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657339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全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全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在全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特征码 uAyjnVLNiAQtSkFhDGlX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了探索农民科技培训的新途径,创建为农民生产经营提 供技术服务的新机制,造就一大批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 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民,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村步伐,今年我 市积极组织申报了中央三部委(农业部、财政部、团中央)新 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现已被确定为 20XX 年度新型农民科技培 训项目实施县之一。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有助于促进我 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 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切实组织实施好该 项目,现就项目的具

2、体实施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培训重点。 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辐射千家 万户”的技术培训思路,围绕我市水稻、小麦生产,以骨干农 民培训为重点,构建提升广大农民科技能力的示范新体系。在 全市选择 2000 名常年从事农业种植生产、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 农业生产技术、有一定的种植规模、能带头应用新品种、新技 术,在当地起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农户,组成 40 个教学班 进行重点培训。组织全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 第 2 页 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对骨干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和面对面、零 距离的全程挂户培训,通过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 到田、技术要领直

3、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 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骨干农民,简单地说, 就是动员市镇两级农技人员,结对挂户 2000 名骨干农民,辐射 带动 20000 名一般农民,促进我市稻麦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 应用,构建市、镇、村三级服务的长效机制。 培训内容重点围绕我市优质水稻、中弱筋小麦 2 个优势主 导产业,以 3 个优质水稻新品种、2 个专用中筋、2 个专用弱筋 小麦新品种,针对作物生长周期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质 稻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机插秧、麦套稻、水稻小苗抛栽, 水稻条纹枯病防治技术,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小麦 精量播种技术,稻套麦等技术以及农业产业化,

4、市场营销,农 业法律法规,创业等培训。 二、狠抓措施,精心组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一)建立组织体系,打牢项目实施基础。 1、建立项目领导小组。 我市成立了“江都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领导小组, 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袁中飞担任组长,市政府办、农林局、财 政局、团市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农林局,由分管科教的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 负责项目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资金筹措、监督管理等 第 3 页 项工作。各镇围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心,要成立相应的工作 班子,分管农业的领导要亲自抓,农业助理、农业农机服务中 心主任要具体抓,并明确工作职责,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各

5、项 工作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建立市镇两级培训体系。 建立市级讲师团。项目聘请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王余龙教 授为技术总监督;聘请扬州农科院院长马谈斌研究员任技术培 训监督。从市级农业技术人员中挑选 34 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中级以上职称、勤奋敬业、业务精良的同志组成市级讲师团。 市级讲师团负责对各镇的师资培训和骨干农民为主要对象的重 点班培训。讲师团成员要因地制宜,根据作物生长进程结合生 产上出现的问题认真备课,授课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具有 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小麦、水稻生长期间,对骨干农 民进行 5 次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市级讲师团的成员要常下乡、 常在乡,要求在 1 年中至

6、少要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下乡进行技 术培训、指导。 建立镇级讲师团。各镇要从农技人员中选择具有一定技术 水平、推广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讲师团,每镇 4-8 人。镇级讲 师团负责对各镇的骨干农民进行现场指导,以及对一般农民进 行普及性培训,并进村入户对骨干农民、一般农民进行巡回指 导。镇级讲师团成员每人负责 3-5 个村,实行分片负责、包干 到人。 第 4 页 成立教学班,明确班主任。为便于管理,集中统一培训, 我市将 2000 名骨干农民分成 40 个教学班,每班 50 人,从各镇 讲师团成员中选择具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和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 熟悉农业推广工作和了解农民需求的农技推广人员担任骨干农 民

7、重点教学班的班主任。班主任按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好培训, 做好教务管理、学员管理、考试考核等项工作,及时发放培训 教材、明白纸,做好教学日志、考勤记录。班主任同时兼任巡 回技术指导员,每人承包 4-5 个村,联系挂钩 40-50 个骨干农 户,在生产关键时刻深入田头巡回指导。 (二)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按序时进度实施。 1、合理确定项目实施区。根据省培训方案和上级有关会议 精神,我市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将全市 13 镇、211 个行政村列入实施区。镇级项目实施率达到 100%,村级项目实 施率达到 70%。确定仙女镇、大桥镇、宜陵镇、吴桥镇、浦头 镇等 5 个镇为中弱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

8、培训的项目实施区;确 定小纪镇、邵伯镇、武坚镇、樊川镇、真武镇、丁沟镇、郭村 镇、丁伙镇等 8 个镇为优质水稻高效栽培技术为重点培训的项 目实施区。 2、科学安排培训计划。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结合农时季 节、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安排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内容具有相 对连续性和适应性、实用性。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优质水稻和 中弱筋小麦培训的时间,次数、地点和方式。 第 5 页 中弱筋小麦培训项目实施镇骨干农民重点教学班,集中培 训 5 次,第一次安排在 20XX 年 9 月,内容是中弱筋小麦优良品 种介绍、种子处理、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第二次安排在 11 月,内容是中弱筋小麦无公害生产

9、技术,苗期 管理及化除技术,企业经营与管理;第三次安排在 20XX 年 3 月 初,内容是中弱筋小麦拔节期管理,增磷补钾技术;第四次安 排在 4 月上旬,内容是中弱筋小麦“两防一喷”技术,农村政 策法规;第五次安排在 5 月上旬,内容是中弱筋小麦适期收获 和贮藏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巡回指导 5 次,指导内容是 中弱筋小麦种子处理,麦田化除技术,苗期、返青期、拔节期、 后期管理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优质水稻培训项目实施镇骨干农民重点教学班,集中培训 5 次,第一次安排在 20XX 年 4 月,内容是水稻优良品种介绍、 种子处理、水稻生产标准化技术、育秧技术、轻型栽培技术 (含麦套稻、

10、直播稻、机插秧)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第二次安 排在 5 月中旬,内容是水稻秧田管理及病虫草防治技术、水稻 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第三次安排在 6 月下旬,内容是水稻 搁田及中后期管理;第四次安排在 7 月下旬,内容是科学使用 穗肥及中后期病虫防治;第五次安排在 10 月上旬,内容是水稻 收获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产品加工。 巡回指导 5 次,指导内容是秧田管理、水稻搁田、水稻促花保 花肥的使用、水稻中后期水浆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水稻收获及 第 6 页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各镇要认真按项目集中培训实施进度和方案安排好组织和 实施工作,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几个适合本镇推广应

11、 用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让农民掌握 2-3 项实用新技术。组 织好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做到通知不漏一个、培训时不少一人, 同时选择好培训地点,尽量减少农民出行的时间,方便农民就 近参加培训,同时兼顾培训和辐射带动作用,骨干农民重点教 学班培训地点可以镇农技学校为主,一般农民普及性教学班培 训地点可选择在村农民学校、田间地头。 (三)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整个培训工作采取“五个一”培训模式,即为骨干农民发 放一张专家咨询卡、一本培训记录薄、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 资料、一份专业技术生产光盘。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做到“五 个结合” ,即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巡回指导相结合;室内与田 间地头相结合;

12、请进来与派下去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现场示范 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1、编印培训教材 市农干校要认真按照培训内容组织有关业务技术骨干编制 科普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培训教材,结合本市实际,重 点围绕优质水稻和中弱筋小麦生产的各生育阶段,从田间准备, 播种期,生长期、成熟期等不同生育阶段的管理技术,病虫草 害综合防治技术,不同栽培方式高产栽培技术,选择 2-3 个优 第 7 页 良品种,编写技术手册、明白纸、生产流程图等培训资料,印 刷 2 万份,发放到人,做到人手一册。 2、建立农民科技书屋。 为进一步拓宽为农服务的广度,挖掘为农服务的深度,结 合项目实施,在全市 13 个乡镇选择

13、学习热情高、能率先应用农 业先进技术、对周围农户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农民家庭建 立 30 个农民科技书屋,以便周围农民查询,及时了解和掌握新 知识、新技术和新信息。 3、实施创业培植工程。 以此次项目培训为契机,推进农民培训由数量型向质量型 转变,从骨干农民中选择 20 名年龄较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 有一定产业基础、有一定创业欲望、自愿长期参加培训的优秀 学员,进行创业培植试点工作,到我市农干校进行集中培训一 个月,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培养出一批新型农场主、农 民企业家。 4、采取多种培训方式。 针对培训对象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培训内容以及地域 分布等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办法

14、,全面开展培训工 作。一是多层次开展培训。市以农广校为主阵地,着重对市镇 两级讲师团成员,按计划进行提高性培训;乡镇以农技校为阵 地,由市级讲师团成员对骨干农民进行培训;镇级讲师团对一 般农民进行普及性培训。二是多形式开展培训。在“五个一” 第 8 页 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要求,采取集中 办班、专题讲座、进村入户、发放资料等多种培训形式,做到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方法相结合、项目 培训与送科技下乡活动相结合,在各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作 为现场培训指导农民的试验田,由单纯指导农民变为带着农民 干的新方式。三是多渠道开展培训。培训过程中,除利用确定 的挂户技术

15、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外,继续开展农技 110 咨询服务, 24 小时开通热线电话,帮助农民解疑释难,利用江都市电视台 农民电视课堂节目,介绍新品种、新技术,播放无公害栽 培技术、病虫草防治技术等,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 的技术难题,以提高培训效果,扩大培训的辐射面。 三、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管理 1、加强制度建设。市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订讲师 团成员工作守则 、 班主任工作守则 、 项目实施先进个人评 选办法 、 优秀学员评选办法等管理规则。各镇、各部门、 讲师团成员要严格遵守 2、建立培训师资、学员(骨干农民)档案。设立专门的档 案柜,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由

16、市农广(干)校专人负 责。乡镇一般农民普及班的档案由各乡镇确定专人负责,并及 时报市农广(干)校汇集存档。 3、建立讲师团成员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对农民的访谈和由 骨干农民填写评价表等方式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评价和 第 9 页 考核,听取骨干农民及一般农民及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 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培训项目实施工作得力的先进单位、优 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将给 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从而确保 20XX 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 目的顺利实施。 4、建立学员考试、考核、发证制度。学员学完教学计划规 定的理论和实践课后,参加市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规定的 考试和考核。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经市项目领导小组办公 室审核,由市人民政府颁发农业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统一 印制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合格证书。 同志们,我们要以这个项目实施为契机,营造项目实施的 浓烈氛围,整合现有资源,组装现代农业新技术,进一步加大 农民培训的力度,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我市农 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