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日记.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665111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日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日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日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日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日记 特征码 LcQMekFeKUngbDUXEziH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日记 主题:探求语文文本的有效解读 主讲人:xxx 闽派语文的代表人物,扎根于教学一线 50多年 的特级教师,我国教师法的领衔提案人,第六、七、八、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报告内容根据讲话整理如下: 前言: 此次培训规格很高:全国+国家重点+骨干+教育部主导 有人认为中职文化课是后娘生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 要把她变成亲娘生的,二是要把它变成亲娘。 第 2 页 一、要面对的问题 对语文的定位:语文是塔的底座,专业课是塔顶。塔有多高, 要看底座有多厚。要十分重视语文智能。 读书的三个层次

2、:1 改变命运,2 摆脱平庸,余秋雨说,被动、 功利的生活态度就是平庸。3 享受自我。 有人说语文要服务专业教学,我认为语文是服务,但不单是为 职业服务,不是低人一等的服务。北大孔庆东说:“语文覆盖 一切,穿透一切。 ”古人就是只有读书,但是可以修水利、可以 判案、也没学法律。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长远的,终身 的。叶圣陶说:“学语文一是需之切,二是乐其业。 ” 围观聚焦点,需要供探讨的难点: 名师的问题。普教在搞名师工程,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工程。 当名师首先要做“明”师,平时我们说的都是感性问题,感性 问题要有理性思考。 我自身走过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是从解惑开始的。困惑 第 3 页

3、追求体验认识体现, 语文是最难教,也是最好教的一门课。不能在教参中成长。莲 山 “语文确实很难教,因为教师不知道学生该学什么。语文似乎 也很容易教,因为学生也不知道老师要教什么。 ”陈日亮 究竟为什么?关键要自己体验这门课程。 在普教里面,微微学科,茫茫功课。入学时,我给学生更出两 个选题:谈谈“我和语文” 、 “语文啊,语文” 。学生很多选择后 者。有学生说:“语文啊,语文,我不是不爱你,我是不知道 怎么爱你。 ” 世纪性难题。为何语文课程如此低效,学生厌学,教师难教。 传统语文教育,从什么时候传下来叫传统,古代传统,要两看, 从内容看有些腐朽,但从方法看,古时怎么教?有文本解读吗? 有面对

4、 50人讲吗?古代是小班教学。 “对话互动”能实现吗? 传统语文注重自学,注重习得。 第 4 页 福州一中 190年校庆,学校搞陈日亮思想研讨会。主题:守正 与创新。是守正,要守住旧东西里的正确的东西。我认为遗传 与变异都要有,光有遗传没变异就没有物种的发展,光有变异 没遗传,就都是怪物了。 课改面临的三个问题:课程内容-虚无;训练项目-空置;评价 体系-缺失。 课程内容-虚无;教材,你选你的,我选我的,没选的怎么学, 课程专家也没解决。 训练项目-空置;叶圣陶:语文到底要训练什么?晚年遗愿。 评价体系缺失,普高一张卷子。语文最大的遭遇就是考试。与 语文素养毫无关系。高考语文试卷模式不代表语文

5、素养。 中职,一个很喜欢说的学生,和一个很内向的学生,在语文方 面怎么评价他们。要做程度评价。课外喜不喜欢读书?读了什 么书?留下什么积累?评价体系我们老师自己做好不好?项目 也出来了,课程也具体化了。这是宏观的。 微观的,文本解读缺少功力;作文训练丧失动力;升学应试用 第 5 页 尽死力。 (1)文本解读缺少功力: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博士生导师 孙绍振,闽派语文领军人物,到中学搞语文教学教研,他在做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闽派语文主旨:求实(真实、扎实、朴 实) 、去蔽(很多以前的看法遮蔽了我们的视野) 、创新、兼容 (2)作文训练丧失动力:学生不愿意写。日本有人提出:要像 读情书那样来读。

6、把整编当一句话来读,把一句话当整篇来读。 (整体感知,局部揣摩)叶圣陶也说:“写作成为日常家用。 ” “写得像,不走样就是作文。 ”先真实,清通,然后才有谋篇。 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求:初一写真实、初二写具体、初 三写新颖。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许 (3)升学应试用尽死力:国民教育对语文不给力。 二、对新大纲,未能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课 程特点 第 6 页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两件事吗。它们不能叫结合,只能 是统一。为什么?结合是两个东西,统一是一个东西。不存在 没有人文的语言。这句话告诉我们不是必须统一,而是原本就 统一的,是不能割裂。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7、问题呢?吕先生认为,一是认清教的是 什么,一是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 语文不是讲思想,而是讲表达思想的语言。 叶圣陶先生为福州一中的题词: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 履左右逢源。 不是传达要表达的内容,而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 叶圣陶对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第一,国文是语文学科, 在教学的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 当注重。第二,国文的涵义与文学不同,它比文学宽广得多, 所以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文学。 教内容好教,但教方法不好教。 第 7 页 (二)总在“怎么教”上下功夫,教什么却一直含糊不清,甚 至分歧很大。 语文课的本质特点是工具,没工具人文物以依托。 王荣生博

8、士发现语文教学不知道在教什么。我们很惊讶!我们 很疑惑:难道内容不就是教的内容吗?这值得大家思考。 (三)存在“专致于课本,毕其功于课堂”的因袭观念 语文成绩的提高在课外,要习得。学生说回去之后不知道怎么 学,我发现我课堂上教得再好也不行。课堂是后方,课外是前 方。语文第一目标是激发兴趣。前方是学得,后方是习得。语 文是一门无师自通的的课程。 三、如何定位中职语文教学 (一)形式与内容(教什么) 语文是教“怎么样”的学科,而不是教“是什么”的学科。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训练思想,就学校课程方面说, 第 8 页 是各科共同的任务;可是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贯训练, 却是国文的专责。 ”语文课不

9、是政治课,不是历史课,也不是文 学课,不要抽出讲之。 张志公先生就语文这个工具和思想的关系作过的形象而精辟的 论述:“锄头是锄草的,而锄头和草是两码事,锄头和草并不 长在一起。语文是交流思想的,语文和思想虽然也是两码事, 可是由于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抽象的,它要领先 语文这个物质外壳而存在,所以语文和思想老是长在一起,分 不开。 ”, 语文教师的普遍困难存在于 1. 面对与处理学生阅读文本已知与未知的情况十分复杂。 2. 怎样从文本的语言形式抵达内容十分困难。 3. 组织课外语文综合实践,指导课外语文多读爱写十分缺 少方法。莲山 年轻老师课外不读书。语文是传染学生的学科。大师呀,是需

10、 教无疑处有疑,最后使无疑。 第 9 页 (二)多元与一元(怎么读?) (多人与多元有没有意思,呵呵) 我一直想,有那么多“元”吗?多元乃是为了一元层层深入, 而不是对一元的解构与颠覆。一千个哈姆雷特,最终还是哈姆 雷塔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学生的解读都对,都好! 我的教法就是我的读法陈日亮 三、文本解读原则和方法 (一)从形式入手,发现“新意,精妙”生难字,关键词,紧 要句,特殊段,新体式。我们抓句子很少。讲逻辑很重要,体 现在篇章结构里面。没条理、没逻辑就是头脑不清楚。逻辑要 在篇章教学里体现。 我的空中楼阁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

11、柔和的角 第 10 页 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 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 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 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 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以文解文。 (二)进行还原比较,揭示“矛盾、差异” ,产生疑问。 再别康桥应如是提问: 1. 告别一个地方,为什么要轻悄悄地离去? 2. 为什么不和校园里的景物而是和西天的云彩作别? 3. “寻梦”二字为什么后面是问号? 第 11 页 我们往往忽略学生的原生态,这才是学生要提出的问题。 主要问题:知性归纳,稀薄的理性。

12、云彩代表来去的踪迹,云彩也是梦,不愿意把梦带走。 俄罗斯有句谚语:“谁记得一切,谁就感到沉重。 ” 徐志摩说:喜欢甜蜜的单独。 (三)重诵读复述寻绎“联络、照应” 。读此识彼瞻前顾后关联 配合 模仿多了,就会了。语文就是:模仿生成变化创 新。如鲁迅提出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小孩说 话) 夏丐尊:传染语感于学生。 结语:语文老师装两件事一专业,一人生。有的不想教, 因为不快乐,爱不爱自己?是否爱自己的语文? 第 12 页 何为语文?我即语文。宏观上:“我即语文” ,微观上:“如是 我读” (文本解读) 。 (陈日亮)从困惑到追求,到体认,到体现 语文。教英语的人为什么英语教不好,因为不说英语;教语文 的人为什么语文教不好,因为不能真正体验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