 室外10分:地面干净5分、无纸屑杂物1分、无乱堆乱放2分、无纸屑1分、无树叶1分;3. 餐饮中心10分:地面2分、无苍蝇2分、门窗玻璃1分、锅台2分、明沟2分;4. 教师宿舍10分:地面2分、卫生间3分、门窗玻璃1

5、分、床位衣厨2分、杂物2分;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及时有效地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校长为我校疫情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副校长为具体负责人;各班班主任为疫情报告人,其她教职员工、家长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疫情联络员提供情况。二、疫情报告人职责1. 第一责任人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2. 具体负责人负责指导卫生保健工作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全校幼儿的晨检、班级的出勤统计情况进行巡查;3. 各

6、班班主任(疫情报告人)负责全校卫生保健工作,每天两次对师生做好晨间检查和全日观察。晨间检查时发现传染病应立即隔离并报告;全日观察中发现传染病应立即隔离并报告园领导。凡发现法定传染病(甲类、乙类、丙类)、新发传染病和其他相关文件要求报告的传染病进行汇总后,向教育局、妇幼保健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需要报告的传染病时,应立即完整、清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将报告卡送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 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幼儿(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2.

7、 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4. 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爱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在2小时内通知疾控中心疫情报告人员。5. 乙类传染病(除上述病种外),应在6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6. 丙类及其他要求报告的传染病,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7.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教职工如发现有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

8、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8.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四、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教育局、妇幼保健院、疾病防控中心报告。五、学校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建立幼儿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班主任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1. 各班班

9、主任要加强对本班学生的观察询问,如发现有发热、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在请假时认真登记,并将存在有以上可疑症状的及时告知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因病缺勤情况登记日志上。2. 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3. 加强晨检,由值班教师负责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做到一看二摸三查四问,了解联合会健康情况,对因漏检的学生,各班教师应及时反馈给保健医生。4. 如果学生在治疗后返回学校,教师应主动询问患病情况和治疗情况,如经正规医疗机构确诊为患传染病的学生,须查验治愈证明,并报告给校长,确定无传染性后方可返校上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